池塘裏的水也是。即便在如此悶熱的天候下,看起來還是沉重濃濁。
這裏的地勢不是很高嗎?從前的人引水至此應該吃了不少苦頭吧。利用虹管原理從河川上遊引水的故事固然有名,然而每次一看到池水,卻總讓我想起負責引水的工匠為了守住這項技術和秘密而被滅口的傳說。雖然不知道傳說的真假如何,不過就是因為聽起來煞有介事,所以才如此引人入勝吧!
恐懼是增加可信度的香料。隻要適度撒上一點,就能讓故事更具可看性。
我還想起了一件事。
發生該事件的當時,班上女生之間流行一種奇妙的行為。你猜是什麽?
壓花呀。那時候流行將鴨拓草做成壓花。
那天,用來壓住信紙的就是插在杯子裏養的鴨拓草。遺留在現場的鴨拓草是少女們的護身符。當時有個奇妙的傳言,說是將鴨拓草做成壓花書籤帶在身上,就不會成為殺人魔的獵物。所以大家才會跑去找鴨拓草做成壓花——明明無憑無據嘛。還流傳著很多奇怪的謠言喔,像是什麽一定要用電話簿壓花啦、必須偷偷在別人的床墊底下塞報紙壓花啦、鴨拓草書籤隻能夾在理科教科書裏才有效等等。那個時候,還有一個跟我很要好的女生一臉認真地做了書籤給我呢。她說:隻要有這個,就不會有事囉!
是呀,她們的確玩得很高興。不隻是她們,就連大人也是。
當然大家都很害怕。畢竟在自己所住的城鎮上發生了那麽可怕的事嘛。不僅引起騷動,大家也都變得疑神疑鬼的。恐懼心像星星之火一樣,形成了異樣的警張狀態。可是換個說法,大家也像是著了魔一樣地陷入興奮狀態,每天過著一種異於平常的高度緊張感生活。回憶起當時肌膚所感受到的空氣,大家仿佛像是參加了一場大型活動似的。
所以我才會用“祭典”來形容,這是我真實的感想。
當然,我也知道《被遺忘的祭典》這個標題會引起你的不快。可是雖說是基於事實和採訪,但終究是我的創作呀。我覺得那就像是一種祭典。
非創作文學?我不喜歡這個詞。即便是根據事實,但因為是人所寫的,所以非創作文學根本就不存在。這不過就是眼睛看得見的創作而已。即便是眼睛看見的東西也可能會說謊呀。耳朵所聽、或是親手觸及的任何一切也一樣。我覺得唯一的差別隻不過在於其為存在的虛構、或是不存在的虛構罷了。
好熱呀。
汗水都滴進眼睛裏了。襯衫好像抹了一層鹽巴似的,真是難看!
這一帶屬於櫻花區,不過現在的季節當然是看不出來的。
櫻花樹真是奇妙呢。換作是其他樹木的話,一年到頭都能認得出來吧?比方說銀杏、山茶花、楓樹還是柳樹。偏偏隻有櫻花樹,平常總讓人忘記它的存在。仿佛不是花開時節,這種樹就沒有名字似的。隻是一到了賞花季節,大家又都會想起這裏有櫻花的事。平日卻被人遺忘忘記了。我這麽覺得。
這個庭園分為不同的區域,而且各自擁有其主題。據說從前這裏就像是迪士尼世界一樣的主題樂園!
因為庭園的麵積這麽廣闊,因此似乎也有人打算拿來收藏奇怪的東西。
我說的是把造型奇特的樹木、石頭收集在同一區域啦。到了該區域,總讓我聯想到“奇”這個字。
沒錯,就是奇門遁甲的“奇”、幻想和奇言怪談的“奇”。
雖然這隻是我個人的意見,不過我認為“奇”可說是日本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劑調味料。退一步品味那些怪異、噁心之物。摒除“啊啊討厭、好噁心”的眼光,冷靜地觀察,當作一種美來加以監賞、玩味。我認為這是一種耐人尋味的心理。“奇”這個字有著奇怪、罕見等意思;於我則充滿了黑色幽默的趣味。是一種自虐性的詼諧、一種仿佛極其清醒又肆無忌憚的視線。
我企圖用那種“奇”的觀點來寫那本書,但成功與否,至今我也搞不清楚。
是呀,我已經不想再寫書了。也許有人會說我是“一書作家”,但我一開始就打定主意隻寫那一本的。當時就像是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一樣。不過隻要始終低著頭保持沉默,大家很快就會忘了那本書的存在。畢竟那個時代不像現在,網路這麽普及、個人資訊也很容易取得,媒體也不會緊迫盯人。度過困境的方法其實很多。
我很滿意自己曾經寫過那本書。所謂的真相,誰也不知道。我壓根也沒想過自己寫的就是真相。
5
現在?沒有特別在做什麽呀。當個家庭主婦,正在養兒育女。我有一個女兒,今年剛上小學。我是覺得自己也該出去工作了,可是現在這種時局,沒有一技之長的我根本找不到工作。我老公是完全不碰書本的人,他肯讀的印刷字體,頂多就是報紙。出書之後一陣子,風頭已過,我們倆才認識,所以他連我寫過那種東西也不知道。無所謂啦。我在想他應該也沒注意到我的書架上有那本書吧。
你看,站在這裏就很有山丘上的感覺吧?因為原本這個庭園就屬於城池的一部分。那邊是卯辰山、山腳下是茶屋街。
我人生的目標嗎?大概是孩子的成長吧。
我並不希冀什麽大願,隻要一家三口平安過日子就心滿意足了。平穩最好。如今,我深深感受到這種要求似乎也變得困難了。即便安分守己的過著一般生活,也可能被捲入犯罪事件、或是因為食物的添加物而生病。隨著社會結構和商業內容的轉變,過去認為可以的事情都被時代的大浪給吞沒了。以為自己跟那種時代巨浪沒有瓜葛的人,在隨波逐流後才真是悽慘!所有東西都被巨浪捲走,隻留下渾身的傷痛,身邊別無一物。
這裏的地勢不是很高嗎?從前的人引水至此應該吃了不少苦頭吧。利用虹管原理從河川上遊引水的故事固然有名,然而每次一看到池水,卻總讓我想起負責引水的工匠為了守住這項技術和秘密而被滅口的傳說。雖然不知道傳說的真假如何,不過就是因為聽起來煞有介事,所以才如此引人入勝吧!
恐懼是增加可信度的香料。隻要適度撒上一點,就能讓故事更具可看性。
我還想起了一件事。
發生該事件的當時,班上女生之間流行一種奇妙的行為。你猜是什麽?
壓花呀。那時候流行將鴨拓草做成壓花。
那天,用來壓住信紙的就是插在杯子裏養的鴨拓草。遺留在現場的鴨拓草是少女們的護身符。當時有個奇妙的傳言,說是將鴨拓草做成壓花書籤帶在身上,就不會成為殺人魔的獵物。所以大家才會跑去找鴨拓草做成壓花——明明無憑無據嘛。還流傳著很多奇怪的謠言喔,像是什麽一定要用電話簿壓花啦、必須偷偷在別人的床墊底下塞報紙壓花啦、鴨拓草書籤隻能夾在理科教科書裏才有效等等。那個時候,還有一個跟我很要好的女生一臉認真地做了書籤給我呢。她說:隻要有這個,就不會有事囉!
是呀,她們的確玩得很高興。不隻是她們,就連大人也是。
當然大家都很害怕。畢竟在自己所住的城鎮上發生了那麽可怕的事嘛。不僅引起騷動,大家也都變得疑神疑鬼的。恐懼心像星星之火一樣,形成了異樣的警張狀態。可是換個說法,大家也像是著了魔一樣地陷入興奮狀態,每天過著一種異於平常的高度緊張感生活。回憶起當時肌膚所感受到的空氣,大家仿佛像是參加了一場大型活動似的。
所以我才會用“祭典”來形容,這是我真實的感想。
當然,我也知道《被遺忘的祭典》這個標題會引起你的不快。可是雖說是基於事實和採訪,但終究是我的創作呀。我覺得那就像是一種祭典。
非創作文學?我不喜歡這個詞。即便是根據事實,但因為是人所寫的,所以非創作文學根本就不存在。這不過就是眼睛看得見的創作而已。即便是眼睛看見的東西也可能會說謊呀。耳朵所聽、或是親手觸及的任何一切也一樣。我覺得唯一的差別隻不過在於其為存在的虛構、或是不存在的虛構罷了。
好熱呀。
汗水都滴進眼睛裏了。襯衫好像抹了一層鹽巴似的,真是難看!
這一帶屬於櫻花區,不過現在的季節當然是看不出來的。
櫻花樹真是奇妙呢。換作是其他樹木的話,一年到頭都能認得出來吧?比方說銀杏、山茶花、楓樹還是柳樹。偏偏隻有櫻花樹,平常總讓人忘記它的存在。仿佛不是花開時節,這種樹就沒有名字似的。隻是一到了賞花季節,大家又都會想起這裏有櫻花的事。平日卻被人遺忘忘記了。我這麽覺得。
這個庭園分為不同的區域,而且各自擁有其主題。據說從前這裏就像是迪士尼世界一樣的主題樂園!
因為庭園的麵積這麽廣闊,因此似乎也有人打算拿來收藏奇怪的東西。
我說的是把造型奇特的樹木、石頭收集在同一區域啦。到了該區域,總讓我聯想到“奇”這個字。
沒錯,就是奇門遁甲的“奇”、幻想和奇言怪談的“奇”。
雖然這隻是我個人的意見,不過我認為“奇”可說是日本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劑調味料。退一步品味那些怪異、噁心之物。摒除“啊啊討厭、好噁心”的眼光,冷靜地觀察,當作一種美來加以監賞、玩味。我認為這是一種耐人尋味的心理。“奇”這個字有著奇怪、罕見等意思;於我則充滿了黑色幽默的趣味。是一種自虐性的詼諧、一種仿佛極其清醒又肆無忌憚的視線。
我企圖用那種“奇”的觀點來寫那本書,但成功與否,至今我也搞不清楚。
是呀,我已經不想再寫書了。也許有人會說我是“一書作家”,但我一開始就打定主意隻寫那一本的。當時就像是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一樣。不過隻要始終低著頭保持沉默,大家很快就會忘了那本書的存在。畢竟那個時代不像現在,網路這麽普及、個人資訊也很容易取得,媒體也不會緊迫盯人。度過困境的方法其實很多。
我很滿意自己曾經寫過那本書。所謂的真相,誰也不知道。我壓根也沒想過自己寫的就是真相。
5
現在?沒有特別在做什麽呀。當個家庭主婦,正在養兒育女。我有一個女兒,今年剛上小學。我是覺得自己也該出去工作了,可是現在這種時局,沒有一技之長的我根本找不到工作。我老公是完全不碰書本的人,他肯讀的印刷字體,頂多就是報紙。出書之後一陣子,風頭已過,我們倆才認識,所以他連我寫過那種東西也不知道。無所謂啦。我在想他應該也沒注意到我的書架上有那本書吧。
你看,站在這裏就很有山丘上的感覺吧?因為原本這個庭園就屬於城池的一部分。那邊是卯辰山、山腳下是茶屋街。
我人生的目標嗎?大概是孩子的成長吧。
我並不希冀什麽大願,隻要一家三口平安過日子就心滿意足了。平穩最好。如今,我深深感受到這種要求似乎也變得困難了。即便安分守己的過著一般生活,也可能被捲入犯罪事件、或是因為食物的添加物而生病。隨著社會結構和商業內容的轉變,過去認為可以的事情都被時代的大浪給吞沒了。以為自己跟那種時代巨浪沒有瓜葛的人,在隨波逐流後才真是悽慘!所有東西都被巨浪捲走,隻留下渾身的傷痛,身邊別無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