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說可能性極高。然而她絲毫沒有和你接觸的跡象,如果她本人就是真兇,你不覺得有點奇怪嗎?”
“因為最糟糕的情形,就是真相在雜誌上被揭曉……是吧?”
“是,考慮到罪犯的心理,我覺得這真是極不自然。”
“也、也就是說……真、真兇另有其人……?”
看到先生徐徐點頭,我不由得震驚莫名,
“兇手究、究竟是誰?”
“斧高君。”
幕間(四)
“斧、斧、斧高……”
意外過度的人名,真是令我瞠目結舌,
“再怎麽說……這、這也不可能吧。”
“二見巡查長曾對十三夜參禮事件進行過解釋——”
麵對心慌意亂的我,刀城言耶先生用平靜的口吻說道,
“如果在推定妃女子小姐落井的時段內,誰也沒進過山,那就是意外事故。而無頭女和人在榮螺塔上消失等超出人類認知範疇的現象,是斧高君的謊話。”
“沒、沒錯……我認為這很符合二見巡查長一貫的思維方式,但是……”
“他把難以解釋的現象全部歸結為長壽郎氏和斧高君的幻聽、夢和幻覺。”
“嗯……”
“看起來的確有點武斷,但也可以說解釋得合理之極。”
“請等一下,難道刀城先生打算完全拋棄自己先前洋洋灑灑所做的推理嗎?”
“不,不是。以藏田婆婆互換雙胞胎性別這一咒術為發端的十三夜參禮事件中,兩人恢復原先的性別後轉眼又進行了一次互換,這一點我想不會錯。而且我確信在十年後發生的媛首山連環殺人案中,也確實上演了雙重替換劇。隻是——”
“您的意思是,連環殺人案的兇手不是古裏球子小姐而是斧高——”
“十三夜參禮事件也是,我是說,殺害真長壽郎的人也是他。”
“連那也……”
“如果球子姑娘不是兇手,那麽究竟是誰可能做下那些案子?怎麽想,腦中都會浮現斧高的名字。這樣一來,就必須重新審視過去的事件——”
“咦?斧高不是最先被排除在外了嗎……”
“為什麽?”
“您還問我為什麽……正如刀城先生您讀到的,從他的言行看,就知道作案人絕對不可能是他,不管哪樁案子,不是麽?”
“是啊,從我讀過的文章內容來看,確實如您所言。但是,那不是小說嗎?”
“……”
“的確,案件負責人高屋敷巡警記錄的資料,其妻高屋敷妙子夫人從丈夫處得知的信息,還有從置身於案件旋渦中的斧高君處聽到的故事,是構成文章的基礎,但依然無法改變那是一篇小說的事實。”
“刀城先生的意思是,文中有不實之言——”
“不,我一點也不認為作者故意做了虛假敘述。”
“既然如此——”
“換個說法吧,我的意思是,用什麽來保證構成小說寫作基礎的資料裏、尤其是證詞裏完全沒有謊言呢——”
“……”
“當然也不會都是作偽,因為影響較大的言行沒那麽好隱瞞。就算說謊,也可能被輕易揭穿。”
“但是,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要怎樣——”
“是,不可能區分。但我認為高屋敷元巡警的言行可以全部採信。”
“這個嘛……對我來說理所當然,不過要證明我丈夫沒有說謊——”
“嗯,無法證明。然而想想當初作者想要撰寫文章的動機,就不妨判定高屋敷巡警的資料沒什麽問題吧。而且,從作案動機方麵來看,我也不認為他和本案有什麽關聯,也就沒有理由故意留下虛假資料。再說我也看不出作者在以此為基礎創作的小說裏故意進行虛假敘述的必然性。”
“您能這麽說,真是……好吧,就算隻信我丈夫的資料,我們究竟又能從中明白什麽?”
“能明白一個事實:案發當時,關於媛首山狀況的敘述真實可信。”
“是指處於密室的狀態嗎……”
“是。僅僅根據這一點進行考慮,就能發現斧高君有充分的機會。”
“請、請等一下,如果害死真長壽郎少爺的是斧高,就意味著他已發現雙胞胎的秘密……”
“沒錯。不過斧高君並不會因此而感到為難,對吧?因為他喜歡女長壽郎。從他後來被蘭子小姐即球子姑娘所吸引來看,就不能斷定他對男人有興趣。心上人是男性一直讓他很煩惱,所以一旦得知對方是女性,他反倒會放下心來吧。”
“那麽他殺害真長壽郎少爺的動機呢?”
“獨占欲。長壽郎(女)處處顯出對妃女子(男)的關心,讓斧高君頗為嫉妒。於是他想’假如妃女子小姐不在,或許長壽郎少爺還會更偏向自己‘。你可能認為我一味選用了文中對自己觀點有利的敘述部分吧,其實不然,因為心理層麵上的東西,和作案時罪犯的舉動——這種物理層麵上的事情毫無關係。”
“因為最糟糕的情形,就是真相在雜誌上被揭曉……是吧?”
“是,考慮到罪犯的心理,我覺得這真是極不自然。”
“也、也就是說……真、真兇另有其人……?”
看到先生徐徐點頭,我不由得震驚莫名,
“兇手究、究竟是誰?”
“斧高君。”
幕間(四)
“斧、斧、斧高……”
意外過度的人名,真是令我瞠目結舌,
“再怎麽說……這、這也不可能吧。”
“二見巡查長曾對十三夜參禮事件進行過解釋——”
麵對心慌意亂的我,刀城言耶先生用平靜的口吻說道,
“如果在推定妃女子小姐落井的時段內,誰也沒進過山,那就是意外事故。而無頭女和人在榮螺塔上消失等超出人類認知範疇的現象,是斧高君的謊話。”
“沒、沒錯……我認為這很符合二見巡查長一貫的思維方式,但是……”
“他把難以解釋的現象全部歸結為長壽郎氏和斧高君的幻聽、夢和幻覺。”
“嗯……”
“看起來的確有點武斷,但也可以說解釋得合理之極。”
“請等一下,難道刀城先生打算完全拋棄自己先前洋洋灑灑所做的推理嗎?”
“不,不是。以藏田婆婆互換雙胞胎性別這一咒術為發端的十三夜參禮事件中,兩人恢復原先的性別後轉眼又進行了一次互換,這一點我想不會錯。而且我確信在十年後發生的媛首山連環殺人案中,也確實上演了雙重替換劇。隻是——”
“您的意思是,連環殺人案的兇手不是古裏球子小姐而是斧高——”
“十三夜參禮事件也是,我是說,殺害真長壽郎的人也是他。”
“連那也……”
“如果球子姑娘不是兇手,那麽究竟是誰可能做下那些案子?怎麽想,腦中都會浮現斧高的名字。這樣一來,就必須重新審視過去的事件——”
“咦?斧高不是最先被排除在外了嗎……”
“為什麽?”
“您還問我為什麽……正如刀城先生您讀到的,從他的言行看,就知道作案人絕對不可能是他,不管哪樁案子,不是麽?”
“是啊,從我讀過的文章內容來看,確實如您所言。但是,那不是小說嗎?”
“……”
“的確,案件負責人高屋敷巡警記錄的資料,其妻高屋敷妙子夫人從丈夫處得知的信息,還有從置身於案件旋渦中的斧高君處聽到的故事,是構成文章的基礎,但依然無法改變那是一篇小說的事實。”
“刀城先生的意思是,文中有不實之言——”
“不,我一點也不認為作者故意做了虛假敘述。”
“既然如此——”
“換個說法吧,我的意思是,用什麽來保證構成小說寫作基礎的資料裏、尤其是證詞裏完全沒有謊言呢——”
“……”
“當然也不會都是作偽,因為影響較大的言行沒那麽好隱瞞。就算說謊,也可能被輕易揭穿。”
“但是,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要怎樣——”
“是,不可能區分。但我認為高屋敷元巡警的言行可以全部採信。”
“這個嘛……對我來說理所當然,不過要證明我丈夫沒有說謊——”
“嗯,無法證明。然而想想當初作者想要撰寫文章的動機,就不妨判定高屋敷巡警的資料沒什麽問題吧。而且,從作案動機方麵來看,我也不認為他和本案有什麽關聯,也就沒有理由故意留下虛假資料。再說我也看不出作者在以此為基礎創作的小說裏故意進行虛假敘述的必然性。”
“您能這麽說,真是……好吧,就算隻信我丈夫的資料,我們究竟又能從中明白什麽?”
“能明白一個事實:案發當時,關於媛首山狀況的敘述真實可信。”
“是指處於密室的狀態嗎……”
“是。僅僅根據這一點進行考慮,就能發現斧高君有充分的機會。”
“請、請等一下,如果害死真長壽郎少爺的是斧高,就意味著他已發現雙胞胎的秘密……”
“沒錯。不過斧高君並不會因此而感到為難,對吧?因為他喜歡女長壽郎。從他後來被蘭子小姐即球子姑娘所吸引來看,就不能斷定他對男人有興趣。心上人是男性一直讓他很煩惱,所以一旦得知對方是女性,他反倒會放下心來吧。”
“那麽他殺害真長壽郎少爺的動機呢?”
“獨占欲。長壽郎(女)處處顯出對妃女子(男)的關心,讓斧高君頗為嫉妒。於是他想’假如妃女子小姐不在,或許長壽郎少爺還會更偏向自己‘。你可能認為我一味選用了文中對自己觀點有利的敘述部分吧,其實不然,因為心理層麵上的東西,和作案時罪犯的舉動——這種物理層麵上的事情毫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