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破解普法戰爭之戰略棋局:麵對德國統一進程的拿破崙三世 作者:李寒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英國在十九世紀是歐洲大陸外交均勢的平衡之輪,拿破崙三世汲取了他叔父的教訓,他所有的國家都可以得罪(俄、奧)、都可以出賣(意)、都可以忽視(普),但絕對不敢對英國有任何非分之想。盡管如此,法國最終還是與英國離心離德。普奧戰爭前,俾斯麥在與拿破崙三世做交易時,暗示法國可以獲得比利時、盧森堡和萊茵蘭地區,當普魯士勝利後,拿破崙三世要求俾斯麥履行諾言。俾斯麥耍了一個花招,要求法國把上述要求以書麵遞交。當俾斯麥收到法國的外交備忘錄後,立即把它送給了同樣想稱霸歐洲的英、俄,挑起英、俄與法國的矛盾。於是英國組織各大國在1867年5月召開的倫敦會議裏集體承諾:比利時王國和盧森堡公國永遠保持其中立,各大國永遠保證其永久獨立地位不受侵犯,這一承諾徹底打消了拿破崙三世合併上述兩國的念頭。至此雖然英國沒有參加反對拿破崙三世的行動,但英國民意改變了態度,對德國的統一不那麽反感了,甚至覺得可以利用德國的統一以製約法國掌控低地國家的野心。
拿破崙三世優柔寡斷,昏招迭出,在發現自己手中的外交籌碼已經輸得一幹二淨的時候,便鋌而走險,企圖與普魯士決一死戰以挽回顏麵。雖然拿破崙三世把所有能夠依靠的大國都得罪光了,但這些國家倒還不像拿破崙三世那樣睚眥必報,還能夠不計前嫌,在事關歐洲均勢的大是大非問題上沒有意氣用事。當時俾斯麥處心積慮就是要尋找與法國開戰的機會,1868年西班牙爆發了革命,女王被推翻。俾斯麥用重金收買新政府實力人物,提出由霍亨索倫家族的利奧波德親王繼承西班牙王位。1870年7月,西班牙新議會接受了俾斯麥的提議。此舉使法國震驚,如果霍亨索倫家族的成員正式就任西班牙國王,西班牙將成為普魯士的盟友,法國將腹背受敵。為此法國向普魯士提出了抗議,英、奧、俄也附和這一抗議,可見法國的立場並非沒有其它國家支持。普魯士以外的其它歐洲大國在反對德國統一,防止歐洲版圖出現大變動的立場上大體是一致的。但是拿破崙三世浪費了這些最後的外交資源,沒有耐心推行一種更加穩健平衡也更加曠日持久的外交戰略(這不符合他的性格,他最喜歡的就是立竿見影,製定政策的第二天馬上就希望獲得報紙的頌揚和民眾的歡呼),急不可耐地主動宣戰,使得法普之間王朝爭霸的外交鬥爭,變成了德意誌民族反抗外來幹涉,追求統一的戰爭,在爭取歐洲民意和爭取大國支持這兩條戰線上均慘遭失敗。
1.5 外交較量:意誌、技巧與勇氣
1862年春,普魯士發生憲法危機,俾斯麥被國王威廉一世從俄羅斯緊急召回,同年9月,被任命為普魯士王國首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麥在普魯士掌權後,其統一德國的政治野心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上台一周後,俾斯麥就發表了著名的“鐵血演說”——“普魯士在德意誌的地位取決於自己的力量。普魯士必須積聚力量,掌握力量,等待有利時機,這種時機已經被錯過幾次了。維也納條約所規定的普魯士國界是不利於健全的國家生活的。當今的重大問題已不能通過演說和多數通過的決議來解決——這是1848年和1849年的重大錯誤——而隻能通過鐵和血來解決。”這位鐵血宰相意誌堅定,手段嫻熟,判斷力和洞察力驚人,上任以來力排眾議,積極推行統一戰略,戰勝了國內外的反對者,通過三場王朝戰爭統一了德國,在歷史上收穫了不朽的名聲,同時也使得他的外交對手們名聲狼藉,其中最不幸的就是拿破崙三世。
第一場戰爭,1864年普奧聯合對丹麥的戰爭。
俾斯麥統一德國的第一步,就是藉口丹麥準備正式合併什勒斯維希與霍爾斯坦這兩個德意誌人的公國而挑起對丹麥的戰爭。俾斯麥之所以要聯奧抗丹,原因是既解除後顧之憂,又能共同對外。普魯士與奧地利的聯合肯定能夠征服丹麥。但是如果丹麥得到俄國或法國的支持,那麽情況就會變得很微妙。因此,對於俾斯麥來說,普魯士的當務之急是必須阻止法國和俄國援助丹麥。俾斯麥靈活地運用外交手腕,爭取法俄兩國的支持。因為普魯士積極支持俄國鎮壓1863年波蘭革命,俄國便對普魯士投桃報李。俾斯麥以萊茵河左岸地區(有時候是比利時和盧森堡,或者法語地區)誘惑法國保持中立,這一策略對拿破崙三世如同用蜜糖誘惑狗熊,屢試不爽。而且拿破崙三世還出於意識形態偏見,認為這是一場德意誌民族的解放戰爭,加以同情(他倒也不考慮為何法國打算合併歐洲其他法語地區的時候為何無人同情,無人支持?)。而英國因為沒有大陸盟友可以提供幫助,便按照本國“光榮孤立”的傳統,放棄了介入。
普奧聯軍戰勝丹麥後,各方簽訂了《加斯泰因協定》,規定什勒斯維希歸普魯士管轄,霍爾斯坦歸奧地利管轄;普魯士有權在霍爾斯坦開鑿運河、修築鐵路和敷設電纜。作這樣的安排被外人看來是“沒有謎底的謎語”,實際上卻是俾斯麥的詭計,它為後來的普奧戰爭埋下了火種。
第二場戰爭,1866年普奧戰爭。
因為管理不便和麻煩不斷,奧地利想用霍爾斯坦換取格拉茨省,被俾斯麥刻意拒絕。從此普奧雙方在領土問題上摩擦不斷,如願以償地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但打敗奧地利並不可能如打敗丹麥那樣容易,需要進行更縝密的外交準備。俄國因為奧地利在克裏米亞戰爭中站在英法一邊反對俄國,因此俾斯麥不擔心俄國會支持奧地利。至於法國,俾斯麥看穿了拿破崙三世——好大喜功,卻又不願付諸行動,依賴公眾輿論,卻又猶豫不決、不願冒險。於是俾斯麥含糊地答應給拿破崙三世某種補償,表示法國“可以在世界上一切通行法語的地方進行擴張”,即由法國兼併盧森堡、比利時或者普魯士的萊茵省的一部分。而且拿破崙三世竟然一直錯誤地以為在可能的普奧戰爭中奧地利很快就會獲勝,從而他可以召開歐洲會議以改寫歐洲版圖。問題是何以見得普奧兩國會在沒有領土補償的情況下容忍法國實力的進一步坐大?而且既然要擴張,為何不聯合一方先發製人,而要等到戰爭結束後才敢於採取行動?難道拿破崙三世不擔心這兩國在戰爭結束後又聯合起來反對他?英國一貫反對法國掌控低地國家,拿破崙三世又如何打算麵對英國的反對?
拿破崙三世優柔寡斷,昏招迭出,在發現自己手中的外交籌碼已經輸得一幹二淨的時候,便鋌而走險,企圖與普魯士決一死戰以挽回顏麵。雖然拿破崙三世把所有能夠依靠的大國都得罪光了,但這些國家倒還不像拿破崙三世那樣睚眥必報,還能夠不計前嫌,在事關歐洲均勢的大是大非問題上沒有意氣用事。當時俾斯麥處心積慮就是要尋找與法國開戰的機會,1868年西班牙爆發了革命,女王被推翻。俾斯麥用重金收買新政府實力人物,提出由霍亨索倫家族的利奧波德親王繼承西班牙王位。1870年7月,西班牙新議會接受了俾斯麥的提議。此舉使法國震驚,如果霍亨索倫家族的成員正式就任西班牙國王,西班牙將成為普魯士的盟友,法國將腹背受敵。為此法國向普魯士提出了抗議,英、奧、俄也附和這一抗議,可見法國的立場並非沒有其它國家支持。普魯士以外的其它歐洲大國在反對德國統一,防止歐洲版圖出現大變動的立場上大體是一致的。但是拿破崙三世浪費了這些最後的外交資源,沒有耐心推行一種更加穩健平衡也更加曠日持久的外交戰略(這不符合他的性格,他最喜歡的就是立竿見影,製定政策的第二天馬上就希望獲得報紙的頌揚和民眾的歡呼),急不可耐地主動宣戰,使得法普之間王朝爭霸的外交鬥爭,變成了德意誌民族反抗外來幹涉,追求統一的戰爭,在爭取歐洲民意和爭取大國支持這兩條戰線上均慘遭失敗。
1.5 外交較量:意誌、技巧與勇氣
1862年春,普魯士發生憲法危機,俾斯麥被國王威廉一世從俄羅斯緊急召回,同年9月,被任命為普魯士王國首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麥在普魯士掌權後,其統一德國的政治野心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上台一周後,俾斯麥就發表了著名的“鐵血演說”——“普魯士在德意誌的地位取決於自己的力量。普魯士必須積聚力量,掌握力量,等待有利時機,這種時機已經被錯過幾次了。維也納條約所規定的普魯士國界是不利於健全的國家生活的。當今的重大問題已不能通過演說和多數通過的決議來解決——這是1848年和1849年的重大錯誤——而隻能通過鐵和血來解決。”這位鐵血宰相意誌堅定,手段嫻熟,判斷力和洞察力驚人,上任以來力排眾議,積極推行統一戰略,戰勝了國內外的反對者,通過三場王朝戰爭統一了德國,在歷史上收穫了不朽的名聲,同時也使得他的外交對手們名聲狼藉,其中最不幸的就是拿破崙三世。
第一場戰爭,1864年普奧聯合對丹麥的戰爭。
俾斯麥統一德國的第一步,就是藉口丹麥準備正式合併什勒斯維希與霍爾斯坦這兩個德意誌人的公國而挑起對丹麥的戰爭。俾斯麥之所以要聯奧抗丹,原因是既解除後顧之憂,又能共同對外。普魯士與奧地利的聯合肯定能夠征服丹麥。但是如果丹麥得到俄國或法國的支持,那麽情況就會變得很微妙。因此,對於俾斯麥來說,普魯士的當務之急是必須阻止法國和俄國援助丹麥。俾斯麥靈活地運用外交手腕,爭取法俄兩國的支持。因為普魯士積極支持俄國鎮壓1863年波蘭革命,俄國便對普魯士投桃報李。俾斯麥以萊茵河左岸地區(有時候是比利時和盧森堡,或者法語地區)誘惑法國保持中立,這一策略對拿破崙三世如同用蜜糖誘惑狗熊,屢試不爽。而且拿破崙三世還出於意識形態偏見,認為這是一場德意誌民族的解放戰爭,加以同情(他倒也不考慮為何法國打算合併歐洲其他法語地區的時候為何無人同情,無人支持?)。而英國因為沒有大陸盟友可以提供幫助,便按照本國“光榮孤立”的傳統,放棄了介入。
普奧聯軍戰勝丹麥後,各方簽訂了《加斯泰因協定》,規定什勒斯維希歸普魯士管轄,霍爾斯坦歸奧地利管轄;普魯士有權在霍爾斯坦開鑿運河、修築鐵路和敷設電纜。作這樣的安排被外人看來是“沒有謎底的謎語”,實際上卻是俾斯麥的詭計,它為後來的普奧戰爭埋下了火種。
第二場戰爭,1866年普奧戰爭。
因為管理不便和麻煩不斷,奧地利想用霍爾斯坦換取格拉茨省,被俾斯麥刻意拒絕。從此普奧雙方在領土問題上摩擦不斷,如願以償地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但打敗奧地利並不可能如打敗丹麥那樣容易,需要進行更縝密的外交準備。俄國因為奧地利在克裏米亞戰爭中站在英法一邊反對俄國,因此俾斯麥不擔心俄國會支持奧地利。至於法國,俾斯麥看穿了拿破崙三世——好大喜功,卻又不願付諸行動,依賴公眾輿論,卻又猶豫不決、不願冒險。於是俾斯麥含糊地答應給拿破崙三世某種補償,表示法國“可以在世界上一切通行法語的地方進行擴張”,即由法國兼併盧森堡、比利時或者普魯士的萊茵省的一部分。而且拿破崙三世竟然一直錯誤地以為在可能的普奧戰爭中奧地利很快就會獲勝,從而他可以召開歐洲會議以改寫歐洲版圖。問題是何以見得普奧兩國會在沒有領土補償的情況下容忍法國實力的進一步坐大?而且既然要擴張,為何不聯合一方先發製人,而要等到戰爭結束後才敢於採取行動?難道拿破崙三世不擔心這兩國在戰爭結束後又聯合起來反對他?英國一貫反對法國掌控低地國家,拿破崙三世又如何打算麵對英國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