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春筍


    唐代宗李豫初年到唐德宗李適末年(762~805年),是藩鎮割據形成發展的時期。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亂雖然以史朝義自縊,其黨羽紛紛投降唐朝而告終,但朝廷並沒有力量徹底將這些勢力消滅,隻能順驢下坡,以賞功為名,授以節度使,由其分統原安史所占之地,以求得國家的安寧和表麵上的統一。但這樣做的直接後果,無異於養虎遺患,藩鎮猶如哽在大唐喉中的一塊硬骨頭,吞不下,吐不出,直到被哽死。計有李懷仙為盧龍(又名幽州或範陽,今北京)節度使,統治今河北東北部;李寶臣為成德(又名鎮冀或恆冀,今河北正定)節度使,統治今河北中部;田承嗣為魏博(今河北大名北)節度使,統治今河北南部、山東北部;薛嵩為相衛(今河南安陽)節度使,統治今河北西南部及山西、河南各一部,共四鎮。後來相衛被田承嗣兼併,變為三鎮,即河朔三鎮,跋扈於中原地區。這三鎮擁兵自重,有意保護安史舊部,向朝廷討價還價,名雖服從朝廷,實則獨立。軍中主帥,或父子相承,或由大將代立,朝廷無法過問。


    中國卷 第二編 人世裏的無可奈何(7)


    與此同時,淄青(又名平盧,今山東益都)鎮大將李正己逐節度使侯希逸,唐廷無力征討,隻能承認既定事實,亦授以節度使稱號,統治今山東地區,世襲相承達三代四人。在今湖北,山南東道(今湖北襄樊襄陽)節度使梁崇義也實行割據,統治今湖北西北部達十九年。建中二年(781年),梁崇義被消滅,三年,淮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節度使李希烈又據鎮反叛,自稱建興王,並聯合已稱王的淄青、魏博、成德、盧龍四鎮節度使抗拒中央。唐德宗調集淮西鄰道兵攻討李希烈,諸道兵都觀望不前。四年,又調涇原(今甘肅涇川北)兵東援,十月,該軍路過京師時,因京兆尹王翃所供飯食十分粗惡,軍士不肯吃,發生譁變,後德宗雖多番派人帶厚賜加以撫慰,都沒有能夠安撫下來,這些人突入禁中,鼓譟搶掠,擁立留居長安的前盧龍節度使朱泚為秦帝。德宗出奔奉天(今陝西幹縣)。


    興元元年(784年)正月,李希烈稱楚帝,改元武成。二月,入援朝廷的朔方(今寧夏靈武)節度使李懷光也叛亂,德宗又奔梁州(今陝西漢中),唐朝政權處於最危險的境地。同年六月,朱泚被心腹所殺,貞元元年(785年)八月平定李懷光,同年七月李希烈殺宣慰使顏真卿,書法大家,唐之骨鯁,一朝隕落。二年四月,李希烈為部將所殺。河北、山東四鎮也表示重新服從中央,表麵上又歸統一。


    德宗在這樣大的一次禍亂之後還能堅持以前的強硬政策嗎?他的皇位怎樣才能坐穩呢?


    德宗經過這場恐慌之後,轉為執行姑息政策,以求得暫時安定。但也做了一些削藩的準備工作,一是加強禁軍(神策軍),二是充實府庫。不過,這兩方麵都造成了另一後果,即宦官進一步控製中央政權。唐朝宦官專權始於肅宗、代宗時期。安史之亂中宦官李輔國擁立肅宗有功,逐漸得到提拔,掌握大權,百官奏事都由他來上達裁決。代宗利用宦官陳元振除掉了李輔國,結果陳氏比李輔國更有過之而無不及,朝臣百官屢屢被害,人人自危。德宗時宦官權力更加膨脹,不僅控製了軍權,還控製了將相的任免權。四方不寧,藩將屢叛,德宗無人可用,再加上宦官位居近侍,對皇帝的一舉一動、所思所想十分清楚,所以最容易得到重用。從憲宗往後到唐亡的十個皇帝,除了最後一個為藩將朱溫所立外,全部由宦官所立,還有兩個被宦官所殺(憲宗、敬宗),唐王朝就在宦官和藩鎮的侵擾下再無寧日。


    風掃沉霾


    唐憲宗李純永貞元年至元和末年(805~820年),是*叛鎮的時期。永貞元年(805年)八月,唐憲宗即位,在他祖父十多年的經營之後(其父順宗病風且啞,在位不到一年),中央軍力和財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他開始先後任用武元衡、裴度為相,執行削藩政策。


    元和元年(806年),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卒,行軍司馬劉辟自稱留後,求兼領三川,朝廷不許,便發兵攻擊東川節度使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憲宗即派高崇文統率神策軍出征,九個月後得到平定。同年,還平定了夏綏節度使楊惠琳的叛亂。次年,鎮海(又名浙西,今江蘇鎮江)節度使李叛變,憲宗調鄰道兵淮南節度使王鍔為諸道行營兵馬召討使以討之,很快,李被自己部將鎮海軍兵馬使張子良所執,伏誅。這幾次平叛的勝利,使憲宗及主戰派大臣增強了信心。


    這幾次小的平叛勝利,能保證憲宗在麵對大的藩鎮時一樣能取得勝利嗎?會不會又像德宗一樣,不得已而承認現實。


    元和四年,成德節度使王士真死,其子承宗自為留後,憲宗以左神策軍護軍中尉宦官吐突承璀領兵*,沒有取得勝利,隻得暫時妥協,赦免承宗之罪,承認他繼位。七年,魏博節度使田季安死,子懷諫年幼繼位,軍中推立大將田興(後改名弘正),田興表示服從中央,遵守法令,申報戶籍,請朝廷任命管內地方官,送懷諫入京。長期割據的河北三鎮中出現了一個突破口。


    淮西自李希烈被部將陳仙奇所殺後,吳少誠又殺了陳仙奇,仍然割據自雄,繼位的是另一個淮西大將吳少陽。九年,吳少陽死,子吳元濟自領軍務。在對淮西鎮的處置上,朝中大臣分為主戰、主撫兩派。憲宗站在主戰派一邊,徵集鄰道軍隊圍攻淮西。淄青、成德兩鎮暗中支持淮西,率兵兩千餘人駐紮壽春,名為助王師,實則欲援助吳元濟。並派人焚燒河陰漕院錢三十萬緡,米數萬斛,倉百餘區。同時刺殺了宰相武元衡,刺傷禦史中丞裴度,企圖阻止朝廷進攻。但憲宗沒有動搖,以裴度為相,堅持平叛。這是藩鎮勢力和唐朝中央的一次大決戰。由於平叛軍隊中有不少將領遷延觀望,作戰不力,戰爭拖了四年。宰相裴度親臨前線督師,十二年十月,唐鄧節度使李愬趁天大雪疾馳二百裏夜半奇襲攻克蔡州,生擒吳元濟,取得最後勝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類史上七大帝國的沒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朝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朝榮並收藏人類史上七大帝國的沒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