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人類史上七大帝國的沒落 作者:梅朝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貴妃被賜死。“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翅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麵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往日的天清地正、富庶繁華,摧折起來,竟耐不過一夜的秋風。金枝委地、玉葉凋零,零落的叫人不敢相信都會是塵土。往事如風,興亡如夢,當年的他、她、他們,也不知是怎樣度過這天淵地壤的悲喜?
太子李亨在馬嵬被父老遮道留下討賊,在朔方節度使所在地靈武登上皇帝寶座,是為肅宗,改元至德。肅宗命郭子儀、李光弼率步騎五萬自河北至靈武,壯大了朝廷的聲勢。河西(今甘肅武威)和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安西(今新疆庫車)節度使的兵也來會合。唐廷又得到回紇、於闐及西域諸族的援助,一時聲勢頗為可觀。
安祿山的覆滅看來不遠了,那誰會成為他最後的送終人呢?
安祿山此時因為起事心焦,患上眼疾,看不見東西,脾氣越來越大,動不動就責打辱罵謀士嚴莊和近侍李豬兒。二人誘說其子安慶緒篡權謀逆,於至德二年(757年)正月殺安祿山於床上,對外詭稱安祿山病重,傳位給安慶緒。堡壘自內攻破,給了唐朝軍隊一個天大的便宜。李光弼堅守太原,屢敗敵軍;郭子儀收復河東郡(今山西永濟蒲州鎮),解除了側麵敵人的威脅,為收復兩京做了戰略的準備。同年九月,廣平王李豫(後為唐代宗)與郭子儀統朔方等軍及回紇、西域之眾十五萬自鳳翔出發,攻克長安,十月收復洛陽,安慶緒逃往鄴郡(今河南安陽)。此時,留在範陽的史思明不願受安慶緒的節製,以所統十三郡及兵八萬降唐。唐封他為歸義王,任範陽節度使。但唐廷對他不放心,在策劃消滅他時,事情泄露,史思明復叛,與安慶緒遙相聲援。眼看就要撲滅的戰火又重新燃起。
中國卷 第二編 人世裏的無可奈何(6)
幹元元年(758年)九月,朝廷派郭子儀、李光弼等九節度使統兵二十餘萬(後增至六十萬)討安慶緒,聲勢雖大,但無統一指揮,以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使統轄之。初期還有進展,包圍了鄴城。次年三月,史思明率兵來援,唐軍六十萬眾潰於城下。史思明以“殺父求位”之大逆罪殺安慶緒,還範陽,自稱大燕皇帝。九月,攻占洛陽,與唐軍相持年餘。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李光弼攻洛陽失敗。三月,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叛軍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唐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次年正月又逃往範陽,其部下拒不接納,窮迫自殺,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至此始告平定。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戰亂雖平,安史部將勢力並未消滅,唐肅宗、代宗都積極鼓勵叛軍自動投降,隻要他們繼續為朝廷效力,就可以在原地任官,雖然這是情急之下不得已的瓦解叛軍之策,但藩鎮割據局麵由此形成。中原戰亂地區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長安、洛陽經過兩陷兩復,宮室城闕,化為墟丘;財貲府藏,搶劫一空;王子皇孫,屠滅大半;士人百姓,十室九空。再加上吐蕃對唐的侵擾也日益頻繁,唐朝國力大為削弱。可以說安史之亂的一笛秋風將盛唐繁華吹落殆盡,從此唐王朝在烽火連天的藩鎮割據中一步步走向滅亡。
2.烽火連天———藩鎮之災
天下洶洶的唯一原因,就是權力誘惑了人的野心。此時的中央一定暗弱,此時的地方一定掌兵。安史之亂後的唐朝天下就在這樣的禍亂頻仍中悲苦相續,起起伏伏勾人心弦。
從中唐開始,一部分地方軍政長官就據地自雄,不服從中央命令。藩是保衛,鎮指軍鎮。唐朝設置軍鎮,本為保衛自身安全,但發展結果卻形成了對抗中央的割據勢力,這是中國歷史上常常出現的一種地方和中央的關係狀況:中央強大,萬國來朝,四海昇平;中央暗弱,四海沸騰,割據稱雄。
唐玄宗在位(712~756年)時期,為防止周邊各族的進犯,大量擴充防戍軍鎮,首設節度使,賦予其軍事統領、財政支配及監察管內州縣的權力。當時共設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其中北方諸道權力集中的更為顯著,經常一人兼任兩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就是憑藉身兼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而發動叛亂的。安史之亂爆發後,為了抵禦叛軍進攻,軍鎮製度擴展到了內地,最重要的州設立節度使,指揮幾個州的軍事﹔較次要的州設立防禦使或團練使,以扼守軍事要地。於是在今陝西、山西、河南、安徽、山東、江蘇、湖北等地出現不少節度使、防禦使、團練使等大小軍鎮。後來又擴充到全國。這些本是軍事官職,但節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觀察處置使(由前期的採訪使改名),而觀察處置使也兼都防禦使或都團練使,都成為地方上軍政長官,是州以上一級權力機構。大則節度,小則觀察,構成唐代後期所謂藩鎮,亦稱方鎮。然而方鎮並非都是割據者,在今陝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鎮絕大多數服從朝廷指揮,貢賦輸納中央,職官任免出於朝命。但是今河北地區則一直存在著名義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實際割據一方,不受朝命,不輸貢賦的河朔三鎮﹔今山東、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存在類似河朔三鎮的藩鎮;還有一些倚仗自己實力對中央跋扈不馴、甚至舉行叛亂的短期割據者。後代史家把這種局麵統名之為“藩鎮割據”。
太子李亨在馬嵬被父老遮道留下討賊,在朔方節度使所在地靈武登上皇帝寶座,是為肅宗,改元至德。肅宗命郭子儀、李光弼率步騎五萬自河北至靈武,壯大了朝廷的聲勢。河西(今甘肅武威)和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安西(今新疆庫車)節度使的兵也來會合。唐廷又得到回紇、於闐及西域諸族的援助,一時聲勢頗為可觀。
安祿山的覆滅看來不遠了,那誰會成為他最後的送終人呢?
安祿山此時因為起事心焦,患上眼疾,看不見東西,脾氣越來越大,動不動就責打辱罵謀士嚴莊和近侍李豬兒。二人誘說其子安慶緒篡權謀逆,於至德二年(757年)正月殺安祿山於床上,對外詭稱安祿山病重,傳位給安慶緒。堡壘自內攻破,給了唐朝軍隊一個天大的便宜。李光弼堅守太原,屢敗敵軍;郭子儀收復河東郡(今山西永濟蒲州鎮),解除了側麵敵人的威脅,為收復兩京做了戰略的準備。同年九月,廣平王李豫(後為唐代宗)與郭子儀統朔方等軍及回紇、西域之眾十五萬自鳳翔出發,攻克長安,十月收復洛陽,安慶緒逃往鄴郡(今河南安陽)。此時,留在範陽的史思明不願受安慶緒的節製,以所統十三郡及兵八萬降唐。唐封他為歸義王,任範陽節度使。但唐廷對他不放心,在策劃消滅他時,事情泄露,史思明復叛,與安慶緒遙相聲援。眼看就要撲滅的戰火又重新燃起。
中國卷 第二編 人世裏的無可奈何(6)
幹元元年(758年)九月,朝廷派郭子儀、李光弼等九節度使統兵二十餘萬(後增至六十萬)討安慶緒,聲勢雖大,但無統一指揮,以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使統轄之。初期還有進展,包圍了鄴城。次年三月,史思明率兵來援,唐軍六十萬眾潰於城下。史思明以“殺父求位”之大逆罪殺安慶緒,還範陽,自稱大燕皇帝。九月,攻占洛陽,與唐軍相持年餘。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李光弼攻洛陽失敗。三月,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叛軍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唐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次年正月又逃往範陽,其部下拒不接納,窮迫自殺,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至此始告平定。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戰亂雖平,安史部將勢力並未消滅,唐肅宗、代宗都積極鼓勵叛軍自動投降,隻要他們繼續為朝廷效力,就可以在原地任官,雖然這是情急之下不得已的瓦解叛軍之策,但藩鎮割據局麵由此形成。中原戰亂地區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長安、洛陽經過兩陷兩復,宮室城闕,化為墟丘;財貲府藏,搶劫一空;王子皇孫,屠滅大半;士人百姓,十室九空。再加上吐蕃對唐的侵擾也日益頻繁,唐朝國力大為削弱。可以說安史之亂的一笛秋風將盛唐繁華吹落殆盡,從此唐王朝在烽火連天的藩鎮割據中一步步走向滅亡。
2.烽火連天———藩鎮之災
天下洶洶的唯一原因,就是權力誘惑了人的野心。此時的中央一定暗弱,此時的地方一定掌兵。安史之亂後的唐朝天下就在這樣的禍亂頻仍中悲苦相續,起起伏伏勾人心弦。
從中唐開始,一部分地方軍政長官就據地自雄,不服從中央命令。藩是保衛,鎮指軍鎮。唐朝設置軍鎮,本為保衛自身安全,但發展結果卻形成了對抗中央的割據勢力,這是中國歷史上常常出現的一種地方和中央的關係狀況:中央強大,萬國來朝,四海昇平;中央暗弱,四海沸騰,割據稱雄。
唐玄宗在位(712~756年)時期,為防止周邊各族的進犯,大量擴充防戍軍鎮,首設節度使,賦予其軍事統領、財政支配及監察管內州縣的權力。當時共設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其中北方諸道權力集中的更為顯著,經常一人兼任兩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就是憑藉身兼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而發動叛亂的。安史之亂爆發後,為了抵禦叛軍進攻,軍鎮製度擴展到了內地,最重要的州設立節度使,指揮幾個州的軍事﹔較次要的州設立防禦使或團練使,以扼守軍事要地。於是在今陝西、山西、河南、安徽、山東、江蘇、湖北等地出現不少節度使、防禦使、團練使等大小軍鎮。後來又擴充到全國。這些本是軍事官職,但節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觀察處置使(由前期的採訪使改名),而觀察處置使也兼都防禦使或都團練使,都成為地方上軍政長官,是州以上一級權力機構。大則節度,小則觀察,構成唐代後期所謂藩鎮,亦稱方鎮。然而方鎮並非都是割據者,在今陝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鎮絕大多數服從朝廷指揮,貢賦輸納中央,職官任免出於朝命。但是今河北地區則一直存在著名義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實際割據一方,不受朝命,不輸貢賦的河朔三鎮﹔今山東、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存在類似河朔三鎮的藩鎮;還有一些倚仗自己實力對中央跋扈不馴、甚至舉行叛亂的短期割據者。後代史家把這種局麵統名之為“藩鎮割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