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夭折的千古一帝:隱藏在歷史背後的周世宗 作者:柴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柴榮看透了這一點,但趙光義完全沒有看透,錯誤的理解先易後難的戰略,最終導致在錯誤的時間發動了一場錯誤的戰爭,結果慘敗。至於趙匡胤,他根本就沒有用武力解決幽燕問題的打算,他一直寄希望於契丹人發善心,同意用錢來贖買幽燕。
宋人王明清為趙匡胤拒絕用武力收復幽燕的戰略進行辯護,說什麽:“(宋朝)卒不能下幽、燕兩州之寇,豈勇力智慧不足哉?蓋兩州之地,犬戎所必爭者,不忍使我赤子重因鋒鏑,乃置而不問。”(2)
王明清這個辯護詞其實並不能成立,因為在趙匡胤時代,宋朝並沒有發動對契丹的進攻。仗還沒有打,就認定此戰必敗。不知道王明清該如何解釋,在幾乎同等的條件下,柴榮所率領的漢軍,會讓契丹軍嚇得魂飛魄散。還有就是,如果愛惜民力,那又如必削平諸國?守住柴榮留下的中原,豈不是更愛惜民力?如果按這個邏輯,宋朝的兩次大規模軍事行動,正是導致後蜀和南唐大量軍民被屠殺的最直接原因,難道可以這麽理解?
如果擔心契丹會反攻,李存勖、李嗣源,甚至是石重貴,他們都已經給出了答案:契丹人並不是天下無敵。耶律璟時代的契丹,與耶律德光時代的契丹,不可同日而語。“置幽燕而不問”,難道幽燕漢人不是漢人?
柴榮眼高於頂,可看到藍天白雲,雄鷹翱翔。柴榮胸中有大戰略,不為小利所誘,充分理解了難與易的客觀辯證關係,這才是真正的大戰略家。當時形勢明顯有利於周朝,柴榮敏銳的發現了戰機,餓虎撲食般的直撲最大的那隻獵物。
對柴榮舍河東於不顧,直接北伐契丹極盡褒美之辭的,還有一位特殊的人物,就是北宋大詞人秦觀。在我們的印象中,秦少遊擅寫離情愁怨之詞,特別是那首《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賺盡了離人的眼淚。其實秦觀在戰略上也極具眼光,說秦觀是一流的戰略分析家,並不為過。
秦觀在《王樸論》中提出了“虎熊論”,節取相關內容如下:
劉氏雖據河東十州之地,與中國為境。然左有常山之險,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契丹之援,其人剽悍強忍,精勇高氣,樂鬥而輕死。雖號為小國,實堅敵也。是時中國欲取之也,譬如壯士操利兵於深山之中,左觸虎而右遇熊,不可並刺。則亦先虎而後熊也。何則?虎噪悍易乘,熊便捷難製舉。虎困則熊必畏威而逃。困於熊,虎將乘其弊而至,形勢然也。故樸以大而脆者為易,小而堅者為難。易者宜先,難者宜後。則所以先吳而後並也。(3)
秦觀將北漢比做小而堅的熊,將南唐比做大而脆的虎。如果先取小而堅的熊,而虎必乘取熊的艱難過程,向獵人發起進攻。如果先取大而脆的虎,則熊必聞風而逃。秦觀這個觀點極有見地,他真正看懂了王樸“先易後難”的邏輯思維。小而堅者為難,大而脆者為易,這就是邏輯辯證法。這和孫武所說行軍貴在“以迂為直”,在邏輯上的道理是一樣的。
其實南唐是“大而脆的虎”,契丹又何嚐不是?南唐“(李璟)朝無賢臣,軍無良將,忠佞無別,賞罰不當,如此,得國存幸矣,何暇兼人!”契丹同樣如此,“(耶律璟)荒耽於酒,畋獵無厭。賞罰無章,朝政不視,而嗜殺不已。”這兩位“大而脆的虎”名字都有一個“璟”字,實在是難得的巧合。
站在周朝的角度看,南唐是一隻“大而脆的虎”,但這隻虎已經被柴榮打殘了。接下來一隻“大而脆的虎”,就是昏君耶律璟治下的契丹。越過契丹,而先取“小而堅的熊”北漢,絕非明智之舉,具體原因,上麵已經講過了。
後來趙光義決定先消滅北漢,朝中重臣對趙光義的戰略持有異意,比如宰相薛居正,就不同意對“小而堅”的北漢用兵。薛居正的理由與秦觀、王夫之的見解基本一致,“昔周世宗舉兵,太原倚契丹之援,堅壁不戰,以至師老而歸。及太祖破契丹於雁門關南,盡驅其民分布河、洛之間,雖巢穴尚存,而危困已甚,得之不足以闢土,舍之不足以為患。”(4)《續資治通鑑》對薛居正所持觀點的記載,與《宋史》相同。
趙光義在曹彬的支持下,反駁薛居正:“今者事同而勢異,彼弱而我強。昔先皇破契丹,徙其人而空其地者,正為今日事也。朕計決矣,卿勿復言。”(5)趙光義說的沒錯,北漢弱而宋強,但北漢弱在國勢,而非弱在戰鬥力。後來宋滅北漢時,太原攻堅戰打的極為艱苦,將宋軍的銳氣消耗殆盡。等宋軍疲憊不堪的再去收復幽燕時,已經沒有戰鬥力了。
再有就是自公元936年,石敬瑭割讓幽燕於契丹,至柴榮北伐前,隻有二十三年,相當一部分幽燕漢人對南朝漢族政權的民族感情還在。在民族融合史上,不僅有胡人漢化,也有漢人胡化。
在唐末五代兩宋,由於大片傳統漢族聚居區被少數民族政權占領,漢人胡化的現象非常突出。唐末詩人司空圖有首《河湟有感》,寫的就是漢人胡化的現象,詩雲:“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6)
河湟地區在唐安史之亂時被吐蕃占領,到唐末,吐蕃對河湟地區的統治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年了,所以河湟漢人皆從吐蕃之俗。但柴榮所麵對的情況遠好於唐末,二十多年的時間還不足以改變一代人的民族感情和民族認同。
宋人王明清為趙匡胤拒絕用武力收復幽燕的戰略進行辯護,說什麽:“(宋朝)卒不能下幽、燕兩州之寇,豈勇力智慧不足哉?蓋兩州之地,犬戎所必爭者,不忍使我赤子重因鋒鏑,乃置而不問。”(2)
王明清這個辯護詞其實並不能成立,因為在趙匡胤時代,宋朝並沒有發動對契丹的進攻。仗還沒有打,就認定此戰必敗。不知道王明清該如何解釋,在幾乎同等的條件下,柴榮所率領的漢軍,會讓契丹軍嚇得魂飛魄散。還有就是,如果愛惜民力,那又如必削平諸國?守住柴榮留下的中原,豈不是更愛惜民力?如果按這個邏輯,宋朝的兩次大規模軍事行動,正是導致後蜀和南唐大量軍民被屠殺的最直接原因,難道可以這麽理解?
如果擔心契丹會反攻,李存勖、李嗣源,甚至是石重貴,他們都已經給出了答案:契丹人並不是天下無敵。耶律璟時代的契丹,與耶律德光時代的契丹,不可同日而語。“置幽燕而不問”,難道幽燕漢人不是漢人?
柴榮眼高於頂,可看到藍天白雲,雄鷹翱翔。柴榮胸中有大戰略,不為小利所誘,充分理解了難與易的客觀辯證關係,這才是真正的大戰略家。當時形勢明顯有利於周朝,柴榮敏銳的發現了戰機,餓虎撲食般的直撲最大的那隻獵物。
對柴榮舍河東於不顧,直接北伐契丹極盡褒美之辭的,還有一位特殊的人物,就是北宋大詞人秦觀。在我們的印象中,秦少遊擅寫離情愁怨之詞,特別是那首《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賺盡了離人的眼淚。其實秦觀在戰略上也極具眼光,說秦觀是一流的戰略分析家,並不為過。
秦觀在《王樸論》中提出了“虎熊論”,節取相關內容如下:
劉氏雖據河東十州之地,與中國為境。然左有常山之險,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契丹之援,其人剽悍強忍,精勇高氣,樂鬥而輕死。雖號為小國,實堅敵也。是時中國欲取之也,譬如壯士操利兵於深山之中,左觸虎而右遇熊,不可並刺。則亦先虎而後熊也。何則?虎噪悍易乘,熊便捷難製舉。虎困則熊必畏威而逃。困於熊,虎將乘其弊而至,形勢然也。故樸以大而脆者為易,小而堅者為難。易者宜先,難者宜後。則所以先吳而後並也。(3)
秦觀將北漢比做小而堅的熊,將南唐比做大而脆的虎。如果先取小而堅的熊,而虎必乘取熊的艱難過程,向獵人發起進攻。如果先取大而脆的虎,則熊必聞風而逃。秦觀這個觀點極有見地,他真正看懂了王樸“先易後難”的邏輯思維。小而堅者為難,大而脆者為易,這就是邏輯辯證法。這和孫武所說行軍貴在“以迂為直”,在邏輯上的道理是一樣的。
其實南唐是“大而脆的虎”,契丹又何嚐不是?南唐“(李璟)朝無賢臣,軍無良將,忠佞無別,賞罰不當,如此,得國存幸矣,何暇兼人!”契丹同樣如此,“(耶律璟)荒耽於酒,畋獵無厭。賞罰無章,朝政不視,而嗜殺不已。”這兩位“大而脆的虎”名字都有一個“璟”字,實在是難得的巧合。
站在周朝的角度看,南唐是一隻“大而脆的虎”,但這隻虎已經被柴榮打殘了。接下來一隻“大而脆的虎”,就是昏君耶律璟治下的契丹。越過契丹,而先取“小而堅的熊”北漢,絕非明智之舉,具體原因,上麵已經講過了。
後來趙光義決定先消滅北漢,朝中重臣對趙光義的戰略持有異意,比如宰相薛居正,就不同意對“小而堅”的北漢用兵。薛居正的理由與秦觀、王夫之的見解基本一致,“昔周世宗舉兵,太原倚契丹之援,堅壁不戰,以至師老而歸。及太祖破契丹於雁門關南,盡驅其民分布河、洛之間,雖巢穴尚存,而危困已甚,得之不足以闢土,舍之不足以為患。”(4)《續資治通鑑》對薛居正所持觀點的記載,與《宋史》相同。
趙光義在曹彬的支持下,反駁薛居正:“今者事同而勢異,彼弱而我強。昔先皇破契丹,徙其人而空其地者,正為今日事也。朕計決矣,卿勿復言。”(5)趙光義說的沒錯,北漢弱而宋強,但北漢弱在國勢,而非弱在戰鬥力。後來宋滅北漢時,太原攻堅戰打的極為艱苦,將宋軍的銳氣消耗殆盡。等宋軍疲憊不堪的再去收復幽燕時,已經沒有戰鬥力了。
再有就是自公元936年,石敬瑭割讓幽燕於契丹,至柴榮北伐前,隻有二十三年,相當一部分幽燕漢人對南朝漢族政權的民族感情還在。在民族融合史上,不僅有胡人漢化,也有漢人胡化。
在唐末五代兩宋,由於大片傳統漢族聚居區被少數民族政權占領,漢人胡化的現象非常突出。唐末詩人司空圖有首《河湟有感》,寫的就是漢人胡化的現象,詩雲:“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6)
河湟地區在唐安史之亂時被吐蕃占領,到唐末,吐蕃對河湟地區的統治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年了,所以河湟漢人皆從吐蕃之俗。但柴榮所麵對的情況遠好於唐末,二十多年的時間還不足以改變一代人的民族感情和民族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