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夭折的千古一帝:隱藏在歷史背後的周世宗 作者:柴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1) 《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一
(2) 《北江詩話》卷六
(3) 《舊五代史.張沆傳》卷一百三十一
(4) 《舊五代史.樂誌上》卷一百四十四
(5) 《資治通鑑》卷二百九十四
(6) (7) 《文獻通考.樂考四》卷一百三十一
(8) 《新五代史.崔梲傳》卷55
(9) (10) 《舊五代史.樂誌下》卷一百四十五
科比說的有道理,我也在文中嚐試著這麽寫,特別是在後麵的柴榮北伐以及柴榮去世時的這兩段,會寫的自認為比較煽情,拋開那些枯燥的文字,怎麽痛快怎麽寫。當初寫柴榮的時候,就定下了基調,沒有用過於通俗化的風格去寫,而是想寫成一個歷史研究類的作品。當然還是要注意結合通俗手法來寫,不然就過於枯燥了。有時很矛盾,在通俗寫史和嚴謹論史之間來回搖擺不定,前者更大眾化,隻是覺得有必要寫一個正統風格的柴榮傳記,如果能有幸成為研究柴榮的讀本,更是在下之幸。但在下的功力顯然還沒達到這一點,努力吧。
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八章 北伐契丹,收復失地
一 王樸之死
在柴榮為國事操勞,旰食宵衣的時候,厚重的歷史鐵門,艱難的推開了一條細窄的門縫,讓後人看到了這位偉大帝王模糊的身影。人們感慨讚嘆,卻很容易忽略柴榮身邊一位同樣稱得上偉大的人物,他就是後周樞密使王樸。
歷史上有許多對著名的明君良相組合,比如齊桓公和管仲、劉邦和蕭何,劉備和諸葛亮,石勒和張賓,苻堅和王猛,劉裕和劉穆之,李世民與魏徵,李隆基與姚崇、宋璟,朱溫和敬翔。同樣,還包括柴榮和王樸。在黑暗混亂的十世紀裏,柴榮和王樸雙星閃耀,是安史之亂以來二百年大亂世的真正終結者。
都說“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之前這些組合,基本上都是帝王性格剛強,相臣性格柔和,兩種極端的性格有時更能撞出火花。但柴榮和王樸卻是個例外,他們的性格基本一致,都是非常剛性的。或者這麽講,以性格來論,柴榮是帝王中的王樸,王樸則是大臣中的柴榮。
《舊五代史.王樸傳》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能很好的說明王樸的性格。王樸身居高位,每天都有許多人來拜訪他,或公事,或私交。大家一起交談的時候,王樸在闡述自己觀點的時候,當著許多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正色高談,無敢觸其鋒者。”(1)
王樸的辯才極好,能說的都讓他說完了,而且氣勢霸道,大家隻好誠惶誠恐的看他一個人表演。風頭都讓王樸一個人搶完了,大家都成了跑龍套混盒飯的,誰心裏不忌恨?所以圈內對王樸能力的評價極高,但唯獨不說他善於處人接物,其實就是指責王樸不會做人。
從做人角度講,這是王樸的缺點,蛋糕不能你一個人吃,大家都要分一口。但從做事角度講,這卻是王樸最大的優點,做事風格犀利強硬,敢於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像有些大臣,太陽是圓的還是方的,要看帝王們怎麽說,跟風拍馬,屍位素餐,備員而已。
提高辦事效率,說起來很容易,但要做的出色,很難。難就難在有時說真話辦真事,是要得罪人的,大家都揣著明白裝糊塗,長袖善舞,誰都不得罪。王樸不是這樣,隻要是他看不順眼的,不在乎你臉色有多難看,當麵就敢給你挑刺。
王樸做事風格是比較霸道,不太顧及別人的感受,但如果要論能力才學,那是絕對沒話說的。驕傲,首先要有值得驕傲的資本。王樸都會些什麽?天文地理,星象音樂,幾乎無所不能。在這些領域中,王樸已經達到了大師水準,特別是音樂理論方麵的才華,已經是舉世罕見了。王樸著作等身,比如《大周欽天曆》、
《律準》。史稱“莫不畢殫其妙”。(2)
王樸是個全才,但他之所以能成為柴榮的左膀右臂,主要還是他的治國之術,這才是正道。王樸在歷史上最有名的是他那篇《平邊策》,連宋人也承認,宋朝消滅十國,是遵循了《平邊策》的戰略指導。洪邁說過:“至於國朝,掃平諸方,先後次第,皆不出樸所料。”(3)
宋朝著名文學家秦觀也對王樸推崇備至,稱讚王樸是“天下之真材”。秦觀在《王樸論》中講道:“樸雖出於五代擾攘傾側之中,然其器識學術,雖治世士大夫,與之比者寡。”(4)
雖然王樸富有軍事遠見,但柴榮三次親征淮南,都把王樸留在東京,處理內政事務。不是柴榮不相信王樸的能力,恰恰是柴榮非常看重並相信王樸,所以才留下王樸。南征雖然重要,但後方穩定更加重要,這也是劉穆之突然病死,北伐接連取得勝利的劉裕為什麽立刻撤軍的原因。
之前講柴榮擴建開封,對開封城市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實這個貢獻還有王樸的一份。柴榮親征淮南期間,具體城建工作都是由王樸來負責的,“世宗征淮,樸留京師,廣新城,通道路,莊偉宏闊,今京師之製,多其所規為。”(5)
柴榮和王樸的這種軍政分工,和四百五十年後的朱棣、朱高熾父子很相似。朱棣北征蒙古,朱高熾坐鎮南京處理政務十年。永樂盛世的功勞,有一半要算在朱高熾頭上,王樸也是如此。柴榮不在開封時,王樸就是代理皇帝。柴榮對王樸的信任,任何人都比不了。
(1) 《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一
(2) 《北江詩話》卷六
(3) 《舊五代史.張沆傳》卷一百三十一
(4) 《舊五代史.樂誌上》卷一百四十四
(5) 《資治通鑑》卷二百九十四
(6) (7) 《文獻通考.樂考四》卷一百三十一
(8) 《新五代史.崔梲傳》卷55
(9) (10) 《舊五代史.樂誌下》卷一百四十五
科比說的有道理,我也在文中嚐試著這麽寫,特別是在後麵的柴榮北伐以及柴榮去世時的這兩段,會寫的自認為比較煽情,拋開那些枯燥的文字,怎麽痛快怎麽寫。當初寫柴榮的時候,就定下了基調,沒有用過於通俗化的風格去寫,而是想寫成一個歷史研究類的作品。當然還是要注意結合通俗手法來寫,不然就過於枯燥了。有時很矛盾,在通俗寫史和嚴謹論史之間來回搖擺不定,前者更大眾化,隻是覺得有必要寫一個正統風格的柴榮傳記,如果能有幸成為研究柴榮的讀本,更是在下之幸。但在下的功力顯然還沒達到這一點,努力吧。
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八章 北伐契丹,收復失地
一 王樸之死
在柴榮為國事操勞,旰食宵衣的時候,厚重的歷史鐵門,艱難的推開了一條細窄的門縫,讓後人看到了這位偉大帝王模糊的身影。人們感慨讚嘆,卻很容易忽略柴榮身邊一位同樣稱得上偉大的人物,他就是後周樞密使王樸。
歷史上有許多對著名的明君良相組合,比如齊桓公和管仲、劉邦和蕭何,劉備和諸葛亮,石勒和張賓,苻堅和王猛,劉裕和劉穆之,李世民與魏徵,李隆基與姚崇、宋璟,朱溫和敬翔。同樣,還包括柴榮和王樸。在黑暗混亂的十世紀裏,柴榮和王樸雙星閃耀,是安史之亂以來二百年大亂世的真正終結者。
都說“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之前這些組合,基本上都是帝王性格剛強,相臣性格柔和,兩種極端的性格有時更能撞出火花。但柴榮和王樸卻是個例外,他們的性格基本一致,都是非常剛性的。或者這麽講,以性格來論,柴榮是帝王中的王樸,王樸則是大臣中的柴榮。
《舊五代史.王樸傳》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能很好的說明王樸的性格。王樸身居高位,每天都有許多人來拜訪他,或公事,或私交。大家一起交談的時候,王樸在闡述自己觀點的時候,當著許多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正色高談,無敢觸其鋒者。”(1)
王樸的辯才極好,能說的都讓他說完了,而且氣勢霸道,大家隻好誠惶誠恐的看他一個人表演。風頭都讓王樸一個人搶完了,大家都成了跑龍套混盒飯的,誰心裏不忌恨?所以圈內對王樸能力的評價極高,但唯獨不說他善於處人接物,其實就是指責王樸不會做人。
從做人角度講,這是王樸的缺點,蛋糕不能你一個人吃,大家都要分一口。但從做事角度講,這卻是王樸最大的優點,做事風格犀利強硬,敢於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像有些大臣,太陽是圓的還是方的,要看帝王們怎麽說,跟風拍馬,屍位素餐,備員而已。
提高辦事效率,說起來很容易,但要做的出色,很難。難就難在有時說真話辦真事,是要得罪人的,大家都揣著明白裝糊塗,長袖善舞,誰都不得罪。王樸不是這樣,隻要是他看不順眼的,不在乎你臉色有多難看,當麵就敢給你挑刺。
王樸做事風格是比較霸道,不太顧及別人的感受,但如果要論能力才學,那是絕對沒話說的。驕傲,首先要有值得驕傲的資本。王樸都會些什麽?天文地理,星象音樂,幾乎無所不能。在這些領域中,王樸已經達到了大師水準,特別是音樂理論方麵的才華,已經是舉世罕見了。王樸著作等身,比如《大周欽天曆》、
《律準》。史稱“莫不畢殫其妙”。(2)
王樸是個全才,但他之所以能成為柴榮的左膀右臂,主要還是他的治國之術,這才是正道。王樸在歷史上最有名的是他那篇《平邊策》,連宋人也承認,宋朝消滅十國,是遵循了《平邊策》的戰略指導。洪邁說過:“至於國朝,掃平諸方,先後次第,皆不出樸所料。”(3)
宋朝著名文學家秦觀也對王樸推崇備至,稱讚王樸是“天下之真材”。秦觀在《王樸論》中講道:“樸雖出於五代擾攘傾側之中,然其器識學術,雖治世士大夫,與之比者寡。”(4)
雖然王樸富有軍事遠見,但柴榮三次親征淮南,都把王樸留在東京,處理內政事務。不是柴榮不相信王樸的能力,恰恰是柴榮非常看重並相信王樸,所以才留下王樸。南征雖然重要,但後方穩定更加重要,這也是劉穆之突然病死,北伐接連取得勝利的劉裕為什麽立刻撤軍的原因。
之前講柴榮擴建開封,對開封城市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實這個貢獻還有王樸的一份。柴榮親征淮南期間,具體城建工作都是由王樸來負責的,“世宗征淮,樸留京師,廣新城,通道路,莊偉宏闊,今京師之製,多其所規為。”(5)
柴榮和王樸的這種軍政分工,和四百五十年後的朱棣、朱高熾父子很相似。朱棣北征蒙古,朱高熾坐鎮南京處理政務十年。永樂盛世的功勞,有一半要算在朱高熾頭上,王樸也是如此。柴榮不在開封時,王樸就是代理皇帝。柴榮對王樸的信任,任何人都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