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畢生從事藝術研究和創作,專心致誌,數十年如一日。晚年,他在藝術創造等方麵雖都有很高深的造詣,但他不僅絕不驕矜,反而比先前更加謙虛。他時常對人說:"我學畫太遲,根柢不深,天資也不高,僅僅做到了多看、多畫而已。"又說:"學畫未精書更劣,似雪苔紙拚塗鴉。"
他自奉儉約,待人卻一點也不吝嗇,樂於助人。居蘇州時,有一次,從友人家裏回來,途中遇雨,在一個廢園中避雨,遇到一個賣豆漿的人在一起,交談之下,賣豆漿者知道他是一位畫家,就要求他為自己作一幅畫,他慨然允諾。過了幾天,賣豆漿者到他寓所裏取畫,他果然早已認真地為他繪了一幅,並且題一首詩,敘述這次邂逅經過,以作紀念。
一次,吳昌碩的老友朱硯濤在酒宴之後,拿出一方白芙蓉佳石求他當眾治印紀念。可是吳昌碩沒有帶刻刀,不知哪一位靈機一動,取來一枚大鐵釘要老先生試試,隻見吳昌碩一思索,便揮"刀"刻了起來,頃刻之間就刻成了一方不同尋常的佳作,接著又用剪刀在印刻下幾行蒼勁的邊款文字,在座的客人無不讚嘆吳昌碩爐火純青的藝術功力。
吳昌碩對貧苦的青年藝人很樂於掖助。他認識了一個青年,在一家藥鋪裏當學徒。這個年輕人愛好刻印而苦於所見不廣、又無人指點。看了他的篆刻作品,吳昌碩覺得很有才華,便授以刻印要訣、並且把他介紹到老友沈石友家住了幾年,所見既廣、藝事也就大進。經過長時期的刻苦鑽研,終於成為一位知名的篆刻家。他就是別號泥道人的趙石農。
當時,各地有誌於藝術的青年,輾轉託人介紹,前來執卷問學的日多。他憶及自己早年學藝的艱難,隻要他們有一定的天才和毅力,他就欣然地加以啟迪,不辭勞瘁。他的及門弟子很多,其中造詣尤為突出的在早期應推陳師曾,晚期要數王個簃。
1927年11月6日,吳昌碩突患中風,在滬寓謝世,享年84歲。1933年11月,遷葬於浙江餘杭縣塘棲附近超山報慈寺西側山麓,墓地坐落於宋梅亭畔。墓門石柱上刻有沈淇泉所撰聯語:
其人為金石大家,沉酣到三代鼎彝,兩京碑碣
此地傍玉潛故宅,環抱有幾重山色,十裏梅花
帶了南瓜拜師父
清代杭州人丁敬自幼家貧,原以造酒為業。他終生不願當官,而博學好古,到處搜集古代文物、珍本圖書。因為見多識廣,凡名跡到他手中能立辨真偽。丁敬的書籍從不整理,堆積如山。他埋頭考證並深入名山勝跡,親手摹拓碑刻名跡。在篆刻上,他倡導學習傳統,推陳出新,成為浙派的"西冷八家"之首。他不輕易為人篆刻,遇達官貴人求知,他也絕不肯隨便答應。如果強求,他就痛罵一頓,弄得對方十分尷尬。
某年夏天,一個風塵僕僕的少年背著兩個大南瓜,作為拜師禮,來杭州拜金石名家丁敬為師。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成為浙派篆刻名手的張燕昌。他的一片真誠終於感動了年過60的丁敬,因此破例收下了這個學生,並給予悉心指授。張燕昌家境貧窮,他的家鄉浙江海鹽,一無名師,二缺資料,他曾不畏艱險,渡海去寧波觀摹"石鼓文"拓本,回家朝夕苦練,把自己的書齋也取名為"石鼓亭",還搜集了幾百種金石資料,寫成《金石契》一書。
學丁敬而自成一家的"西冷八家"之一蔣仁,自幼過著貧窮孤獨的生活,平時不苟言笑,終生不願為求官而死讀書。一生居住在祖傳的兩間屋子裏,房屋傾斜破落,不能阻擋風雨,但他愛好的書籍盡在身邊。生活盡管那麽樸素,但他熱衷於金石篆刻,沉浸在藝術天地裏"不知貧窮為何物"。同丁敬一樣,他也不喜歡接近有財有勢的權貴,一般人難求得他的印。53歲死後因無子孫,作品大多散失,故傳也作品十分稀少。
陳師曾在日本留學時,與魯迅同在弘文學院學習,後又同在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任職。常一起在公餘到硫璃廠搜集金石碑刻片。陳師曾先後為魯迅刻過幾方印章。一次陳師曾贈一方石章送給魯迅,並問刻什麽內容,魯迅說,你叫"槐堂",我就叫"俟常"吧。後來,魯迅出版過一本碑刻、畫像磚文的集子,就叫《俟堂磚文雜集》。原來,當時部裏有人想排擠魯迅,"俟"即安靜等待之意,表現了魯迅對這批專門傾軋別人的官僚們的蔑視。
"最尊貴的中國人"——辜鴻銘
《清史稿》如此稱道辜鴻銘:"庚子拳亂致使聯軍北犯。湯生(辜鴻銘)以英文寫就《尊王篇》一文,向列強講明大義,列強才知道中華以禮教立國,才同意議和。"他曾與泰戈爾同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九種語言,獲十三個博士學位,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講孔學,與文學大師列夫·托爾斯泰書信來往,討論世界文化和政壇局勢,被印度聖雄甘地稱為"最尊貴的中國人"。李大釗曾說:"我以為,中國兩千五百餘年的文化能夠出一個辜鴻銘先生,就足以揚眉吐氣於世界。"20世紀30年代的北京大學英文教授溫源寧則說:"在生前,辜鴻銘已經成了傳奇人物;逝世之後,恐怕有可能要化為神話人物了。"
他自奉儉約,待人卻一點也不吝嗇,樂於助人。居蘇州時,有一次,從友人家裏回來,途中遇雨,在一個廢園中避雨,遇到一個賣豆漿的人在一起,交談之下,賣豆漿者知道他是一位畫家,就要求他為自己作一幅畫,他慨然允諾。過了幾天,賣豆漿者到他寓所裏取畫,他果然早已認真地為他繪了一幅,並且題一首詩,敘述這次邂逅經過,以作紀念。
一次,吳昌碩的老友朱硯濤在酒宴之後,拿出一方白芙蓉佳石求他當眾治印紀念。可是吳昌碩沒有帶刻刀,不知哪一位靈機一動,取來一枚大鐵釘要老先生試試,隻見吳昌碩一思索,便揮"刀"刻了起來,頃刻之間就刻成了一方不同尋常的佳作,接著又用剪刀在印刻下幾行蒼勁的邊款文字,在座的客人無不讚嘆吳昌碩爐火純青的藝術功力。
吳昌碩對貧苦的青年藝人很樂於掖助。他認識了一個青年,在一家藥鋪裏當學徒。這個年輕人愛好刻印而苦於所見不廣、又無人指點。看了他的篆刻作品,吳昌碩覺得很有才華,便授以刻印要訣、並且把他介紹到老友沈石友家住了幾年,所見既廣、藝事也就大進。經過長時期的刻苦鑽研,終於成為一位知名的篆刻家。他就是別號泥道人的趙石農。
當時,各地有誌於藝術的青年,輾轉託人介紹,前來執卷問學的日多。他憶及自己早年學藝的艱難,隻要他們有一定的天才和毅力,他就欣然地加以啟迪,不辭勞瘁。他的及門弟子很多,其中造詣尤為突出的在早期應推陳師曾,晚期要數王個簃。
1927年11月6日,吳昌碩突患中風,在滬寓謝世,享年84歲。1933年11月,遷葬於浙江餘杭縣塘棲附近超山報慈寺西側山麓,墓地坐落於宋梅亭畔。墓門石柱上刻有沈淇泉所撰聯語:
其人為金石大家,沉酣到三代鼎彝,兩京碑碣
此地傍玉潛故宅,環抱有幾重山色,十裏梅花
帶了南瓜拜師父
清代杭州人丁敬自幼家貧,原以造酒為業。他終生不願當官,而博學好古,到處搜集古代文物、珍本圖書。因為見多識廣,凡名跡到他手中能立辨真偽。丁敬的書籍從不整理,堆積如山。他埋頭考證並深入名山勝跡,親手摹拓碑刻名跡。在篆刻上,他倡導學習傳統,推陳出新,成為浙派的"西冷八家"之首。他不輕易為人篆刻,遇達官貴人求知,他也絕不肯隨便答應。如果強求,他就痛罵一頓,弄得對方十分尷尬。
某年夏天,一個風塵僕僕的少年背著兩個大南瓜,作為拜師禮,來杭州拜金石名家丁敬為師。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成為浙派篆刻名手的張燕昌。他的一片真誠終於感動了年過60的丁敬,因此破例收下了這個學生,並給予悉心指授。張燕昌家境貧窮,他的家鄉浙江海鹽,一無名師,二缺資料,他曾不畏艱險,渡海去寧波觀摹"石鼓文"拓本,回家朝夕苦練,把自己的書齋也取名為"石鼓亭",還搜集了幾百種金石資料,寫成《金石契》一書。
學丁敬而自成一家的"西冷八家"之一蔣仁,自幼過著貧窮孤獨的生活,平時不苟言笑,終生不願為求官而死讀書。一生居住在祖傳的兩間屋子裏,房屋傾斜破落,不能阻擋風雨,但他愛好的書籍盡在身邊。生活盡管那麽樸素,但他熱衷於金石篆刻,沉浸在藝術天地裏"不知貧窮為何物"。同丁敬一樣,他也不喜歡接近有財有勢的權貴,一般人難求得他的印。53歲死後因無子孫,作品大多散失,故傳也作品十分稀少。
陳師曾在日本留學時,與魯迅同在弘文學院學習,後又同在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任職。常一起在公餘到硫璃廠搜集金石碑刻片。陳師曾先後為魯迅刻過幾方印章。一次陳師曾贈一方石章送給魯迅,並問刻什麽內容,魯迅說,你叫"槐堂",我就叫"俟常"吧。後來,魯迅出版過一本碑刻、畫像磚文的集子,就叫《俟堂磚文雜集》。原來,當時部裏有人想排擠魯迅,"俟"即安靜等待之意,表現了魯迅對這批專門傾軋別人的官僚們的蔑視。
"最尊貴的中國人"——辜鴻銘
《清史稿》如此稱道辜鴻銘:"庚子拳亂致使聯軍北犯。湯生(辜鴻銘)以英文寫就《尊王篇》一文,向列強講明大義,列強才知道中華以禮教立國,才同意議和。"他曾與泰戈爾同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九種語言,獲十三個博士學位,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講孔學,與文學大師列夫·托爾斯泰書信來往,討論世界文化和政壇局勢,被印度聖雄甘地稱為"最尊貴的中國人"。李大釗曾說:"我以為,中國兩千五百餘年的文化能夠出一個辜鴻銘先生,就足以揚眉吐氣於世界。"20世紀30年代的北京大學英文教授溫源寧則說:"在生前,辜鴻銘已經成了傳奇人物;逝世之後,恐怕有可能要化為神話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