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洪承疇長沙幕府與西南戰局 作者:楊海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以上除興寧知縣徐騰、黔陽知縣茹道通為順治十五年任外,其餘幕僚就任各處道、府、州、縣均在順治十一、二年之間。可見當時清廷能夠控製的也就是長沙、常德、衡州、郴州、永州、寶慶等地區的重點城市,而常德、寶慶二府已屬沖邊地帶,為“逆賊出沒之地”,“賊警”不斷,正是雙方軍事對峙的分界線所在。沅州府在順治十五年才納入清廷版圖,在這之前,一直由南明控製,明清雙方對峙的狀況在此也一目了然。在清軍所能控製的區域內,各地大多凋殘、破碎,民不聊生,幕府成員就任之後,首要任務都是招集流亡,恢復生產,穩定社會秩序,同時安排戰守,恢復和建立清朝的統治地位。他們為湖南各地重新納入清廷有效管理範圍,起了很大的作用。
從以上材料中,我們還可以看出,長沙幕府最初的成員,多數為洪氏從順天、江淮、浙江、福建、江西等地隨帶或徵調的幕僚[70],湖南當地幕客極少參與活動,這固然與官員迴避製度有關(華容生員楊正萃署理桂陽知縣,似為應急之舉。此外,隻有湘鄉貢生劉兆龍出任廣西興安知縣。),更與湖南經過三次反覆、社會上仍然瀰漫濃厚的反清風氣有關,這正是擺在洪承疇麵前的一個極大難題。
2、洪承疇爭取士紳及擴大長沙幕府的努力
為了改變湖南地方人心不定、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抗拒心理,洪承疇確立了“今日急務,首在收拾人心”[71]的方針,將爭取士紳作為收拾人心、改善形勢的突破口。“至即解羅幟,禮遺逸,散藪澤之奸,人心頓定。”[72]湖南人心在很大程度上繫於士紳的動向,穩定時局的關鍵就在於能否爭取到湖南士紳的合作。因此,洪承疇以極大的耐心,通過走訪士紳、平反叛案、招徠入幕、推薦出仕等多種手段,對湖南士紳進行了艱苦細緻的爭取工作。
順治十一年春天, 洪承疇到寧鄉附近的八角庵走訪原明吏部尚書周堪賡。
周堪賡,延安府同知耀冕子,年十九為諸生,天啟四年、五年連捷成進士,官至南京戶部尚書。李自成攻陷北京時,堪賡在原籍,曾遁溈山僧寺,後改名換姓遊歷於嶺表甌海間。永曆元年(1647年,順治四年),與郭都賢同舉內閣大學士,未就。順治九年,李定國到衡州,“堪賡與都賢、陶汝鼐立出見定國,至南嶽謁廟而還。”可見周堪賡與陶汝鼐、郭都賢等均為支持南明的明朝遺民。
洪承疇到長沙後,特意打聽堪賡的消息,隻帶著少數隨從前往堪賡所在的董家村,不以堅拒為意,殷勤問候,“相持泣坐,促膝語地方疾苦甚悉。”入夜始上馬離去。時間是順治十一年三月,堪賡逝世前的一個月。當時堪賡已經臥病在床,但還是提醒洪氏注意湖南荒糧問題,“時大湖南北郡縣疊罹兵燹,白骨青磷,荊棘千裏,承疇疏免荒糧百十餘萬,民慶更生,人謂堪賡之惠雲。”[73]
郭都賢,字天門,號頑石、些庵,益陽人,天啟二年進士,崇禎十五年巡撫江西,永曆時以兵部尚書召。“先是,洪承疇坐事落職,先生奏請起用。”憑藉與郭都賢的舊誼,洪承疇“以故舊謁先生於山中,饋以金,不受。奏攜其子監軍,亦堅辭。”[74]洪氏廣泛地利用原來的舊關係,架起了聯絡士紳的橋樑。
洪氏到達長沙之前發生的一宗叛案,為他爭取湖南士紳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陶汝鼐字仲調、燮友,號密庵,寧鄉人,拔貢生。與郭都賢齊名,兩人“生同裏,長同學,出處患難,同時同誌”,是“楚南遺獻最著”者。[75]順治十年二月,汝鼐涉及一宗復明大案入獄,“既被逮,罪不測。其長子之典間關奔走,請代父死。郭都賢為營救於經略洪承疇,乃得釋。”[76]郭都賢雖然拒絕了洪氏的招徠,但為了營救朋友,不得不出麵與洪氏周旋,洪氏就此打開了局麵。
實際上,周堪賡、郭都賢都曾參加抗清活動,與陶汝鼐一起到南嶽聯絡過李定國。告密者、原南明長沙府役潘正先囿於所聞,十年二月出首告密時,以陶汝鼐為首的二十多人被捕,周堪賡、郭都賢等卻成為漏網之魚。被捕者關押在長沙府獄,受到嚴刑逼供,受此案牽連的湖南各地人士多達百餘人(或說三百多人)。原湖南偏沅巡撫金廷獻對形勢變化不夠敏感,仍然堅持“不可不重處以靖根誅”[77]的一貫做法,在湖南大肆淫威。洪承疇上任後,秉承清廷戰略收縮的意圖,一反原任地方官的政策,也改變了清廷過去處理類似復明大案的常態,對此案進行出人意料的處理。
十二年五月,洪承疇公開審理陶汝鼐叛案,“坐幕府前集中士民觀聽訊”[78]。審訊的結果是全部釋放因抗清活動而暴露的湖南士紳,而將告密者潘正先斬首,這在清初處理諸謀反大案中是個特例[79]。洪承疇之所以特別處理陶汝鼐案件,並非是他個人仁慈或一時心血來潮,而是由當時的戰略形勢決定的。此案發生後,湖南“舊紳多被係,富民悉傾其家。”[80]所涉及的士紳人數眾多,影響範圍極廣,為了縮小打擊麵,極力爭取各方支持力量,洪氏甚至不惜採取特殊手段(如將告密者斬首這樣過激的做法),而清廷對此並無異議,這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清廷戰略收縮的力度和後勁。通過這個機會,洪承疇迅速改變了對清軍十分不利的微妙形勢,取得了穩定局勢、爭取民心的主動權,這才是此案處理結果的奧妙所在。
從以上材料中,我們還可以看出,長沙幕府最初的成員,多數為洪氏從順天、江淮、浙江、福建、江西等地隨帶或徵調的幕僚[70],湖南當地幕客極少參與活動,這固然與官員迴避製度有關(華容生員楊正萃署理桂陽知縣,似為應急之舉。此外,隻有湘鄉貢生劉兆龍出任廣西興安知縣。),更與湖南經過三次反覆、社會上仍然瀰漫濃厚的反清風氣有關,這正是擺在洪承疇麵前的一個極大難題。
2、洪承疇爭取士紳及擴大長沙幕府的努力
為了改變湖南地方人心不定、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抗拒心理,洪承疇確立了“今日急務,首在收拾人心”[71]的方針,將爭取士紳作為收拾人心、改善形勢的突破口。“至即解羅幟,禮遺逸,散藪澤之奸,人心頓定。”[72]湖南人心在很大程度上繫於士紳的動向,穩定時局的關鍵就在於能否爭取到湖南士紳的合作。因此,洪承疇以極大的耐心,通過走訪士紳、平反叛案、招徠入幕、推薦出仕等多種手段,對湖南士紳進行了艱苦細緻的爭取工作。
順治十一年春天, 洪承疇到寧鄉附近的八角庵走訪原明吏部尚書周堪賡。
周堪賡,延安府同知耀冕子,年十九為諸生,天啟四年、五年連捷成進士,官至南京戶部尚書。李自成攻陷北京時,堪賡在原籍,曾遁溈山僧寺,後改名換姓遊歷於嶺表甌海間。永曆元年(1647年,順治四年),與郭都賢同舉內閣大學士,未就。順治九年,李定國到衡州,“堪賡與都賢、陶汝鼐立出見定國,至南嶽謁廟而還。”可見周堪賡與陶汝鼐、郭都賢等均為支持南明的明朝遺民。
洪承疇到長沙後,特意打聽堪賡的消息,隻帶著少數隨從前往堪賡所在的董家村,不以堅拒為意,殷勤問候,“相持泣坐,促膝語地方疾苦甚悉。”入夜始上馬離去。時間是順治十一年三月,堪賡逝世前的一個月。當時堪賡已經臥病在床,但還是提醒洪氏注意湖南荒糧問題,“時大湖南北郡縣疊罹兵燹,白骨青磷,荊棘千裏,承疇疏免荒糧百十餘萬,民慶更生,人謂堪賡之惠雲。”[73]
郭都賢,字天門,號頑石、些庵,益陽人,天啟二年進士,崇禎十五年巡撫江西,永曆時以兵部尚書召。“先是,洪承疇坐事落職,先生奏請起用。”憑藉與郭都賢的舊誼,洪承疇“以故舊謁先生於山中,饋以金,不受。奏攜其子監軍,亦堅辭。”[74]洪氏廣泛地利用原來的舊關係,架起了聯絡士紳的橋樑。
洪氏到達長沙之前發生的一宗叛案,為他爭取湖南士紳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陶汝鼐字仲調、燮友,號密庵,寧鄉人,拔貢生。與郭都賢齊名,兩人“生同裏,長同學,出處患難,同時同誌”,是“楚南遺獻最著”者。[75]順治十年二月,汝鼐涉及一宗復明大案入獄,“既被逮,罪不測。其長子之典間關奔走,請代父死。郭都賢為營救於經略洪承疇,乃得釋。”[76]郭都賢雖然拒絕了洪氏的招徠,但為了營救朋友,不得不出麵與洪氏周旋,洪氏就此打開了局麵。
實際上,周堪賡、郭都賢都曾參加抗清活動,與陶汝鼐一起到南嶽聯絡過李定國。告密者、原南明長沙府役潘正先囿於所聞,十年二月出首告密時,以陶汝鼐為首的二十多人被捕,周堪賡、郭都賢等卻成為漏網之魚。被捕者關押在長沙府獄,受到嚴刑逼供,受此案牽連的湖南各地人士多達百餘人(或說三百多人)。原湖南偏沅巡撫金廷獻對形勢變化不夠敏感,仍然堅持“不可不重處以靖根誅”[77]的一貫做法,在湖南大肆淫威。洪承疇上任後,秉承清廷戰略收縮的意圖,一反原任地方官的政策,也改變了清廷過去處理類似復明大案的常態,對此案進行出人意料的處理。
十二年五月,洪承疇公開審理陶汝鼐叛案,“坐幕府前集中士民觀聽訊”[78]。審訊的結果是全部釋放因抗清活動而暴露的湖南士紳,而將告密者潘正先斬首,這在清初處理諸謀反大案中是個特例[79]。洪承疇之所以特別處理陶汝鼐案件,並非是他個人仁慈或一時心血來潮,而是由當時的戰略形勢決定的。此案發生後,湖南“舊紳多被係,富民悉傾其家。”[80]所涉及的士紳人數眾多,影響範圍極廣,為了縮小打擊麵,極力爭取各方支持力量,洪氏甚至不惜採取特殊手段(如將告密者斬首這樣過激的做法),而清廷對此並無異議,這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清廷戰略收縮的力度和後勁。通過這個機會,洪承疇迅速改變了對清軍十分不利的微妙形勢,取得了穩定局勢、爭取民心的主動權,這才是此案處理結果的奧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