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洪承疇長沙幕府與西南戰局 作者:楊海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2] 周秀英:《湘潭縣誌》卷32《藝文》二,《湘上癡脫難雜錄》。案:握金親王即指鄭親王濟爾哈朗。
[23] 易文基:《長沙縣誌》卷17《政績》,順治十年巡撫金廷獻《請蠲賑疏》。
[24] 《明清檔案》第19冊,a19-99頁,順治十一年四月十七日之二,《兵部尚書噶達洪題為經略洪疏參續順公沈怠廢難留請旨定奪》。台灣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出版。
[25] 《明清檔案》a25-15,順治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之二《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湖南失守疏防官員請敕部議》;《明清史料》甲編,第六本,第553-562頁,《經略洪承疇密揭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9月版。
[26] 張雄圖:《長沙府誌》卷37《災祥·兵難·附記》,幹隆十二年刊本。
[27] 劉宗向:《寧鄉縣誌》《故事編·縣年紀·清》,民國卅年六月刊本。
[28] 金廷獻:順治十年六月揭帖《湖南生員舉人翰林等投靠農民軍進行抗清鬥爭及其失敗情形》,載《清代農民戰爭史資料選編》第一冊上,第243頁。
[29] 《小腆紀年附考》卷18,下冊,第690頁。
[30] 參見姚念慈《多爾袞與皇權政治》一文,載1996年《清史論叢》,1996年12月遼寧古籍出版社。
[31] 《清世祖實錄》卷43,順治六年四月十二日庚子條。
[32] 《清世祖實錄》卷72,順治十年正月丁酉條。
[33] 《清世祖實錄》卷75,順治十年五月庚寅條。
[34] 《清史稿》卷244,《列傳》31,《趙開心》,第32冊,中華書局1976年7月版;《清世祖實錄》卷76,順治十年閏六月戊子條。
[35] 清國史館:《漢名臣傳》卷1《趙開心》,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影印本。
[36] 《清世祖實錄》卷19,順治二年七月壬子條。
[37] 《明清檔案》第17冊,a17-81,順治十年閏六月五日之一《皇帝敕命洪經略湖廣、江西、廣西、雲南、貴州五省》中原稿為“事關藩王及公者平行谘會,相見各依賓客禮”,後塗改為“事關續順公者平行谘會,相見各依賓客禮。”可見清廷原欲賦予洪承疇與漢三王平等的權利,後也許是考慮到這樣做太露骨,恐引起漢三王不滿,才改為與續順公沈永忠平級。
[38] 第一次授予洪承疇敕印時有廣東而無江西。大概是考慮到廣東已派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繼茂管轄,故改為切近湖南而“袁州吉安一帶餘賊未靖”的江西。《明清檔案》第17冊,a17-81,順治十年閏六月五日之一《皇帝敕命洪經略湖廣、江西、廣西、雲南、貴州五省》及《明清檔案》第17冊,a17-134,順治十年八月十五日之二《五省經略洪承疇揭繳原領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五省敕印》。
[39] 當時的湖廣包括今湖南、湖北兩省,設一名總督,三名巡撫:即湖廣總督,湖廣巡撫,偏沅巡撫和鄖陽巡撫。
[40] 以上未指明出處者均見《明清史料》甲編,第四本,第302頁,順治十年八月十五日《經略大學士洪承疇揭帖》;《明清檔案》第17冊,a17-81,順治十年八月十五日之一《皇帝敕命洪經略湖廣、江西、廣西、雲南、貴州五省》。
(二)
對應於赫赫威權,洪承疇在經略西南期間,配備一龐大幕府,我們稱之為長沙幕府。這是五省經略職能的產物,它的使命及工作側重點,則顯然與幕主的指導思想一脈相承。
洪承疇離開北京前,就提出一個具有明顯傾向性的戰略思想:“臣受命為五省經略,以平賊安民為責任,賊之脅從數多,不招撫必不能平賊,但此賊負固已久,不真剿必不能成真撫。”[41]對於這一思想,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平賊安民”,也就是最終消滅南明抗清武裝,這是洪氏經略西南的總體目標,具體行動方針則是以政治手段招撫“脅從”為主,以“真剿”的軍事鎮壓為輔,在削弱對方有生力量及其生存土壤的基礎上,通過軍事決戰奪取最後勝利。這個戰略思想的提出,表現出洪氏對當時形勢的把握是十分準確、精到的,它不僅與清廷當時總體戰略走勢相一致,為戰略相持階段的必然產物,也是洪氏經略西南期間所有舉措的出發點——龐大的長沙幕府正是對應於這一指導思想而產生的,它的特點、功用無不與之息息相關。
實際上,長沙幕府就是洪承疇經略西南期間的司令部,主要由兩部分人組成:一是經略經製直轄的官員吏目,即長沙幕府的額定幕僚,他們均食俸清廷;二是洪氏從各處延攬的額外幕客,大多為湖南及附近地區的士紳,他們就食於洪承疇。此外,長沙府及洪氏轄下各督撫提鎮參與事務關會者,也可視為幕府成員。因而長沙幕府十分龐大,不僅人數眾多,而且成分複雜,來源多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下論述,原則上兼及長沙幕府的直轄官吏和幕客,當然在幕客、尤其是湖南籍幕客方麵花的筆墨多一些。
注釋:
[41] 《明清史料》甲編,第四本,第307頁,順治十年閏六月十三日《經略大學士洪承疇密疏稿》。《明清檔案》第17冊,a17-76,順治十年六月(日不詳)之九《五省經略洪承疇題報選調山陝宣大關遼堪戰將兵》、a17-77,順治十年六月(日不詳)之十《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選調山陝宣大關遼堪戰將兵》二份文件的內容相同,隻是形式不同,一為題本,一為揭報。
[23] 易文基:《長沙縣誌》卷17《政績》,順治十年巡撫金廷獻《請蠲賑疏》。
[24] 《明清檔案》第19冊,a19-99頁,順治十一年四月十七日之二,《兵部尚書噶達洪題為經略洪疏參續順公沈怠廢難留請旨定奪》。台灣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出版。
[25] 《明清檔案》a25-15,順治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之二《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湖南失守疏防官員請敕部議》;《明清史料》甲編,第六本,第553-562頁,《經略洪承疇密揭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9月版。
[26] 張雄圖:《長沙府誌》卷37《災祥·兵難·附記》,幹隆十二年刊本。
[27] 劉宗向:《寧鄉縣誌》《故事編·縣年紀·清》,民國卅年六月刊本。
[28] 金廷獻:順治十年六月揭帖《湖南生員舉人翰林等投靠農民軍進行抗清鬥爭及其失敗情形》,載《清代農民戰爭史資料選編》第一冊上,第243頁。
[29] 《小腆紀年附考》卷18,下冊,第690頁。
[30] 參見姚念慈《多爾袞與皇權政治》一文,載1996年《清史論叢》,1996年12月遼寧古籍出版社。
[31] 《清世祖實錄》卷43,順治六年四月十二日庚子條。
[32] 《清世祖實錄》卷72,順治十年正月丁酉條。
[33] 《清世祖實錄》卷75,順治十年五月庚寅條。
[34] 《清史稿》卷244,《列傳》31,《趙開心》,第32冊,中華書局1976年7月版;《清世祖實錄》卷76,順治十年閏六月戊子條。
[35] 清國史館:《漢名臣傳》卷1《趙開心》,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影印本。
[36] 《清世祖實錄》卷19,順治二年七月壬子條。
[37] 《明清檔案》第17冊,a17-81,順治十年閏六月五日之一《皇帝敕命洪經略湖廣、江西、廣西、雲南、貴州五省》中原稿為“事關藩王及公者平行谘會,相見各依賓客禮”,後塗改為“事關續順公者平行谘會,相見各依賓客禮。”可見清廷原欲賦予洪承疇與漢三王平等的權利,後也許是考慮到這樣做太露骨,恐引起漢三王不滿,才改為與續順公沈永忠平級。
[38] 第一次授予洪承疇敕印時有廣東而無江西。大概是考慮到廣東已派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繼茂管轄,故改為切近湖南而“袁州吉安一帶餘賊未靖”的江西。《明清檔案》第17冊,a17-81,順治十年閏六月五日之一《皇帝敕命洪經略湖廣、江西、廣西、雲南、貴州五省》及《明清檔案》第17冊,a17-134,順治十年八月十五日之二《五省經略洪承疇揭繳原領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五省敕印》。
[39] 當時的湖廣包括今湖南、湖北兩省,設一名總督,三名巡撫:即湖廣總督,湖廣巡撫,偏沅巡撫和鄖陽巡撫。
[40] 以上未指明出處者均見《明清史料》甲編,第四本,第302頁,順治十年八月十五日《經略大學士洪承疇揭帖》;《明清檔案》第17冊,a17-81,順治十年八月十五日之一《皇帝敕命洪經略湖廣、江西、廣西、雲南、貴州五省》。
(二)
對應於赫赫威權,洪承疇在經略西南期間,配備一龐大幕府,我們稱之為長沙幕府。這是五省經略職能的產物,它的使命及工作側重點,則顯然與幕主的指導思想一脈相承。
洪承疇離開北京前,就提出一個具有明顯傾向性的戰略思想:“臣受命為五省經略,以平賊安民為責任,賊之脅從數多,不招撫必不能平賊,但此賊負固已久,不真剿必不能成真撫。”[41]對於這一思想,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平賊安民”,也就是最終消滅南明抗清武裝,這是洪氏經略西南的總體目標,具體行動方針則是以政治手段招撫“脅從”為主,以“真剿”的軍事鎮壓為輔,在削弱對方有生力量及其生存土壤的基礎上,通過軍事決戰奪取最後勝利。這個戰略思想的提出,表現出洪氏對當時形勢的把握是十分準確、精到的,它不僅與清廷當時總體戰略走勢相一致,為戰略相持階段的必然產物,也是洪氏經略西南期間所有舉措的出發點——龐大的長沙幕府正是對應於這一指導思想而產生的,它的特點、功用無不與之息息相關。
實際上,長沙幕府就是洪承疇經略西南期間的司令部,主要由兩部分人組成:一是經略經製直轄的官員吏目,即長沙幕府的額定幕僚,他們均食俸清廷;二是洪氏從各處延攬的額外幕客,大多為湖南及附近地區的士紳,他們就食於洪承疇。此外,長沙府及洪氏轄下各督撫提鎮參與事務關會者,也可視為幕府成員。因而長沙幕府十分龐大,不僅人數眾多,而且成分複雜,來源多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下論述,原則上兼及長沙幕府的直轄官吏和幕客,當然在幕客、尤其是湖南籍幕客方麵花的筆墨多一些。
注釋:
[41] 《明清史料》甲編,第四本,第307頁,順治十年閏六月十三日《經略大學士洪承疇密疏稿》。《明清檔案》第17冊,a17-76,順治十年六月(日不詳)之九《五省經略洪承疇題報選調山陝宣大關遼堪戰將兵》、a17-77,順治十年六月(日不詳)之十《五省經略洪承疇揭報選調山陝宣大關遼堪戰將兵》二份文件的內容相同,隻是形式不同,一為題本,一為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