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此,即便不懷疑,也不能抱著啥崇敬的心情去看待康熙所謂的勤政善政了。他的六次南巡、四次巡北、五巡五台山,沒有一次是微服私訪的,怎麽可能不擾民?什麽關心天下民生啦,治河啦,等等,不否認確實有,也應該肯定,但也沒必要拔高吧?最不可理喻的就是什麽事,一放在康大帝身上便能點石成金,完全與眾不同。其實歷代帝王出巡的太多了,但能博得康熙這樣聲名的幾乎沒有。因為隻有做大帝的才是體察民情、訪貧問苦,其他皆為奢靡、擾民、遊樂、祭神的,反正沒啥好事。這本身就不能讓人信服。


    康熙四十二年(1703)大帝西巡時,山西巡撫噶禮驅使百姓一直跑到直隸望都界內恭迎聖駕,又花了三十多萬兩白銀建行宮,還獻了四個美女。康熙表麵上很是批評了一番,私下裏卻受用得很呢。以後對這位出了名的貪贓枉法之徒更是寵愛信任了,誰敢彈劾?撤職!山西太窮?那就讓愛卿去幹兩江總督吧!天下還有哪裏富過江南?


    再說康熙治河的功績。那黃河連帶運河、淮河等水患,清初一大害,康熙時歷經三十餘年,終於對其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治理,成效不錯,利國利民,值得稱頌,可物極必反,頌得太高就讓人厭了。其實這治河歷朝歷代都有,隻要正常朝廷正常帝王都會去做的事,就連歷史上不少被人痛罵的也做過呢。


    略舉兩例。明萬曆時就大力治理過黃河,確保了五十年無大患,論功絲毫不遜康熙這一次,好像也沒人去讚揚他。元順帝,有名的昏君吧,其實在他任內,就是因為治理黃河,成為一個直接誘因,導致了紅巾軍大起義,以致最後丟了中原,逃回了塞外。


    還有那永不加賦,又是康大帝一個被廣為稱頌的德政。康熙五十一年(1712),清廷決定以康熙五十年征糧丁冊定為常額,以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應該承認,就事論事,康熙此舉出發點是利於民眾的,至於具體操作中存在“丁倒累戶,戶倒累甲”、“在官謂之補,在民謂之累”等不好現象,不應該抹殺大方向的正確性,卻也不宜評估過高,因為原來的賦稅基礎已經夠“雄厚紮實”了。


    大凡講到賦稅時,常會說明時太重,大清就相對輕多了,清代帝王也是不斷自我歌頌一再減稅的,真相究竟如何?按官方記載,明中後期人口大致在六千萬上下,而清直至康熙後期還不到三千萬人,當然也有說兩個時期人口分別是兩億和一億的,不管哪個數字正確,也都是康熙時要少兩倍。至於田地數量,明萬曆時已有七百餘萬頃,而清順治十八年(1661)五百四十餘萬頃,康熙二十四年(1685)六百餘萬頃,直至幹隆十八年(1753)達七百餘萬頃,才剛剛與明萬曆時持平,而康熙中期竟少了百萬頃(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稅統計》)。如此,再比較一下雙方徵收賦稅的多寡便一目了然。


    社會發展縱深看(2)


    明萬曆初期兩稅收入實征白銀兩百六十六萬七千六百八十兩,若將本色米按照時價(米一石價銀一兩,麥一石價銀五分之四兩),則兩稅收入可達兩千兩百一十七萬七千三百五十八兩,商業稅收入總額不過三百四十萬兩(林楓《萬曆礦監稅使原因再探》)。據此,歷經兩百年的內部平穩發展後,明朝總賦稅不過兩千五百萬兩左右。


    萬曆四十六年(1618)因抵抗滿洲人(建州女真)侵略加派遼餉,崇禎後期內憂外患加劇又被迫加派剿餉、練餉,合稱“三餉”,最高時達兩千一百萬兩,但剿餉僅存在三年便停止了,練餉也是最後五年才存在的,頂多隻有兩年能夠並算。


    後世常把“三餉”加派作為明亡一個主因,其實清人入關後明廢實存。遼餉(九厘額銀)、剿餉,終清一代再未蠲除;還有呢,像多爾袞邊外築城便又加派錢糧兩百五十餘萬兩,比明崇禎初期戶部一年實收銀都多。應該講,清初國家戰亂更甚、田地人口遠遜的情況下,賦稅仍不比晚明少。


    據《清實錄》記載,順治八年(1551),清廷僅征銀就達兩千一百一十萬零一百四十二兩,另有米豆麥等五百七十三萬九千四百二十四石,多麽龐大的數字!而在又一場大規模的三藩之亂後,地丁銀竟年收入兩千六百至兩千八百萬兩了,留存地方支用約八百三十萬兩,再加其他收入,一年稅收近三千萬兩。(白壽彝等《中國通史》)


    另外,大清江南諸省每年都要漕運田糧入京師,數千裏運費皆出自納糧戶,謂之“浮收”,範圍之廣,幾乎額徵田糧無不納入也。還有每年徵收賦糧,往往折錢交納,謂之“折色”。但無論漕糧折色或地丁銀折錢交納,折合之時,莫不高出當時當地銀價很多,謂之“折勒”,自康熙年間便屢禁不絕,民眾僅此一項,實際交納賦額即達正額的二至四倍。由此觀之,康大帝時民眾負擔是輕是重就不用多說了吧?而這還不算幾次大戰所帶來的額外負擔呢。


    至於圈地(見攝政卷),康熙八年(1669)終於下令禁止,把京畿之地無償分給無地農民。看起來超級愛民之舉,實則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地本就是苦難民眾的。清人入關後,對被征服者採取了剃髮、易服、圈地、投充等一係列殘酷暴行,手段令人髮指,也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就說圈地,滿洲從皇帝到王公宗室乃至八旗官兵,僅北京城四周便占地一十六萬兩千三百頃,圈地裏的老百姓身份形同奴隸。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奴隸製度在華夏文明大地上的再度上演,堪稱歷史的大倒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真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芮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芮韜並收藏大清真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