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盧受命後,征戰不息。盧象升在中原打了不少勝仗,起義軍第一強的闖王高迎祥(李自成後期的)也敗在他的手下。這時,滿洲人又翻越長城而來(1636年,第三次犯內地),鎮壓起義軍的關寧邊兵調走了,盧象升也被調去入援京師,做了宣大總督,起義軍連敗後又得到了喘息機會,洪東盧西夾剿之勢也不復存在。
洪承疇在陝倒還不錯,有一個好幫手。孫傳庭,字伯雅,山西代州(今代縣)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身長七尺二寸,雄健多謀略,平日慷慨談兵,頗有澄清天下之誌,崇禎九年(1636)任陝西巡撫。
孫傳庭上任後,協作得很好,黑水峪之戰生擒已退回陝西的高迎祥,接著施計斬殺了降而復叛的與闖王齊名的蠍子塊,又連續打了兩次勝仗,威名簡直不遜洪承疇了。
看起來,剿匪形勢又有好轉跡象。新任兵部尚書楊嗣昌(崇禎初次議和時講到過)也是個大能臣,主張攘外必先安內,對外務實求和,後因崇禎不堅定做罷;對內實行“四正六隅,十麵張網”計劃,剿撫並用,取得了巨大成功。
到崇禎十一年(1638),起義軍兩大勢力,中原的張獻忠等部,盡被招撫。這裏插兩句話。崇禎一而再、再而三不接受教訓,對於張獻忠這樣的“頑匪”,依然剿撫不定,模稜兩可,讓急於招撫立功的熊文燦之流,不僅鑽了空子,還對張獻忠全力保持軍隊的獨立完整,都不加絲毫防備,終釀大禍。
陝西的李自成等部幾乎被洪承疇、孫傳庭全殲,自己丟妻棄女,帶著十八騎狼狽逃亡商洛山中,幾次自殺未成,惶惶不可終日。
看起來,十一年起義之火終於要熄滅了,崇禎中興大業也終於有了點眉目,但是他在攘外與安內間的一再猶疑不定,甚至不自量力以攘外為主的戰略,又一次讓這得來不易的美好化為泡影。
還是1638年,這邊廂安內成功在即,那邊廂皇太極求和不成,兵戎相見,第四次向中原殺奔而來,崇禎趕緊徵召各地勤王,洪承疇、孫傳庭都在其列。一向言聽計從的楊嗣昌力爭留下一人絕“匪”之根,崇禎也斷然拒絕,甚至在清軍退走後,仍將洪、孫二人及所帶秦兵勁旅留了下來。這真是不可理喻!
終究一地雞毛啦
後果不堪設想!崇禎十二年(1639),張獻忠重舉義旗,李自成也乘勢再起,傾刻間中原大地又是一片戰火。崇禎唯一至始至終親信的大臣楊嗣昌,親往前線督剿也不管用了。
兩年(1641)後,崇禎攘外與安內政策徹底破產,兩線作戰全麵崩盤。大明最精銳的部隊在遼東戰場幾乎殆盡,其中就包括昔日“剿匪”卓著的曹變蛟等所率秦兵勁旅,這時李自成該偷著樂了。
中原戰場隻有左良玉、賀人龍(很快被崇禎懷疑通匪所殺)尚稱有力,但哪能抵擋起義軍已然形成的狂風暴雨?明軍除了慘敗還是慘敗,局勢開始逆轉。也許此時能夠集中全力的話,帝國還有安內的一線生機,但是崇禎最後一次拒絕與清議和(1642),這時啥機都沒了。
崇禎十六年(1643)正月,李自成在湖北襄陽稱新順王,五月,張獻忠下武昌,建立大西政權。這在起義軍歷史上可是劃時代的事兒,從此他們告別了流寇主義,向建設國家大步流星邁進了(可惜後來遇到了滿洲人)。
之後,起義軍越發所向無敵。與楊嗣昌不和在獄中呆了近三年的孫傳庭重新出山,贏是不可能了,但扼住潼關,保住陝西,局勢尚未全毀也。此時,明軍還剩三支主力,遼東吳三桂鬆錦戰後重整的關寧鐵騎,正勉力抵禦清軍;湖廣左良玉部已被李自成打怕了,畏敵怯戰;隻剩陝西孫傳庭部(包括賀人龍舊部)駐守關中,成了“剿匪”戰場的中流砥柱了。
可那崇禎再行乖張,竟要求孫傳庭出關赴中原打李自成,結果一敗塗地,力量俱損。唉,和鬆錦大戰時的洪承疇何等相像,歷史被複製得為啥如此之快?就兩年時間!
且說李自成,反過來克潼關(孫亡),占西安(1643),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初一,稱王於此,改國號大順,年號永昌,隨即,“百萬雄師”過黃河,向著京城洶湧澎湃而來,明軍望風而靡。
唉,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在生死存亡之即,我們的崇禎同誌老毛病一點不改,又在南遷與勤王上,猶疑不定了,結果把尚存的一點點希望也全部打碎。
不像拒絕奉召的山東總兵劉澤清等人,艱難時刻吳三桂仍聽中央的話,可崇禎竟為了關外早該放棄的寧遠孤城,遲遲不徵召入京,抵禦李自成,待到最後決斷時,早已落花流水春去也。痛心的是,以吳三桂反過來助清討大順滅南明的表現,足可證明這本是一支完全可以依靠乘涼的大樹啊!
真正聽召並及時趕來的隻有薊鎮總兵唐通和他的八千人馬,崇禎視之如救星,但很快又掉轉頭降了李自成,連帶著把通向京城的最後門戶居庸關也獻了出去。勤王之舉徹底破產,北京城哪還能守得住呀。
守不住,咱趕緊跑也行啊,南方還是咱大明的,坐鎮南京重整河山非不可行也。結果呢?他沒跑,起初也沒讓兒子跑,等想了又來不及了,父子的命運就不用說了,隻可惜了漢家抗清大業。
以後的南明,之所以迅速敗亡,連南宋抗蒙都不如,根子還是在於自始自終沒有一個眾望所歸的領導核心,抗清力量形成不了一個牢固的整體,一盤散沙,還互相爭鬥,結局可想而知。
洪承疇在陝倒還不錯,有一個好幫手。孫傳庭,字伯雅,山西代州(今代縣)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身長七尺二寸,雄健多謀略,平日慷慨談兵,頗有澄清天下之誌,崇禎九年(1636)任陝西巡撫。
孫傳庭上任後,協作得很好,黑水峪之戰生擒已退回陝西的高迎祥,接著施計斬殺了降而復叛的與闖王齊名的蠍子塊,又連續打了兩次勝仗,威名簡直不遜洪承疇了。
看起來,剿匪形勢又有好轉跡象。新任兵部尚書楊嗣昌(崇禎初次議和時講到過)也是個大能臣,主張攘外必先安內,對外務實求和,後因崇禎不堅定做罷;對內實行“四正六隅,十麵張網”計劃,剿撫並用,取得了巨大成功。
到崇禎十一年(1638),起義軍兩大勢力,中原的張獻忠等部,盡被招撫。這裏插兩句話。崇禎一而再、再而三不接受教訓,對於張獻忠這樣的“頑匪”,依然剿撫不定,模稜兩可,讓急於招撫立功的熊文燦之流,不僅鑽了空子,還對張獻忠全力保持軍隊的獨立完整,都不加絲毫防備,終釀大禍。
陝西的李自成等部幾乎被洪承疇、孫傳庭全殲,自己丟妻棄女,帶著十八騎狼狽逃亡商洛山中,幾次自殺未成,惶惶不可終日。
看起來,十一年起義之火終於要熄滅了,崇禎中興大業也終於有了點眉目,但是他在攘外與安內間的一再猶疑不定,甚至不自量力以攘外為主的戰略,又一次讓這得來不易的美好化為泡影。
還是1638年,這邊廂安內成功在即,那邊廂皇太極求和不成,兵戎相見,第四次向中原殺奔而來,崇禎趕緊徵召各地勤王,洪承疇、孫傳庭都在其列。一向言聽計從的楊嗣昌力爭留下一人絕“匪”之根,崇禎也斷然拒絕,甚至在清軍退走後,仍將洪、孫二人及所帶秦兵勁旅留了下來。這真是不可理喻!
終究一地雞毛啦
後果不堪設想!崇禎十二年(1639),張獻忠重舉義旗,李自成也乘勢再起,傾刻間中原大地又是一片戰火。崇禎唯一至始至終親信的大臣楊嗣昌,親往前線督剿也不管用了。
兩年(1641)後,崇禎攘外與安內政策徹底破產,兩線作戰全麵崩盤。大明最精銳的部隊在遼東戰場幾乎殆盡,其中就包括昔日“剿匪”卓著的曹變蛟等所率秦兵勁旅,這時李自成該偷著樂了。
中原戰場隻有左良玉、賀人龍(很快被崇禎懷疑通匪所殺)尚稱有力,但哪能抵擋起義軍已然形成的狂風暴雨?明軍除了慘敗還是慘敗,局勢開始逆轉。也許此時能夠集中全力的話,帝國還有安內的一線生機,但是崇禎最後一次拒絕與清議和(1642),這時啥機都沒了。
崇禎十六年(1643)正月,李自成在湖北襄陽稱新順王,五月,張獻忠下武昌,建立大西政權。這在起義軍歷史上可是劃時代的事兒,從此他們告別了流寇主義,向建設國家大步流星邁進了(可惜後來遇到了滿洲人)。
之後,起義軍越發所向無敵。與楊嗣昌不和在獄中呆了近三年的孫傳庭重新出山,贏是不可能了,但扼住潼關,保住陝西,局勢尚未全毀也。此時,明軍還剩三支主力,遼東吳三桂鬆錦戰後重整的關寧鐵騎,正勉力抵禦清軍;湖廣左良玉部已被李自成打怕了,畏敵怯戰;隻剩陝西孫傳庭部(包括賀人龍舊部)駐守關中,成了“剿匪”戰場的中流砥柱了。
可那崇禎再行乖張,竟要求孫傳庭出關赴中原打李自成,結果一敗塗地,力量俱損。唉,和鬆錦大戰時的洪承疇何等相像,歷史被複製得為啥如此之快?就兩年時間!
且說李自成,反過來克潼關(孫亡),占西安(1643),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初一,稱王於此,改國號大順,年號永昌,隨即,“百萬雄師”過黃河,向著京城洶湧澎湃而來,明軍望風而靡。
唉,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在生死存亡之即,我們的崇禎同誌老毛病一點不改,又在南遷與勤王上,猶疑不定了,結果把尚存的一點點希望也全部打碎。
不像拒絕奉召的山東總兵劉澤清等人,艱難時刻吳三桂仍聽中央的話,可崇禎竟為了關外早該放棄的寧遠孤城,遲遲不徵召入京,抵禦李自成,待到最後決斷時,早已落花流水春去也。痛心的是,以吳三桂反過來助清討大順滅南明的表現,足可證明這本是一支完全可以依靠乘涼的大樹啊!
真正聽召並及時趕來的隻有薊鎮總兵唐通和他的八千人馬,崇禎視之如救星,但很快又掉轉頭降了李自成,連帶著把通向京城的最後門戶居庸關也獻了出去。勤王之舉徹底破產,北京城哪還能守得住呀。
守不住,咱趕緊跑也行啊,南方還是咱大明的,坐鎮南京重整河山非不可行也。結果呢?他沒跑,起初也沒讓兒子跑,等想了又來不及了,父子的命運就不用說了,隻可惜了漢家抗清大業。
以後的南明,之所以迅速敗亡,連南宋抗蒙都不如,根子還是在於自始自終沒有一個眾望所歸的領導核心,抗清力量形成不了一個牢固的整體,一盤散沙,還互相爭鬥,結局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