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相持越久越不利於大清,畢竟侷促遼東之隅,與大明相比,孔武有力,但綜合能量不足,人力物力差得遠呢。
隨著戰爭的推進,持久戰取得了成效。前沿鬆錦,尤塔杏中轉站,糧食儲備豐富了,基礎夯實打牢了。仗打得也不錯,由關寧、沿邊八鎮組成的明軍精華,還是很有戰鬥力的。
九月,明軍鬆山城西黃土嶺一戰,打退了多爾袞2萬大軍的進攻。久圍不下,清軍也開始有了厭戰情緒。
此時,那個張存仁又粉墨登場了,在他的建議下,次年(1641)三月,皇太極利用換班之際,治了多爾袞圍錦不嚴之罪,改派濟爾哈朗為統帥,掘長壕把個錦州圍了個水泄不通。
錦州城內蒙古軍動搖了,兵丁男女老幼6000餘人叛降滿清,但有祖大壽在,它依然堅如磐石。
四月,洪承疇與清軍血戰於錦南十五裏東西石門,難分勝負;六月再戰於鬆山西北,奪敵三旗營地,凡四合圍,殺傷甚多,濟爾哈朗因此受到議罪。
明軍開始取得主動地位。清軍厭戰情緒與日俱增,所征蒙古軍有逃亡明境的,被迫助戰的小國朝鮮更不堪其苦。隻要明軍繼續揚長避短,穩紮穩打,迫使清軍久圍不下,疲睏而退,可能性相當之大。
如此,錦寧防線得以保全,精銳之師又損傷不大,大明還有抗衡滿清的不少本錢,更有撲滅起義軍的堅強保證。這對帝國、對崇禎都已經足夠了,算得上勝利了。
雖然幾次接觸戰,明軍表現不錯,但是想和清軍,這支稱霸東亞的“夢之隊”,來一場大規模的正麵pk,還是遠遠不行的。現實就是現實,好高騖遠,急功近利,隻會摔得更狠,跌得更慘。
鬆錦上演大決戰(中)
這不,話未說完呢,崇禎就跳將起來,緊要關頭,節骨眼上,淋漓展現了他的“領袖風采”,盡致作出了他的“英明決斷”,一舉扭轉了戰局,徹底改變了形勢,毫不猶豫地以犧牲自我為代價,幫助人家打贏了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爭。原來,崇禎是有國際主義精神的。
當初,洪承疇在與李自成的作戰中,顯示了他在明軍統帥中第一等的韜略,深得崇禎的器重,朝野上下也是一片讚許,這在晚明很難得了。皇太極第三次入犯內地的戊寅之役(1638)中,崇禎調他入衛京師,後改任薊遼總督,總領北方抗清一線,足見對他有多麽信任。
按理說,洪已經是深孚眾望的最優秀統帥了(起碼崇禎這樣認為),崇禎既然派他指揮這次鬆錦大戰,就應該放手讓他搏一搏呀。一開始,崇禎也是堅定支持的,對洪大帥的持久戰也是點了頭的,當兵部尚書陳新甲剛提出速戰速決方案時,他也在徵詢過洪的意見後,予以否定。
但是當戰爭持續了一年多後,當清軍乘機從山海關以西入犯京師的憂慮被不斷放大後(明顯誤判,清軍全力圍錦州呢),當明軍打得也比預想中的好後,尤其是當陳新甲和他的喉舌兵部職方郎中張若麒不斷嚼舌頭後,崇禎的老毛病又犯了,竟然改變了主張,同意了與清軍打一場速決戰,毫不考慮雙方實力與過去戰績,結果正中敵人下懷!
君命難違。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寧遠誓師,囤積糧草於杏山、塔山之間,親率東協總兵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寧遠總兵吳三桂、密雲總兵唐通、薊鎮總兵白廣恩、山海關總兵馬科等八位總兵十三人馬向錦州進發,二十八日抵鬆山,當夜紮營於距錦州僅五裏的城南乳峰山。
此時清軍多爾袞、豪格分守於乳峰山東西兩麵的東西石門。二十九日,楊國柱率先出戰,不幸陣亡,明軍先折頭陣。八月二日,又是一場血戰,祖大壽也從城裏殺出,敵三道重圍攻其二,清軍傷亡甚眾。
整個八月上旬,雙方數度交戰,互有創傷,漸呈膠著之態,但清軍的劣勢越發明顯,漸有失敗的危險,多爾袞非常擔心,幾次向瀋陽報告,請求援軍。
皇太極本打算十一日率傾國之師赴援,但因鼻流血,加上最心愛妃子海蘭妃病重,耽擱了三日,十四日方快馬加鞭,疾馳七百餘裏,十九日趕至鬆山。
至此,鬆錦之戰已從錦州解圍戰一躍而為明清兩國的戰略大決戰了,大清也是舉國而來,成敗在此一搏。
說到這,突然間想到,既然非要把這一戰拔高到如此程度,崇禎同誌何不像皇太極一樣,親臨前線?打不好仗,也能鼓舞士氣,凝聚人心呀,起碼各鎮將領也會聽主帥言,最後拚死一戰,而不是最後的四處逃散了。亂想,真是亂想了,崇禎哪會幹這樣的事,況且就是幹了,也是瞎指揮一氣,還不如不幹呢。
再說皇太極,當時可是帶病出征,途中自己在脖子下拿個碗,鼻血留了三日方止,既見形勢何等緊迫,又現出色領袖關鍵時的英雄本色。
抵達前線後,皇太極立即發現洪承疇排兵布陣的一個錯誤,大軍密集於鬆山,卻未在鬆杏之間留一兵一卒,於是決定將援軍駐於其間,切斷鬆山明軍的後路,使其想退不能退,軍糧想供也供不上來。這下可好,錦州尚未解圍,援軍又被包圍了。
鬆錦上演大決戰(下)
君命難違。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寧遠誓師,囤積糧草於杏山、塔山之間,親率玉田總兵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寧遠總兵吳三桂、密雲總兵唐通、薊鎮總兵白廣恩、山海關總兵馬科等八位總兵全部人馬向錦州進發,二十八日抵鬆山,當夜紮營於距錦州僅五裏的城南乳峰山。
隨著戰爭的推進,持久戰取得了成效。前沿鬆錦,尤塔杏中轉站,糧食儲備豐富了,基礎夯實打牢了。仗打得也不錯,由關寧、沿邊八鎮組成的明軍精華,還是很有戰鬥力的。
九月,明軍鬆山城西黃土嶺一戰,打退了多爾袞2萬大軍的進攻。久圍不下,清軍也開始有了厭戰情緒。
此時,那個張存仁又粉墨登場了,在他的建議下,次年(1641)三月,皇太極利用換班之際,治了多爾袞圍錦不嚴之罪,改派濟爾哈朗為統帥,掘長壕把個錦州圍了個水泄不通。
錦州城內蒙古軍動搖了,兵丁男女老幼6000餘人叛降滿清,但有祖大壽在,它依然堅如磐石。
四月,洪承疇與清軍血戰於錦南十五裏東西石門,難分勝負;六月再戰於鬆山西北,奪敵三旗營地,凡四合圍,殺傷甚多,濟爾哈朗因此受到議罪。
明軍開始取得主動地位。清軍厭戰情緒與日俱增,所征蒙古軍有逃亡明境的,被迫助戰的小國朝鮮更不堪其苦。隻要明軍繼續揚長避短,穩紮穩打,迫使清軍久圍不下,疲睏而退,可能性相當之大。
如此,錦寧防線得以保全,精銳之師又損傷不大,大明還有抗衡滿清的不少本錢,更有撲滅起義軍的堅強保證。這對帝國、對崇禎都已經足夠了,算得上勝利了。
雖然幾次接觸戰,明軍表現不錯,但是想和清軍,這支稱霸東亞的“夢之隊”,來一場大規模的正麵pk,還是遠遠不行的。現實就是現實,好高騖遠,急功近利,隻會摔得更狠,跌得更慘。
鬆錦上演大決戰(中)
這不,話未說完呢,崇禎就跳將起來,緊要關頭,節骨眼上,淋漓展現了他的“領袖風采”,盡致作出了他的“英明決斷”,一舉扭轉了戰局,徹底改變了形勢,毫不猶豫地以犧牲自我為代價,幫助人家打贏了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爭。原來,崇禎是有國際主義精神的。
當初,洪承疇在與李自成的作戰中,顯示了他在明軍統帥中第一等的韜略,深得崇禎的器重,朝野上下也是一片讚許,這在晚明很難得了。皇太極第三次入犯內地的戊寅之役(1638)中,崇禎調他入衛京師,後改任薊遼總督,總領北方抗清一線,足見對他有多麽信任。
按理說,洪已經是深孚眾望的最優秀統帥了(起碼崇禎這樣認為),崇禎既然派他指揮這次鬆錦大戰,就應該放手讓他搏一搏呀。一開始,崇禎也是堅定支持的,對洪大帥的持久戰也是點了頭的,當兵部尚書陳新甲剛提出速戰速決方案時,他也在徵詢過洪的意見後,予以否定。
但是當戰爭持續了一年多後,當清軍乘機從山海關以西入犯京師的憂慮被不斷放大後(明顯誤判,清軍全力圍錦州呢),當明軍打得也比預想中的好後,尤其是當陳新甲和他的喉舌兵部職方郎中張若麒不斷嚼舌頭後,崇禎的老毛病又犯了,竟然改變了主張,同意了與清軍打一場速決戰,毫不考慮雙方實力與過去戰績,結果正中敵人下懷!
君命難違。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寧遠誓師,囤積糧草於杏山、塔山之間,親率東協總兵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寧遠總兵吳三桂、密雲總兵唐通、薊鎮總兵白廣恩、山海關總兵馬科等八位總兵十三人馬向錦州進發,二十八日抵鬆山,當夜紮營於距錦州僅五裏的城南乳峰山。
此時清軍多爾袞、豪格分守於乳峰山東西兩麵的東西石門。二十九日,楊國柱率先出戰,不幸陣亡,明軍先折頭陣。八月二日,又是一場血戰,祖大壽也從城裏殺出,敵三道重圍攻其二,清軍傷亡甚眾。
整個八月上旬,雙方數度交戰,互有創傷,漸呈膠著之態,但清軍的劣勢越發明顯,漸有失敗的危險,多爾袞非常擔心,幾次向瀋陽報告,請求援軍。
皇太極本打算十一日率傾國之師赴援,但因鼻流血,加上最心愛妃子海蘭妃病重,耽擱了三日,十四日方快馬加鞭,疾馳七百餘裏,十九日趕至鬆山。
至此,鬆錦之戰已從錦州解圍戰一躍而為明清兩國的戰略大決戰了,大清也是舉國而來,成敗在此一搏。
說到這,突然間想到,既然非要把這一戰拔高到如此程度,崇禎同誌何不像皇太極一樣,親臨前線?打不好仗,也能鼓舞士氣,凝聚人心呀,起碼各鎮將領也會聽主帥言,最後拚死一戰,而不是最後的四處逃散了。亂想,真是亂想了,崇禎哪會幹這樣的事,況且就是幹了,也是瞎指揮一氣,還不如不幹呢。
再說皇太極,當時可是帶病出征,途中自己在脖子下拿個碗,鼻血留了三日方止,既見形勢何等緊迫,又現出色領袖關鍵時的英雄本色。
抵達前線後,皇太極立即發現洪承疇排兵布陣的一個錯誤,大軍密集於鬆山,卻未在鬆杏之間留一兵一卒,於是決定將援軍駐於其間,切斷鬆山明軍的後路,使其想退不能退,軍糧想供也供不上來。這下可好,錦州尚未解圍,援軍又被包圍了。
鬆錦上演大決戰(下)
君命難違。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寧遠誓師,囤積糧草於杏山、塔山之間,親率玉田總兵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寧遠總兵吳三桂、密雲總兵唐通、薊鎮總兵白廣恩、山海關總兵馬科等八位總兵全部人馬向錦州進發,二十八日抵鬆山,當夜紮營於距錦州僅五裏的城南乳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