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現實麵前,經過11年的一再拒絕,崇禎終於低下了高昂的頭顱,重新審視起皇太極至今仍在誠心實意遞過來的橄欖枝,也暗暗試著伸出了手,想把它接過來,極有戲劇性,極端可笑,結果也是極度失敗,他的能力與性格上的弱點至此完全暴露。
初和未成決戰起
崇禎十一年(1638)四月,兵部尚書楊嗣昌在崇禎的授意下,開始操作議和之事。由遼東巡撫方一藻和監視太監高起潛派人到瀋陽與清議和,側重於試探。正在外征伐喀爾喀蒙古的皇太極得知後非常重視,但因不確定真偽,並未作實質性交流,明使者不得要領而回。
很快,明廷那些愛空泛議論的朝臣們知道了,預料之中的事兒,不少人開始上疏彈劾楊嗣昌,好個你!竟敢講款誤國!該當何罪!崇禎一看這陣勢,撤吧。唉!國是已江河日下,有些人卻置民族生死危亡於不顧,依然抱殘守缺,什麽春秋大義,兩宋教訓,和談?就是投降,是屈辱,是誤國!相較之,楊嗣昌,倒真是一人傑呀。
其實這一次和談要是繼續下去,清人即將於這年冬天發動的第四次大規模入侵,很有可能不會再發生,大明也不會再遭到那麽慘痛的蹂躪。隻是假設又有什麽用呢,明廷自己放棄的機會早已不是一次兩次了。
清人最新一次的侵擾,更增添了崇禎議和的想法,卻沒為他增加一往無前的勇氣和膽略,當一些大臣再次出來諫阻,又不了了之啦。瞧這事情幹的!崇禎唯有長籲短嘆,唉,大事幾成,卻被幾個“黃口書生”耽誤了。
多奇怪,多好笑,國之要務,想好怎麽做了,也認為書生空談誤事,卻人家一搖頭,你就低頭了,平時殺臣撤臣的狠勁到哪去了?性格不是這樣呀?就這麽聽臣子的話?支持你的大臣為何不聽?內有兵部尚書,外有邊疆巡撫,可都是重臣呢?你又不是傀儡,最後拍板權還不是在你手上?怕擔責任,怕留罵名?笑話,堂堂一國之君,生死存亡的事,你不擔誰擔?世上哪有那麽好的事,美名都給你,惡名都送給別人?何況事實將會證明,這還不是惡名呢!
說白了,崇禎就是這樣一個人,前麵已對他的性格為人做了概括說明,不再重複,還是繼續在事件中觀其行看其人吧。
十二年(1639)七月,一再打得明廷找不著北的皇太極,利用前段時間入中原抓到的濟南德王朱由樞,致書崇禎希望議和,結果無需多提,甭想了你呢!唉,崇禎對議和如此翻來覆去,竟沒有一點堅定果敢之心,隻會讓朝野想和之人更加“沉默寡言”了,就這樣,直到下一場大決戰的爆發,沒有人再敢提和。
而作為無可爭議的強者,這麽多年孜孜以求個和字,卻不能有半點進展,皇太極也是沒轍了,下一步究竟怎麽辦呢?和不成,打?如何打呢?雖說四次侵入中原,擄掠殺傷甚多,除第一次,卻並未想過取得尺寸之地,戰略上其實並不成功,況且大勝之下,也是有不小打擊的,和多爾袞一塊領兵的嶽托就死於山東。更甚者,乘明遼軍入援之機,皇太極還曾親領大軍兩次攻打寧錦之地,竟也先後受挫於中後所和鬆山,垂頭喪氣而回呢。和也和不得,打也無實效,如何是好,好何是好呀?
就在此時,降清的漢人們粉墨登場了。他們比起滿洲貴族甚至皇太極來,真可謂目光更深邃,眼界更寬廣,韜略更出眾,雄心更萬丈,當然打垮昔日祖國大明的渴望也更強烈(投敵者歷來如此),經常鼓搗,上個萬言書、平明策什麽的。
毫不誇張地說,清人最後入主中原,多虧了他們這些人在耳邊不斷吹風,要不哪有這個壯誌喲,幸好人家皇太極一直不同意,否則真有可能提前入關呢。
這不,做了大清都察院參政的明降將張存仁、祖可法,就適時呈獻治國進取大計啦,雄論滔滔一宏文,洋洋灑灑千萬言。皇太極採取了其中屯田廣寧、奪取錦寧之策,目的竟還是想通過占領錦寧,使明完全被動,不得不與他議和,或和而不成更利於再戰!
新形勢下,明廷如何應對至關重要啊。不過,戰前可能雙方都沒有想到,緊接而來的會是一場決定命運的大決戰。
鬆錦上演大決戰(上)
崇禎十三年(1640)三月十八日,皇太極派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多羅貝勒多鐸(多爾袞同母弟)統領大軍前往義州(廣寧後屯衛,廣錦之間,南距錦九十裏)屯田,且耕且戰,兵困錦州,反客為主,勢在必得。五月,崇禎命薊遼總督洪承疇出關禦敵。
洪承疇(1593-1665),字彥演,號亨九,福建南安人,萬曆四十四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朗中,兩浙提學道僉事,江西兵備道按察副使。天啟七年,任陝西督糧道參政,適逢當地民眾起義,軍事才華得以展露,從此開始了令他功成名就的“剿匪”之路,李自成就差一點完敗於他的手下。十二年(1639),洪承疇被任命為薊遼總督,從一個戰場又來到了另一個戰場,不過對手的水平要高了很多。
十二日,洪承疇領兵出征,十八日即在杏山城北與清軍打了一仗,擋住了其南下鬆杏的企圖,兩軍相持於鬆杏與錦州之間。
洪承疇非常穩健,利用清軍圍城不嚴的疏漏,抓緊運糧錦州,還有鬆山,以固根本,力求打一場持久戰。
無疑這是符合實際的。清軍長於野戰而短於攻城,與其毫無成算地冒險拚刺刀,不如憑堅城先守好,再相機而動,至於錦州,有祖大壽守著呢,再堅持堅持不成問題。
初和未成決戰起
崇禎十一年(1638)四月,兵部尚書楊嗣昌在崇禎的授意下,開始操作議和之事。由遼東巡撫方一藻和監視太監高起潛派人到瀋陽與清議和,側重於試探。正在外征伐喀爾喀蒙古的皇太極得知後非常重視,但因不確定真偽,並未作實質性交流,明使者不得要領而回。
很快,明廷那些愛空泛議論的朝臣們知道了,預料之中的事兒,不少人開始上疏彈劾楊嗣昌,好個你!竟敢講款誤國!該當何罪!崇禎一看這陣勢,撤吧。唉!國是已江河日下,有些人卻置民族生死危亡於不顧,依然抱殘守缺,什麽春秋大義,兩宋教訓,和談?就是投降,是屈辱,是誤國!相較之,楊嗣昌,倒真是一人傑呀。
其實這一次和談要是繼續下去,清人即將於這年冬天發動的第四次大規模入侵,很有可能不會再發生,大明也不會再遭到那麽慘痛的蹂躪。隻是假設又有什麽用呢,明廷自己放棄的機會早已不是一次兩次了。
清人最新一次的侵擾,更增添了崇禎議和的想法,卻沒為他增加一往無前的勇氣和膽略,當一些大臣再次出來諫阻,又不了了之啦。瞧這事情幹的!崇禎唯有長籲短嘆,唉,大事幾成,卻被幾個“黃口書生”耽誤了。
多奇怪,多好笑,國之要務,想好怎麽做了,也認為書生空談誤事,卻人家一搖頭,你就低頭了,平時殺臣撤臣的狠勁到哪去了?性格不是這樣呀?就這麽聽臣子的話?支持你的大臣為何不聽?內有兵部尚書,外有邊疆巡撫,可都是重臣呢?你又不是傀儡,最後拍板權還不是在你手上?怕擔責任,怕留罵名?笑話,堂堂一國之君,生死存亡的事,你不擔誰擔?世上哪有那麽好的事,美名都給你,惡名都送給別人?何況事實將會證明,這還不是惡名呢!
說白了,崇禎就是這樣一個人,前麵已對他的性格為人做了概括說明,不再重複,還是繼續在事件中觀其行看其人吧。
十二年(1639)七月,一再打得明廷找不著北的皇太極,利用前段時間入中原抓到的濟南德王朱由樞,致書崇禎希望議和,結果無需多提,甭想了你呢!唉,崇禎對議和如此翻來覆去,竟沒有一點堅定果敢之心,隻會讓朝野想和之人更加“沉默寡言”了,就這樣,直到下一場大決戰的爆發,沒有人再敢提和。
而作為無可爭議的強者,這麽多年孜孜以求個和字,卻不能有半點進展,皇太極也是沒轍了,下一步究竟怎麽辦呢?和不成,打?如何打呢?雖說四次侵入中原,擄掠殺傷甚多,除第一次,卻並未想過取得尺寸之地,戰略上其實並不成功,況且大勝之下,也是有不小打擊的,和多爾袞一塊領兵的嶽托就死於山東。更甚者,乘明遼軍入援之機,皇太極還曾親領大軍兩次攻打寧錦之地,竟也先後受挫於中後所和鬆山,垂頭喪氣而回呢。和也和不得,打也無實效,如何是好,好何是好呀?
就在此時,降清的漢人們粉墨登場了。他們比起滿洲貴族甚至皇太極來,真可謂目光更深邃,眼界更寬廣,韜略更出眾,雄心更萬丈,當然打垮昔日祖國大明的渴望也更強烈(投敵者歷來如此),經常鼓搗,上個萬言書、平明策什麽的。
毫不誇張地說,清人最後入主中原,多虧了他們這些人在耳邊不斷吹風,要不哪有這個壯誌喲,幸好人家皇太極一直不同意,否則真有可能提前入關呢。
這不,做了大清都察院參政的明降將張存仁、祖可法,就適時呈獻治國進取大計啦,雄論滔滔一宏文,洋洋灑灑千萬言。皇太極採取了其中屯田廣寧、奪取錦寧之策,目的竟還是想通過占領錦寧,使明完全被動,不得不與他議和,或和而不成更利於再戰!
新形勢下,明廷如何應對至關重要啊。不過,戰前可能雙方都沒有想到,緊接而來的會是一場決定命運的大決戰。
鬆錦上演大決戰(上)
崇禎十三年(1640)三月十八日,皇太極派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多羅貝勒多鐸(多爾袞同母弟)統領大軍前往義州(廣寧後屯衛,廣錦之間,南距錦九十裏)屯田,且耕且戰,兵困錦州,反客為主,勢在必得。五月,崇禎命薊遼總督洪承疇出關禦敵。
洪承疇(1593-1665),字彥演,號亨九,福建南安人,萬曆四十四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朗中,兩浙提學道僉事,江西兵備道按察副使。天啟七年,任陝西督糧道參政,適逢當地民眾起義,軍事才華得以展露,從此開始了令他功成名就的“剿匪”之路,李自成就差一點完敗於他的手下。十二年(1639),洪承疇被任命為薊遼總督,從一個戰場又來到了另一個戰場,不過對手的水平要高了很多。
十二日,洪承疇領兵出征,十八日即在杏山城北與清軍打了一仗,擋住了其南下鬆杏的企圖,兩軍相持於鬆杏與錦州之間。
洪承疇非常穩健,利用清軍圍城不嚴的疏漏,抓緊運糧錦州,還有鬆山,以固根本,力求打一場持久戰。
無疑這是符合實際的。清軍長於野戰而短於攻城,與其毫無成算地冒險拚刺刀,不如憑堅城先守好,再相機而動,至於錦州,有祖大壽守著呢,再堅持堅持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