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清軍多爾袞、豪格分守於東西石門。二十九日,楊國柱率先出戰,不幸陣亡,明軍先折頭陣。八月二日,又是一場血戰,祖大壽也從城裏殺出,敵三道重圍攻其二,清軍傷亡甚眾。
整個八月上旬,雙方數度交戰,互有殺傷,漸呈膠著之態,但明軍數量占優,拚勁也足,攻勢甚猛,清軍漸漸招架不住,幾有失敗之險,多爾袞非常擔心,多次派人回瀋陽請援。
皇太極本打算十一日赴援,但因流鼻血,加上最心愛妃子海蘭珠病危,緩了三日,十四日血未止即出發,疾馳六百裏,十八日到達錦州城北五十裏的戚家堡(遼寧錦縣齊家堡)。至此,鬆錦之戰已從錦州解圍戰一躍而為明清兩國的戰略大決戰了,大清也是舉國而來,成敗在此一搏。
說到這,突然間想到,既然非要把這一戰拔高到如此程度,崇禎同誌何不像皇太極一樣,親臨前線?打不好仗,也能鼓舞士氣,凝聚人心呀,起碼各鎮將領也會聽主帥言,最後拚死一戰,而不是四處逃散了。亂想,真是亂想了,崇禎哪會幹這樣的事,況且就是幹了,也是瞎指揮一氣,還不如不幹呢。
再說皇太極,當時可是帶病出征,途中頸下自承以碗,行三日鼻血方止,既見形勢何等緊迫,又現出色領袖關鍵時的英雄本色。
抵達前線後,他立即發現洪承疇排兵布陣的一個致命錯誤,大軍密集於鬆山,卻未在鬆杏之間留一兵一卒,即駐營其間,浚濠築垣以斷明軍後路,使其想退不能退,後勤想供也供不上來。
明軍見此陣勢大懼,二十、二十一兩日主動出擊未果,屯積於筆架山的大批糧草又被清軍奪了去,軍心已然動搖。
二十一日晚最後一次軍事會議,洪承疇先動員再傾力一戰,以期置之死地而後生,但諸將大都已懷去誌,哪還聽得去喲,監軍張若麒也反對,隻好又改為突圍,留曹變蛟、王廷臣守鬆山(還有遼東巡撫丘民仰),其餘回寧遠就食,攜糧歸來後再戰。
本來各軍約定好時間有序突圍,未成想會議剛結束,大同總兵王樸便率眾先跑,其他也慌忙跟進,亂成了一鍋粥,與潰逃沒啥兩樣了。唉,精銳都這樣,明軍焉能不敗?還是讓我們記住所有留下的將士吧,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最後曹、王、丘也是英勇就義,沒有像洪承疇、祖大壽那樣屈膝變節。
且說皇太極早已派兵在各要道等著呢,南逃明軍全部遭到截擊,兵潰如山倒,慘不忍睹。明軍先後被斬殺五萬三千七百八十餘人,損失戰馬七千四百四十四匹、駝六十六峰、甲冑九千三百四十六副,另外赴海死者以數萬計,逃回後方的僅三萬餘人。(見《明清史料》)
洪承疇呢?救祖大壽不成,反成了第二個祖大壽,一個困守鬆山,一個繼續被圍錦州,仍然堅持了半年,不容易了。其間崇禎想再組援軍而不能,與清談判又那個熊樣(下文細表),時機一再錯過,結局已然註定。
崇禎十五年(1642)二月十八日,鬆山城陷,洪承疇被俘,後降清。三月八日,祖大壽出降,堅守近兩年的錦州陷落。隨之,塔山於四月初九日,杏山於四月二十二日,也相繼被清軍攻陷。鬆錦大戰歷時兩年,終以明軍完敗告終。
一場本不會發生的戰爭,最後演變成了終極pk,大明一敗塗地,輸得體無完膚,從此走向亡國。為什麽會這樣?責任究竟在誰?
主帥洪承疇當然脫不了幹係。大決戰開始後,全軍集於鬆山形成合力,以期迅速解圍錦州,同時也防人家像薩兒滸大戰一樣,把你各個擊破,沒啥錯呀?
問題是相持了二十天,目標未實現,糧草已不多,就算未料到皇太極能迅速增援,也該考慮撥點兵力駐於鬆杏之間的長嶺山,完善攻防體係,加強前後接應,確保後勤保障暢通無阻,更要防備孤軍深入被人家斷後路呀。
洪承疇不是很持重的嗎?起初還準備持久戰呢,又是實戰中打出的名帥,縱然沒有與頭等高手過過招,剿李自成的老經驗又不合適宜了,但既然麵對的是強中強、高中高,就更應該慎之又慎呀?怎麽會犯常識錯誤?就連大同監軍張鬥都建議駐一軍長嶺山,結果被他“我十二年老督師,若書生何知耶”否決掉了。(談遷《國榷》)
再看諸將,前麵幾戰打得還不錯,可決戰之即,形勢不利,就灰心喪氣,主帥的命令也不聽,以逃跑為上了,看看最後的慘局,還不如像老洪希望的那樣,孤注一擲,與敵全力一戰,說不定真能置之死地而後生呢,明軍戰鬥力這一次表現得可是很不錯的。
還有位居中樞的陳新甲,兵部尚書呢就這水平,與後來議和一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連多講的勁都沒有了。監軍張若麒,更不用講了吧。
反觀人家,最高統帥皇太極能迅速適時地掌控大局果斷決策,將更猛、士更強、心更齊,圍錦清軍一度危急也能堅守等待援軍,點點細節上的差距,終匯成整體上的不足。
就像中韓男足對壘,老是搞不過人家,是後衛犯了一個不該犯的錯誤,前鋒該進的球遺憾未進,教練臨場指揮有誤,還是時運不濟?這皆是表象啊,為什麽人家沒有呢,或者有了卻未致命呢?關鍵還是實力問題。
有專家還說,此戰明清雙方投入兵力相仿,因此實力相差不大,勝負天平難料,真是可笑,無論冷熱兵器時代,人數多少起過幾次決定性作用?那時清兵單兵作戰能力,說一個能抵兩三個明兵不過份吧。
整個八月上旬,雙方數度交戰,互有殺傷,漸呈膠著之態,但明軍數量占優,拚勁也足,攻勢甚猛,清軍漸漸招架不住,幾有失敗之險,多爾袞非常擔心,多次派人回瀋陽請援。
皇太極本打算十一日赴援,但因流鼻血,加上最心愛妃子海蘭珠病危,緩了三日,十四日血未止即出發,疾馳六百裏,十八日到達錦州城北五十裏的戚家堡(遼寧錦縣齊家堡)。至此,鬆錦之戰已從錦州解圍戰一躍而為明清兩國的戰略大決戰了,大清也是舉國而來,成敗在此一搏。
說到這,突然間想到,既然非要把這一戰拔高到如此程度,崇禎同誌何不像皇太極一樣,親臨前線?打不好仗,也能鼓舞士氣,凝聚人心呀,起碼各鎮將領也會聽主帥言,最後拚死一戰,而不是四處逃散了。亂想,真是亂想了,崇禎哪會幹這樣的事,況且就是幹了,也是瞎指揮一氣,還不如不幹呢。
再說皇太極,當時可是帶病出征,途中頸下自承以碗,行三日鼻血方止,既見形勢何等緊迫,又現出色領袖關鍵時的英雄本色。
抵達前線後,他立即發現洪承疇排兵布陣的一個致命錯誤,大軍密集於鬆山,卻未在鬆杏之間留一兵一卒,即駐營其間,浚濠築垣以斷明軍後路,使其想退不能退,後勤想供也供不上來。
明軍見此陣勢大懼,二十、二十一兩日主動出擊未果,屯積於筆架山的大批糧草又被清軍奪了去,軍心已然動搖。
二十一日晚最後一次軍事會議,洪承疇先動員再傾力一戰,以期置之死地而後生,但諸將大都已懷去誌,哪還聽得去喲,監軍張若麒也反對,隻好又改為突圍,留曹變蛟、王廷臣守鬆山(還有遼東巡撫丘民仰),其餘回寧遠就食,攜糧歸來後再戰。
本來各軍約定好時間有序突圍,未成想會議剛結束,大同總兵王樸便率眾先跑,其他也慌忙跟進,亂成了一鍋粥,與潰逃沒啥兩樣了。唉,精銳都這樣,明軍焉能不敗?還是讓我們記住所有留下的將士吧,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最後曹、王、丘也是英勇就義,沒有像洪承疇、祖大壽那樣屈膝變節。
且說皇太極早已派兵在各要道等著呢,南逃明軍全部遭到截擊,兵潰如山倒,慘不忍睹。明軍先後被斬殺五萬三千七百八十餘人,損失戰馬七千四百四十四匹、駝六十六峰、甲冑九千三百四十六副,另外赴海死者以數萬計,逃回後方的僅三萬餘人。(見《明清史料》)
洪承疇呢?救祖大壽不成,反成了第二個祖大壽,一個困守鬆山,一個繼續被圍錦州,仍然堅持了半年,不容易了。其間崇禎想再組援軍而不能,與清談判又那個熊樣(下文細表),時機一再錯過,結局已然註定。
崇禎十五年(1642)二月十八日,鬆山城陷,洪承疇被俘,後降清。三月八日,祖大壽出降,堅守近兩年的錦州陷落。隨之,塔山於四月初九日,杏山於四月二十二日,也相繼被清軍攻陷。鬆錦大戰歷時兩年,終以明軍完敗告終。
一場本不會發生的戰爭,最後演變成了終極pk,大明一敗塗地,輸得體無完膚,從此走向亡國。為什麽會這樣?責任究竟在誰?
主帥洪承疇當然脫不了幹係。大決戰開始後,全軍集於鬆山形成合力,以期迅速解圍錦州,同時也防人家像薩兒滸大戰一樣,把你各個擊破,沒啥錯呀?
問題是相持了二十天,目標未實現,糧草已不多,就算未料到皇太極能迅速增援,也該考慮撥點兵力駐於鬆杏之間的長嶺山,完善攻防體係,加強前後接應,確保後勤保障暢通無阻,更要防備孤軍深入被人家斷後路呀。
洪承疇不是很持重的嗎?起初還準備持久戰呢,又是實戰中打出的名帥,縱然沒有與頭等高手過過招,剿李自成的老經驗又不合適宜了,但既然麵對的是強中強、高中高,就更應該慎之又慎呀?怎麽會犯常識錯誤?就連大同監軍張鬥都建議駐一軍長嶺山,結果被他“我十二年老督師,若書生何知耶”否決掉了。(談遷《國榷》)
再看諸將,前麵幾戰打得還不錯,可決戰之即,形勢不利,就灰心喪氣,主帥的命令也不聽,以逃跑為上了,看看最後的慘局,還不如像老洪希望的那樣,孤注一擲,與敵全力一戰,說不定真能置之死地而後生呢,明軍戰鬥力這一次表現得可是很不錯的。
還有位居中樞的陳新甲,兵部尚書呢就這水平,與後來議和一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連多講的勁都沒有了。監軍張若麒,更不用講了吧。
反觀人家,最高統帥皇太極能迅速適時地掌控大局果斷決策,將更猛、士更強、心更齊,圍錦清軍一度危急也能堅守等待援軍,點點細節上的差距,終匯成整體上的不足。
就像中韓男足對壘,老是搞不過人家,是後衛犯了一個不該犯的錯誤,前鋒該進的球遺憾未進,教練臨場指揮有誤,還是時運不濟?這皆是表象啊,為什麽人家沒有呢,或者有了卻未致命呢?關鍵還是實力問題。
有專家還說,此戰明清雙方投入兵力相仿,因此實力相差不大,勝負天平難料,真是可笑,無論冷熱兵器時代,人數多少起過幾次決定性作用?那時清兵單兵作戰能力,說一個能抵兩三個明兵不過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