哱拜,蒙古韃靼部人,嘉靖時投靠明軍,屢立戰功,升做了寧夏的都指揮使,手下還蓄養了一支私家部隊蒼頭軍,驍勇善戰,儼然已成當地一大軍閥。萬曆十七年(1589),他以副總兵致仕,子哱承恩襲職,勢力不減。哱拜早有不安之心,又與寧夏巡撫黨馨不睦,怨望日甚,二十年(1592)二月,恰逢寧夏戍卒因久欠餉群情激憤,便乘機糾合靖虜衛人劉東暘叛亂,並結蒙古河套部為援,一時間河西至玉泉47個城堡相繼陷落,西北為之震動。
明軍趕緊組織會剿,歷時七月殲滅之。時任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李如鬆(李成梁長子)居功至偉,擊敗蒙古套騎援軍之關鍵一仗及叛軍最後堡壘寧夏城的攻破,皆其陣前指揮。還有一個麻貴,出身將門世家,也是非常了得,戰功卓著,日後二人都曾參加過朝戰,也都幹過帝國最為重要的總兵官~遼東總兵。此次平叛本身隻是內部的一場剿亂之戰,客觀上卻也成了大明在西北邊境上的一次國威展示,對當地蒙古各部也具有極強的威攝力。
同年(1592)四月,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妄圖建立以北京為首都的“大東亞帝國”,派20萬大軍先征朝鮮,一路所向披靡,六月即占平壤,停留駐守。應屬國朝鮮懇請,萬曆命尚在寧夏的李如鬆率軍4萬入朝作戰,第二年正月初八克平壤,“斬獲倭級一千五百有餘,燒死六千有餘,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餘”(見《萬曆邸抄》),共斃敵12500餘人,一場大捷!雖後明軍乘勝收復開城、黃海、京畿、江源四道,日軍被迫退守王京(首爾)。然李如鬆輕騎前進,碧蹄館之戰遇挫,後明日王京府龍山議成,日軍退往釜山,朝鮮大部國土收復
其間再經數年和議未果,萬曆二十五年(1597)正月,豐臣秀吉再發兵12萬侵朝,明援朝兵力最盛時也達11萬,雙方激戰互有勝負。明軍既有稷山大捷,也有攻蔚山不利,戰爭遂進入相持階段。第二年(1598)七月,豐臣秀吉突然病逝,日軍撤退,明朝聯軍乘勢追擊,大敗之。朝戰雖未取得完勝,然明軍麵對日本史上最被高捧的戰國之兵的大集合,依然略占上風,頗值得稱道,且有力遏製了日本的侵略,彰顯了明之東亞帝國的威力,還得到了一個更為忠誠的屬國盟友朝鮮,後來打努爾哈赤時都跟著去的。
播州介於四川、貴州、湖北之間,山川雄峻,廣袤千裏。楊氏自唐代楊端起,世襲此地,明初內附,朝廷改播州宣尉使司,隸屬四川。隆慶五年(1571)承襲的楊應龍,驕橫跋扈,藐視朝廷,儼然一方土皇帝。萬曆十七年(1589),部屬告其謀反,自此朝廷撫戰相間,問題卻一直未決。朝鮮之役結束後,萬曆遂於二十八年(1600)初,大發兵20餘萬往征,歷時近4個月,斬敵2萬餘人,擊滅之,朝戰歸來的劉綎功績最著。三十一年(1603),明廷在播州改土歸流,“悉天下全力,平二千裏,為國家闢土開疆,此盛事也。”(見談遷《國榷》)。
嗚呼!帝國能在8年間(1592-1600),連續進行了四次大規模軍事動員與作戰(朝戰可算兩次),一次10萬以上,另一次竟達到20萬,怎不讓人嘖嘖稱嘆?又不是遊牧民族,說打仗民眾一上馬就ok啦,怎麽看也不像是即將沒落的樣子呀?當人類史上具有重大轉折意義的十七世紀來臨時,大明乍一看依然是以東亞超級帝國之雄姿迎接它的到來的。登臨絕頂上,一覽眾山小,試問周邊還有誰能撼動它的地位?
再細觀?原來這龐然大物,縱不是泥足巨人,也有點頭重腳輕根底淺的。先說大勢,帝國歷經前期的短暫騰飛後,主客觀各種因素交集下,並未如所願般直衝雲霄,相反,還沒達到成宣(成祖仁宗宣宗時期)高度時便已開始再次滑落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製度等各方麵的種種問題,有歷史遺留的,也有新近產生的,竟也越來越向嚴重化邁進。就是那萬曆三大征,表麵光鮮的背後,危機已然潛藏了。
其實三大征很參差不齊的,相較朝鮮之役,其他兩戰對手遠遜。尤寧夏一戰,叛軍力量實際很小, 幾千人而已,明軍調動幾 萬大軍,且有李如鬆、麻貴(打敗蒙古套騎一戰作用大)所率的精銳參與,方為搞定。播州也是,麵對一個地方土司,再強又能到哪裏去?前後撫呀戰呀竟折騰了十幾年!取勝又何足大喜?。
規模影響最大之朝戰呢?明軍可謂精銳盡出,李如鬆、麻貴(寧夏平叛也有之)、劉綎等皆當朝頂尖大將,最終也未能完全靠自身力量取得勝利,要不是人家豐臣秀吉死了,這仗還有得打呢。軍隊戰鬥力不能不讓人擔憂啊,北方傳統遊牧勁敵一旦再起怎麽是好?
何況這仗來得也不是時候,雖說都是必須要打的,也體現了萬曆一朝的功業,但在決定命運的關鍵時刻就要到來之即,自己的人力物力財力卻先來了個空前大消耗,這個損失也確實太大了。
單說一個財字,《明史》記載:萬曆“二十年,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朝鮮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征踵接,國用大匱”。萬曆前期積累的財富就這樣喪失幾盡,帝國元氣大傷,客觀上成為帝國滑落的一個重要因素。
切莫瘋狂棒殺人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萬曆後期沒能再攀高峰反而墜落,最大的責任還是要由他自己來負的。張居正改革打了下那麽好的基礎,帝國完全有實現超越成宣輝煌的可能,三大征這麽大規模的戰爭打下來,其間帝國財政都未出現崇禎時那種捉襟見肘的窘境,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明軍趕緊組織會剿,歷時七月殲滅之。時任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李如鬆(李成梁長子)居功至偉,擊敗蒙古套騎援軍之關鍵一仗及叛軍最後堡壘寧夏城的攻破,皆其陣前指揮。還有一個麻貴,出身將門世家,也是非常了得,戰功卓著,日後二人都曾參加過朝戰,也都幹過帝國最為重要的總兵官~遼東總兵。此次平叛本身隻是內部的一場剿亂之戰,客觀上卻也成了大明在西北邊境上的一次國威展示,對當地蒙古各部也具有極強的威攝力。
同年(1592)四月,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妄圖建立以北京為首都的“大東亞帝國”,派20萬大軍先征朝鮮,一路所向披靡,六月即占平壤,停留駐守。應屬國朝鮮懇請,萬曆命尚在寧夏的李如鬆率軍4萬入朝作戰,第二年正月初八克平壤,“斬獲倭級一千五百有餘,燒死六千有餘,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餘”(見《萬曆邸抄》),共斃敵12500餘人,一場大捷!雖後明軍乘勝收復開城、黃海、京畿、江源四道,日軍被迫退守王京(首爾)。然李如鬆輕騎前進,碧蹄館之戰遇挫,後明日王京府龍山議成,日軍退往釜山,朝鮮大部國土收復
其間再經數年和議未果,萬曆二十五年(1597)正月,豐臣秀吉再發兵12萬侵朝,明援朝兵力最盛時也達11萬,雙方激戰互有勝負。明軍既有稷山大捷,也有攻蔚山不利,戰爭遂進入相持階段。第二年(1598)七月,豐臣秀吉突然病逝,日軍撤退,明朝聯軍乘勢追擊,大敗之。朝戰雖未取得完勝,然明軍麵對日本史上最被高捧的戰國之兵的大集合,依然略占上風,頗值得稱道,且有力遏製了日本的侵略,彰顯了明之東亞帝國的威力,還得到了一個更為忠誠的屬國盟友朝鮮,後來打努爾哈赤時都跟著去的。
播州介於四川、貴州、湖北之間,山川雄峻,廣袤千裏。楊氏自唐代楊端起,世襲此地,明初內附,朝廷改播州宣尉使司,隸屬四川。隆慶五年(1571)承襲的楊應龍,驕橫跋扈,藐視朝廷,儼然一方土皇帝。萬曆十七年(1589),部屬告其謀反,自此朝廷撫戰相間,問題卻一直未決。朝鮮之役結束後,萬曆遂於二十八年(1600)初,大發兵20餘萬往征,歷時近4個月,斬敵2萬餘人,擊滅之,朝戰歸來的劉綎功績最著。三十一年(1603),明廷在播州改土歸流,“悉天下全力,平二千裏,為國家闢土開疆,此盛事也。”(見談遷《國榷》)。
嗚呼!帝國能在8年間(1592-1600),連續進行了四次大規模軍事動員與作戰(朝戰可算兩次),一次10萬以上,另一次竟達到20萬,怎不讓人嘖嘖稱嘆?又不是遊牧民族,說打仗民眾一上馬就ok啦,怎麽看也不像是即將沒落的樣子呀?當人類史上具有重大轉折意義的十七世紀來臨時,大明乍一看依然是以東亞超級帝國之雄姿迎接它的到來的。登臨絕頂上,一覽眾山小,試問周邊還有誰能撼動它的地位?
再細觀?原來這龐然大物,縱不是泥足巨人,也有點頭重腳輕根底淺的。先說大勢,帝國歷經前期的短暫騰飛後,主客觀各種因素交集下,並未如所願般直衝雲霄,相反,還沒達到成宣(成祖仁宗宣宗時期)高度時便已開始再次滑落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製度等各方麵的種種問題,有歷史遺留的,也有新近產生的,竟也越來越向嚴重化邁進。就是那萬曆三大征,表麵光鮮的背後,危機已然潛藏了。
其實三大征很參差不齊的,相較朝鮮之役,其他兩戰對手遠遜。尤寧夏一戰,叛軍力量實際很小, 幾千人而已,明軍調動幾 萬大軍,且有李如鬆、麻貴(打敗蒙古套騎一戰作用大)所率的精銳參與,方為搞定。播州也是,麵對一個地方土司,再強又能到哪裏去?前後撫呀戰呀竟折騰了十幾年!取勝又何足大喜?。
規模影響最大之朝戰呢?明軍可謂精銳盡出,李如鬆、麻貴(寧夏平叛也有之)、劉綎等皆當朝頂尖大將,最終也未能完全靠自身力量取得勝利,要不是人家豐臣秀吉死了,這仗還有得打呢。軍隊戰鬥力不能不讓人擔憂啊,北方傳統遊牧勁敵一旦再起怎麽是好?
何況這仗來得也不是時候,雖說都是必須要打的,也體現了萬曆一朝的功業,但在決定命運的關鍵時刻就要到來之即,自己的人力物力財力卻先來了個空前大消耗,這個損失也確實太大了。
單說一個財字,《明史》記載:萬曆“二十年,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朝鮮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征踵接,國用大匱”。萬曆前期積累的財富就這樣喪失幾盡,帝國元氣大傷,客觀上成為帝國滑落的一個重要因素。
切莫瘋狂棒殺人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萬曆後期沒能再攀高峰反而墜落,最大的責任還是要由他自己來負的。張居正改革打了下那麽好的基礎,帝國完全有實現超越成宣輝煌的可能,三大征這麽大規模的戰爭打下來,其間帝國財政都未出現崇禎時那種捉襟見肘的窘境,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