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9年再次大屠殺時,明朝內憂外患,正陷入與關外大清與內部農民軍兩線作戰泥潭中不能自拔,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顧及不上了。1644年大清入關後,鎮壓南明反抗乃首要之務,加之清人對海外華人從來漠不關心,任其自生自滅,甚至被人家屠殺也認為是咎由自取,有這樣的母國,西班牙人對呂宋華人的迫害,西方列強對海外華人的欺壓,能不越發殘酷與兇狠嗎?
縱觀清人入關至鴉片戰爭200年歷史,清廷從未給予海外華人任何幫助過。1740年幹隆在位時,昔日擊鄭堅強戰鬥同盟的荷蘭人,僅僅因為嫉妒華人在荷屬東印度的商業成就與財富,就對華人進行大屠殺,鮮血染紅了河水,史稱“紅河屠殺”
之後,荷蘭人也有點心虛,擔心清廷震怒,影響彼此通商,遂派使與清廷溝通,沒成想幹隆竟認為海外華人“內地違旨不聽召回,甘心久住之輩,在天朝本應正法之人,其在外洋生事被害,孽由自取”。結果,荷蘭人更加肆無忌憚,其他西方殖民者同樣如此,海外華人的地位與處境可想而知了。
至於咱們的主人公,愛民如子的一代聖主康熙,還不如幹隆呢,人家不管好壞,反正露過一次麵,講過一次話,他到好,幹了61年帝王,有星點這方麵的記載嗎?相比之,明朝力不足,沒幹成實事,起碼人家心底有啊,特別明鄭,大清,不,就說康熙,差得太遠了。箇中原因很複雜,有一點,對海洋的認識不同吧,有的人隻會做個閉門翁,幹幹鎖鎖國這樣的事,反正有人狂捧,也不怕對後世造成啥危害。
且看明鄭的表現吧。鄭成功入台前,就對呂宋(菲律賓)華人屢遭迫害很是關切,1657年曾致函巴達維亞(今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的一位華人甲必丹,希望他不要再與呂宋的西班牙人做貿易了,並有了懲罰西班牙人的打算。
至於經常在海上劫奪鄭氏和海外華人商船的荷蘭人,鄭成功更是兩次以停止貿易相警告,並輔之嚴厲打擊,同時憑藉強大海上力量,發給華商鄭府令牌和“國姓爺”旗號,以此為標誌威懾殖民者,保護他們安全出海經商。
康熙元年(1662),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即遣使羅馬神父李科羅赴呂宋與西班牙總督交涉,譴責西人殘害華人的罪行,嚴令其改邪歸正,俯首納貢,沒想到西班牙人置若罔聞,變本加厲,竟在馬尼拉對華人又進行了第三次大屠殺,死者數萬人。
鄭成功聞訊大怒,決定南下征討,奪下呂宋,趕走西班牙殖民者。他妥善安置好逃來台灣的呂宋華人,積極籌備遠征艦隊,並暗中派人與在菲華人聯絡,屆時裏應外合,一戰而成。無奈天不假人,還未來得及出兵,鄭成功便英年早逝了!可嘆可惜,呂宋華人沒能改變其悲慘命運,而華夏更是失去了當時最優秀也是最合適走向海洋、邁向世界的領路人。
隨後的繼承者鄭經不失為出色領袖,但在拓展海外的雄心上,似比乃父略遜。康熙十一年(1672)正月,將領顏望忠、楊祥請伐呂宋,作為台灣的“外府”,最佳戰略縱深之地。以當時情況看,不失為務實長遠之策,但在親信侍衛馮錫範的激烈反對下,鄭經沒有同意,第二年三藩之亂爆發後,他又積極參與,再無精力向海上進軍了。直到施琅攻打台灣時,明鄭才又重提這個想法,可惜又未實施,當然這是後話了,屆時再詳說。
其實鄭經治理台灣19年,一直未下南洋(東南亞),應該還與他的戰略指導思想有關。他始終不忘先父抗清遺誌,剛繼位時,即把重心放在大陸東南沿海島嶼上,隻是在清荷聯手打擊下,沒有辦法了,才退守台灣,所以一旦有機會,他還是要西進西進再西進的,下南洋的事兒,非目標之所在也。
如果他真是一個所謂的什麽分子,完全可以拋下大陸的一切,你三藩再亂又怎麽樣,大清亡不亡又如何,咱不摻乎,踏踏實實守好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得了,不行咱可以向海外拓展呀,也不至於象介入三藩之亂,拚搏奮鬥幾年,到頭來寸土未得,卻損兵折將,嚴重消弱了日後防清衛台的軍力,何苦來哉?
更嚴重的是,本來人家大清已不打算再攻你了,你在海那頭,俺在海這邊,互相遙望,相安無事也,如果鄭經不矢誌抗清,讓人家始終感到海上有個危險統治的隱患,縱然有些漢人如施琅者,再怎麽鼓搗,恐怕康大帝最後都不一定會下攻台的決心呢,歷史往往就是這麽弔詭!唉,瞧瞧你鄭經幹得什麽事兒,明鄭滅亡不說了,自己還被後世戴了個什麽帽子,且越來越去不掉了,不值得啊。
清廷三大霹靂手段(上)
但歷史就是歷史,拋開個別人故意曲解國家的民族統一政策,硬用現在的眼光去看待它,鄭經的抗清就象本文前麵已說過的,是了不起的,偉大的,他和父親一樣都是華夏好男兒。
鄭經在台的19年,依靠陳永華等輔助,治理是卓有成效的,就是老爸不英年早逝,也不見得就比他做得更好,這客觀上對台灣民眾,不論是大陸來台的漢人,還是當地的土著,都是個福分,但對清廷就不見得了。
如果你是隔斷於大陸之外,自成一家,管你好壞,都與俺無關,可你要是一個不忘反清的政權,那就讓俺如鯁在喉,不除不快了。這一思想可以說貫穿了清廷對台政策的始終。
縱觀清人入關至鴉片戰爭200年歷史,清廷從未給予海外華人任何幫助過。1740年幹隆在位時,昔日擊鄭堅強戰鬥同盟的荷蘭人,僅僅因為嫉妒華人在荷屬東印度的商業成就與財富,就對華人進行大屠殺,鮮血染紅了河水,史稱“紅河屠殺”
之後,荷蘭人也有點心虛,擔心清廷震怒,影響彼此通商,遂派使與清廷溝通,沒成想幹隆竟認為海外華人“內地違旨不聽召回,甘心久住之輩,在天朝本應正法之人,其在外洋生事被害,孽由自取”。結果,荷蘭人更加肆無忌憚,其他西方殖民者同樣如此,海外華人的地位與處境可想而知了。
至於咱們的主人公,愛民如子的一代聖主康熙,還不如幹隆呢,人家不管好壞,反正露過一次麵,講過一次話,他到好,幹了61年帝王,有星點這方麵的記載嗎?相比之,明朝力不足,沒幹成實事,起碼人家心底有啊,特別明鄭,大清,不,就說康熙,差得太遠了。箇中原因很複雜,有一點,對海洋的認識不同吧,有的人隻會做個閉門翁,幹幹鎖鎖國這樣的事,反正有人狂捧,也不怕對後世造成啥危害。
且看明鄭的表現吧。鄭成功入台前,就對呂宋(菲律賓)華人屢遭迫害很是關切,1657年曾致函巴達維亞(今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的一位華人甲必丹,希望他不要再與呂宋的西班牙人做貿易了,並有了懲罰西班牙人的打算。
至於經常在海上劫奪鄭氏和海外華人商船的荷蘭人,鄭成功更是兩次以停止貿易相警告,並輔之嚴厲打擊,同時憑藉強大海上力量,發給華商鄭府令牌和“國姓爺”旗號,以此為標誌威懾殖民者,保護他們安全出海經商。
康熙元年(1662),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即遣使羅馬神父李科羅赴呂宋與西班牙總督交涉,譴責西人殘害華人的罪行,嚴令其改邪歸正,俯首納貢,沒想到西班牙人置若罔聞,變本加厲,竟在馬尼拉對華人又進行了第三次大屠殺,死者數萬人。
鄭成功聞訊大怒,決定南下征討,奪下呂宋,趕走西班牙殖民者。他妥善安置好逃來台灣的呂宋華人,積極籌備遠征艦隊,並暗中派人與在菲華人聯絡,屆時裏應外合,一戰而成。無奈天不假人,還未來得及出兵,鄭成功便英年早逝了!可嘆可惜,呂宋華人沒能改變其悲慘命運,而華夏更是失去了當時最優秀也是最合適走向海洋、邁向世界的領路人。
隨後的繼承者鄭經不失為出色領袖,但在拓展海外的雄心上,似比乃父略遜。康熙十一年(1672)正月,將領顏望忠、楊祥請伐呂宋,作為台灣的“外府”,最佳戰略縱深之地。以當時情況看,不失為務實長遠之策,但在親信侍衛馮錫範的激烈反對下,鄭經沒有同意,第二年三藩之亂爆發後,他又積極參與,再無精力向海上進軍了。直到施琅攻打台灣時,明鄭才又重提這個想法,可惜又未實施,當然這是後話了,屆時再詳說。
其實鄭經治理台灣19年,一直未下南洋(東南亞),應該還與他的戰略指導思想有關。他始終不忘先父抗清遺誌,剛繼位時,即把重心放在大陸東南沿海島嶼上,隻是在清荷聯手打擊下,沒有辦法了,才退守台灣,所以一旦有機會,他還是要西進西進再西進的,下南洋的事兒,非目標之所在也。
如果他真是一個所謂的什麽分子,完全可以拋下大陸的一切,你三藩再亂又怎麽樣,大清亡不亡又如何,咱不摻乎,踏踏實實守好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得了,不行咱可以向海外拓展呀,也不至於象介入三藩之亂,拚搏奮鬥幾年,到頭來寸土未得,卻損兵折將,嚴重消弱了日後防清衛台的軍力,何苦來哉?
更嚴重的是,本來人家大清已不打算再攻你了,你在海那頭,俺在海這邊,互相遙望,相安無事也,如果鄭經不矢誌抗清,讓人家始終感到海上有個危險統治的隱患,縱然有些漢人如施琅者,再怎麽鼓搗,恐怕康大帝最後都不一定會下攻台的決心呢,歷史往往就是這麽弔詭!唉,瞧瞧你鄭經幹得什麽事兒,明鄭滅亡不說了,自己還被後世戴了個什麽帽子,且越來越去不掉了,不值得啊。
清廷三大霹靂手段(上)
但歷史就是歷史,拋開個別人故意曲解國家的民族統一政策,硬用現在的眼光去看待它,鄭經的抗清就象本文前麵已說過的,是了不起的,偉大的,他和父親一樣都是華夏好男兒。
鄭經在台的19年,依靠陳永華等輔助,治理是卓有成效的,就是老爸不英年早逝,也不見得就比他做得更好,這客觀上對台灣民眾,不論是大陸來台的漢人,還是當地的土著,都是個福分,但對清廷就不見得了。
如果你是隔斷於大陸之外,自成一家,管你好壞,都與俺無關,可你要是一個不忘反清的政權,那就讓俺如鯁在喉,不除不快了。這一思想可以說貫穿了清廷對台政策的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