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不顧事實的拔高康熙收台的意義,反而無端在本來很和諧的民族關係上,製造了一點小陰影,這可與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基本點不一致啊。還有前已說過的,從此開始,晚明以來,東南海上波瀾壯闊的海外大貿易時代也正式宣告終結,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接下來就是咱們所熟知的閉關鎖國了。
所以康熙收台不能算是一項大功業,更不能去高度吹捧了,真正偉大且應該大大頌揚的是鄭成功的那一次,又不會產生任何麻煩,何樂而不為呢?至於施琅,實用主義性格、與鄭家不共戴天及最堅定鼓吹康熙拿下台灣的漢人將軍也,要不然康熙都不會攻台呢。
當然,簡要評說可不能盡興兒,關於鄭氏台灣及康熙如何收台,咱們還需要細瞅瞅,把頭緒理得更順些,事兒觀得更清些,理兒看得更明些,真正感受一下一段歷史,一些人物,特別是咱們的頭號主人公康大帝,究竟是啥子個情況嗎,也許真相不知道,一知嚇一跳呢。
清荷攜手敗明鄭
康熙元年(1662)五月,鄭成功病逝後,其弟鄭世襲在一些人的擁護下,繼承了延平郡王之位,尚在廈門的鄭經當然不幹了,立即發喪嗣位,鄭氏內部隨即展開了一場叔侄內鬥,政權一度陷入分裂混亂狀態。
清廷見有機可乘,隨即派員赴廈門與鄭經和談,欲招降之。鄭經虛以應對,穩住對方,迅速入台平滅叔叔,掌控政權再返廈後,即拒絕。
其間,荷蘭東印度公司不甘心於台灣的失敗,繼考烏後,又派巴爾塔沙·波特(baltasar bort)率領12艘戰艦、1000餘名士兵,八月抵達閩江口五虎門。各艦上均掛有上書“支持大清國”的旗幟,表示願與清廷合作,聯合圍攻金廈鄭軍,企圖下步再奪回台灣,並取得在中國的自由貿易權。
清廷得到靖南王耿繼茂(耿精忠之)與福建總督李率泰的上報後,心想鄭經就要來降了,還打什麽仗,算了吧,於是拒絕了人家的“好意”,後一看竟是這結果,被年輕的鄭經(1642~1681)耍了,惱羞成怒,氣不打一處來,決定改招撫為武力進攻。
恰好波特(鄭經稱他為荷蘭出海王)又率一支更大規模的荷蘭遠征艦隊,共16艘戰艦、440門大炮和2600餘士兵,附帶價值1370荷盾的貨物,於八月二十九日披波斬浪而來呀,再次表示與清廷共擊鄭軍的願望,準備開戰海軍又不行的清延,這一次巴不得嘍。
清廷熱情接待了抵達閩江口的荷軍,撥給房屋,供其卸存貨物,並相邀泉州會合。10月15日,耿繼茂在泉州效外隆重歡迎波特一行,雙方就軍事合作、自由貿易等達成協議,有兩條是這樣規定的:
第八條:克服金廈兩島後,荷人必要時,得在二者之間,擇其一或其他地域,以駐艦隊,以防海賊攻擊。第九條:克服金廈兩島後,聯軍應馳往台灣,攻取此島後,清軍應將該島以及一切城堡物件交與荷人,以供荷人居住。
十月十九日,清荷聯軍吹響了進攻的號角,連克廈門、金門,鄭軍寡不敵眾,被迫退守銅山(今廣東東山)。此戰,清荷海軍表現迥異也,前者被鄭軍打得暈頭轉向,隻能尋求荷蘭大炮的庇護,而後者當世最現代化的戰艦與火器,卻是打敗鄭軍的中流砥柱。
獲勝後,荷蘭人即要求清方履行約定,聯手攻打台灣,但清方對銅山更感興趣,欲一鼓作氣鏟盡沿海鄭軍勢力,遂以戰船欠缺帆、索具等相關設備,暫時無法作遠程航行為由,婉拒了(協議都簽了,有點對不起人啊)。
雙方分歧難以彌合,荷軍統帥波特隻好轉過頭來,致函正駐守銅山的鄭經,提出建立雙方“永久和平”的條件:歸還台灣島及原來駐台荷軍的武器彈藥,賠償折合黃金60噸的經濟損失,償還東印度公司債務人的欠款,釋放荷蘭俘虜等。
麵對清荷強大同盟,已失去金廈兩島的鄭經,為拆散兩個強敵,不得不略作變通,表示出與荷蘭人和好的姿態,但對他們提出的無理要求仍予以了拒絕。
康熙(1664)三年元月,波特決定出征台灣,清方象徵性地派出2艘載有200名士兵的戰船隨行。同時,靖南王耿繼茂還給駐台鄭軍寫了一封勸降信,讓荷軍帶往交之。
荷軍途中拿下澎湖,後在離台灣安平(熱蘭遮)東北三公裏處下錨,與鄭軍交涉未果,又自忖難以取勝,結果一仗未打,便於二月下旬返回巴達維亞去也。
再看清軍,武力攻鄭的同時,也在積極招降鄭軍官兵,以圖分化瓦解之。還別說,這招真靈,鄭軍降清者先後達10餘萬人、艦船900餘艘,占其大陸兵力的十之六七。
然鄭經毅然堅守銅山,繼續出擊附近雲霄、陸鰲(今福建漳浦縣東南)等地。康熙三年(1664年)四月,清軍攻銅山,鄭經力不能支,彈盡糧絕,隻好放棄在東南沿海的最後一個據點,率數十舟撤往台灣。
明鄭與清荷的沿海島嶼爭奪戰,最終以前者的慘敗而告終,想來也是意料中事,本來清的實力就遠強於鄭,水師的不足又由海上馬車夫來填補,怎能不大勝?但鄭經的抵抗是頑強的,從中也可看出,初期鄭經的指導思想並非退往台灣自守,而是仍以沿海諸島為抗清的前沿陣地,並親自坐鎮指揮,隻是後來被清軍借洋師以助剿,打敗了,不得不遠離大陸了。這應該能成為一個證據,回擊捧康貶鄭者們說鄭經是台獨分子的荒誕言論了吧?
所以康熙收台不能算是一項大功業,更不能去高度吹捧了,真正偉大且應該大大頌揚的是鄭成功的那一次,又不會產生任何麻煩,何樂而不為呢?至於施琅,實用主義性格、與鄭家不共戴天及最堅定鼓吹康熙拿下台灣的漢人將軍也,要不然康熙都不會攻台呢。
當然,簡要評說可不能盡興兒,關於鄭氏台灣及康熙如何收台,咱們還需要細瞅瞅,把頭緒理得更順些,事兒觀得更清些,理兒看得更明些,真正感受一下一段歷史,一些人物,特別是咱們的頭號主人公康大帝,究竟是啥子個情況嗎,也許真相不知道,一知嚇一跳呢。
清荷攜手敗明鄭
康熙元年(1662)五月,鄭成功病逝後,其弟鄭世襲在一些人的擁護下,繼承了延平郡王之位,尚在廈門的鄭經當然不幹了,立即發喪嗣位,鄭氏內部隨即展開了一場叔侄內鬥,政權一度陷入分裂混亂狀態。
清廷見有機可乘,隨即派員赴廈門與鄭經和談,欲招降之。鄭經虛以應對,穩住對方,迅速入台平滅叔叔,掌控政權再返廈後,即拒絕。
其間,荷蘭東印度公司不甘心於台灣的失敗,繼考烏後,又派巴爾塔沙·波特(baltasar bort)率領12艘戰艦、1000餘名士兵,八月抵達閩江口五虎門。各艦上均掛有上書“支持大清國”的旗幟,表示願與清廷合作,聯合圍攻金廈鄭軍,企圖下步再奪回台灣,並取得在中國的自由貿易權。
清廷得到靖南王耿繼茂(耿精忠之)與福建總督李率泰的上報後,心想鄭經就要來降了,還打什麽仗,算了吧,於是拒絕了人家的“好意”,後一看竟是這結果,被年輕的鄭經(1642~1681)耍了,惱羞成怒,氣不打一處來,決定改招撫為武力進攻。
恰好波特(鄭經稱他為荷蘭出海王)又率一支更大規模的荷蘭遠征艦隊,共16艘戰艦、440門大炮和2600餘士兵,附帶價值1370荷盾的貨物,於八月二十九日披波斬浪而來呀,再次表示與清廷共擊鄭軍的願望,準備開戰海軍又不行的清延,這一次巴不得嘍。
清廷熱情接待了抵達閩江口的荷軍,撥給房屋,供其卸存貨物,並相邀泉州會合。10月15日,耿繼茂在泉州效外隆重歡迎波特一行,雙方就軍事合作、自由貿易等達成協議,有兩條是這樣規定的:
第八條:克服金廈兩島後,荷人必要時,得在二者之間,擇其一或其他地域,以駐艦隊,以防海賊攻擊。第九條:克服金廈兩島後,聯軍應馳往台灣,攻取此島後,清軍應將該島以及一切城堡物件交與荷人,以供荷人居住。
十月十九日,清荷聯軍吹響了進攻的號角,連克廈門、金門,鄭軍寡不敵眾,被迫退守銅山(今廣東東山)。此戰,清荷海軍表現迥異也,前者被鄭軍打得暈頭轉向,隻能尋求荷蘭大炮的庇護,而後者當世最現代化的戰艦與火器,卻是打敗鄭軍的中流砥柱。
獲勝後,荷蘭人即要求清方履行約定,聯手攻打台灣,但清方對銅山更感興趣,欲一鼓作氣鏟盡沿海鄭軍勢力,遂以戰船欠缺帆、索具等相關設備,暫時無法作遠程航行為由,婉拒了(協議都簽了,有點對不起人啊)。
雙方分歧難以彌合,荷軍統帥波特隻好轉過頭來,致函正駐守銅山的鄭經,提出建立雙方“永久和平”的條件:歸還台灣島及原來駐台荷軍的武器彈藥,賠償折合黃金60噸的經濟損失,償還東印度公司債務人的欠款,釋放荷蘭俘虜等。
麵對清荷強大同盟,已失去金廈兩島的鄭經,為拆散兩個強敵,不得不略作變通,表示出與荷蘭人和好的姿態,但對他們提出的無理要求仍予以了拒絕。
康熙(1664)三年元月,波特決定出征台灣,清方象徵性地派出2艘載有200名士兵的戰船隨行。同時,靖南王耿繼茂還給駐台鄭軍寫了一封勸降信,讓荷軍帶往交之。
荷軍途中拿下澎湖,後在離台灣安平(熱蘭遮)東北三公裏處下錨,與鄭軍交涉未果,又自忖難以取勝,結果一仗未打,便於二月下旬返回巴達維亞去也。
再看清軍,武力攻鄭的同時,也在積極招降鄭軍官兵,以圖分化瓦解之。還別說,這招真靈,鄭軍降清者先後達10餘萬人、艦船900餘艘,占其大陸兵力的十之六七。
然鄭經毅然堅守銅山,繼續出擊附近雲霄、陸鰲(今福建漳浦縣東南)等地。康熙三年(1664年)四月,清軍攻銅山,鄭經力不能支,彈盡糧絕,隻好放棄在東南沿海的最後一個據點,率數十舟撤往台灣。
明鄭與清荷的沿海島嶼爭奪戰,最終以前者的慘敗而告終,想來也是意料中事,本來清的實力就遠強於鄭,水師的不足又由海上馬車夫來填補,怎能不大勝?但鄭經的抵抗是頑強的,從中也可看出,初期鄭經的指導思想並非退往台灣自守,而是仍以沿海諸島為抗清的前沿陣地,並親自坐鎮指揮,隻是後來被清軍借洋師以助剿,打敗了,不得不遠離大陸了。這應該能成為一個證據,回擊捧康貶鄭者們說鄭經是台獨分子的荒誕言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