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他有興趣再聽下去後,就又對他說:


    隻有確定了自己會被殺後,眾生知道了將被殺時,是故意而行的,是有為的,是非無常的,才會掛礙自己被殺時的非無常的苦和生死,然後因為怖畏自己的非無常的苦和生死,生出非無常的有為的怖畏。


    但這時殺卻開始了,眾生因為自己先前掛礙的是於被殺的無常性,對被殺的非無常性而無為,而沒有成就不被殺,受了生死的苦。


    所以於被殺的非無常性成就了無為,卻於被殺的無常性成就了有為,於被殺實有所得,有苦及死的苦受。


    而於取了不被殺無常性作為因,與被殺的果不成對應,顯虛妄性,故成就了被殺。卻虛妄的顛倒夢想成就了於不一定被殺的有為,所以成就了於被殺的無為,於不一定被殺的有為,於不被殺實無所得,於被殺實有所得。


    由此佛明白了,是眾生知道將被他殺時,以被殺前對被殺進行了認知,是虛妄的。是取了於被殺的過去性的掛礙,於是掛礙了被殺的無常性,而不是直接掛礙了被殺的非無常性,而因這個虛妄的認知,成就了一種顛倒見。


    由這種顛倒見,沒有正確的掛礙被殺時有苦受,被殺後會成就生死的大苦。再由住於這種顛倒見中,於被殺沒有生出怖畏,成就於被殺的無為,所以隻成就了眾生對被殺的無常的掛礙、怖畏的煩惱。


    而由於這種顛倒見,住在了虛妄中,故爾成就了被殺有苦受有生死的大苦。也就是於被殺成就了真實有所得苦,而於不被殺成就了無為,於不被殺實無所得,於被殺實有所得。


    而被殺時,眾生的心理活動、所受的果都是一樣的。被殺後,受苦或受生死也都是一樣的。


    這時佛知道,這些不同形成的原因了。是因為我們在被殺時,取了他來殺這個外境的無常性。這個外境的無常性,不決定眾生被殺時的苦,隻能成就眾生分別為何被殺、怎樣被殺、會不會真的殺。這個外境是於被殺是非非無常的一定有,是虛妄的。


    眾生取於被殺成過去時的心時,一個虛妄的無常的外境,來對待被殺時的當下的苦和生死,是一個顛倒夢想,是虛妄不正確的行為。所以才成就了眾生被他殺前,於被殺這個行為本身,無有掛礙、無有怖畏,因住於會不會被殺的虛妄知見裏,成就了顛倒夢想,於被殺這個苦有所得,受被殺的苦。


    若眾生能夠不虛妄的取住外境,而生心觀照被殺,不依被殺的過去心去認知被殺,就不會成就這個顛倒夢想。而依被殺時去認知這個將被殺,就不會於被殺無有掛礙、無有怖畏,會遠離顛倒夢想,成就於對被殺的正確真實的識觀。就不會於被殺的非無常中有所得,以虛妄以為不一定被殺為因,卻實成就得被殺生苦。於不被殺無所得,被殺生苦。


    佛這時知道了,是眾生有為的取住了,於被殺的行為的無常性的過去心,並住於過去心,那個於被殺無直接作用的無為無常的虛妄裏了,成就了顛倒的夢想,成就了於被殺的無為,成就了無常被殺的非無常虛妄認知,然後成就了於不被殺無所得,於被殺有所得,有苦受、有死受的痛苦。於不被殺無所得,被殺生苦、或得死。


    若眾生,對被殺不住過去心,不住於外境無常性的虛妄,遠離顛倒夢想,不掛礙虛妄,怖畏真實能被殺,不成就於被殺的無為,就會不去怖畏虛妄,而真實掛礙、怖畏了被殺有苦、有生死,就會有辦法成就不被他所殺。於此,於被殺就會成就無所得,因此無所得,就會成就於不被殺有所得,無苦有樂。


    不住於被殺的過去心,就可以成就不被殺,所以佛說過去心不可得。而於被殺後的未來我們也會有苦受或受死的苦,所以未來心不可得。被殺時,隻有苦無樂,所以於被殺的現在心,也就是現在心不可得。


    於被殺不取於外境的虛妄,就不會成就顛倒夢想,住過去心。就會遠離顛倒夢想,就會識殺有苦,就會遠離被殺。遠離被殺後,對被殺有苦無所得,成就無苦有樂。


    這時,佛了義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的本來。又知道不住虛妄,就無有掛礙虛妄,無有怖畏虛妄,就可遠離顛倒夢想,就可以了別被殺的本來。若不取外境,就不會令心被外境而轉,就不會著於虛妄。


    取外境卻是我們有為的去做的,是一種自性的習性。所以我們於虛妄的有為,才是於真實的無為,才會成就被殺,才能成就苦。佛又了諦觀到應不做有為法,去觀照因果的因緣關係,證得有為法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佛通過前解得到,又開始對所有相一一觀照著。觀照後覺見,有十種都與殺生一樣能成就自己苦的根本行為,它們分別是:


    直接以身體的軀幹成就的(身行)有三種,殺生、欲邪、不與取(盜、竊、不合理侵占)。


    以身體其它容易識別的根器成就的,能讓自己受苦的行為有四種。這四種行為皆是通過口、舌來造作的,名口行。這四種口分別行是,惡口、汙穢語、離間語、虛妄語。


    以意識成就的行為,雖然也發生於我們身根中的意識想法中,卻不容易被人理解。佛將我們這個想法,也就意識生起的地方,稱名為意根,它生成於我們的身體之中。這個意根的行為,也就是我們的意識想法,稱名為我們的意行。這些意行有三種,貪著、嗔恚、信受邪見(伴惡友邪行)


    這十種行為,是一定會成就我們受苦的根本。稱名其為,身、口、意三種十根本惡行。


    而這十種根本惡行,所以會成就眾生受苦,是因為眾生在這十種行為生起時,皆是因為貪著外境中的虛妄,把無常想像成了非無常,以顛倒夢想,怖畏、掛礙了外境中的虛妄的無常而為因,而得了非無常的果而成就的。


    而這個無常性不決定非無常的果,所以住於了無常的因時,卻成就了非無常的果。因為無常的因與非無常的果不成對應關係,眾生由此而於不苦中實無所得,於苦中實有所得,才成就了眾生的唯一得苦。


    我說完這些後,又看向了他,我發現他此時是深思著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堂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午197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午1975並收藏堂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