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有人會反對說,這樣一種世界展望,如此確定地描畫了未來的輪廓和趨向,因而切斷了一切遠大的希望,一旦它不再隻是一種理論,而是被那些能夠有效地鑄造未來的人們當作實際的生活圖式加以採納,那它將不利於全體人類,將對許多人是致命的。
我的看法不是這樣。我們是文明化的人,不是哥德式或羅可可式(rococo)的人;我們不得不考慮文化晚期生命的冷酷事實,與之平行的不是伯裏克利時代的雅典,而是愷撒時代的羅馬。對於西方人來說,偉大的繪畫或偉大的音樂不再是什麽問題。他們在建築方麵的潛力,在這幾百年來,已發揮殆盡。隻有外擴的潛力,還有發掘的餘地。不過,對於充滿了無限希望的、健康而且生氣勃勃的一代人來說,及時去發現這些希望中有些不會有什麽結果,我不認為這有什麽壞處。如果註定要破滅的恰恰是人們最為珍視的希望,那麽,一個經得起一切考驗的人是不會因此手足無措的。對於某些人來說,要他們在其決定性的歲月屈從於一種信念,承認自己在建築、戲劇、繪畫等領域已經沒有什麽可征服的,這問題確實是悲劇性的。可是,如果他們做不到又有什麽關係呢!迄今為止,人們習慣於承認在這些事情上是無所謂限度的,他們相信每個時期在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事可做。因此,得想盡辦法找點事做,至於藝術家的信念是否有道理,他的畢生之作是否有必要,這些事情還是留待他死後再解決吧。除了純粹的浪漫主義者之外,沒有人會在這條道上走到底。這種自負不是一個羅馬人的自負。如果一個人站在已廢棄的採石場前,寧可聽人告訴他第二天就可找到新的礦脈——由當時根本上虛假的和程式化的技藝所提供的一種欺哄——而不願有人指給他在就近就有一個豐富的和未開採過的黏土層,對於這樣的一個人,我們該作何感想?我認為,告訴後代人什麽是可能的——因此也是必要的——什麽是他們的時代的內在可能性中所沒有的,這一教訓對於他們當是有益的。迄今為止,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才智與力量之總體被浪費在錯誤的方向上了。西歐人——不論他怎樣歷史地思考和感覺——正處在某一始終不明確自己的方向的生命階段上;他在摸索他的道路,感受他的道路,但如果環境不順,他就會迷失方向。但是,現在,若幹世紀的工作終於使他能夠在與一般文化框架的關係中去觀察自己的生命中的意向,去考驗自己的力量和目標。我隻希望新的一代能為這本書所打動,把自己投身於技術而不是抒情詩,投身於海洋而不是畫筆,投身於政治而不是認識論。除此之外,他們沒有更好的事可做。
------------
第一章 導言(4)
------------
十五
剩下需要考慮的便是世界歷史的形態學與哲學的關係。一切真正的歷史著作必定都是哲學,除非它純粹是螞蟻搬家。但是,那熱衷於體係的哲學家的運作,因為相信自己的結論的永久性而常常會犯下嚴重的錯誤。他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即每種思想都隻能生存於一個歷史的世界中,因而逃脫不了共有的必死之命運。他以為高級的思想具有永恆的、不可改變的客觀性,以為所有時代的重大問題都是同一的,因此它們在最後的分析中必能有獨一無二的答案。
但是,在這裏,問題和答案是一回事,重大的問題之所以重大,是因為這樣一個事實,即人們太過迫切地想要得到確切的解答,所以它們隻有作為生活之象徵時才具有意義。根本就沒有永恆的真理。每種哲學都是其自身且隻是其自身的時代的表現,而且——如果我們所講的哲學指的是有效用的哲學,而不是有關判斷形式、感覺範疇等等經院式的繁瑣事理——沒有兩個不同時代會有相同的哲學旨趣。區別不在於有些學說會死去,有些學說不會死去,而在於有些學說會在其所處的時代活著,有些學說則從來也不會存活。已成的思想可以不朽,這不過是一種幻想——實質是要看它們所表現的是什麽樣的人。人物越偉大,其哲學以及那在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中無需其各個因素、甚至無需其各個因素的相互兼容來加以證實的內在真理也就越真實。在最高的意義上說,哲學可以吸納一個時代的全部內容,在自身之內體認它,然後以某種偉大的形式或個性將其具體化,使其流傳下去,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哲學所披的科學外衣或其學問的外表在此是不重要的。沒有比建立一個體係來掩飾觀點的貧乏更簡單的了,即使是一個好的觀點,如果由一個裝腔作勢的蠢貨說出來,其價值也會喪失殆盡。隻有其對生命的必要性,才能決定一個學說是不是傑出的。
因此,在我看來,可用於檢驗一個思想家的價值的,是他對他自己的時代的偉大事實的眼光。隻有這能決定:他是否僅僅是一個聰明的體係或原理的建築師,隻擅長定義和分析,抑或他的著作和直覺所表達的是否是他的時代的心靈。一個不能很好地抓住和操控事實性的哲學家決不可能是第一流的哲學家。前蘇格拉底的哲學家大都是商人和政治家。為了在敘拉古把他的政治理念付諸於實施,柏拉圖幾乎窮盡了一生的心力,可也是這同一個柏拉圖發現了一套幾何學定理,使歐幾裏得(euclid)能夠建立起古典的數學體係。帕斯卡爾(pascal)——尼采隻知道他是一個“絕望的基督徒”——笛卡兒、萊布尼茨(leibniz)都是他們那個時代第一流的數學家和技術家。
我的看法不是這樣。我們是文明化的人,不是哥德式或羅可可式(rococo)的人;我們不得不考慮文化晚期生命的冷酷事實,與之平行的不是伯裏克利時代的雅典,而是愷撒時代的羅馬。對於西方人來說,偉大的繪畫或偉大的音樂不再是什麽問題。他們在建築方麵的潛力,在這幾百年來,已發揮殆盡。隻有外擴的潛力,還有發掘的餘地。不過,對於充滿了無限希望的、健康而且生氣勃勃的一代人來說,及時去發現這些希望中有些不會有什麽結果,我不認為這有什麽壞處。如果註定要破滅的恰恰是人們最為珍視的希望,那麽,一個經得起一切考驗的人是不會因此手足無措的。對於某些人來說,要他們在其決定性的歲月屈從於一種信念,承認自己在建築、戲劇、繪畫等領域已經沒有什麽可征服的,這問題確實是悲劇性的。可是,如果他們做不到又有什麽關係呢!迄今為止,人們習慣於承認在這些事情上是無所謂限度的,他們相信每個時期在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事可做。因此,得想盡辦法找點事做,至於藝術家的信念是否有道理,他的畢生之作是否有必要,這些事情還是留待他死後再解決吧。除了純粹的浪漫主義者之外,沒有人會在這條道上走到底。這種自負不是一個羅馬人的自負。如果一個人站在已廢棄的採石場前,寧可聽人告訴他第二天就可找到新的礦脈——由當時根本上虛假的和程式化的技藝所提供的一種欺哄——而不願有人指給他在就近就有一個豐富的和未開採過的黏土層,對於這樣的一個人,我們該作何感想?我認為,告訴後代人什麽是可能的——因此也是必要的——什麽是他們的時代的內在可能性中所沒有的,這一教訓對於他們當是有益的。迄今為止,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才智與力量之總體被浪費在錯誤的方向上了。西歐人——不論他怎樣歷史地思考和感覺——正處在某一始終不明確自己的方向的生命階段上;他在摸索他的道路,感受他的道路,但如果環境不順,他就會迷失方向。但是,現在,若幹世紀的工作終於使他能夠在與一般文化框架的關係中去觀察自己的生命中的意向,去考驗自己的力量和目標。我隻希望新的一代能為這本書所打動,把自己投身於技術而不是抒情詩,投身於海洋而不是畫筆,投身於政治而不是認識論。除此之外,他們沒有更好的事可做。
------------
第一章 導言(4)
------------
十五
剩下需要考慮的便是世界歷史的形態學與哲學的關係。一切真正的歷史著作必定都是哲學,除非它純粹是螞蟻搬家。但是,那熱衷於體係的哲學家的運作,因為相信自己的結論的永久性而常常會犯下嚴重的錯誤。他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即每種思想都隻能生存於一個歷史的世界中,因而逃脫不了共有的必死之命運。他以為高級的思想具有永恆的、不可改變的客觀性,以為所有時代的重大問題都是同一的,因此它們在最後的分析中必能有獨一無二的答案。
但是,在這裏,問題和答案是一回事,重大的問題之所以重大,是因為這樣一個事實,即人們太過迫切地想要得到確切的解答,所以它們隻有作為生活之象徵時才具有意義。根本就沒有永恆的真理。每種哲學都是其自身且隻是其自身的時代的表現,而且——如果我們所講的哲學指的是有效用的哲學,而不是有關判斷形式、感覺範疇等等經院式的繁瑣事理——沒有兩個不同時代會有相同的哲學旨趣。區別不在於有些學說會死去,有些學說不會死去,而在於有些學說會在其所處的時代活著,有些學說則從來也不會存活。已成的思想可以不朽,這不過是一種幻想——實質是要看它們所表現的是什麽樣的人。人物越偉大,其哲學以及那在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中無需其各個因素、甚至無需其各個因素的相互兼容來加以證實的內在真理也就越真實。在最高的意義上說,哲學可以吸納一個時代的全部內容,在自身之內體認它,然後以某種偉大的形式或個性將其具體化,使其流傳下去,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哲學所披的科學外衣或其學問的外表在此是不重要的。沒有比建立一個體係來掩飾觀點的貧乏更簡單的了,即使是一個好的觀點,如果由一個裝腔作勢的蠢貨說出來,其價值也會喪失殆盡。隻有其對生命的必要性,才能決定一個學說是不是傑出的。
因此,在我看來,可用於檢驗一個思想家的價值的,是他對他自己的時代的偉大事實的眼光。隻有這能決定:他是否僅僅是一個聰明的體係或原理的建築師,隻擅長定義和分析,抑或他的著作和直覺所表達的是否是他的時代的心靈。一個不能很好地抓住和操控事實性的哲學家決不可能是第一流的哲學家。前蘇格拉底的哲學家大都是商人和政治家。為了在敘拉古把他的政治理念付諸於實施,柏拉圖幾乎窮盡了一生的心力,可也是這同一個柏拉圖發現了一套幾何學定理,使歐幾裏得(euclid)能夠建立起古典的數學體係。帕斯卡爾(pascal)——尼采隻知道他是一個“絕望的基督徒”——笛卡兒、萊布尼茨(leibniz)都是他們那個時代第一流的數學家和技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