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考古人員在東耳室清理到最後一種器物時,蒙在墓主人臉上那塊神秘的黑色蓋頭終於揭開了一角。


    考古人員最後清理的是存放於東耳室後壁的一套青銅句鑲,這套句耀共由8件組成,在嶺南地區屬首次發現,此器出土時多數大小相套,器形基本相同。主要特點是器體碩重,胎壁較厚,柄、身合體鑄出,且柄作扁方形實柱體,上寬下窄,舞麵平整作橄欖狀。從外形卜看,器體上大下小,口呈弧形,一麵光!衍無文,另一麵則陰刻篆文“文帝九年樂府「造”,其文分為兩行,其下每件又分別陰刻“第一”至“第八”的編碼。一號為“第一”的句耀最大,通高醉厘米,重40公斤,以下依次遞減,到號為“第八”的句摧時,通高隻有36.8厘米,重10.75公斤。句耀,作為吳越的一種樂器,在象崗古墓發掘前,於安徽、江蘇、浙江、湖北等地均有出土,個別銘刻中還有自名“句耀”的字樣,此次在象崗山古墓發現的刻銘“文帝九年”的句鑲,當是南越國樂府所鑄。根據史料記載,隻有南越國第二代王曾自稱“文帝”,這個“文帝九年”應是西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而這個時候南越第一代王趙佗早已死去,在位的則是第二代下趙昧,如果史書中記載的南越第三代王嬰齊的墓確實被孫權大軍盜掘,那麽此墓屬於趙昧或趙昧時代其家族主要成員的可能性極大,因為在嬰齊之後繼位的第四、第五代上,止逢刀光劍影的動盪亂勢,不可能從容不迫地建造如此規模浩大的墓穴,隻有趙睞或他同時代的高級貴族才有可能做出這罕世之舉。難道這墓中的主人真的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南越國第二代王趙昧嗎?


    第三章


    南征百越


    戰國烽煙漸息,秦始皇問鼎中原。南強北勁,匈奴和百越兩大勢力對秦王朝再度構成威脅。在精心策劃之後,50萬秦軍兵發嶺南。百越之地刀光劍影。血戰過後,秦始皇下令開鑿靈渠,強大的秦軍再次伐越,百越之地終於落入強秦的掌中··


    血戰嶺南


    公元前221年,曾在戰國末期叱吒風雲的齊、楚、燕、韓、趙、魏等關東六國,在秦國軍隊為期15年的征討中全部滅亡門中原大地上持續兒百年的割據混亂局麵宣告結束,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製中央集權的國家—秦帝國形成了。到此,北至今日的長城,南到長}t南岸,東至東海、黃海,西到巴蜀,盡入秦帝國的版圖。秦帝國的締造者—秦始皇所建立的輝煌偉業,正如他自己所誇耀的那樣:“德逾三皇,功蓋五帝:”為了使這個王朝的江山永固井傳之於子孫萬代,極具雄刁‘大略又陰險狡詐的秦始皇採取了以下種種措施:


    一、把六國的王族和富豪都遷到秦都鹹陽居作,便於就近監視;二、把全國分為二十六郡,郡以下設縣,郡、縣的長官都由朝廷委派。這樣,統治全國官民的大權便牢牢掌握在皇帝一個人的手中;三、沒收六國的兵器,運到鹹陽銷熔,鑄成為!‘二個大銅人,以防止六國十民造反;四、令全國焚燒諸子百家的書籍(竹簡),隻保留算術、農藝、工藝等幾種雜1子。士人要想學習文化,可就近拜官史為師,學習法律等幾種不涉及政治的書籍。


    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16年),秦王朝頒布“使黔首自實田”的法令。所謂黔首,即編人農、工、商戶的二種平氏。這道法令就是命農民、半工半農、半商半農的入民白行圈定所耕的土地,並向當地縣衙門呈報,嗣後便直接向政府繳納租稅。這種做法從根本上阻塞了六國所有的舊貴族,包括“士”這個階層依靠農民租稅為生的道路,逼迫他們隻能乖乖地遵從秦朝的法令,或者拜吏為師學文,或者被征人軍隊服役習武。


    以上種種防範措施和治國之策的實行,使國內形勢衡時平靜下來,但這種平靜並未標誌著這位“千古一帝”秦始皇建立的秦王朝從此安然無事。因為剛剛誕生的秦帝國還麵臨著兩大強勁之敵的威脅,他們分別是北方的匈奴和嶺南地區的百越。


    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一個遊牧民族,據說這個民族曾是夏王朝的後裔,戰國時稱為匈奴或胡。他們既無城郭,也無宮室,專以遊牧為生。其生活習俗是食肉衣皮,隨水草遷徙,注重騎馬射獵,崇尚強武。大約在戰國晚期,匈奴開始進人階級社會,並產生了一位領袖,叫頭曼單於。這個時候的匈奴貴族,大肆擄掠,常乘他國邊境空虛無備之時,南下劫奪牲畜人口,給周邊國家造成極大的危害。當時中原北部的燕、趙、秦三國,曾分別在邊境築造長城以作防守,同時還經常派數十萬大軍警戒反擊,但收效不大。因為匈奴兵進攻與撤退的速度很快,大多數匈奴勁騎從他們集結地出發,隻需一天一夜就可以到達關中地區,在速度上遠勝於中原騎兵,而中原步兵更是望塵莫及。倘匈奴占領區域遇上天早等不虞之年,為了生存就會出動大隊人馬南下中原進行掠奪。


    就在中原諸侯國之間狼煙四起,相互攻伐,強秦逐漸蠶食山東六國的十幾年間,匈奴人由弱到強,由強到大,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攻擊力量。也就在這個期間,頭曼單於曾親率幾十萬人眾,多次南侵,並一舉攻占了河套地區。他們不僅破壞當地經濟,還將大批男女擄去充做奴隸。在這種情形下,秦始皇不得不派出大將蒙恬率軍30萬北伐匈奴,奪取河南地,並在黃河以東、陰山以南地區設置34個縣,後再置九原郡,同時在黃河一段地區依河築塞,利用地形地勢,連接戰國時秦、趙、燕三國的舊長城,築起一條西起臨挑、東至遼東的萬裏長城,以抵禦匈奴的攻擊,保護北方的農業區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嶺南震撼:南越王墓發現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嶽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嶽南並收藏嶺南震撼:南越王墓發現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