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教會學校對孔祥熙還有一個很大的誘惑:不收學費。孔祥熙上了華美公學,不僅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幫助父親減少家用開支,這樣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豈料此事剛一傳開,立刻又在孔氏家族內部掀起軒然大波。程家莊井兒院失去了往日的平靜與融洽。
當時孔氏家族中的所有人都認為,孔聖人的後代進洋人辦的學校學習,簡直是天大的笑話,簡直敗壞門風。如此不成體統的先河一開,將來不可收拾。
於是族中的一位長者,自恃年高望眾,劈頭髮問孔繁慈:
“你們是不是孔家的後代?”
“是”。孔繁慈答道。
“是就好,你說說是外國人的洋玩意兒好,”老者說著翻了孔繁慈一眼,“還是咱們老祖宗的東西好?”
“這--這--”孔繁慈語塞了。
看到孔繁慈答不上來。那老者進一步教訓孔繁慈道:“以玄聖的後裔,竟然降格以求,信奉洋教,這不僅是孔門的恥辱,而且更有失神明華胄的體麵。小孩子不明事理,你怎麽可以答應他呢?”
對於族中長者的發難,孔繁慈無可奈何,知道一時也解釋不清。他隻好硬著頭皮陪笑應道:“您老人家有所不知,進洋人的學校,不一定就非信洋教不可”。
“那也不能進洋學校。和洋人發生關係就不行,會有生命危險。”那老者怒視著孔繁慈,氣得鬍子一抖一抖的。
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不歡而散。
孔繁慈是個知書達理之人,思想較為開化,對世界潮流的發展大趨勢,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看法。正是因為這一點,他才站在兒子一邊,對孔祥熙上“華美公學”讀書堅決表示支持。
不過,孔繁慈也深知眼下中國民眾痛恨洋人,其反侵略、反洋教的運動一浪高過一浪。當時,在全國各地殺洋人、毀教堂的事時有發生。比如前些年在孔祥熙還沒有出生時,就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天津教案”。對於這一切,孔繁慈認為那都是因為個別的洋人造成的,準確地說是由於個別洋人一些過激的作法造成的。在太穀,孔繁慈親身經歷了兒子有病進教會醫院治療這件事,他接觸到的洋人都是和藹可親且對他們父子都是倍加關懷和照顧。事實最具說服力。孔繁慈相信太穀的洋人幹不出什麽“壞事”,既然不幹“壞事”,也就發生不了殺洋人,毀教堂這類的事,他們父子的生命也更談不上有什麽危險。
當然,在這裏孔繁慈的看法和推理是不夠全麵的,帶有嚴重的感情色彩。應該說,當年在中國全國範圍內掀起的那種群眾自發的反侵略、反洋教運動,是由於洋人普遍的不法行為造成的。絕不是“個別”,而是大多數。或者說在中國,洋人傳教和群眾反教這對矛盾中,傳教士是矛盾的主要方麵。
當年有一個西方傳教士曾直言不諱地說:基督教傳人中國,就是要“統治中國,使中國基督教化”。他們要使中國人“愛其教主,乃過於愛其朝廷”。
清朝末年,大批的傳教士,在中國宣傳基督教,招人“信教”,以張揚外國勢力;引人“投教”並出錢收買貧苦的人“吃教”,他們惡意挑撥教徒與非教徒之間的關係,愚弄和控製教徒的思想,甚至明目張膽地勾引中國人背叛祖國。他們辦賑災,辦醫院,辦育嬰堂,乃是傳教士“用極小的資本,獲得最大的結果”的一種傳教手段;他們辦報刊,辦學校,輸送留學生是為了培養服從基督教會的各種“人才”,也是“控製中國發展”的“最圓滿和最美妙的方式”。傳教士以教會、教堂、學校、報館、醫院和育嬰堂等為據點,在中國撒開了一張大而密的文化侵略網。可以說,當年的基督教教會,就是西方列強在中國推行侵略政策的大本營。
也正是因為當年那些外國傳教士在華罄竹難書的罪惡行為,在神州大地廣泛流傳並傳至山西太穀之後,才在太穀孔氏家族中引起強烈的牴觸和巨大的恐慌的。所以說那位族中長者及其所代表的一部分孔門族人,才出麵強烈反對孔祥熙到教會開辦的學校去讀書,尤其反對孔繁慈父子去信什麽洋教。在這些因循守舊、頑固不化的人眼裏,孔家父子的行為簡直就是背叛,一種對祖宗的叛逆行徑。所以他們要出麵製止,要替天行道。甚至這些人還認為,他們這樣做是對孔繁慈父子的一種愛護或說一種拯救。倘若沒有他們的這麽一種愛心,孔家父子倆指不定要墮落到什麽地方去呢。
在當年的中國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抱著這樣愚頑不靈的心理。他們不肯睜開眼睛看世界,隻一味地知白守黑,指鹿為馬,蒙自己也蒙別人。本來,剛剛發生不久的孔祥熙洋人醫院治病的事,已經證實了西方的一些科學技術(包括醫學方麵)的確比我們先進了許多。我們中國人自己不行的,就首先應該承認,應該虛心學習,然後迎頭趕上就是了;而絕對不該為沒髒水連同盆裏的孩子也一齊倒掉。
寫到這裏,我們才由衷地感受到,魯迅先生當年為什麽要提出並那般地強調“拿來主義”。
不過在當時,也有一些思想較開明的人認為,西方列強之所以強大,是因為他們有先進的科學。中國之所以落後,是因為中國的閉關自守。中國要想變得和西方國家一樣強大,就必須向西方先進國家學習。並且,當時也確乎存在一些有識之士,決定用自己從西方洋人手裏學來的先進科學知識,來拯救自己的國家,拯救自己的民族。
豈料此事剛一傳開,立刻又在孔氏家族內部掀起軒然大波。程家莊井兒院失去了往日的平靜與融洽。
當時孔氏家族中的所有人都認為,孔聖人的後代進洋人辦的學校學習,簡直是天大的笑話,簡直敗壞門風。如此不成體統的先河一開,將來不可收拾。
於是族中的一位長者,自恃年高望眾,劈頭髮問孔繁慈:
“你們是不是孔家的後代?”
“是”。孔繁慈答道。
“是就好,你說說是外國人的洋玩意兒好,”老者說著翻了孔繁慈一眼,“還是咱們老祖宗的東西好?”
“這--這--”孔繁慈語塞了。
看到孔繁慈答不上來。那老者進一步教訓孔繁慈道:“以玄聖的後裔,竟然降格以求,信奉洋教,這不僅是孔門的恥辱,而且更有失神明華胄的體麵。小孩子不明事理,你怎麽可以答應他呢?”
對於族中長者的發難,孔繁慈無可奈何,知道一時也解釋不清。他隻好硬著頭皮陪笑應道:“您老人家有所不知,進洋人的學校,不一定就非信洋教不可”。
“那也不能進洋學校。和洋人發生關係就不行,會有生命危險。”那老者怒視著孔繁慈,氣得鬍子一抖一抖的。
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不歡而散。
孔繁慈是個知書達理之人,思想較為開化,對世界潮流的發展大趨勢,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看法。正是因為這一點,他才站在兒子一邊,對孔祥熙上“華美公學”讀書堅決表示支持。
不過,孔繁慈也深知眼下中國民眾痛恨洋人,其反侵略、反洋教的運動一浪高過一浪。當時,在全國各地殺洋人、毀教堂的事時有發生。比如前些年在孔祥熙還沒有出生時,就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天津教案”。對於這一切,孔繁慈認為那都是因為個別的洋人造成的,準確地說是由於個別洋人一些過激的作法造成的。在太穀,孔繁慈親身經歷了兒子有病進教會醫院治療這件事,他接觸到的洋人都是和藹可親且對他們父子都是倍加關懷和照顧。事實最具說服力。孔繁慈相信太穀的洋人幹不出什麽“壞事”,既然不幹“壞事”,也就發生不了殺洋人,毀教堂這類的事,他們父子的生命也更談不上有什麽危險。
當然,在這裏孔繁慈的看法和推理是不夠全麵的,帶有嚴重的感情色彩。應該說,當年在中國全國範圍內掀起的那種群眾自發的反侵略、反洋教運動,是由於洋人普遍的不法行為造成的。絕不是“個別”,而是大多數。或者說在中國,洋人傳教和群眾反教這對矛盾中,傳教士是矛盾的主要方麵。
當年有一個西方傳教士曾直言不諱地說:基督教傳人中國,就是要“統治中國,使中國基督教化”。他們要使中國人“愛其教主,乃過於愛其朝廷”。
清朝末年,大批的傳教士,在中國宣傳基督教,招人“信教”,以張揚外國勢力;引人“投教”並出錢收買貧苦的人“吃教”,他們惡意挑撥教徒與非教徒之間的關係,愚弄和控製教徒的思想,甚至明目張膽地勾引中國人背叛祖國。他們辦賑災,辦醫院,辦育嬰堂,乃是傳教士“用極小的資本,獲得最大的結果”的一種傳教手段;他們辦報刊,辦學校,輸送留學生是為了培養服從基督教會的各種“人才”,也是“控製中國發展”的“最圓滿和最美妙的方式”。傳教士以教會、教堂、學校、報館、醫院和育嬰堂等為據點,在中國撒開了一張大而密的文化侵略網。可以說,當年的基督教教會,就是西方列強在中國推行侵略政策的大本營。
也正是因為當年那些外國傳教士在華罄竹難書的罪惡行為,在神州大地廣泛流傳並傳至山西太穀之後,才在太穀孔氏家族中引起強烈的牴觸和巨大的恐慌的。所以說那位族中長者及其所代表的一部分孔門族人,才出麵強烈反對孔祥熙到教會開辦的學校去讀書,尤其反對孔繁慈父子去信什麽洋教。在這些因循守舊、頑固不化的人眼裏,孔家父子的行為簡直就是背叛,一種對祖宗的叛逆行徑。所以他們要出麵製止,要替天行道。甚至這些人還認為,他們這樣做是對孔繁慈父子的一種愛護或說一種拯救。倘若沒有他們的這麽一種愛心,孔家父子倆指不定要墮落到什麽地方去呢。
在當年的中國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抱著這樣愚頑不靈的心理。他們不肯睜開眼睛看世界,隻一味地知白守黑,指鹿為馬,蒙自己也蒙別人。本來,剛剛發生不久的孔祥熙洋人醫院治病的事,已經證實了西方的一些科學技術(包括醫學方麵)的確比我們先進了許多。我們中國人自己不行的,就首先應該承認,應該虛心學習,然後迎頭趕上就是了;而絕對不該為沒髒水連同盆裏的孩子也一齊倒掉。
寫到這裏,我們才由衷地感受到,魯迅先生當年為什麽要提出並那般地強調“拿來主義”。
不過在當時,也有一些思想較開明的人認為,西方列強之所以強大,是因為他們有先進的科學。中國之所以落後,是因為中國的閉關自守。中國要想變得和西方國家一樣強大,就必須向西方先進國家學習。並且,當時也確乎存在一些有識之士,決定用自己從西方洋人手裏學來的先進科學知識,來拯救自己的國家,拯救自己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