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起來。”諾格揚向一名技術人員喊道。
在黑乎乎的房間裏,地板上出現了我在那張小照片上見過的、立著一圈柱子的昏暗的平原。群星密布的夜晚,天空直抵到圓頂天花板上;太陽的亮度隻比天狼星高兩到三倍,正低低地掛在地平線上。
“最近的冰柱距地理北極有55米遠。”諾格揚說。
“冰柱?”
“他們就是這樣叫的。”
“柱是指一圈土質小山。”我反駁道。
“是從石柱群類推出來的。”諾格揚興高采烈地說,“再說,冰柱建在一個開墾過的隕石坑邊緣,它們高出平原一兩米,你可以把隕石坑的環狀邊緣稱之為你的柱子。”
“無稽之談。”
“那麽位置在哪裏?”斯多爾烏斯問。以前我和他一起研究過記時方法,那是他的專長。
“全息圖片是亞瑟·葛羅斯金拍的。他是‘帕爾塞福涅’號上最重要的行星學家。他為我們提供了他們到達的行進路線。注意那輕輕搖晃的地平線。它馬上就要出現在我們麵前了。現在是冥王星北半球的夏天,所以石柱一直處於陽光照耀之下。”
“難道那會是巨型發電站?”我挖苦道。
“你明白我是什麽意思。靜一下,它來了。”
可斯多爾烏斯還在說:“這個隕石坑肯定有幾億年的歷史了。
……個距任何天體都非常遙遠的行星怎麽會有這麽多的隕石坑?”
“對此還沒有統一的看法。”萊維斯說,“一種理論認為冥王星曾是一顆由氣體組成的巨大行星的衛星,在遭受經常性的嚴重撞擊後又被附近的爆炸衝擊到星係的邊緣。”
“同時出現了什麽情況呢?”斯多爾烏斯說。
“我不知道。問維裏科夫斯基。”萊維斯笑道,“芝德喬伍斷言隕石坑有780億年的歷史。冥王星是從一個極為久遠的太陽係裏俘獲的一顆行星。”
地平線突然被十二個白點切斷,像星星發出的白色光芽。我們斂聲屏息。
載著全息攝像機的手推車正在輕輕駛過一堵隱沒的坑壁,不一會兒整個冰塔圈都出現在地平線上,映人我們的眼簾。當它越來越近時,我的心開始痛苦地狂跳。
手推車從兩根塔柱之間移到圈子的中心,地表的風化層很平整,難道建造紀念碑時沒有動過這一片地方留下些痕跡嗎?塔柱的平均高度為10—15米,寬2~3米,厚1~2米,有的要比這大得多。有三根柱子的橫截麵是三角形而不是長方形。有一根近似方形的冰柱底部已經斷裂,跌落在正中央,碎成許多稜角鋒利的白色冰塊。
全息攝影機移向這些碎石,等到鏡頭停住時,我走到會議室的另一頭,站在齊踝深的幻景般的冰岩裏。
其他人正喋喋不休地談論著土星上的水冰和新石器時代不列顛的石柱圈……可我對他們的話充耳不聞,隻盯著畫麵。我沉浸在全息攝影所營造的廣袤的空間幻景中,竭力想體會一下親歷此境的感受。
“那些大石柱後麵就是北極。”諾格揚說。
“安靜一下,讓我們好好看看。”我說。
我四處邊走邊看。有的人對形狀有很好的感覺。
這是人類建築,我對此確信無疑;那上麵存留著思維的印跡,就像石窟壁上的油畫。六十六根石柱,各自的距離大約是十米左右。
我突然回憶起了什麽,我轉身走開去,來到那些正在解讀石柱銘文的人旁邊。
字跡刻得很深,下麵是十六道斜線。
我回想起來的石柱群就是這樣的嗎?不……我記得我有一張它的明信片,一隻小小的家畜站在一個保護性穹頂下,就像雷納爾蒂的一件雕塑。一根楣梁使它呈現出一種不同的麵貌。不,是別的什麽……一個摩爾人……像錫鐓一般的大海……現在換了另一幅畫麵。它給予我們的感受勝過所有別的畫麵,太美妙了,可是我有時並不這樣想。抑或那是一種解脫感?
我茫然地從他們身邊走開。看著聳立在那起伏不平的地表上的冰柱,一種陌生感攫住了我,我蹲在地上,從沙堆中穿行而過,仿佛我已不存在似的,仿佛我是全息圖像而那地表卻成了真實的東西。我已感覺不到屋子的存在,有那麽一陣子我宛若在冥王星上,它幾乎是透明的,在那兒你可以不用穿太空服,可以呼吸到清冷的空氣,我凝望著一根石柱,那裏比地球天空上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要寧靜,都要神秘莫測。驚奇……那麽罕見,那麽渴盼……真像它的表親地球:我的腦海裏突然湧現出這樣的想法。
正是這幾近深深的恐懼把這莫名其妙的回憶從若隱若現變為清晰的印象:海邊的荒漠上掛著一彎拇指大的新月,瑪德蓮的圓臉充滿了憐憫之情。
我猛地站起身,又是害怕,又是興奮。我在地球的旅行……每一幅畫麵都像海藻一樣縷縷相連,一幅幅畫麵接踵而至。我的腦袋一片?昆亂,血液在奔湧,冥王星和火星一起消失了。
燈亮的時候,我正努力控製自己的情緒,我擔心同事們看到我那樣子會以為我瘋了。
我無暇顧及這些。我向諾格揚和斯多爾烏斯告了個假便踉踉蹌蹌地走出中心,走進晴朗的下午那令人目眩的陽光中。
在黑乎乎的房間裏,地板上出現了我在那張小照片上見過的、立著一圈柱子的昏暗的平原。群星密布的夜晚,天空直抵到圓頂天花板上;太陽的亮度隻比天狼星高兩到三倍,正低低地掛在地平線上。
“最近的冰柱距地理北極有55米遠。”諾格揚說。
“冰柱?”
“他們就是這樣叫的。”
“柱是指一圈土質小山。”我反駁道。
“是從石柱群類推出來的。”諾格揚興高采烈地說,“再說,冰柱建在一個開墾過的隕石坑邊緣,它們高出平原一兩米,你可以把隕石坑的環狀邊緣稱之為你的柱子。”
“無稽之談。”
“那麽位置在哪裏?”斯多爾烏斯問。以前我和他一起研究過記時方法,那是他的專長。
“全息圖片是亞瑟·葛羅斯金拍的。他是‘帕爾塞福涅’號上最重要的行星學家。他為我們提供了他們到達的行進路線。注意那輕輕搖晃的地平線。它馬上就要出現在我們麵前了。現在是冥王星北半球的夏天,所以石柱一直處於陽光照耀之下。”
“難道那會是巨型發電站?”我挖苦道。
“你明白我是什麽意思。靜一下,它來了。”
可斯多爾烏斯還在說:“這個隕石坑肯定有幾億年的歷史了。
……個距任何天體都非常遙遠的行星怎麽會有這麽多的隕石坑?”
“對此還沒有統一的看法。”萊維斯說,“一種理論認為冥王星曾是一顆由氣體組成的巨大行星的衛星,在遭受經常性的嚴重撞擊後又被附近的爆炸衝擊到星係的邊緣。”
“同時出現了什麽情況呢?”斯多爾烏斯說。
“我不知道。問維裏科夫斯基。”萊維斯笑道,“芝德喬伍斷言隕石坑有780億年的歷史。冥王星是從一個極為久遠的太陽係裏俘獲的一顆行星。”
地平線突然被十二個白點切斷,像星星發出的白色光芽。我們斂聲屏息。
載著全息攝像機的手推車正在輕輕駛過一堵隱沒的坑壁,不一會兒整個冰塔圈都出現在地平線上,映人我們的眼簾。當它越來越近時,我的心開始痛苦地狂跳。
手推車從兩根塔柱之間移到圈子的中心,地表的風化層很平整,難道建造紀念碑時沒有動過這一片地方留下些痕跡嗎?塔柱的平均高度為10—15米,寬2~3米,厚1~2米,有的要比這大得多。有三根柱子的橫截麵是三角形而不是長方形。有一根近似方形的冰柱底部已經斷裂,跌落在正中央,碎成許多稜角鋒利的白色冰塊。
全息攝影機移向這些碎石,等到鏡頭停住時,我走到會議室的另一頭,站在齊踝深的幻景般的冰岩裏。
其他人正喋喋不休地談論著土星上的水冰和新石器時代不列顛的石柱圈……可我對他們的話充耳不聞,隻盯著畫麵。我沉浸在全息攝影所營造的廣袤的空間幻景中,竭力想體會一下親歷此境的感受。
“那些大石柱後麵就是北極。”諾格揚說。
“安靜一下,讓我們好好看看。”我說。
我四處邊走邊看。有的人對形狀有很好的感覺。
這是人類建築,我對此確信無疑;那上麵存留著思維的印跡,就像石窟壁上的油畫。六十六根石柱,各自的距離大約是十米左右。
我突然回憶起了什麽,我轉身走開去,來到那些正在解讀石柱銘文的人旁邊。
字跡刻得很深,下麵是十六道斜線。
我回想起來的石柱群就是這樣的嗎?不……我記得我有一張它的明信片,一隻小小的家畜站在一個保護性穹頂下,就像雷納爾蒂的一件雕塑。一根楣梁使它呈現出一種不同的麵貌。不,是別的什麽……一個摩爾人……像錫鐓一般的大海……現在換了另一幅畫麵。它給予我們的感受勝過所有別的畫麵,太美妙了,可是我有時並不這樣想。抑或那是一種解脫感?
我茫然地從他們身邊走開。看著聳立在那起伏不平的地表上的冰柱,一種陌生感攫住了我,我蹲在地上,從沙堆中穿行而過,仿佛我已不存在似的,仿佛我是全息圖像而那地表卻成了真實的東西。我已感覺不到屋子的存在,有那麽一陣子我宛若在冥王星上,它幾乎是透明的,在那兒你可以不用穿太空服,可以呼吸到清冷的空氣,我凝望著一根石柱,那裏比地球天空上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要寧靜,都要神秘莫測。驚奇……那麽罕見,那麽渴盼……真像它的表親地球:我的腦海裏突然湧現出這樣的想法。
正是這幾近深深的恐懼把這莫名其妙的回憶從若隱若現變為清晰的印象:海邊的荒漠上掛著一彎拇指大的新月,瑪德蓮的圓臉充滿了憐憫之情。
我猛地站起身,又是害怕,又是興奮。我在地球的旅行……每一幅畫麵都像海藻一樣縷縷相連,一幅幅畫麵接踵而至。我的腦袋一片?昆亂,血液在奔湧,冥王星和火星一起消失了。
燈亮的時候,我正努力控製自己的情緒,我擔心同事們看到我那樣子會以為我瘋了。
我無暇顧及這些。我向諾格揚和斯多爾烏斯告了個假便踉踉蹌蹌地走出中心,走進晴朗的下午那令人目眩的陽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