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紐線群島……—位於外流河中的石丘比周圍的岩石要堅硬得多,一場災難性的洪水沖成了這條河道,把那些圓丘沖刷成奇形怪狀的樣子。


    我記得在去地球的旅程中我一直呆在離心器裏以適應地球的重力,好為著陸做準備。


    我的第三任妻子梅琪已經離開了我,她希望我放棄這趟出遊,我並不想結束這段婚姻。我們有孩子,我早已習慣這樣的生活。我不想打破這些習慣,可我就是想去地球。


    委員會最不願意有人去那兒,但我還是爭取到了機會。


    啟程時,我心中未免有些惆悵,整個生活在我的身後轟然倒地。我又一次處於過渡時期,生活規律打亂了,痛苦極了。


    很快我就養成了新的習慣,翻開了新的一頁。


    旅行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這期間發生的每一件事我都記得。


    每天我都努力工作,漸漸地身子不再像一個大包袱把我往下拽了,雖然還是有點沉,不過我已能承受。每天我都同那些機器打交道,累得什麽都不去想。


    還有一個女子也和我做一樣的工作,不過她的興致更高,工作起來胸膛就脹鼓鼓的像兩個枕頭,渾身都在淌汗。她興高采烈地敲打著那些機器,嘲笑我齜牙咧嘴的樣子。


    你用過這台機器嗎?她總是這樣問我。那一台呢?


    我搖著頭去試試那些機器。


    她隻談論工作上的事,我就喜歡這一點。她叫瑪德蓮,年齡與我相仿……一百歲左右。至於她的模樣,我隻記得她有一頭濃密的金黃色的秀髮,在離心器裏的時候她就把頭髮紮在腦後,平常就任其披散,我的視線總是為這一頭長髮所吸引。她體格健壯。


    可我從未想過我是否正墜人情網。


    我又能怎麽樣呢?我已厭倦了愛情,我的心已枯竭,再也無力感受愛情了,我一生談了幾次戀愛?是不是愛情也是一種有限的力量,像含水層一樣總有一天會流光?


    瑪德蓮和我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可我就喜歡這樣),因此,當幹完活時,我們會聊上幾小時。


    她教我跳繩。我們交談著彼此的經歷。她曾幫別人組織過旅遊,所以以前到過地球兩次。


    每天我倆都在地球的“空氣雲層”中工作得精疲力竭,也許這種“空氣雲層”對大腦還是有點作用,因為不管我如何克製自己不要去胡思亂想,我還是又一次感覺到了愛情的來臨。


    人類是多麽地軟弱無助啊,令人思之悚然!


    我們總這樣想:“我了解自己,我會改變的,我會控製住局麵的。我會保護自己的。”可是一旦麵臨任何一種壓力時,我們的行為方式恰恰帶著與生俱來的天性的烙印,帶著那潛藏在“我”之下的性格特徵。於是,我墜人了情網,不能自拔,像患了病一樣。


    瑪德蓮很喜歡我。


    我減輕了體重,這樣走路輕便多了。我盡量避免照離心器中的鏡子,因為我那紅臉頰和直硬的黑頭髮是多麽令我失望,我長得太難看了,簡直無法補救。(虛榮心得慢慢地才會減退的,即使過了兩百年,到那時我們的臉和海龜一樣滿是紋路,我們還是會美其名曰經驗和感情生活歷史的偉大地圖。而此時我才不過一百歲,看上去還很年輕。)。


    記憶留存在相互聯繫的一個個小格子裏,像一片片絲絲相連的矽藻!


    下了短途汽車,我們來到一片荒涼之地,我們這群人就像是一群哥倫布。除了繁重的工作讓我覺得沉重,強烈的陽光也照得我頭暈目眩。天空像要燃燒一樣。天空是藍色的……這種顏色火星上可沒有,不過我還是覺得似曾相識。


    旅行中留下的主要回憶有:瑪德蓮帶著我從曼楚皮楚出發,我倆都嘲笑復活節島上那些莊嚴的雕像,我在名勝和其他方麵的知識令導遊佩服得五體投地。雖然我對地球上的遺蹟從讀書時代起就有一種夢幻般的熟識感,我還是和旅遊團中的其他人一樣睜大眼睛、伸長脖子四處觀望。我們看上去一定像一群行星採礦工。


    一片更大的矽藻:有天晚上在吳哥窟,我和瑪德蓮爬上那破舊的寺廟,天上的星星在閃爍,灰濛濛的。


    周圍的樹林沐浴在一片柔和的微光中,站在掛滿葡萄藤的塔頂上,我在她臉上看到了一種熟悉的表情。


    正當我擁她人懷想要吻她時,一隻拳頭般大的蟲子在我倆臉之間嗡嗡直鬧。


    我們連忙向後跳開……“天哪”……我們跌跌撞撞地躍過葡萄藤,一邊嬉笑著:“那是什麽?”


    “我不知道,”瑪德蓮說,“可真難看!”


    “別糊弄人!是一隻蜻蜓吧?”


    “你可把我問住了。”我們小心地環顧四周,“希望不要又來一隻。”


    “我也這樣想。”


    “真高興火星上沒有這麽大的蟲子。”


    “我也是。駭人的蟲子,這下好了。”


    我們哈哈大笑,又擁抱在一起。


    過了一會兒,她說:“我們不能在這兒親熱,會遭到‘蟲子’襲擊的!”


    於是我們回到旅館,去了她的房間。


    在珀塞波利斯時,有一幅畫麵我記得很清楚:我走在那像泰姆勃蘭(即泰摩蘭)一樣鋪滿大理石的地麵上,愉快地想著剛才的事情,她對我說:“你帶來一種全新的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冰柱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 金·斯坦利·魯賓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 金·斯坦利·魯賓遜並收藏冰柱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