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wxs.com 第108章 巨大的圍剿
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 作者:滾動的苦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耿家,李家跟徐家,都覺得這是一場巨大的圍剿。
從大層麵來說,跟曆朝曆代文官們聯合起來對武官們的不遺餘力的圍剿是一樣的。
往小了說,就是目前朝中文官背後的世家大族對跟著皇祖父把江山打下來的這一群人的圍剿。
類似圍剿在唐朝宋朝都發生過。
開國皇帝武力稱帝,其後武官式微,文臣把持朝政,到最後偌大皇朝,轟然倒地。
明朝前麵的元朝差不多也是如此。
當年先皇就是因為看不慣元末官員的貪墨斂財,朝廷的橫征暴斂才奮起反抗的。
建朝以後先皇就一直防著士族,也打壓士族。
於是明朝的這幫子士族世家比唐宋元那會的陰暗許多,下手也早了很多。
他們轉明為暗,除了在朝廷裏慢慢的擴大勢力,還把手伸向了後院。
所以,他們這幫打仗厲害的人到了這會才發現了不對勁。
一查,才發現整個事情撲朔迷離,一環扣一環。
這場史無前例的後院圍剿。
可能從建朝初期,先皇確定了前大伯的太子身份那會,他們就開始謀劃。
現在這位新帝朱允炆的娘親呂氏,被成功送入太子府後,就宣告正式開始。
呂氏,太常寺卿呂本之女。
通俗的說,呂氏是文官家的閨女,天然的文官派係。
呂氏進東宮的時間,沒有人知道;通過什麽途徑進宮,也沒有人知道。
宮中沒有記載,宮外也沒有風聞。
太子已經沒了,東宮的人到現在都換了不知道多少波了,到了這會,連一個知情人都沒有。
按朱允炆的歲數推算,呂氏必須是在洪武九年以前進的東宮。
據說,呂氏進宮以後,太子妃常氏跟她關係很好,東宮後院妻妾和睦。
太子並不是好色之人,所以東宮後院的女人並不多,除了太子妃,所有女人都沒有品級。
在常氏因難產而死之前,呂氏也僅僅是記錄在皇家玉碟上東宮第二子的生母。
在這裏可以推論,太子還比較持正,哪怕呂氏生了孩子,也沒有為呂氏請封。
洪武十年,朱允炆出生。
洪武十一年,常氏難產,留下剛剛出生的朱允熥薨逝。為了剛剛出生的朱允熥有人悉心撫育,太子本著生不如熟的原則,呂氏成了正經的太子妃,朱允熥被養在了呂氏的膝下。
洪武十五年,皇太孫朱雄英沒了。長兄沒了,朱允炆成了皇長孫。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沒了。親爹死了,朱允炆被冊封為皇太孫。
洪武三十一年,先皇沒了。親祖父死了,朱允炆承繼大統成了新帝。
這整個事情的發展,耿李徐三家原本覺得,是朱允炆氣運逆天,福運滔天。
但,反過來一琢磨,如果親哥親爹親祖父不死,這皇位跟他沒有一文錢的幹係。
作為既得利益者,前麵這些人的死,跟他有沒有關係?
就是在這裏,耿李徐三家開始有了懷疑。
但還隻是懷疑,真正讓他們開始花力氣去查是朱允炆繼位後的一項最平常不過的舉措。
新帝登基,慣例就是各種封賞,封他爹的,封他娘的,封後宮的,封大臣的。
可,朱允炆沒有封呂氏的娘家!!!因為呂氏沒有娘家!!!
一個皇帝,沒有外家?
這年頭,哪怕一個流民,也有祖上三代的記錄。
但呂氏就是沒有。
有跡可循的隻有一個呂本,呂氏的親爹。
他死在了朱允炆出生那年。
耿李徐三家挖地三尺的查。
呂家老宅附近的人家,都沒有見過呂氏的娘親,連呂氏的娘親姓什麽,外祖是哪家都沒有人知道。
所有可查的記錄裏,呂本沒有父母,沒有兄弟,沒有姐妹,沒有兒子,沒有妻族,隻憑空有呂氏這麽一個閨女。
這裏就是第一個大大的疑點——
呂本,官職不低,也沒聽說是什麽性情中人的評價。無子為什麽沒有過繼族中子弟,還將獨女送入太子府做沒有名分的妾?
呂氏的娘是誰?呂本為何沒有家人。
繼第一個疑點之後的第二個更大的疑點也出來了——
早在洪武十二年,太子就把呂氏扶正了,洪武十年出生的朱允炆成了皇長孫。
呂氏的娘家一躍成為了太子妃的娘家,皇長孫的外家。
這種無上的榮耀,呂家完全不要?
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裏,呂氏的娘家就像根本不存在一樣。
爹死了,那呂氏的祖父祖母呢,叔伯姑姑呢?
娘在哪裏?外祖父外祖母呢?舅家呢?
呂本不過就死了兩年,這家裏的人跟妻族的人就全沒了?
從呂氏扶正到這會朱允炆登基沒有任何一個關於呂氏娘家人的記錄。
就著這個疑點,耿李徐三家先把呂本查了個底朝天。
終於從呂本的出生地——壽州的地方誌那裏找到了答案。
這才發現,呂家才是真正的簪纓世家。
壽州呂家,自宋朝起便世代為官,呂家家族非常的龐大。
宋末的抗元將領呂文德,呂文煥的後代投降蒙古後成了元朝的顯貴一族,世代蒙蔭至明初。
呂本是呂文煥的後代,在明朝建朝前是前元的元帥府都事。
也就是說呂本,是元朝降臣。
也就是說,呂本背後其實有一個很龐大的家族。
細數呂本的升遷履曆,耿李徐三家又發現了第三個疑點——
呂本在洪武元年,是湖廣布政使司照磨(正八品),洪武三年升中書省右司郎中(正五品),到了洪武六年,呂本已經升任太常卿(正三品)。
洪武一朝,無論什麽時候,升官都不是件容易得事。
一般官員的任期都是三年,任期結束後都察院給出考評,一般會留任,優秀升遷,差勁降職。
升遷不超過兩個品級,降職不超過三個品級。
七年時間,呂本從正八品的小官一直升到了正三品,一次都沒降職,這明顯就不是一般官員的路數。
而是破例升遷。
那麽破例升遷的原因呢?
呂本的履曆裏沒有什麽在任職期間的重大功績,更從來沒有人提起過呂本這個人有什麽特別之處。
這種非一般的速度,不是朝中有人,不是暗箱操作,壓根就不可能。
從大層麵來說,跟曆朝曆代文官們聯合起來對武官們的不遺餘力的圍剿是一樣的。
往小了說,就是目前朝中文官背後的世家大族對跟著皇祖父把江山打下來的這一群人的圍剿。
類似圍剿在唐朝宋朝都發生過。
開國皇帝武力稱帝,其後武官式微,文臣把持朝政,到最後偌大皇朝,轟然倒地。
明朝前麵的元朝差不多也是如此。
當年先皇就是因為看不慣元末官員的貪墨斂財,朝廷的橫征暴斂才奮起反抗的。
建朝以後先皇就一直防著士族,也打壓士族。
於是明朝的這幫子士族世家比唐宋元那會的陰暗許多,下手也早了很多。
他們轉明為暗,除了在朝廷裏慢慢的擴大勢力,還把手伸向了後院。
所以,他們這幫打仗厲害的人到了這會才發現了不對勁。
一查,才發現整個事情撲朔迷離,一環扣一環。
這場史無前例的後院圍剿。
可能從建朝初期,先皇確定了前大伯的太子身份那會,他們就開始謀劃。
現在這位新帝朱允炆的娘親呂氏,被成功送入太子府後,就宣告正式開始。
呂氏,太常寺卿呂本之女。
通俗的說,呂氏是文官家的閨女,天然的文官派係。
呂氏進東宮的時間,沒有人知道;通過什麽途徑進宮,也沒有人知道。
宮中沒有記載,宮外也沒有風聞。
太子已經沒了,東宮的人到現在都換了不知道多少波了,到了這會,連一個知情人都沒有。
按朱允炆的歲數推算,呂氏必須是在洪武九年以前進的東宮。
據說,呂氏進宮以後,太子妃常氏跟她關係很好,東宮後院妻妾和睦。
太子並不是好色之人,所以東宮後院的女人並不多,除了太子妃,所有女人都沒有品級。
在常氏因難產而死之前,呂氏也僅僅是記錄在皇家玉碟上東宮第二子的生母。
在這裏可以推論,太子還比較持正,哪怕呂氏生了孩子,也沒有為呂氏請封。
洪武十年,朱允炆出生。
洪武十一年,常氏難產,留下剛剛出生的朱允熥薨逝。為了剛剛出生的朱允熥有人悉心撫育,太子本著生不如熟的原則,呂氏成了正經的太子妃,朱允熥被養在了呂氏的膝下。
洪武十五年,皇太孫朱雄英沒了。長兄沒了,朱允炆成了皇長孫。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沒了。親爹死了,朱允炆被冊封為皇太孫。
洪武三十一年,先皇沒了。親祖父死了,朱允炆承繼大統成了新帝。
這整個事情的發展,耿李徐三家原本覺得,是朱允炆氣運逆天,福運滔天。
但,反過來一琢磨,如果親哥親爹親祖父不死,這皇位跟他沒有一文錢的幹係。
作為既得利益者,前麵這些人的死,跟他有沒有關係?
就是在這裏,耿李徐三家開始有了懷疑。
但還隻是懷疑,真正讓他們開始花力氣去查是朱允炆繼位後的一項最平常不過的舉措。
新帝登基,慣例就是各種封賞,封他爹的,封他娘的,封後宮的,封大臣的。
可,朱允炆沒有封呂氏的娘家!!!因為呂氏沒有娘家!!!
一個皇帝,沒有外家?
這年頭,哪怕一個流民,也有祖上三代的記錄。
但呂氏就是沒有。
有跡可循的隻有一個呂本,呂氏的親爹。
他死在了朱允炆出生那年。
耿李徐三家挖地三尺的查。
呂家老宅附近的人家,都沒有見過呂氏的娘親,連呂氏的娘親姓什麽,外祖是哪家都沒有人知道。
所有可查的記錄裏,呂本沒有父母,沒有兄弟,沒有姐妹,沒有兒子,沒有妻族,隻憑空有呂氏這麽一個閨女。
這裏就是第一個大大的疑點——
呂本,官職不低,也沒聽說是什麽性情中人的評價。無子為什麽沒有過繼族中子弟,還將獨女送入太子府做沒有名分的妾?
呂氏的娘是誰?呂本為何沒有家人。
繼第一個疑點之後的第二個更大的疑點也出來了——
早在洪武十二年,太子就把呂氏扶正了,洪武十年出生的朱允炆成了皇長孫。
呂氏的娘家一躍成為了太子妃的娘家,皇長孫的外家。
這種無上的榮耀,呂家完全不要?
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裏,呂氏的娘家就像根本不存在一樣。
爹死了,那呂氏的祖父祖母呢,叔伯姑姑呢?
娘在哪裏?外祖父外祖母呢?舅家呢?
呂本不過就死了兩年,這家裏的人跟妻族的人就全沒了?
從呂氏扶正到這會朱允炆登基沒有任何一個關於呂氏娘家人的記錄。
就著這個疑點,耿李徐三家先把呂本查了個底朝天。
終於從呂本的出生地——壽州的地方誌那裏找到了答案。
這才發現,呂家才是真正的簪纓世家。
壽州呂家,自宋朝起便世代為官,呂家家族非常的龐大。
宋末的抗元將領呂文德,呂文煥的後代投降蒙古後成了元朝的顯貴一族,世代蒙蔭至明初。
呂本是呂文煥的後代,在明朝建朝前是前元的元帥府都事。
也就是說呂本,是元朝降臣。
也就是說,呂本背後其實有一個很龐大的家族。
細數呂本的升遷履曆,耿李徐三家又發現了第三個疑點——
呂本在洪武元年,是湖廣布政使司照磨(正八品),洪武三年升中書省右司郎中(正五品),到了洪武六年,呂本已經升任太常卿(正三品)。
洪武一朝,無論什麽時候,升官都不是件容易得事。
一般官員的任期都是三年,任期結束後都察院給出考評,一般會留任,優秀升遷,差勁降職。
升遷不超過兩個品級,降職不超過三個品級。
七年時間,呂本從正八品的小官一直升到了正三品,一次都沒降職,這明顯就不是一般官員的路數。
而是破例升遷。
那麽破例升遷的原因呢?
呂本的履曆裏沒有什麽在任職期間的重大功績,更從來沒有人提起過呂本這個人有什麽特別之處。
這種非一般的速度,不是朝中有人,不是暗箱操作,壓根就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