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一顆世家大族的棋子
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 作者:滾動的苦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以呂本此人,必然是有層層關係網保駕護航的那種人。
可以把他等同以前任何一個朝代裏的那些活躍在官場的士族世家子弟。
無論皇權如何更替,他們始終會在朝廷裏發展壯大。
做完宋朝的官還可以繼續做元朝的官。
做完元朝的官,搖身一變又成了明朝的官。
皇帝在這些世家大族的眼裏,可能都是過眼雲煙。
總歸治理天下的時候就必須得用他們。
這朝中,不定有多少個類似呂本這樣的士族出身的人在做著不大不小的文官,靠著世家大族的關係網,做各種瞞天過海的事情。
各大世家,在私下通過各種關係,結成了一張看不見的大網。
於是在洪武六年,呂本就做到了正三品。
一個元朝降臣,在明朝升官之路一路順暢,死後卻隻有一座孤墳。
一個元朝降臣之女,進了東宮,成了太子的女人,最後成了太後。
這說出去,都沒人信!!!
耿李徐三家最後隻能得出一個結論——
呂本是局中人,而呂氏就是一顆棋子,一顆世家大族的棋子。
這顆棋子被送進東宮,成為了埋進老朱家的第一顆文官派係的釘子。
呂氏進宮以後雖然跟太子太子妃都關係良好,但太子持正,沒有獨寵呂氏。
從沒有給呂氏請封的這一點上,就表現得很明顯。
呂氏背後的推手試圖通過呂氏掌控或者影響太子偏向文官派係的初始目標宣告失敗。
第一步失敗了不要緊,呂氏不但是棋子,還是工具,孕育的工具。
按當時的情況來推斷的話。
太子妃的娘家是武勳,太子站武官那邊的可能性更大,繼位以後最多就是不偏不倚。
太子妃已經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過了容易夭折的年齡被立了皇太孫,深受先皇看重。
皇太孫外家是武勳,這種天然血脈的傳承,意味著無論太子還是皇太孫,無論現在還是將來,他們承繼大統以後都不可能隻依賴文官。
所以,一旦太子沒有被呂氏本人順利拿下,那麽呂氏作為孕育工具的身份就開始了。
於是呂氏懷孕,且順利生子。
影響太子不容易,那麽自己親手養一個未來的太子呢?
幹掉一個現在的太子不容易,那麽幹掉一個還沒長成的太子呢?
為了這個瘋狂的計劃,後麵就是不停的死人。
第一個死的就是呂氏的爹呂本。
真死假死不好說,他已經完成了呂氏身份的背書,功成身退,省得因為正三品文官的身份成為朱允炆上位的障礙。
後麵死的就全是老朱家的人了。
前太子,前太子妃,前皇太孫,馬皇後,還有秦王,晉王。
這些人的死,都死得很有前因後果。
常氏難產,秦王被下毒,太子暴病,皇太孫暴病,晉王暴病,馬皇後照顧皇太孫勞累過度。
除了馬皇後年老,皇太孫年幼,剩下的四個,全是英年早逝。
常氏二十四,太子三十八,秦王三十九,晉王四十一。
先皇戎馬一生,活到了七十一,而後代全是脆皮,一病就死?
不是老朱家的人,死的就更多了,先皇建朝至今,那麽些武勳,撇去所謂的死因不說,人數數都數不清。
這些年的樁樁件件,大家都很是清楚明白。
死得很冤枉的不在少數。
還大多數都是先皇殺的。
這背後的推手,這世家大族,是半點血都沒沾,就把大明朝從上到下,從宗親到朝臣,從前朝到後院,全部玩弄於股掌之間。
如果他們這次沒有把整個事情從頭到尾理了一遍。
所有人的死,都會被以為是時勢,是個人不修,是意外,是命中注定。
於是才有了朱允炆這位新帝的順利登基。
殊不知,目前的結果,全是後麵的人苦心經營出來的。
取得了這個結果以後,為了鞏固成果。
接下來就是要斷了這位坐上了至高位置的新帝的所有原生依仗。
讓新帝以後不得不依賴他們。
讓他們可以更好的掌控大明朝,來為他們的家族以及藏在暗處的世家大族謀福利。
所以,所有的對朱允炆執政可能有威脅的藩王,一個都躲不過。
耿家,李家,以及徐家,目前不會有事,因為新皇需要用他們來幹掉藩王。
等藩王不是威脅了以後,他們也得下台一鞠躬。
所以,三家的想法很統一——憑什麽?幹他娘的!
~~~~
大明,建文元年,三月。
北平。
朱高熾寫完信,再安排暗衛快馬加鞭把信送到北平的時候,已是陽春三月。
張欣很確定,上輩子她沒有看過這封信。
但這輩子,這封信是張欣一字一句的念給偷懶的徐氏聽的。
念完以後,張欣一身冷汗。
而徐氏,是冷笑。
“一群傻子,到了這會才明白?”
“我還記得我剛剛開始聽娘親給我們講課的時候,娘說,真妻妾和睦的,太子妃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張欣喃喃回應。
“我早就說過呂氏有問題。可我弟不信。說我一介婦人,局限於後宅爭鬥。”
徐氏撇嘴。
自家弟弟蠢得要死,點都點不明白。
現在終於是頓悟了。
“那我們現在要怎麽辦?”
張欣再問。
“碧璽,你去演武廳請王爺回來。欣兒你跟以前一樣,該幹嘛就幹嘛。見招拆招唄。”
徐氏沒覺得這是什麽大事。
反正該來的都會來,死的人已經死了。
“是,娘。”
等朱棣回到了孝德宮,大家說了一下信的事,張欣才告退回了自己的延德宮。
狀似很平常的跟兩個小姑子說話,吃飯,做每天的日常,到了該安置的時候,躲進被窩裏,眼淚控製不住就飆了出來。
原來如此!!!
原來如此!!!
她是真的傻了很多年!
上輩子朱瞻基的死,她始終想不明白,就今天看朱高熾的信,突然就明白了。
如出一轍。
朱高熾在位的時間雖短,他張羅出來的內閣卻已經成型了。
朱瞻基一繼位就因為政見不合跟內閣幹了起來,而後為了抗衡內閣,把公爹讓小太監讀書一事擺到了明麵上,成立了內書堂。
這麽樣一個有主見,有魄力的皇帝,他不死誰死!
可以把他等同以前任何一個朝代裏的那些活躍在官場的士族世家子弟。
無論皇權如何更替,他們始終會在朝廷裏發展壯大。
做完宋朝的官還可以繼續做元朝的官。
做完元朝的官,搖身一變又成了明朝的官。
皇帝在這些世家大族的眼裏,可能都是過眼雲煙。
總歸治理天下的時候就必須得用他們。
這朝中,不定有多少個類似呂本這樣的士族出身的人在做著不大不小的文官,靠著世家大族的關係網,做各種瞞天過海的事情。
各大世家,在私下通過各種關係,結成了一張看不見的大網。
於是在洪武六年,呂本就做到了正三品。
一個元朝降臣,在明朝升官之路一路順暢,死後卻隻有一座孤墳。
一個元朝降臣之女,進了東宮,成了太子的女人,最後成了太後。
這說出去,都沒人信!!!
耿李徐三家最後隻能得出一個結論——
呂本是局中人,而呂氏就是一顆棋子,一顆世家大族的棋子。
這顆棋子被送進東宮,成為了埋進老朱家的第一顆文官派係的釘子。
呂氏進宮以後雖然跟太子太子妃都關係良好,但太子持正,沒有獨寵呂氏。
從沒有給呂氏請封的這一點上,就表現得很明顯。
呂氏背後的推手試圖通過呂氏掌控或者影響太子偏向文官派係的初始目標宣告失敗。
第一步失敗了不要緊,呂氏不但是棋子,還是工具,孕育的工具。
按當時的情況來推斷的話。
太子妃的娘家是武勳,太子站武官那邊的可能性更大,繼位以後最多就是不偏不倚。
太子妃已經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過了容易夭折的年齡被立了皇太孫,深受先皇看重。
皇太孫外家是武勳,這種天然血脈的傳承,意味著無論太子還是皇太孫,無論現在還是將來,他們承繼大統以後都不可能隻依賴文官。
所以,一旦太子沒有被呂氏本人順利拿下,那麽呂氏作為孕育工具的身份就開始了。
於是呂氏懷孕,且順利生子。
影響太子不容易,那麽自己親手養一個未來的太子呢?
幹掉一個現在的太子不容易,那麽幹掉一個還沒長成的太子呢?
為了這個瘋狂的計劃,後麵就是不停的死人。
第一個死的就是呂氏的爹呂本。
真死假死不好說,他已經完成了呂氏身份的背書,功成身退,省得因為正三品文官的身份成為朱允炆上位的障礙。
後麵死的就全是老朱家的人了。
前太子,前太子妃,前皇太孫,馬皇後,還有秦王,晉王。
這些人的死,都死得很有前因後果。
常氏難產,秦王被下毒,太子暴病,皇太孫暴病,晉王暴病,馬皇後照顧皇太孫勞累過度。
除了馬皇後年老,皇太孫年幼,剩下的四個,全是英年早逝。
常氏二十四,太子三十八,秦王三十九,晉王四十一。
先皇戎馬一生,活到了七十一,而後代全是脆皮,一病就死?
不是老朱家的人,死的就更多了,先皇建朝至今,那麽些武勳,撇去所謂的死因不說,人數數都數不清。
這些年的樁樁件件,大家都很是清楚明白。
死得很冤枉的不在少數。
還大多數都是先皇殺的。
這背後的推手,這世家大族,是半點血都沒沾,就把大明朝從上到下,從宗親到朝臣,從前朝到後院,全部玩弄於股掌之間。
如果他們這次沒有把整個事情從頭到尾理了一遍。
所有人的死,都會被以為是時勢,是個人不修,是意外,是命中注定。
於是才有了朱允炆這位新帝的順利登基。
殊不知,目前的結果,全是後麵的人苦心經營出來的。
取得了這個結果以後,為了鞏固成果。
接下來就是要斷了這位坐上了至高位置的新帝的所有原生依仗。
讓新帝以後不得不依賴他們。
讓他們可以更好的掌控大明朝,來為他們的家族以及藏在暗處的世家大族謀福利。
所以,所有的對朱允炆執政可能有威脅的藩王,一個都躲不過。
耿家,李家,以及徐家,目前不會有事,因為新皇需要用他們來幹掉藩王。
等藩王不是威脅了以後,他們也得下台一鞠躬。
所以,三家的想法很統一——憑什麽?幹他娘的!
~~~~
大明,建文元年,三月。
北平。
朱高熾寫完信,再安排暗衛快馬加鞭把信送到北平的時候,已是陽春三月。
張欣很確定,上輩子她沒有看過這封信。
但這輩子,這封信是張欣一字一句的念給偷懶的徐氏聽的。
念完以後,張欣一身冷汗。
而徐氏,是冷笑。
“一群傻子,到了這會才明白?”
“我還記得我剛剛開始聽娘親給我們講課的時候,娘說,真妻妾和睦的,太子妃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張欣喃喃回應。
“我早就說過呂氏有問題。可我弟不信。說我一介婦人,局限於後宅爭鬥。”
徐氏撇嘴。
自家弟弟蠢得要死,點都點不明白。
現在終於是頓悟了。
“那我們現在要怎麽辦?”
張欣再問。
“碧璽,你去演武廳請王爺回來。欣兒你跟以前一樣,該幹嘛就幹嘛。見招拆招唄。”
徐氏沒覺得這是什麽大事。
反正該來的都會來,死的人已經死了。
“是,娘。”
等朱棣回到了孝德宮,大家說了一下信的事,張欣才告退回了自己的延德宮。
狀似很平常的跟兩個小姑子說話,吃飯,做每天的日常,到了該安置的時候,躲進被窩裏,眼淚控製不住就飆了出來。
原來如此!!!
原來如此!!!
她是真的傻了很多年!
上輩子朱瞻基的死,她始終想不明白,就今天看朱高熾的信,突然就明白了。
如出一轍。
朱高熾在位的時間雖短,他張羅出來的內閣卻已經成型了。
朱瞻基一繼位就因為政見不合跟內閣幹了起來,而後為了抗衡內閣,把公爹讓小太監讀書一事擺到了明麵上,成立了內書堂。
這麽樣一個有主見,有魄力的皇帝,他不死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