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潤屋,德潤身。"這是《禮記·大學》中的又一句眾人皆知的話,它表明了培養美好品德與修身的關係,表明了儒家對美好品德的重視與推崇。
其實,崇尚德性的不僅僅是儒家。
老子曾說過:"上德若穀","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管子·小問》說:"苗,始其少也,眗眗乎何其孺子也;至其壯也,莊莊乎何其士也;至其成也,由由乎茲免,何其君子也。天下得之則安,不得則危,故命之曰禾,此其可比於君子之德矣。"意思是說:禾苗,在它初長時,柔嫩和順的樣子多像幼小的孩子;等它長大的時候,嚴肅持重的樣子多像成年的男子;當它成熟的時候,豐潤、和悅地俯首向著根土,多麽像一位君子。天下得到它就安定,得不到就危險,所以把它稱為禾,這大概正可以比做君子的品德吧!
《墨子·尚賢》說:"聖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其有昭於天下也;若地之固,若山之承,不坼不崩;若日之光,若月之明,與天地同常。"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都講德《管子》一書,雖思想龐雜,但法家傾向鮮明,故一般視為法家。,但諸家都隻是說德像什麽,沒有明確說德是什麽。
德是一種十分抽象的東西,具體回答它是什麽看來很難。
"言也者,德之華也。"
"人之涉世也,其猶舟之涉水歟。德,行者帆楫也。"
上述兩句話,雖然仍未回答德是什麽,但它告訴我們,"德"與人之言行有密切關係,提示我們如何認識一個人的"德"。
第80節:第十一章立身治家(2)
讓我們從諸葛亮的言、行、功業等方麵去認識他的美德。
先看諸葛亮的言。
諸葛亮給我們留下的主要著作,有《隆中對》、《前出師表》、《正議》、《勸將士勤攻己闕教》、《與群下教》、《戒子書》、《兵要》、《兵法》、《軍令》,以及《便宜十六策》中的大部分。
《隆中對》議論風發,剖析精微,有理有據,不僅反映出諸葛亮洞悉全國形勢的睿智,預測天下三分的政治軍事遠見,為以後劉備建立蜀漢政權,進一步實現全國統一,勾勒出一幅熠熠生輝的藍圖,而且也表現出他以天下為己任的濟世精神,充滿了在政治上積極進取的自信心和非凡的勇氣。
《出師表》誌達文暢,述明素誌,嚴輔後主,懇諫重賢,受納雅言,善謀國事,乃是一篇對蜀漢政策方針具有指導意義的政論文。全篇之言,發自肺腑,為國為民的一片忠貞之心躍然紙上,深切感人。南宋文天祥《懷孔明》詩稱:"至今出師表,讀之淚沾胸。"一千多年來,這種為國為民的忠貞不知激勵了多少仁人誌士,為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獻身。
……
第二節嚴儉持家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主張的社會活動的四個層次。
諸葛亮除了平天下沒有實現外,其他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他的修身,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這些優秀美德,使得諸葛亮的形象歷千年而不毀,至今仍熠熠生輝。
他的治國,"凡是封建統治階級可能做到的較好措施,他幾乎都做,因之……他所治理的漢國,在三國都是最有條理的一國"。
本節專講他的治家。
治家嚴格,是諸葛亮治家的一大特點。
前麵講過,諸葛亮同其弟諸葛均,一起流離,他對弟弟百般嗬護。入蜀後,諸葛亮身為丞相,他絕不以權謀私,對弟弟要求甚嚴,致使弟弟官位不顯。諸葛亮北伐,以將軍向龐為中都督,掌宿衛禁軍實權。而諸葛均為長水校尉,名義上為禁衛軍長官之一,但為閑職,故終身默默無聞。
諸葛亮日夜操勞國事,直到劉備白帝城託孤時,還沒有自己的兒子。劉備要求孩子們像對待父親一樣侍奉諸葛亮,恐怕也有平慰諸葛亮無子之憾的用意。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受儒家文化薰陶很深的諸葛亮在家庭倫理關係上要想辦法解決後代傳承問題,以不絕先人之祀。他與在孫吳的胞兄諸葛瑾商量,請求把他的次子諸葛喬過繼過來,作為自己的兒子。諸葛瑾自然同意,在請示過吳主孫權之後,便把諸葛喬送到了蜀漢。諸葛喬是諸葛瑾的二兒子,所以本字仲慎,仲即第二之意。過繼之後,諸葛亮為其改字伯鬆,伯即老大之意,從這一件事可看出,諸葛亮已把諸葛喬作為自己的嫡長子了。
對於這個過繼來的嫡長子,這個諸葛亮家族的惟一的傳承者,諸葛亮是視為掌上明珠,愛得不得了。但諸葛亮對諸葛喬的父愛,決不是一味放縱的溺愛,而是通過嚴格的要求和教育表現出來。
諸葛亮要求兒子做人要從修身養德做起,要有遠大的誌向,要刻苦學習,為將來幹一番事業打好基礎,不要虛度年華。他在《誡子書》中說: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這個《誡子書》,不但講明修身養德的途徑和方法,也指明了立誌與學習的關係;不但講明了寧靜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縱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則方麵對其子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甚至在一些具體事情上也體現出對子女的細微關懷。他的另篇《誡子書》說:夫酒之設,合禮致情,適體歸性,禮終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殫,賓有餘倦,可以至醉,無致迷亂。意思是說:擺設酒宴,目的在於合乎禮節和溝通感情,以適應身體和心性的需要為度,盡到禮節便可退出,這就達到和諧的極點了。當主人興致未盡,客人略有倦意的時候,可以飲酒至醉,但不可到昏迷錯亂的程度。這是諸葛亮在具體事情上對子女的關懷。
其實,崇尚德性的不僅僅是儒家。
老子曾說過:"上德若穀","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管子·小問》說:"苗,始其少也,眗眗乎何其孺子也;至其壯也,莊莊乎何其士也;至其成也,由由乎茲免,何其君子也。天下得之則安,不得則危,故命之曰禾,此其可比於君子之德矣。"意思是說:禾苗,在它初長時,柔嫩和順的樣子多像幼小的孩子;等它長大的時候,嚴肅持重的樣子多像成年的男子;當它成熟的時候,豐潤、和悅地俯首向著根土,多麽像一位君子。天下得到它就安定,得不到就危險,所以把它稱為禾,這大概正可以比做君子的品德吧!
《墨子·尚賢》說:"聖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其有昭於天下也;若地之固,若山之承,不坼不崩;若日之光,若月之明,與天地同常。"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都講德《管子》一書,雖思想龐雜,但法家傾向鮮明,故一般視為法家。,但諸家都隻是說德像什麽,沒有明確說德是什麽。
德是一種十分抽象的東西,具體回答它是什麽看來很難。
"言也者,德之華也。"
"人之涉世也,其猶舟之涉水歟。德,行者帆楫也。"
上述兩句話,雖然仍未回答德是什麽,但它告訴我們,"德"與人之言行有密切關係,提示我們如何認識一個人的"德"。
第80節:第十一章立身治家(2)
讓我們從諸葛亮的言、行、功業等方麵去認識他的美德。
先看諸葛亮的言。
諸葛亮給我們留下的主要著作,有《隆中對》、《前出師表》、《正議》、《勸將士勤攻己闕教》、《與群下教》、《戒子書》、《兵要》、《兵法》、《軍令》,以及《便宜十六策》中的大部分。
《隆中對》議論風發,剖析精微,有理有據,不僅反映出諸葛亮洞悉全國形勢的睿智,預測天下三分的政治軍事遠見,為以後劉備建立蜀漢政權,進一步實現全國統一,勾勒出一幅熠熠生輝的藍圖,而且也表現出他以天下為己任的濟世精神,充滿了在政治上積極進取的自信心和非凡的勇氣。
《出師表》誌達文暢,述明素誌,嚴輔後主,懇諫重賢,受納雅言,善謀國事,乃是一篇對蜀漢政策方針具有指導意義的政論文。全篇之言,發自肺腑,為國為民的一片忠貞之心躍然紙上,深切感人。南宋文天祥《懷孔明》詩稱:"至今出師表,讀之淚沾胸。"一千多年來,這種為國為民的忠貞不知激勵了多少仁人誌士,為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獻身。
……
第二節嚴儉持家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主張的社會活動的四個層次。
諸葛亮除了平天下沒有實現外,其他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他的修身,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這些優秀美德,使得諸葛亮的形象歷千年而不毀,至今仍熠熠生輝。
他的治國,"凡是封建統治階級可能做到的較好措施,他幾乎都做,因之……他所治理的漢國,在三國都是最有條理的一國"。
本節專講他的治家。
治家嚴格,是諸葛亮治家的一大特點。
前麵講過,諸葛亮同其弟諸葛均,一起流離,他對弟弟百般嗬護。入蜀後,諸葛亮身為丞相,他絕不以權謀私,對弟弟要求甚嚴,致使弟弟官位不顯。諸葛亮北伐,以將軍向龐為中都督,掌宿衛禁軍實權。而諸葛均為長水校尉,名義上為禁衛軍長官之一,但為閑職,故終身默默無聞。
諸葛亮日夜操勞國事,直到劉備白帝城託孤時,還沒有自己的兒子。劉備要求孩子們像對待父親一樣侍奉諸葛亮,恐怕也有平慰諸葛亮無子之憾的用意。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受儒家文化薰陶很深的諸葛亮在家庭倫理關係上要想辦法解決後代傳承問題,以不絕先人之祀。他與在孫吳的胞兄諸葛瑾商量,請求把他的次子諸葛喬過繼過來,作為自己的兒子。諸葛瑾自然同意,在請示過吳主孫權之後,便把諸葛喬送到了蜀漢。諸葛喬是諸葛瑾的二兒子,所以本字仲慎,仲即第二之意。過繼之後,諸葛亮為其改字伯鬆,伯即老大之意,從這一件事可看出,諸葛亮已把諸葛喬作為自己的嫡長子了。
對於這個過繼來的嫡長子,這個諸葛亮家族的惟一的傳承者,諸葛亮是視為掌上明珠,愛得不得了。但諸葛亮對諸葛喬的父愛,決不是一味放縱的溺愛,而是通過嚴格的要求和教育表現出來。
諸葛亮要求兒子做人要從修身養德做起,要有遠大的誌向,要刻苦學習,為將來幹一番事業打好基礎,不要虛度年華。他在《誡子書》中說: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這個《誡子書》,不但講明修身養德的途徑和方法,也指明了立誌與學習的關係;不但講明了寧靜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縱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則方麵對其子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甚至在一些具體事情上也體現出對子女的細微關懷。他的另篇《誡子書》說:夫酒之設,合禮致情,適體歸性,禮終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殫,賓有餘倦,可以至醉,無致迷亂。意思是說:擺設酒宴,目的在於合乎禮節和溝通感情,以適應身體和心性的需要為度,盡到禮節便可退出,這就達到和諧的極點了。當主人興致未盡,客人略有倦意的時候,可以飲酒至醉,但不可到昏迷錯亂的程度。這是諸葛亮在具體事情上對子女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