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蜀軍是遠征,曹軍是駐守,這就意味著本來在數量上占劣勢的蜀漢軍隊,還要抽出比曹軍運力多三倍的人力搞糧食運輸。
蜀將魏延要求襲擊長安時說:"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魏延自漢中襲擊長安,預計用十天便可到達,要帶十日軍糧。平均每名戰士要有一個人背糧供應。
一個人要背多少才夠吃十天呢?
東漢時,朝廷準備發四萬人去攻打日南,李固不同意,他說:"軍行三十裏為程,而去日南九千餘裏,三百日乃到,計人稟五升,用米六十萬斛。"建安十六年(211),隱者焦先因關中亂,與家屬相失,"獨竄於河諸間,食草飲水,無衣履"。當地官府以為他是逃亡的士兵,要將他逮捕。多虧好友武陽出來講情,對知縣說:"此狂癡人耳。"官府才給他注籍,用今天的話說即上了戶口,"給廩,日五升"。
從上述兩個例子可知,漢末三國時,一個人一天需要糧食五升左右。按照這個標準計算,十日軍糧,一個戰士需要五鬥,再加上背糧者自身的耗糧,一個負糧者要擔一石糧食,才夠一個戰士十天的軍糧。
當然 ,魏延所用的是偷襲輕軍,背糧者要跟上戰鬥部隊,由於速度要求,一石糧食不是負糧者的極限。但是,無論如何,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負糧不能超過兩石。
按照這個標準計算,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為例:蜀漢十萬大軍,日耗糧約五千石,前後約一個月時間,耗糧約十五萬石。運糧者每人背兩石,那麽,供十萬人一個月的軍糧就需負糧者七萬五千人。諸葛亮第一次出師,劉禪詔書說,授諸葛亮旄鉞之重,"付之以專命之權,統領步騎二十萬眾"。這可能把運糧者也包括在內了。
還應指出,這麽多人肩扛背馱,也不能完全保證前方用糧。因為蜀軍北伐,多為險峻崎嶇的山地,遇有特殊情況,軍糧還是不能及時供應。諸葛亮的北伐,有多次是因糧運不繼而退兵的。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諸葛亮在戰爭空隙間,苦心琢磨,終於在第四、第五兩次北伐中研製成了新式運糧工具--木牛流馬。
……
第四節重視武器裝備
蜀、魏相抗,蜀弱魏強。
天下九州,魏有其七(其中荊、揚與孫吳共有),蜀有其一。
地大則人多,地大則物博,在人口和財富上,魏國遠遠占優勢。
人多則兵眾,物博則食足,在軍隊和物資上,蜀漢亦遠不如曹魏。
但是,諸葛亮堅信一點:蜀漢之弱,卻可抗衡曹魏之強。
諸葛亮以弱抗強,並不是簡單地以自己的弱勢劣勢去對抗曹魏的強勢優勢,而是在對抗中要經過一個轉弱為強的環節。
在戰爭中,研究敵人的弱點,用自己的強處攻擊敵人的弱處,是一種轉弱為強的努力。諸葛亮曾引用管仲的話:"攻堅則瑕者堅,攻瑕則堅者瑕。"意思是說,敵人有其強處,也有其弱點。若攻打其強處,則其弱點也會變成強處,若攻其弱處,則其強處的優勢就發揮不出來,從而變成弱處。他從管仲的話中得出結論說:"不從其瑕而攻之,天下皆強敵也。"
第78節:第十章軍事奇才(4)
在軍事鬥爭中,充分發揮指揮員的才幹,在戰略戰術上處處高出敵人指揮員一籌,這也是轉弱為強的努力。在北伐戰爭中,"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誌。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擒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這種結果,與諸葛亮的軍事指揮才能高於司馬懿有很大關係。
在軍事鬥爭中,嚴格訓練士卒,提高士兵的軍事素質,也是諸葛亮轉弱為強的努力。他曾說:"大軍在祁山、箕穀,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而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減兵省將,明罰思過,校變通之道於將來;若不能然者,雖兵多何益!"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精兵強將確為自強的有效途徑。
在軍事鬥爭中,改善部隊的武器裝備,也是使軍隊轉弱為強的手段。諸葛亮對部隊武器裝備的重視,在古代尤其在三國軍事指揮員中可以說是最突出的。
三國時期的軍事指揮家中,沒有哪個人像諸葛亮那樣對改善部隊的武器裝備花費那麽大的心血,付出那麽大的努力,取得那麽大的成效。
經諸葛亮改善的蜀軍武器裝備,有弩機、刀、斧、劍、鎧甲、蒺藜等。
弩這種兵器在諸葛亮以前很早就使用了。《太公兵法》說:"弩之神名遠望。"《墨子》說:"二步一木弩,必射五十步以上。"《墨子·備城門》。《漢書·李廣傳》記載李廣與匈奴右北平之戰說:李廣命令將士弓弩上弦,引滿勿發,自己則"以大黃射其禆將"。孟康注說:"以大黃參連弩也。"服虔和晉灼認為,黃即黃間弩,大黃,即大黃間弩。魏明帝詩說:
長戟十萬隊,幽冀百石弩,
發機若雷訊,一發連四五。
蜀將魏延要求襲擊長安時說:"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魏延自漢中襲擊長安,預計用十天便可到達,要帶十日軍糧。平均每名戰士要有一個人背糧供應。
一個人要背多少才夠吃十天呢?
東漢時,朝廷準備發四萬人去攻打日南,李固不同意,他說:"軍行三十裏為程,而去日南九千餘裏,三百日乃到,計人稟五升,用米六十萬斛。"建安十六年(211),隱者焦先因關中亂,與家屬相失,"獨竄於河諸間,食草飲水,無衣履"。當地官府以為他是逃亡的士兵,要將他逮捕。多虧好友武陽出來講情,對知縣說:"此狂癡人耳。"官府才給他注籍,用今天的話說即上了戶口,"給廩,日五升"。
從上述兩個例子可知,漢末三國時,一個人一天需要糧食五升左右。按照這個標準計算,十日軍糧,一個戰士需要五鬥,再加上背糧者自身的耗糧,一個負糧者要擔一石糧食,才夠一個戰士十天的軍糧。
當然 ,魏延所用的是偷襲輕軍,背糧者要跟上戰鬥部隊,由於速度要求,一石糧食不是負糧者的極限。但是,無論如何,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負糧不能超過兩石。
按照這個標準計算,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為例:蜀漢十萬大軍,日耗糧約五千石,前後約一個月時間,耗糧約十五萬石。運糧者每人背兩石,那麽,供十萬人一個月的軍糧就需負糧者七萬五千人。諸葛亮第一次出師,劉禪詔書說,授諸葛亮旄鉞之重,"付之以專命之權,統領步騎二十萬眾"。這可能把運糧者也包括在內了。
還應指出,這麽多人肩扛背馱,也不能完全保證前方用糧。因為蜀軍北伐,多為險峻崎嶇的山地,遇有特殊情況,軍糧還是不能及時供應。諸葛亮的北伐,有多次是因糧運不繼而退兵的。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諸葛亮在戰爭空隙間,苦心琢磨,終於在第四、第五兩次北伐中研製成了新式運糧工具--木牛流馬。
……
第四節重視武器裝備
蜀、魏相抗,蜀弱魏強。
天下九州,魏有其七(其中荊、揚與孫吳共有),蜀有其一。
地大則人多,地大則物博,在人口和財富上,魏國遠遠占優勢。
人多則兵眾,物博則食足,在軍隊和物資上,蜀漢亦遠不如曹魏。
但是,諸葛亮堅信一點:蜀漢之弱,卻可抗衡曹魏之強。
諸葛亮以弱抗強,並不是簡單地以自己的弱勢劣勢去對抗曹魏的強勢優勢,而是在對抗中要經過一個轉弱為強的環節。
在戰爭中,研究敵人的弱點,用自己的強處攻擊敵人的弱處,是一種轉弱為強的努力。諸葛亮曾引用管仲的話:"攻堅則瑕者堅,攻瑕則堅者瑕。"意思是說,敵人有其強處,也有其弱點。若攻打其強處,則其弱點也會變成強處,若攻其弱處,則其強處的優勢就發揮不出來,從而變成弱處。他從管仲的話中得出結論說:"不從其瑕而攻之,天下皆強敵也。"
第78節:第十章軍事奇才(4)
在軍事鬥爭中,充分發揮指揮員的才幹,在戰略戰術上處處高出敵人指揮員一籌,這也是轉弱為強的努力。在北伐戰爭中,"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誌。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擒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這種結果,與諸葛亮的軍事指揮才能高於司馬懿有很大關係。
在軍事鬥爭中,嚴格訓練士卒,提高士兵的軍事素質,也是諸葛亮轉弱為強的努力。他曾說:"大軍在祁山、箕穀,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而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減兵省將,明罰思過,校變通之道於將來;若不能然者,雖兵多何益!"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精兵強將確為自強的有效途徑。
在軍事鬥爭中,改善部隊的武器裝備,也是使軍隊轉弱為強的手段。諸葛亮對部隊武器裝備的重視,在古代尤其在三國軍事指揮員中可以說是最突出的。
三國時期的軍事指揮家中,沒有哪個人像諸葛亮那樣對改善部隊的武器裝備花費那麽大的心血,付出那麽大的努力,取得那麽大的成效。
經諸葛亮改善的蜀軍武器裝備,有弩機、刀、斧、劍、鎧甲、蒺藜等。
弩這種兵器在諸葛亮以前很早就使用了。《太公兵法》說:"弩之神名遠望。"《墨子》說:"二步一木弩,必射五十步以上。"《墨子·備城門》。《漢書·李廣傳》記載李廣與匈奴右北平之戰說:李廣命令將士弓弩上弦,引滿勿發,自己則"以大黃射其禆將"。孟康注說:"以大黃參連弩也。"服虔和晉灼認為,黃即黃間弩,大黃,即大黃間弩。魏明帝詩說:
長戟十萬隊,幽冀百石弩,
發機若雷訊,一發連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