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王僧虔『解音律』,劉宋末年,他認為當時『朝廷禮樂多違正典,民間競造新聲雜曲』,上表請求改正樂典,提出『世有等差,無故不可去樂;理有攸序,長幼不可共聞』的原則,政府採納了他的建議,整飭朝野聲樂(《南齊書·王僧虔傳》)。這實際上不利於音樂的發展。王僧虔懂音樂,但過多地把音樂當作政治教化工具,而不懂得它的娛樂性。王僧虔思想上刻板,然而畢竟是南朝的士人,不像後來讀書人的道學氣,他也能跳舞。齊高祖在華林園開晚宴,請大臣應命彈琴、唱歌,王僧虔也遵命彈琴,看來他也有表演水平。尚書左僕射王充『曉音樂,習歌舞』(《南史·王充傳》)。王、謝族人能歌善舞,首先在於他們懂得和愛好音樂。司徒謝安『性好音樂』,弟弟謝萬死了,應守喪禮,十年不聽音樂,但到晚年,雖同樣有期親之喪,照常令家伎演唱,好友中書令王坦之不以為然,寫信要他遵守親親之道,不要聽音樂了,謝安回信,說他聽樂是『自娛』,對於『崇世教』,是不屑去做的(《晉書·王坦之傳》)。由於謝安的帶頭,『衣冠效之』(《晉書·謝安傳》),喪中聽樂就成了社會風俗。


    王、謝家族文藝修養的形成,有其社會和自身的原因。


    第一,王、謝二族重視文化教育。在朝廷,於戰亂頻仍之時提倡教育,培養貴胄子弟,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


    東晉創建之時,晉元帝尚未正式即位,錄尚書事王導就因軍旅不息,學校停辦,上書要求遵循西晉的典製,選擇教師,恢復學校教育,令朝臣子弟入學就讀(《晉書·王導傳》)。


    當淝水之戰前後,尚書令謝石也因學校遭破壞,『上疏請興復國學,以訓胄子』,同時要求在州郡普遍興建學校(《晉書·謝石傳》)。在家族,強調文化傳家,抓緊子弟的文化教育,重文輕武。劉宋時王僧虔寫誡子書,說有的人貴為三公,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相反布衣寒素之人,卿相倒很尊敬他。有的父子貴賤懸殊,兄弟名聲大相逕庭。何以會貴而不聞,貧而名顯呢?何以父子兄弟地位迥異呢?原因就在讀不讀書(《南齊書·王僧虔傳》)。王僧虔是令兒子讀書的,諸子王慈、王泰、王誌各有所長。他的誡子書,比較係統地說明讀書的作用和王氏的治學傳統。王筠認為有文化,代代有文章傳世,是王氏的家風,故而要求子弟『仰觀堂構,思各努力』(《南史·王筠傳》)。隻有認識到家庭傳統,加以繼承,才是合格的王氏家族成員。王導的長子王悅,『弱冠有高名』,青年時就侍講東宮,可見有學問,王導很喜歡他(《晉書》卷六十五)。王導次子王恬,『少好武』,不受王氏家族的重視,王導更是見他『便有怒色』,而見他哥哥『輒喜』。家庭與社會環境逼著王恬改變習性,晚年好交結士人,『多技藝,善奕棋,為中興第一』。


    第二,社會上層和王、謝二族均重視文學藝術。宋齊梁陳的皇帝和帝胄,相當一部分人文化水平很高,而且頗具有文學藝術細胞,富有這方麵的成果。前述宋孝武帝、齊高祖善書法不必說了,梁昭明太子編輯《文選》,傳諸後世,影響深遠,由此可見帝胄文學才能之一斑。皇家的誌趣,極大地影響著臣下,吸引人去學習文藝,如《南史》所說:『先是宋孝武好文章,天下悉以文采相尚。』(《王儉傳》)蕭梁時也是『膏腴貴遊,鹹以文采相尚』(《南史·王承傳》)。王、謝二族也很自然地以文藝要求子弟。王羲之教子學書是傳家學,王僧虔也要求子侄學書法,其子王慈與堂弟王儉練書法時,來了客人也不停下筆來接待,可見在嚴格的家教下學書的專心致誌。


    第三,維護世族的必要條件。王、謝是大官僚、大莊園主世族,維持這樣的世家,要有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所以掌握文化是世族的基本的必要的條件。同時由於它的官僚地主地位,有物質基礎,能保證它的成員從事文學藝術訓練和活動。世族因為已具有文藝傳統,子弟對先輩的文藝才能和實踐耳濡目染,也易於接受和把握。


    文學藝術是一種文化,是人類財富,是豐富人們生活所必需的。有文化藝術修養的人,表明他文化程度高,生活豐富,創造力強,是好的事情。王、謝家族倘若詩歌一點不能寫,看書畫不知精妙之所在,見了跳舞就羞答答,對各種文藝表演都看不出名堂,則是缺乏文化修養的表現,愚昧的表現,那麽也就未必能如此長盛不衰。這是我們研究王、謝二族的文學藝術生活所得到的最一般的啟示,想來也是有益的。


    第六節 皇家『買賣街』遊戲


    有的皇帝覺得宮中生活無趣味,不如民間的豐富吸引人,於是挖空心思想出玩的點子,以改變慣常的生活麵貌。有的直接到民間活動,有的則把民間生活移植到宮內,嚐一嚐其中的滋味,有的則是別出心裁,超出了民間生活範疇。請看幾件事情。


    西漢成帝(公元前32~前17年在位)喜好微服出行。他從宮中後門出走,跟隨的隻有五六個人或十幾個人,他們穿白色衣服,戴平民幘巾,有時騎馬,有時乘小車,侍從和成帝同坐在一個車子上,因為不讓人知道他的身份,不要儀仗,也不搞警蹕。為了瞞人,成帝改易自己的姓名。他去向不定,有時逛市區,有時遊郊野。遠近也沒有譜,走遠了就出長安境界,到了旁的縣。吃住就在民家,與下人們坐在一起談笑飲食。時間也不顧長短,有時幾天,害得大臣們不知道皇帝到哪裏去了。車騎將軍王音、劉向等勸阻他的微行,好幾年過後他才不私自出去了(《漢書·五行誌》、《漢書·成帝紀》)。《漢書》稱讚成帝『善修容儀』,『臨朝淵嘿,尊嚴若神,可謂穆穆天子之容者矣』,又說他『博覽古今,容受直辭』。這樣素質好、注意風度的皇帝,好到市井中遊玩,且與修明政治毫無關係,所以成帝是兩麵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古人的庭院散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馮爾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馮爾康並收藏去古人的庭院散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