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作者:肖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陵大報恩寺琉璃寶塔將重新矗立南京城南地區,再現昔日恢弘壯麗的景象。南京市目前已著手重建這座消失了近150年的五彩琉璃塔。
承建此項工程的南京市國資集團負責人介紹說,大報恩寺為明初南京三大佛寺之一。據文獻記載,大報恩寺塔總高78.02米,9層8麵,該塔高聳入雲,異常壯觀。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報恩寺琉璃寶塔作為南京最具特色的標誌性建築物,被稱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之譽。
第十,孝心工程。朱棣在南京還有一個巨大的、尚未完成的作秀工程,開鑿絕世碑材,又稱陽山碑材或孝陵碑材,位於南京城東約25公裏處江寧縣湯山鎮西北的陽山,此處為古代採石場。碑材係明成祖為其父朱元璋樹碑而開鑿的巨型石材。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起兵奪得他侄兒的帝位,一方麵為了籠絡人心,穩定政局;另一方麵,為了顯示自己是個孝子,就決定要立一巨型石碑以表其父朱元璋的功德。於是,他徵集了全國萬餘工匠依陽山南麓開鑿碑材三塊。其中碑座石材高13米,寬16米,長30.35米,重達1.6萬噸;碑身石材長49.40米,寬4.4米,高10.7米,重約8700噸左右;碑額石材高10米,長20.3米,寬8.40米,重約6千噸左右。若此碑立起總高為73米,重3.1萬噸,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碑。這三塊石材都已成形,其中碑額已與山體分開,碑身、碑座也僅有一端相連。此石材又為何遺棄不用?說法有二:一說明朝國勢漸衰,朱棣又遷都北京,故不用;一說因體積太大無法運輸而棄之山間。如今這些碑材已經在陽山上足足睡了602年,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據最近出版的一本書上說,陽山碑材是朱棣的“孝心工程”,也是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圖虛名的做秀之作。
朱棣共有三子,五女。朱棣死後由長子朱高熾(1377--1425年)繼位,成為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洪熙皇帝,在位時間1424年9月至-1425年5月,為期八個月,終年四十九歲。
為便於讀者了解朱棣的基本情況,現將朱棣個人簡歷摘要如下:
朱棣,元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1360年4月17日),生於應天(今南京)吳王府。自幼習練兵事,漸通經史兵法。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宋龍鳳九年,4歲。三月,劉福通戰死,朱元璋挾小明王居滁州。七月,朱元璋敗陳友諒兵於鄱陽湖。八月,陳友諒死,子陳理於武昌稱帝。九月,張士誠據平江稱吳王。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吳元年,8歲。朱元璋為諸子命名,始名朱棣。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9歲。
明洪武三年(1370年)11歲。四月,封皇子九人為王,四子棣為燕王。
明洪武九年(1376年)17歲。二月,定親王歲供祿米之數。正月二十七日,朱棣訂親,冊徐達長女為燕王妃。秦、晉、燕王受命赴中都。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21歲。燕王就藩,擁有重兵,鎮守北平(今北京)。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23歲。馬皇後病逝,燕王奔喪京師。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31歲。三月,督率潁國公傅友德等出古北口(今密雲東北),乘大雪晝夜兼程趨迤都山,直搗北元大營,獲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兒不花等而還。此後,屢率諸將出征,並受命節製沿邊兵馬。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33歲。四月,皇太子朱標卒。九月,立皇第三孫朱允炆為皇太孫。正月,晉、燕、周、楚、湘諸王進京朝見。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39歲。四月,敕燕王備邊方略。五月,敕燕王節製北平都司、行都司及燕、寧、穀王府兵,遼東都司及遼府兵備禦開平。閏五月,朱元璋病卒。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改明年為建文元年。皇太孫朱允炆嗣帝位後開始削藩。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自感危機,七月,打著《祖訓》的幌子,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反叛,號稱“靖難”之師。
明建文四年(1402年,洪武三十五年)43歲。燕軍下徐州,不克,趨宿州,朱棣率師破平安軍於淝河。徐輝祖敗燕師於齊眉山,四月又敗官軍於靈璧,俘平安。渡淮,趨揚州,六月,陳瑄以舟師降。燕師渡江,破盛庸官軍於瓜州,鎮江守軍降。五月,詔天下勤王。召喚齊泰、黃子澄。命慶城郡主如燕師。割地請和不成,穀王、李景隆開金川門納燕師。七月,破京師(今江蘇南京),奪取帝位,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建文帝時的朝臣,並株連親朋,史稱“壬午之難”。建文帝下落不明。同時削藩,加強中央集權。改建文年號,仍稱洪武三十五年,改明年為永樂元年。
至此,43歲的永樂大帝終於登上了大明帝國第三位皇帝的寶座,開始了他22年的皇帝使命。對於朱棣本人歷史上的評價頗多,說好的、說壞的都有;稱暴君的、稱明君的也不在少數。還是前麵說過的那句話:讀史明誌,不管正史野史,一切借鑑在自己。關鍵看你站在什麽角度來評價,當權者贊同的,百姓未必贊同;反過來,百姓普遍稱讚的,當權者往往不以為然,甚至加以反對。當權者和百姓同時都看好的歷史事件或人物,古往今來實不多見,這裏就是一個角度問題。除了角度問題,還有一個層次問題,同樣一件事情,例如打仗:在基層百姓來看,是個死傷了多少人的問題;在部隊首長來看,是這一仗誰打得好誰打得不好的問題;在更高層次領導來看,隻是一個目標實現了還是未實現的問題。
承建此項工程的南京市國資集團負責人介紹說,大報恩寺為明初南京三大佛寺之一。據文獻記載,大報恩寺塔總高78.02米,9層8麵,該塔高聳入雲,異常壯觀。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報恩寺琉璃寶塔作為南京最具特色的標誌性建築物,被稱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之譽。
第十,孝心工程。朱棣在南京還有一個巨大的、尚未完成的作秀工程,開鑿絕世碑材,又稱陽山碑材或孝陵碑材,位於南京城東約25公裏處江寧縣湯山鎮西北的陽山,此處為古代採石場。碑材係明成祖為其父朱元璋樹碑而開鑿的巨型石材。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起兵奪得他侄兒的帝位,一方麵為了籠絡人心,穩定政局;另一方麵,為了顯示自己是個孝子,就決定要立一巨型石碑以表其父朱元璋的功德。於是,他徵集了全國萬餘工匠依陽山南麓開鑿碑材三塊。其中碑座石材高13米,寬16米,長30.35米,重達1.6萬噸;碑身石材長49.40米,寬4.4米,高10.7米,重約8700噸左右;碑額石材高10米,長20.3米,寬8.40米,重約6千噸左右。若此碑立起總高為73米,重3.1萬噸,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碑。這三塊石材都已成形,其中碑額已與山體分開,碑身、碑座也僅有一端相連。此石材又為何遺棄不用?說法有二:一說明朝國勢漸衰,朱棣又遷都北京,故不用;一說因體積太大無法運輸而棄之山間。如今這些碑材已經在陽山上足足睡了602年,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據最近出版的一本書上說,陽山碑材是朱棣的“孝心工程”,也是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圖虛名的做秀之作。
朱棣共有三子,五女。朱棣死後由長子朱高熾(1377--1425年)繼位,成為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洪熙皇帝,在位時間1424年9月至-1425年5月,為期八個月,終年四十九歲。
為便於讀者了解朱棣的基本情況,現將朱棣個人簡歷摘要如下:
朱棣,元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1360年4月17日),生於應天(今南京)吳王府。自幼習練兵事,漸通經史兵法。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宋龍鳳九年,4歲。三月,劉福通戰死,朱元璋挾小明王居滁州。七月,朱元璋敗陳友諒兵於鄱陽湖。八月,陳友諒死,子陳理於武昌稱帝。九月,張士誠據平江稱吳王。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吳元年,8歲。朱元璋為諸子命名,始名朱棣。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9歲。
明洪武三年(1370年)11歲。四月,封皇子九人為王,四子棣為燕王。
明洪武九年(1376年)17歲。二月,定親王歲供祿米之數。正月二十七日,朱棣訂親,冊徐達長女為燕王妃。秦、晉、燕王受命赴中都。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21歲。燕王就藩,擁有重兵,鎮守北平(今北京)。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23歲。馬皇後病逝,燕王奔喪京師。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31歲。三月,督率潁國公傅友德等出古北口(今密雲東北),乘大雪晝夜兼程趨迤都山,直搗北元大營,獲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兒不花等而還。此後,屢率諸將出征,並受命節製沿邊兵馬。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33歲。四月,皇太子朱標卒。九月,立皇第三孫朱允炆為皇太孫。正月,晉、燕、周、楚、湘諸王進京朝見。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39歲。四月,敕燕王備邊方略。五月,敕燕王節製北平都司、行都司及燕、寧、穀王府兵,遼東都司及遼府兵備禦開平。閏五月,朱元璋病卒。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改明年為建文元年。皇太孫朱允炆嗣帝位後開始削藩。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自感危機,七月,打著《祖訓》的幌子,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反叛,號稱“靖難”之師。
明建文四年(1402年,洪武三十五年)43歲。燕軍下徐州,不克,趨宿州,朱棣率師破平安軍於淝河。徐輝祖敗燕師於齊眉山,四月又敗官軍於靈璧,俘平安。渡淮,趨揚州,六月,陳瑄以舟師降。燕師渡江,破盛庸官軍於瓜州,鎮江守軍降。五月,詔天下勤王。召喚齊泰、黃子澄。命慶城郡主如燕師。割地請和不成,穀王、李景隆開金川門納燕師。七月,破京師(今江蘇南京),奪取帝位,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建文帝時的朝臣,並株連親朋,史稱“壬午之難”。建文帝下落不明。同時削藩,加強中央集權。改建文年號,仍稱洪武三十五年,改明年為永樂元年。
至此,43歲的永樂大帝終於登上了大明帝國第三位皇帝的寶座,開始了他22年的皇帝使命。對於朱棣本人歷史上的評價頗多,說好的、說壞的都有;稱暴君的、稱明君的也不在少數。還是前麵說過的那句話:讀史明誌,不管正史野史,一切借鑑在自己。關鍵看你站在什麽角度來評價,當權者贊同的,百姓未必贊同;反過來,百姓普遍稱讚的,當權者往往不以為然,甚至加以反對。當權者和百姓同時都看好的歷史事件或人物,古往今來實不多見,這裏就是一個角度問題。除了角度問題,還有一個層次問題,同樣一件事情,例如打仗:在基層百姓來看,是個死傷了多少人的問題;在部隊首長來看,是這一仗誰打得好誰打得不好的問題;在更高層次領導來看,隻是一個目標實現了還是未實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