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作者:肖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樂大典共收錄古代重要典籍7、8千種之多,上至先秦,下達明初,這在當時真可以說是“包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傳。收錄的內容包括:經、史、子、集、釋莊、道經、戲劇、平話、工技、農藝、醫卜、文學等,無所不包。所輯錄書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別編入,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資料的文獻價值。全書體例“用韻以統字,用字以係事”,檢索非常方便。全書2萬2千8百77卷,目錄60卷,共1萬1千95冊,3億7千萬字。該書編成後,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淵閣。永樂遷都後,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宮內的文樓(即文昭閣)裏。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謄寫副本一部,從此《永樂大典》才具有正副兩部,分別珍藏在文淵閣和皇史宬兩處。全書舉凡天文、地理、人倫、國統、道德、政治製度、名物、奇聞異見以及日、月、星、雨、風、雲、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隨字收載。全書分門別類,輯錄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8千餘種古書資料,大凡經史子集與道釋、醫卜雜家之書均予收輯,並加以匯聚群分,甚為詳備。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學、歷史、地理、語言、文學、藝術、宗教、科學技術等方麵豐富而可貴的資料。
《永樂大典》不僅篇幅巨大,收集廣泛,而且繕寫工整,書中的文字全部用毛筆以楷書寫成,每半頁八行,大字占一行,小字抄成雙行,每行28個字;《永樂大典》中還有許多精緻的插圖,山川地形都以白描手法繪製圖形,形態逼真,書為硬裱書麵,由粗黃布包著,典雅莊重,被中外專家學者譽為有史以來世界上罕見的珍品。
今天國內所存僅有1960年中華書局影印的《永樂大典》730卷,加上後來從世界各地徵集的65卷,共計795卷。
第八,外國王陵。朱棣在南京當皇帝期間,還為外國王子建造了一座王陵。如今,在南京南郊石子崗之西、烏龜山南麓、向花村附近,有一座極為特殊的帝王陵墓,又稱“回回墳”。他便是渤泥(今汶萊國)國王麻那惹加那乃的陵墓。明永樂六年(1408年),渤泥國王麻那惹加那乃攜王後、王子一行150餘人隨鄭和船隊來中國訪問。受到明成祖極其隆重的禮儀和款待。在來訪期間(十月間),國王不幸病故,年僅28歲。根據他本人遺願:“希望體魄托葬中華”。明成祖以王禮規格葬之,諡“恭順”。墓高約4米,墓基周長約100米。現墓前有神道碑一座:“渤泥國恭順王墓碑”,殘碑現經修復豎於通往國王墓的林蔭道旁。神道兩側排列著石馬一對,馬夫一對,石羊一對,石虎一對,文臣武將各一對,享殿柱礎若幹。碑殘高4米,寬1.09米,厚0.3米。1996年8月,此碑的複製品運抵汶萊首都斯裏巴加灣市,陳列於國家歷史中心展覽廳,與其他歷任蘇丹國王的墓碑並列向社會展出。
由於戰亂,渤泥國王墓一度渺不可尋。直至1958年5月,才重新發現了佚名已久、一直被當地人稱為“回回墳”的渤泥國王墓。2001年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投資1000多萬元的渤泥國王墓一期工程,已完成了對遷碑亭、牌坊、墓塚、神道等文物古蹟的保護性修復;正在進行的二期工程,將在墓園內建成一處具有濃鬱汶萊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觀的汶萊風情園。渤泥國王墓是我國歷史上中外友好交往的實物資料之一。
第九,大報恩寺。朱棣在南京建造了標誌性建築大報恩寺。大報恩寺位於南京市中華門外雨花路東側秦淮河畔長幹裏。即今中華門外的雨花路東側。
是朱棣為紀念生母(一說為其生母碽妃所建),於永樂十年(1412年)到永樂二十九年(1431年)期間興建的一組規模龐大,有如宮殿般金碧輝煌的建築群。大報恩寺施工極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宮的標準來營建。地基上先釘入粗大木樁,然後縱火焚燒,使之變成木炭,再用鐵輪滾石碾壓夯實,木炭上加鋪一層硃砂,以防潮、殺蟲。寺內有殿閣20多座,畫廊118處,經房38間。歷時19年,耗銀250萬兩,徵調工役10多萬人。
位於大殿後的大報恩寺琉璃塔建造於永樂十年,宣德三年竣工,九層八麵,高達78.2米,甚至數十裏外長江上也可望見。塔身白瓷貼麵,拱門琉璃門券。門框飾有獅子、白象、飛羊等佛教題材的五色琉璃磚。剎頂鑲嵌金銀珠寶。角梁下懸掛風鈴152個,日夜作響,聲聞數裏。自建成之日起就點燃長明塔燈140盞,每天耗油64斤,金碧輝煌,晝夜通明。塔內壁布滿佛龕。該塔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它在五百多年前就已舉世聞名,明代永樂皇帝賜封共為“第一塔”,西方傳教士稱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觀之一,也是當時南京的標誌。
大報恩寺塔矗立在南京城南長達400多年,於1856年毀於戰火之中。大報恩寺建成後,幾經劫難。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遭雷火襲擊,天王殿,大殿、觀音殿、畫廓一百四十餘間焚為灰燼;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塔心木腐朽,塔頂傾斜,僧人洪恩募捐銀數千兩使之得以重修,清順治十八年以後,內府及地方均有撥款修繕記載。最後一次是清嘉慶七年(1802年)修復竣工後,繪塔圖並附誌.
1856年,清軍攻克雨花台後,太平軍為防清軍占據大報恩寺對城內造成威脅,遂“用火藥轟之,復挖空塔座下基地,數日塔倒,寺遭焚毀”。僅存一青銅色塔剎(1930年代後失蹤)和8米高的石碑。相傳建造該塔時曾一式燒製三份琉璃構件,一份用來建塔,兩份埋入地下用於替換。1958年在眼香廟、芙蓉山、窟崗村一帶出土的大批琉璃構件上多帶有墨書的字號標記。
《永樂大典》不僅篇幅巨大,收集廣泛,而且繕寫工整,書中的文字全部用毛筆以楷書寫成,每半頁八行,大字占一行,小字抄成雙行,每行28個字;《永樂大典》中還有許多精緻的插圖,山川地形都以白描手法繪製圖形,形態逼真,書為硬裱書麵,由粗黃布包著,典雅莊重,被中外專家學者譽為有史以來世界上罕見的珍品。
今天國內所存僅有1960年中華書局影印的《永樂大典》730卷,加上後來從世界各地徵集的65卷,共計795卷。
第八,外國王陵。朱棣在南京當皇帝期間,還為外國王子建造了一座王陵。如今,在南京南郊石子崗之西、烏龜山南麓、向花村附近,有一座極為特殊的帝王陵墓,又稱“回回墳”。他便是渤泥(今汶萊國)國王麻那惹加那乃的陵墓。明永樂六年(1408年),渤泥國王麻那惹加那乃攜王後、王子一行150餘人隨鄭和船隊來中國訪問。受到明成祖極其隆重的禮儀和款待。在來訪期間(十月間),國王不幸病故,年僅28歲。根據他本人遺願:“希望體魄托葬中華”。明成祖以王禮規格葬之,諡“恭順”。墓高約4米,墓基周長約100米。現墓前有神道碑一座:“渤泥國恭順王墓碑”,殘碑現經修復豎於通往國王墓的林蔭道旁。神道兩側排列著石馬一對,馬夫一對,石羊一對,石虎一對,文臣武將各一對,享殿柱礎若幹。碑殘高4米,寬1.09米,厚0.3米。1996年8月,此碑的複製品運抵汶萊首都斯裏巴加灣市,陳列於國家歷史中心展覽廳,與其他歷任蘇丹國王的墓碑並列向社會展出。
由於戰亂,渤泥國王墓一度渺不可尋。直至1958年5月,才重新發現了佚名已久、一直被當地人稱為“回回墳”的渤泥國王墓。2001年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投資1000多萬元的渤泥國王墓一期工程,已完成了對遷碑亭、牌坊、墓塚、神道等文物古蹟的保護性修復;正在進行的二期工程,將在墓園內建成一處具有濃鬱汶萊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觀的汶萊風情園。渤泥國王墓是我國歷史上中外友好交往的實物資料之一。
第九,大報恩寺。朱棣在南京建造了標誌性建築大報恩寺。大報恩寺位於南京市中華門外雨花路東側秦淮河畔長幹裏。即今中華門外的雨花路東側。
是朱棣為紀念生母(一說為其生母碽妃所建),於永樂十年(1412年)到永樂二十九年(1431年)期間興建的一組規模龐大,有如宮殿般金碧輝煌的建築群。大報恩寺施工極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宮的標準來營建。地基上先釘入粗大木樁,然後縱火焚燒,使之變成木炭,再用鐵輪滾石碾壓夯實,木炭上加鋪一層硃砂,以防潮、殺蟲。寺內有殿閣20多座,畫廊118處,經房38間。歷時19年,耗銀250萬兩,徵調工役10多萬人。
位於大殿後的大報恩寺琉璃塔建造於永樂十年,宣德三年竣工,九層八麵,高達78.2米,甚至數十裏外長江上也可望見。塔身白瓷貼麵,拱門琉璃門券。門框飾有獅子、白象、飛羊等佛教題材的五色琉璃磚。剎頂鑲嵌金銀珠寶。角梁下懸掛風鈴152個,日夜作響,聲聞數裏。自建成之日起就點燃長明塔燈140盞,每天耗油64斤,金碧輝煌,晝夜通明。塔內壁布滿佛龕。該塔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它在五百多年前就已舉世聞名,明代永樂皇帝賜封共為“第一塔”,西方傳教士稱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觀之一,也是當時南京的標誌。
大報恩寺塔矗立在南京城南長達400多年,於1856年毀於戰火之中。大報恩寺建成後,幾經劫難。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遭雷火襲擊,天王殿,大殿、觀音殿、畫廓一百四十餘間焚為灰燼;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塔心木腐朽,塔頂傾斜,僧人洪恩募捐銀數千兩使之得以重修,清順治十八年以後,內府及地方均有撥款修繕記載。最後一次是清嘉慶七年(1802年)修復竣工後,繪塔圖並附誌.
1856年,清軍攻克雨花台後,太平軍為防清軍占據大報恩寺對城內造成威脅,遂“用火藥轟之,復挖空塔座下基地,數日塔倒,寺遭焚毀”。僅存一青銅色塔剎(1930年代後失蹤)和8米高的石碑。相傳建造該塔時曾一式燒製三份琉璃構件,一份用來建塔,兩份埋入地下用於替換。1958年在眼香廟、芙蓉山、窟崗村一帶出土的大批琉璃構件上多帶有墨書的字號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