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必貴身先”,張居正知道自己作為首輔舉足輕重,一舉一動都是人家的榜樣,所以他對自家人約束得很嚴。兩個兒子回鄉應試,是自僱車馬。他的老父張文明過生日,他打發僕人背著壽禮回鄉祝賀。弟弟有病需要回鄉調理,保定巡撫聽說後,把勘合送到門上。張居正給退了回去,說:“欲為朝廷行法,不敢不以身先之。”(《答保定巡撫張滸東》)
經過一番雷厲風行的整頓,驛站負擔大為減輕,站銀需要量也跟著減少。這就意味著加給老百姓的攤派也減少了。據《國榷》裏麵的統計,從萬曆四年至萬曆十年四月,全國共減免站銀89.56萬餘兩,折米200萬石。僅京畿一帶驛站開支就省去80%。張居正對此很得意,說:“小民歡呼歌誦則不啻管弦之咈溢矣!”(《答應天巡撫論大政大典》)
是啊,好事自有百姓發自內心的歡呼,用不著天天自己抬自己。
大明的財政危機,還有一個原因,是宮廷消耗太大。國初朱老皇帝出身低微,尚能講究艱苦樸素。改建一座宮殿,他都要教訓大臣:“朕今所作,不事華飾,惟樸素堅固,可傳永久,使吾子孫守以為法。”(《明會要》)
可惜他這個傳統傳了沒兩代,到英宗時就開始奢靡,至嘉靖時登峰造極。宮廷的費用,最大的支出是造宮殿。武宗時,幹清宮失火,重建大概需要銀200萬兩,工部估計,要是向群眾攤派的話,最多刮上來20萬兩,所以提議借支內帑(皇帝的私房銀子)。武宗這個混小子哪裏捨得,隻叫工部自己想辦法。工部又不能生錢,就隻好加重攤派,鬧得“海內騷然”。
此外就是吃喝穿用,一大幫子人在皇宮裏,大部分東西都要靠民間供養。那時,向民間徵用食品、器具、燃料,叫“上供”;向老百姓購買物品叫“采造”,也叫“採辦”或“買辦”。成化年間,每年上供給光祿寺的雞鴨羊豬達12-16萬隻,果品、物料等年消耗126.8萬斤!
這皇家人也真是能吃啊。下麵的數字就更驚人:仁宗時,光祿寺的廚子有6300名,憲宗時增至7800名,武宗時達到9400名。什麽樣的國家能架得住這麽吃啊?政府財政困難,是因為吃給吃窮的,這也是我們的一大發明吧?
明代皇家的用度,錢從三個地方來,一是“太倉”,由戶部掌握的國庫;二是皇莊、皇店,皇家企業;三是直接從州縣拿,也就是“上供”和“采造”。前麵兩個渠道,財力都有限;後麵這一個,則是無限的,隻要有人活著,我就能搜刮。
上供不說了,白拿。這采造,也有貓膩。從表麵看是朝廷撥款,派官員到民間去買,實際是根本不按價值規律辦事。向商人強行攤派商品數額,壓價購買,所支付的錢有時不足市價的十分之一。“名稱買辦,無異白取”。有的名義上按市價收購,而支付的卻是一錢不值的“大明寶鈔”(成祖時期的紙幣),也等於白拿。搞得工商業者傾家蕩產。
這個買辦的過程,往往是宦官最容易撈錢的機會,所以歷朝宦官都願意鼓動皇帝買東西。張居正執政的當年,又有宦官崔敏建議買珠寶。張居正堅決壓住了。
他考慮到,奢靡之風,總是從皇家興起,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皇帝就得換換腦子。好在萬曆還小,孺子可教,於是他利用“帝師”的身份,不斷教育皇帝要省錢。
萬曆是個典型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人物,當學生時還比較聽話。張居正、馮保和李太後都用“禮教”牢牢地限製住了他。因此他初期的用度還是比較節儉的。
所以古代的“禮教”這東西也不是完全不好,“吃人”是一方麵,“不許吃人”是另一方麵。不可一概而論。
完全的張揚天性,也未必就是進步。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個個都“張揚天性”。其行為足資證明,完全沒有了“禮教”的製約,天性也就是獸性,沒有太大區別。
本書在前麵已經講過,張居正對小皇帝關於愛惜民力的灌輸,不遺餘力。
他的話,至今讀起來,仍震撼人心:“明主不應以天性所愛為樂趣,而應該以命運無常為恐懼。不應以天下來侍奉自己,而應以自己供天下馭使。”
俯首甘為孺子牛也。可惜,有幾個“明主”真能做到?
新政之初,張居正反覆對萬曆嘮叨的,是孔孟之道中唯一有價值的部分——“民為貴”。他說:“民常安樂而無患難”。國難,不是緣自外侮,而是出自“民不安”。還是那句話,“百姓安則邦本固,外侮可無患也”(《答保定巡撫孫立亭》)。
百姓是牛羊,吃草擠奶,根本用不著防。要防的是自己!
民力有限,自己的貪慾無度,總有一天這繩子要繃斷。
張居正教導萬曆,對秦始皇、隋煬帝之流,要“視其惡者,用以為戒,畏之如探湯”(《進帝鑒圖說疏》)。
像他們這樣的惡政,為何轟然倒地?因為“命之靡常”,因為天厭之,天厭之啊!
民固然無力,然而天行健,天道有常。
為政者,你不能不懼!
小萬曆可謂相當懂事,常為張老師的話“嗟嘆之久”。
經過一番雷厲風行的整頓,驛站負擔大為減輕,站銀需要量也跟著減少。這就意味著加給老百姓的攤派也減少了。據《國榷》裏麵的統計,從萬曆四年至萬曆十年四月,全國共減免站銀89.56萬餘兩,折米200萬石。僅京畿一帶驛站開支就省去80%。張居正對此很得意,說:“小民歡呼歌誦則不啻管弦之咈溢矣!”(《答應天巡撫論大政大典》)
是啊,好事自有百姓發自內心的歡呼,用不著天天自己抬自己。
大明的財政危機,還有一個原因,是宮廷消耗太大。國初朱老皇帝出身低微,尚能講究艱苦樸素。改建一座宮殿,他都要教訓大臣:“朕今所作,不事華飾,惟樸素堅固,可傳永久,使吾子孫守以為法。”(《明會要》)
可惜他這個傳統傳了沒兩代,到英宗時就開始奢靡,至嘉靖時登峰造極。宮廷的費用,最大的支出是造宮殿。武宗時,幹清宮失火,重建大概需要銀200萬兩,工部估計,要是向群眾攤派的話,最多刮上來20萬兩,所以提議借支內帑(皇帝的私房銀子)。武宗這個混小子哪裏捨得,隻叫工部自己想辦法。工部又不能生錢,就隻好加重攤派,鬧得“海內騷然”。
此外就是吃喝穿用,一大幫子人在皇宮裏,大部分東西都要靠民間供養。那時,向民間徵用食品、器具、燃料,叫“上供”;向老百姓購買物品叫“采造”,也叫“採辦”或“買辦”。成化年間,每年上供給光祿寺的雞鴨羊豬達12-16萬隻,果品、物料等年消耗126.8萬斤!
這皇家人也真是能吃啊。下麵的數字就更驚人:仁宗時,光祿寺的廚子有6300名,憲宗時增至7800名,武宗時達到9400名。什麽樣的國家能架得住這麽吃啊?政府財政困難,是因為吃給吃窮的,這也是我們的一大發明吧?
明代皇家的用度,錢從三個地方來,一是“太倉”,由戶部掌握的國庫;二是皇莊、皇店,皇家企業;三是直接從州縣拿,也就是“上供”和“采造”。前麵兩個渠道,財力都有限;後麵這一個,則是無限的,隻要有人活著,我就能搜刮。
上供不說了,白拿。這采造,也有貓膩。從表麵看是朝廷撥款,派官員到民間去買,實際是根本不按價值規律辦事。向商人強行攤派商品數額,壓價購買,所支付的錢有時不足市價的十分之一。“名稱買辦,無異白取”。有的名義上按市價收購,而支付的卻是一錢不值的“大明寶鈔”(成祖時期的紙幣),也等於白拿。搞得工商業者傾家蕩產。
這個買辦的過程,往往是宦官最容易撈錢的機會,所以歷朝宦官都願意鼓動皇帝買東西。張居正執政的當年,又有宦官崔敏建議買珠寶。張居正堅決壓住了。
他考慮到,奢靡之風,總是從皇家興起,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皇帝就得換換腦子。好在萬曆還小,孺子可教,於是他利用“帝師”的身份,不斷教育皇帝要省錢。
萬曆是個典型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人物,當學生時還比較聽話。張居正、馮保和李太後都用“禮教”牢牢地限製住了他。因此他初期的用度還是比較節儉的。
所以古代的“禮教”這東西也不是完全不好,“吃人”是一方麵,“不許吃人”是另一方麵。不可一概而論。
完全的張揚天性,也未必就是進步。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個個都“張揚天性”。其行為足資證明,完全沒有了“禮教”的製約,天性也就是獸性,沒有太大區別。
本書在前麵已經講過,張居正對小皇帝關於愛惜民力的灌輸,不遺餘力。
他的話,至今讀起來,仍震撼人心:“明主不應以天性所愛為樂趣,而應該以命運無常為恐懼。不應以天下來侍奉自己,而應以自己供天下馭使。”
俯首甘為孺子牛也。可惜,有幾個“明主”真能做到?
新政之初,張居正反覆對萬曆嘮叨的,是孔孟之道中唯一有價值的部分——“民為貴”。他說:“民常安樂而無患難”。國難,不是緣自外侮,而是出自“民不安”。還是那句話,“百姓安則邦本固,外侮可無患也”(《答保定巡撫孫立亭》)。
百姓是牛羊,吃草擠奶,根本用不著防。要防的是自己!
民力有限,自己的貪慾無度,總有一天這繩子要繃斷。
張居正教導萬曆,對秦始皇、隋煬帝之流,要“視其惡者,用以為戒,畏之如探湯”(《進帝鑒圖說疏》)。
像他們這樣的惡政,為何轟然倒地?因為“命之靡常”,因為天厭之,天厭之啊!
民固然無力,然而天行健,天道有常。
為政者,你不能不懼!
小萬曆可謂相當懂事,常為張老師的話“嗟嘆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