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初年,小皇帝打算派宦官到江南、廣東採買絲綢和香料,都因有大臣勸諫,大大削減了原定的數量。


    萬曆五年五月,萬曆為表孝心,想要重修太後寢宮。張居正立刻勸阻,說:“今壯麗如故,足以娛聖母。”不同意大動土木,萬曆也就作罷。


    萬曆七年,皇帝向光祿寺索要節餘的十萬兩白銀,張居正勸阻無效,隻得撥給,但上疏說:“若再征金,臣等不敢奉詔。”


    什麽叫“不敢奉詔”?就是下次我要拒絕執行!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張居正讓戶部進呈了財政支出的揭帖(抄本),讓萬曆放在禦座旁隨時看看。他勸告說:“一切無益之費,可省者省之。……庶國用可裕,而民力亦賴以少寬也。”(《看詳戶部進呈揭帖疏》)


    強國是節省用錢省出來的。如何大家都比著瘋狂花錢,國家反而就能因此強大?


    這是什麽道理?古今異同,真是要讓人“嗟嘆之久”!


    在張居正的堅持下,終“江陵柄政”十年,宮內的花銷一直有所控製,財政危機得以緩解,民力也得以休息。


    從明末清初起,張居正的名聲之所以越來越大,是因為,人們對執政者的成功與否,隻有一個衡量標準,那就是看他是否做到了“安民”。


    當百姓入不敷出時,為政者卻華衣廣廈,還要以搜刮甚巨為榮,難道真的以為天道不存了麽?


    張居正不會如此發昏,在他執政期間,為徹底整頓國家的財政,他還將有一番大的作為。


    【孔老夫子隻講了一句真理】


    歷史是一種非常奇妙的東西,你越深入探究它,就越覺得它並不遙遠。那些峨冠博帶、衣袂翩翩的古人們,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古板,更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樣愚蠢。他們的喜怒與今人同,他們的好惡也和今人無異。


    歷史的煙塵後,都有同樣的人性。


    而且,我尤其覺得,古人中的精華又遠遠聰明過我們。那時的科技水平如何,其實是與智慧程度無關的。


    那些線裝書、雕版印刷,那些纖秀小楷、豪放草書,承載的是我們學不完的智慧。我們沒有笑話的資格,我們惟有低首下心。


    一個對自己的祖先不敬的民族,難道能指望得到後世的尊敬?


    張居正在短短的十年執政時間裏,以一人的智慧與執著,扛起了一個老大帝國的沒落之門,放萬千的生靈到富庶、平安、有序的光明中去。


    這不是捨身飼虎?這不是荷戈獨戰?這不是為民立極?


    這些讚譽,他應該是當之無愧的,因為他做到了。


    空言人人都會,能做到一二件事的,方為民族的脊樑。張居正為百姓做到的,就不止一件兩件了。


    他當年麵對的,是連年的國匱民窮。嘉、隆年間,太倉歲入不過200餘萬兩,支出倒有400萬多兩。年年虧空,政府還在運轉,也真是夠難為宰輔的了。


    兩大問題,如椎刺骨。


    一是錢不夠怎麽辦?二是錢從哪裏來?


    若是庸人治國,那想也不用想,就是一個“刮”!盯住的是普通老百姓的錢袋子。


    而張居正的所為,則是盯在了達官與富戶的身上——在錢多的地方才能找到錢嘛。


    他承襲了漢代理財家桑弘羊的思路-——“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也就是,不給老百姓加稅也一樣能弄到錢。


    自推行考成法以後,張居正十分有信心。一套有效率的行政機構,就是對財政改革的有力保障。他說:“考成一事,行之數年,自可不加賦而上用足。”


    為何不加稅,錢也可以夠用?張居正攤出的底牌是兩個:“懲貪汙以足民”,“理逋負(清理逃稅)以足國”。


    官不貪,百姓就鬆口氣;有錢人把應繳的稅繳足,國家就鬆口氣。


    又是一個豎雞蛋式的簡單解法!


    ——不是人們想不到,是根本沒往那個方向上想。寧願拿刀去剔鷺鷥腿上的肉,不願意去割肥豬身上的膘。


    自負的執宰其實就這麽愚不可及。


    向誰下手,張居正有數。


    大明的賦役,田賦占了大頭。滾滾銀錢須從田畝上來。那麽,天下的家底究竟有多少,從王朝的中期開始,就是一筆糊塗帳了。


    國初的時候,朱老皇帝為徵稅,創立了“黃冊”,相當於戶口簿,包括每戶的丁口、田宅、資產,都全部列上。黃冊一式四份,布政使司、州、縣各保留一份,另一份以黃色封麵上報戶部存檔,故名“黃冊”。


    洪武二十年,又用了十年之力,把全國的耕地丈量了一遍。根據測量結果製定了“魚鱗圖冊”,將業主姓名、土地四至、土質等級詳細登記,一鄉一冊,州、縣各有匯總的總冊。凡有土地買賣,要在官府辦賦役隨轉手續。這個圖冊上,因為畫的土地形狀似魚鱗,因而得名。


    田賦的數額、勞役的攤派,都要根據這兩個冊子。


    但這些冊子到了後來,就沒用了。很多土地悄悄玩起了隱身法。


    原來,明代由於官俸微薄,與大宋差了十萬八千裏。皇帝也知道幹部靠工資八成是吃不飽飯,就特許官員及其親屬可以免除徭役和一部分田賦。包括未入流的教官、舉人、監生、生員,連帶光榮致仕、免官在家的,都有不等的減免(優免)。以四品京官為例,北方籍在家的,可以每畝五升免300畝,江南籍的可以每畝三鬥免50畝。在職官員免的就更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出了個張居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秋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秋子並收藏明朝出了個張居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