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臣始而茫然,繼而大哭,說:“是辛儒教我這麽說的。他說隻有主使者才有砍頭的罪,我這算是自首,不僅沒事,還可以有賞。誰知道現在假口供都成真的了!”
校尉也不多說,隻點撥了一句:“到如今你隻有說真話,或許還可活命。”
校尉將案犯的供述報告了朱希孝,朱希孝微微一笑,揮手讓校尉退了:“好了,沒事了。”
二月十九日,廠衛聯合會審。朱希孝剛一到東廠,原本風和日麗的天氣,忽然黑雲壓城,風雨大作。東廠內的審訊人員不禁為之色變。
對此案早就持有異議的東廠理刑官白一清,對兩位東廠的問官千戶說:“天意若此,你們就不怕麽?高老是顧命元老,這事本來與他無關,現在卻強要誣陷他。你我都有妻子兒女,做這種事,他日能逃得了被砍頭的結局嗎?你倆受馮公公厚恩,應該向他進一句忠言。況且王大臣供詞前後不一,你們為什麽在結案報告上寫‘歷歷有據’?”
兩位問官麵麵相覷,隻得解釋說:“‘歷歷有據’是張閣老親筆改的。”
不一忽兒,馮保也到了,會審即開始。
東廠問案子,照例是打了再問。十五下殺威棒是少不了的。這一打,王大臣不幹了,大叫道:“說是給我官做,永享富貴,怎的又打我!”
馮保喝問:“說,是誰主使你來?”
王大臣此時已有一定覺悟,怒目衝著馮保說:“就是你主使,你難道不知道?為何又來問我?”
當場露餡,直接了當。馮保差點沒氣暈過去,隻好強挺著問:“你說你認識高閣老,是怎麽回事?”
王大臣又是一蹦:“不是你教我的嗎?我怎麽能認識高閣老?”
馮保此時臉已氣得成了豬肝色。
朱希孝見場麵太尷尬,連忙接過去問:“問你刀劍從何而來?”
這王大臣雖然智力有點兒問題,但是他琢磨,按照馮保所說,承認謀刺皇上,反而能做大官,這裏麵的邏輯不大對頭啊!於是索性咬住馮保不放:“是馮公公的家奴辛儒給我的。”
朱希孝怕再審下去,馮保要收不了場,便厲聲喝道:“胡說,連問官都敢攀扯!該打!”
說罷,拉起馮公公就走,審訊不了了之。
馮保被氣暈了頭,越發不肯罷休,回宮後麵奏皇上,說:“臣已查明,是高拱主使行刺!”
他話音剛落。宮內一位七十高齡的殷太監,猛地跪在萬曆麵前,說:“萬歲爺爺,您別聽他的!高閣老是個忠臣,怎麽能幹這等事?他一個大臣,若要行刺萬歲,他圖的是什麽呢?這絕無可能!”
殷太監隨後又對馮保說:“馮家,萬歲爺爺還小,您積點兒德,好好扶助萬歲。高老是忠臣,受了顧命的,誰不知道?是張蠻子想奪首相做,要誅滅高老。你我是內官,又做不了外廷的官,你跟著張蠻子忙個甚?你現在要是幹了這事,將來一旦翻案,咱們內官一定會受牽連,不知又有多少人頭要落地。可萬萬使不得!”
馮保聽了這一席話,臉色驟變,隻覺無言以對。
他退下後,剛好碰見太監張宏。張宏也勸他此事萬萬不可為。
馮保這才感到,眼前的這堵牆,恐怕是繞不過去了。思前想後,決定罷手。他派人給張居正帶了話去:“宮內有人跟皇上說了話,事情辦不下去了。”
第二天,張居正就下令,將王大臣從東廠提出,轉交刑部,由三法司會審。法司動作相當快,當天就提審。但是他們發現,王大臣已經被人強灌了生漆,成了啞巴,無法交代任何口供了。
究竟是何人幹的,各種史料的說法不一,無非說是張居正和馮保兩人之一。
二月二十一日,三法司再審,也不問話,隻擬了闖入宮禁罪,建議斬首,將此案果斷了結,任何人不再涉及。
這正是張居正最希望的結果。他立即根據法司意見,上疏請求批準執行。
由此,這個王大臣,就成了中國史上最有名的一位盲流。
此事的前前後後,令人驚心動魄。其忽焉而起,忽焉而落,說明為政者終究還是怕眾口喧譁。在這世界上,人心,固然是最沒有力量的一種力量,但一旦全麵引爆,其勢也自是難當!
張居正在輿論麵前及時讓步,既保全了他自己,也保住了馮保,盡管二人在名譽上已經失了不少分。
史載:“由是舉朝皆惡保。”(《明通鑑》)
盟友之汙,即是己汙。如此拙劣的誣陷,無疑是第二個“風波亭”,險些讓張居正成為歷史上的第二個秦檜。
看來,人心畢竟不可太歪。即使沒有蒼天在上,總還要對得起白髮的爹娘!
王大臣一案,敘述得較為具體的莫過於高拱晚年寫的《病榻遺言》。此書內容雖不免摻雜高拱較多個人情緒,但證之《明史》、《萬曆邸抄》、《萬曆起居注》、《明神宗實錄》、《國榷》、《明通鑑》《名山藏》、《萬曆野獲編》等書,情節大同小異,可見高拱所言距事實並不遠。
高拱在回憶中,曾實指張居正企圖將他滅族,事不成後,卻又自鳴其解救之功。這應是不錯的。
而張居正事後曾在給友人的信中,則隻是強調,此事全賴他力挽狂瀾。
校尉也不多說,隻點撥了一句:“到如今你隻有說真話,或許還可活命。”
校尉將案犯的供述報告了朱希孝,朱希孝微微一笑,揮手讓校尉退了:“好了,沒事了。”
二月十九日,廠衛聯合會審。朱希孝剛一到東廠,原本風和日麗的天氣,忽然黑雲壓城,風雨大作。東廠內的審訊人員不禁為之色變。
對此案早就持有異議的東廠理刑官白一清,對兩位東廠的問官千戶說:“天意若此,你們就不怕麽?高老是顧命元老,這事本來與他無關,現在卻強要誣陷他。你我都有妻子兒女,做這種事,他日能逃得了被砍頭的結局嗎?你倆受馮公公厚恩,應該向他進一句忠言。況且王大臣供詞前後不一,你們為什麽在結案報告上寫‘歷歷有據’?”
兩位問官麵麵相覷,隻得解釋說:“‘歷歷有據’是張閣老親筆改的。”
不一忽兒,馮保也到了,會審即開始。
東廠問案子,照例是打了再問。十五下殺威棒是少不了的。這一打,王大臣不幹了,大叫道:“說是給我官做,永享富貴,怎的又打我!”
馮保喝問:“說,是誰主使你來?”
王大臣此時已有一定覺悟,怒目衝著馮保說:“就是你主使,你難道不知道?為何又來問我?”
當場露餡,直接了當。馮保差點沒氣暈過去,隻好強挺著問:“你說你認識高閣老,是怎麽回事?”
王大臣又是一蹦:“不是你教我的嗎?我怎麽能認識高閣老?”
馮保此時臉已氣得成了豬肝色。
朱希孝見場麵太尷尬,連忙接過去問:“問你刀劍從何而來?”
這王大臣雖然智力有點兒問題,但是他琢磨,按照馮保所說,承認謀刺皇上,反而能做大官,這裏麵的邏輯不大對頭啊!於是索性咬住馮保不放:“是馮公公的家奴辛儒給我的。”
朱希孝怕再審下去,馮保要收不了場,便厲聲喝道:“胡說,連問官都敢攀扯!該打!”
說罷,拉起馮公公就走,審訊不了了之。
馮保被氣暈了頭,越發不肯罷休,回宮後麵奏皇上,說:“臣已查明,是高拱主使行刺!”
他話音剛落。宮內一位七十高齡的殷太監,猛地跪在萬曆麵前,說:“萬歲爺爺,您別聽他的!高閣老是個忠臣,怎麽能幹這等事?他一個大臣,若要行刺萬歲,他圖的是什麽呢?這絕無可能!”
殷太監隨後又對馮保說:“馮家,萬歲爺爺還小,您積點兒德,好好扶助萬歲。高老是忠臣,受了顧命的,誰不知道?是張蠻子想奪首相做,要誅滅高老。你我是內官,又做不了外廷的官,你跟著張蠻子忙個甚?你現在要是幹了這事,將來一旦翻案,咱們內官一定會受牽連,不知又有多少人頭要落地。可萬萬使不得!”
馮保聽了這一席話,臉色驟變,隻覺無言以對。
他退下後,剛好碰見太監張宏。張宏也勸他此事萬萬不可為。
馮保這才感到,眼前的這堵牆,恐怕是繞不過去了。思前想後,決定罷手。他派人給張居正帶了話去:“宮內有人跟皇上說了話,事情辦不下去了。”
第二天,張居正就下令,將王大臣從東廠提出,轉交刑部,由三法司會審。法司動作相當快,當天就提審。但是他們發現,王大臣已經被人強灌了生漆,成了啞巴,無法交代任何口供了。
究竟是何人幹的,各種史料的說法不一,無非說是張居正和馮保兩人之一。
二月二十一日,三法司再審,也不問話,隻擬了闖入宮禁罪,建議斬首,將此案果斷了結,任何人不再涉及。
這正是張居正最希望的結果。他立即根據法司意見,上疏請求批準執行。
由此,這個王大臣,就成了中國史上最有名的一位盲流。
此事的前前後後,令人驚心動魄。其忽焉而起,忽焉而落,說明為政者終究還是怕眾口喧譁。在這世界上,人心,固然是最沒有力量的一種力量,但一旦全麵引爆,其勢也自是難當!
張居正在輿論麵前及時讓步,既保全了他自己,也保住了馮保,盡管二人在名譽上已經失了不少分。
史載:“由是舉朝皆惡保。”(《明通鑑》)
盟友之汙,即是己汙。如此拙劣的誣陷,無疑是第二個“風波亭”,險些讓張居正成為歷史上的第二個秦檜。
看來,人心畢竟不可太歪。即使沒有蒼天在上,總還要對得起白髮的爹娘!
王大臣一案,敘述得較為具體的莫過於高拱晚年寫的《病榻遺言》。此書內容雖不免摻雜高拱較多個人情緒,但證之《明史》、《萬曆邸抄》、《萬曆起居注》、《明神宗實錄》、《國榷》、《明通鑑》《名山藏》、《萬曆野獲編》等書,情節大同小異,可見高拱所言距事實並不遠。
高拱在回憶中,曾實指張居正企圖將他滅族,事不成後,卻又自鳴其解救之功。這應是不錯的。
而張居正事後曾在給友人的信中,則隻是強調,此事全賴他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