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年間的大學士朱國禎是當時過來人,對此事有比較允當的看法。他說:“看來張欲殺高是無疑的。但張似不應如此愚蠢,或是當中有小人加以利用,也未可知。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出於馮保的主意,這應是準確的。”(《湧幢小品》)
王大臣一案,轟動中外,連朝鮮使臣也有耳聞,記錄下了王大臣一案在京城的民間說法,即構陷者是誰,“道路之言,皆指太監事。”(《荷穀先生朝天記》)
此案內中一些詳情,恐怕永遠不可為人所知了。各種著作中,也有一些不盡一致之處。譬如,曾有人說辛儒秘密給王大臣送去蟒袍與刀劍,劍柄上鑲有貓眼石,誘惑王大臣以此為贓證,用以加重此案的份量。
還有的書上說,朱希孝在東廠會審時,曾令王大臣辨認混雜在人群中的高拱家奴,王大臣茫然無所知,以此確知他的所謂口供均係捏造。
此案對高拱來說,可算是因禍得福。因這次誣陷失敗,張居正與馮保後來一直未再向高拱下手,以迴避清議。因此高拱得以享受一個平安晚年,在故鄉整理和寫作了大量著作,給後世留下了一些有價值的文獻。
從對此事的處理上,我們還可見出張居正在應對突發事件時的一個特點,就是易於感情用事,反應較為衝動。這與他平時的沉穩極不相稱,幾乎判若兩人。這個特點,在以後還會數次出現。
此外還有,張居正歷來有收買人心的一套手段,既做了事情,又不肯承認,反而標榜自己是解鈴人。這在此前此後,都有一些表現。不過這種“買好”往往功效不大,掩耳盜鈴而已。
最後還要說的是,他在狙擊政敵時,又往往在緊要時刻良心發現,或不願意把事做絕,不肯出手致命一擊,有時反而能為對手略做解脫。
官場功利與人性底限的衝突,在他身上交纏虯結,不可以非黑即白來概括。
近年一些評述張居正的小冊子,為描紅其“改革家”的形象,竟然將他排斥異己甚至誣陷政敵的行為,一古腦讚譽為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
改革家,就一定是德行無虧的麽?
改革家就沒有私慾了麽?
改革家就沒有萬劫不復的敗筆麽?
改革家就沒有窮凶極惡的麵目麽?
隻能笑當今之開明之世,當年“評法批儒”的套路還未有窮期!
還有的著作將王大臣案的戛然而止,說成是張居正胸懷遠大、高度明智所致,亦是讚美不止。
事實如何?怕是張居正心裏最清楚。
他大概唯有慶幸:當一天陰霾消於無形時,隻祭了一個王大臣,其他各方並無慘烈的損傷。萬曆初年剛穩定下來的政局,未遭到傷筋動骨的毀壞。
張居正僥倖擺脫了一次最大的危機,那麽,他現在可以向前走了。
十一、看他如何慨然以天下為己任
【大國之治怎能不以吏治為先】
這一瞬間如此輝煌!
當張居正終於位極台鼎、獨步政壇的這一刻,不知他是否在夕陽中登上東華門。如果曾有這樣的閑暇,他能看到的,該是京城九門浩茫如海的煙藹……
從這裏伸展開去,是何其遼闊的疆土!
北至庫頁島,西至烏斯藏(西藏),河山雄渾,哪裏不是西風殘照,何處沒有漢家陵闕?
這樣一個老邁的帝國,它將如何重生,如何奮起?將怎樣在萬丈塵埃中洗滌一新?
張居正從一個書生走到了這個製高點,“以藐然之軀,橫當天下之變”,他是從哪裏來的這無比勇氣?
“位卑未敢忘憂國”,這不錯,當年他一個青衫學子也曾經這樣做過。可是,國之興亡,真的隻是寄於匹夫的肩頭嗎?難道,高位者反倒可以“忘憂國”了嗎?
肉食者鄙,鄙在哪裏?大概就在於此!
海內多頹靡之政,綱紀已土崩瓦解,各路當道者卻還在自己掘自己的墓。不問民生,隻問錢途。國家的事情,哪還有半點神聖感?
獨有張居正攘臂而起,他不屈從於濁流,就是要在高位上發出迅雷疾風,搗破這醉生夢死的局!
張居正受過申不害、韓非法家思想的浸染,他相信隻要“掃除廓清,大破常格”,天下之弊不是不可除,沉陷人心不是不可救。
關鍵是,從哪裏開始救起?
他說:“事有機,政有要”,這個機要就是“安民生”。
大明帝國確實有很多事情不可思議:皇家富有四海,四海卻民不聊生。想那上古時候刀耕火種,先民們尚能溫飽,且有餘興手舞足蹈。而今百姓疲於奔命,卻苦於謀一粥一飯,往往難於上青天。
這原因又在哪裏?
有殘民枉法的官,就有嗷嗷待哺的民;有視百姓為草芥的為上者,就有視官吏為仇寇的布衣。
張居正早看出,“患不在盜賊,而患吏治之不清”,“安民之要,惟在於核吏治”。
民的問題,還在於官有了問題。
當時的官員腐敗、頹靡到了什麽程度?
請看張居正對他們的描述——虛文浮誇相沿成習,剝下奉上以求政績,奔走趨承以圖升職,強製攤派以謀達標,敷衍草率以推罪責。
真是活畫出一群人的嘴臉。
王大臣一案,轟動中外,連朝鮮使臣也有耳聞,記錄下了王大臣一案在京城的民間說法,即構陷者是誰,“道路之言,皆指太監事。”(《荷穀先生朝天記》)
此案內中一些詳情,恐怕永遠不可為人所知了。各種著作中,也有一些不盡一致之處。譬如,曾有人說辛儒秘密給王大臣送去蟒袍與刀劍,劍柄上鑲有貓眼石,誘惑王大臣以此為贓證,用以加重此案的份量。
還有的書上說,朱希孝在東廠會審時,曾令王大臣辨認混雜在人群中的高拱家奴,王大臣茫然無所知,以此確知他的所謂口供均係捏造。
此案對高拱來說,可算是因禍得福。因這次誣陷失敗,張居正與馮保後來一直未再向高拱下手,以迴避清議。因此高拱得以享受一個平安晚年,在故鄉整理和寫作了大量著作,給後世留下了一些有價值的文獻。
從對此事的處理上,我們還可見出張居正在應對突發事件時的一個特點,就是易於感情用事,反應較為衝動。這與他平時的沉穩極不相稱,幾乎判若兩人。這個特點,在以後還會數次出現。
此外還有,張居正歷來有收買人心的一套手段,既做了事情,又不肯承認,反而標榜自己是解鈴人。這在此前此後,都有一些表現。不過這種“買好”往往功效不大,掩耳盜鈴而已。
最後還要說的是,他在狙擊政敵時,又往往在緊要時刻良心發現,或不願意把事做絕,不肯出手致命一擊,有時反而能為對手略做解脫。
官場功利與人性底限的衝突,在他身上交纏虯結,不可以非黑即白來概括。
近年一些評述張居正的小冊子,為描紅其“改革家”的形象,竟然將他排斥異己甚至誣陷政敵的行為,一古腦讚譽為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
改革家,就一定是德行無虧的麽?
改革家就沒有私慾了麽?
改革家就沒有萬劫不復的敗筆麽?
改革家就沒有窮凶極惡的麵目麽?
隻能笑當今之開明之世,當年“評法批儒”的套路還未有窮期!
還有的著作將王大臣案的戛然而止,說成是張居正胸懷遠大、高度明智所致,亦是讚美不止。
事實如何?怕是張居正心裏最清楚。
他大概唯有慶幸:當一天陰霾消於無形時,隻祭了一個王大臣,其他各方並無慘烈的損傷。萬曆初年剛穩定下來的政局,未遭到傷筋動骨的毀壞。
張居正僥倖擺脫了一次最大的危機,那麽,他現在可以向前走了。
十一、看他如何慨然以天下為己任
【大國之治怎能不以吏治為先】
這一瞬間如此輝煌!
當張居正終於位極台鼎、獨步政壇的這一刻,不知他是否在夕陽中登上東華門。如果曾有這樣的閑暇,他能看到的,該是京城九門浩茫如海的煙藹……
從這裏伸展開去,是何其遼闊的疆土!
北至庫頁島,西至烏斯藏(西藏),河山雄渾,哪裏不是西風殘照,何處沒有漢家陵闕?
這樣一個老邁的帝國,它將如何重生,如何奮起?將怎樣在萬丈塵埃中洗滌一新?
張居正從一個書生走到了這個製高點,“以藐然之軀,橫當天下之變”,他是從哪裏來的這無比勇氣?
“位卑未敢忘憂國”,這不錯,當年他一個青衫學子也曾經這樣做過。可是,國之興亡,真的隻是寄於匹夫的肩頭嗎?難道,高位者反倒可以“忘憂國”了嗎?
肉食者鄙,鄙在哪裏?大概就在於此!
海內多頹靡之政,綱紀已土崩瓦解,各路當道者卻還在自己掘自己的墓。不問民生,隻問錢途。國家的事情,哪還有半點神聖感?
獨有張居正攘臂而起,他不屈從於濁流,就是要在高位上發出迅雷疾風,搗破這醉生夢死的局!
張居正受過申不害、韓非法家思想的浸染,他相信隻要“掃除廓清,大破常格”,天下之弊不是不可除,沉陷人心不是不可救。
關鍵是,從哪裏開始救起?
他說:“事有機,政有要”,這個機要就是“安民生”。
大明帝國確實有很多事情不可思議:皇家富有四海,四海卻民不聊生。想那上古時候刀耕火種,先民們尚能溫飽,且有餘興手舞足蹈。而今百姓疲於奔命,卻苦於謀一粥一飯,往往難於上青天。
這原因又在哪裏?
有殘民枉法的官,就有嗷嗷待哺的民;有視百姓為草芥的為上者,就有視官吏為仇寇的布衣。
張居正早看出,“患不在盜賊,而患吏治之不清”,“安民之要,惟在於核吏治”。
民的問題,還在於官有了問題。
當時的官員腐敗、頹靡到了什麽程度?
請看張居正對他們的描述——虛文浮誇相沿成習,剝下奉上以求政績,奔走趨承以圖升職,強製攤派以謀達標,敷衍草率以推罪責。
真是活畫出一群人的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