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高拱與張居正的應對策略,可說是有板有眼。俺答這個蓋世英雄,完全被他倆的策略牽著鼻子走了。
把漢那吉究竟是不是“奇貨可居”?這是處理事件的關鍵,高拱立刻做了調查。得到情報反饋說,俺答原來是個極怕老婆的人(但又何以能娶了三娘子?),他老婆就是把漢那吉的奶奶。不僅俺答愛這個孫子,奶奶更是愛。老太太得知那吉是因為老爺子的緣故降了明,氣暈了,拿起柴火棒子敲俺答的頭說:“即中國要汝頭,吾當與之,吾隻要吾孫也。”(高拱《伏戎紀事》)
這個是沒有問題了。高、張二人立即決定,建議授予把漢那吉“中國名號”(原文如此),並鼓勵他吸納舊日部眾。因為凡是授予了中國名號的虜酋,威望都能淩駕於所有的大漠部落。這就構成了對俺答的巨大壓力,迫使俺答同意我方開出的贖人條件。隻要談判達成協議,“吾中國乃得以日修戰備,而享數十年之安”。
第三步,就是要堅守堡壘,“勿與輕戰”。即使俺答示之以弱,也不要攻擊。而是不斷騷擾他的後方,讓他來了也掠奪不到什麽東西,隻能徘徊在野外。
第四步,派人在陣前喊話,說:“那吉來降,我們厚待如此,你不感恩,還敢威脅?你要是有你孫子的遠見,慕義來降,待遇又豈止你孫子這樣?你擁兵而來,不慚愧嗎?”以此瓦解他的心理防線,促使他答應談判。
第五步,對俺答的氣焰,也要適度給予回擊。俺答被老婆逼得急了,率最精銳的兵馬,大破雲中,直抵宣府,“索那吉甚急”。後王崇古派善戰的總兵趙岢率兵襲擊,趁著俺答在宣府一帶往返交涉,心神不安,大敗了俺答的前鋒。俺答畏懼明軍之盛,稍稍退兵,開始有了求和之意。
這個兇悍的蒙古汗王,在老妻的逼迫和大明兩個書生宰相的策略麵前,完全被攪昏了頭,隻有一步步就範。
擔任此次談判的明方主官,是一個小人物——鮑崇德。他以前曾被韃靼擄去服過勞役,精通虜情,和韃靼方麵交情甚密,這次是自告奮勇前往做說客。
到得虜營,他按照既定方針鼓動了一番如簧之舌。俺答見明軍不好欺負,又擔心那吉的性命,本來就已亂了方寸,聽了鮑崇德軟硬兼施的說詞,不禁心動。
有記載曾把他的表現描述得活靈活現。說是,俺答屏退左右,對鮑崇德說,我本意就是想進貢來的,都是趙全他們哄我,說我該坐天下,唆使我連年用兵,兩下裏不得安寧。
俺答說:“這次老天爺使我孫投順南朝,乃不殺又加官,又賞衣服(可憐我還穿著破的呢),恩厚若此……(哽咽幾聲)若果肯與我孫,我願執獻(綁了他娘的)趙全等贖罪。我今年老,若天朝封我一王子,掌管北邊,各酋長誰敢不服?再與我些鍋、布等物為生(好多年都沒喝湯了),我永不敢犯邊搶殺,年年進貢。將來我的位兒,就是把漢那吉的。他受天朝恩厚,不敢不服。”(劉應箕《款塞始末》)
老汗王上了道了,從此放棄了成吉思汗的大夢。
朝中得報,高拱立即主持了匯報會,請隆慶批準同意放人。到十一月十三日,詔下,完全同意高拱、張居正的計謀,授予把漢那吉“指揮使”官爵,那吉奶媽的老公為正千戶,其餘人也有封賞。這下子,那吉穿上了正三品的大紅袍了,煞是榮耀。
六天以後,十九日,俺答就把趙全、李自馨等八名“板升”頭目一起綁了來。
二十一日,明朝隆重遣送把漢那吉返回家鄉。
把漢那吉又回來了!再不復昨日的狼狽像,一彪人馬在大明官兵的護送下,紅袍金帶,褐冠朱旗,吹吹打打出了關。
大明官員見到俺答,拔高了聲音,正色告誡他:“那吉是我天朝官人,不比尋常,著俺答好生看待,不許作踐他!”
俺答此時百感交集,連聲承諾。一見到寶貝孫子那吉,連忙滾下馬來,爺孫倆抱頭大哭。
緊接著,高拱、張居正就把“封貢”和“開市”問題提到了日程上。封貢,就是要封給老俺答一個名號,俺答從此算是歸附明朝,自認屬國,每年進貢馬匹。開市,就是在得勝堡開闢集貿市場,蒙古方賣馬,明方賣布匹、絲綢、鐵鍋、茶葉,互通有無。
嘉靖初年以來蒙漢對峙幾十年的陰霾,就此消散。
但是,朝中反對勢力很大,輿論一片譁然,其中以兵部反對最甚(估計是怕今後無油水可撈了)。
大明的官員,為什麽對俺答的態度如此強硬呢?這裏麵有一些歷史淵源。
宋時抗金名將嶽飛遭冤殺,本朝民族英雄於謙也同樣遭冤殺。這兩位“少保”的命運,引起了後人強烈的同情。到了明中期以後,在士大夫中形成了一個情結,那就是對外隻能開戰,不能妥協。誰也不願意被指為誤國。
但是,僅僅有義憤是不夠的,因為我們必須活在地球上。睜眼看看,明朝的軍隊,實在是沒法提了。明中期以後的軍務,廢弛得一塌糊塗。每鎮的邊兵裏,不僅缺額,且有一半不過是民兵(土兵、募兵),不是正規軍,戰鬥力很低,裝裝樣子還行。
張居正所關注的軍糧問題,也是個軟肋。常常發放不及時、不足額。當朝的大官又喜歡經手銀子,因為便於貪汙,所以後來經常按糧食數額折價發銀子,折算率又很低,以藉此剋扣。發一斤糧食的錢,士兵在市場上根本買不到一斤糧食。飯都吃不飽,又如何打仗?
把漢那吉究竟是不是“奇貨可居”?這是處理事件的關鍵,高拱立刻做了調查。得到情報反饋說,俺答原來是個極怕老婆的人(但又何以能娶了三娘子?),他老婆就是把漢那吉的奶奶。不僅俺答愛這個孫子,奶奶更是愛。老太太得知那吉是因為老爺子的緣故降了明,氣暈了,拿起柴火棒子敲俺答的頭說:“即中國要汝頭,吾當與之,吾隻要吾孫也。”(高拱《伏戎紀事》)
這個是沒有問題了。高、張二人立即決定,建議授予把漢那吉“中國名號”(原文如此),並鼓勵他吸納舊日部眾。因為凡是授予了中國名號的虜酋,威望都能淩駕於所有的大漠部落。這就構成了對俺答的巨大壓力,迫使俺答同意我方開出的贖人條件。隻要談判達成協議,“吾中國乃得以日修戰備,而享數十年之安”。
第三步,就是要堅守堡壘,“勿與輕戰”。即使俺答示之以弱,也不要攻擊。而是不斷騷擾他的後方,讓他來了也掠奪不到什麽東西,隻能徘徊在野外。
第四步,派人在陣前喊話,說:“那吉來降,我們厚待如此,你不感恩,還敢威脅?你要是有你孫子的遠見,慕義來降,待遇又豈止你孫子這樣?你擁兵而來,不慚愧嗎?”以此瓦解他的心理防線,促使他答應談判。
第五步,對俺答的氣焰,也要適度給予回擊。俺答被老婆逼得急了,率最精銳的兵馬,大破雲中,直抵宣府,“索那吉甚急”。後王崇古派善戰的總兵趙岢率兵襲擊,趁著俺答在宣府一帶往返交涉,心神不安,大敗了俺答的前鋒。俺答畏懼明軍之盛,稍稍退兵,開始有了求和之意。
這個兇悍的蒙古汗王,在老妻的逼迫和大明兩個書生宰相的策略麵前,完全被攪昏了頭,隻有一步步就範。
擔任此次談判的明方主官,是一個小人物——鮑崇德。他以前曾被韃靼擄去服過勞役,精通虜情,和韃靼方麵交情甚密,這次是自告奮勇前往做說客。
到得虜營,他按照既定方針鼓動了一番如簧之舌。俺答見明軍不好欺負,又擔心那吉的性命,本來就已亂了方寸,聽了鮑崇德軟硬兼施的說詞,不禁心動。
有記載曾把他的表現描述得活靈活現。說是,俺答屏退左右,對鮑崇德說,我本意就是想進貢來的,都是趙全他們哄我,說我該坐天下,唆使我連年用兵,兩下裏不得安寧。
俺答說:“這次老天爺使我孫投順南朝,乃不殺又加官,又賞衣服(可憐我還穿著破的呢),恩厚若此……(哽咽幾聲)若果肯與我孫,我願執獻(綁了他娘的)趙全等贖罪。我今年老,若天朝封我一王子,掌管北邊,各酋長誰敢不服?再與我些鍋、布等物為生(好多年都沒喝湯了),我永不敢犯邊搶殺,年年進貢。將來我的位兒,就是把漢那吉的。他受天朝恩厚,不敢不服。”(劉應箕《款塞始末》)
老汗王上了道了,從此放棄了成吉思汗的大夢。
朝中得報,高拱立即主持了匯報會,請隆慶批準同意放人。到十一月十三日,詔下,完全同意高拱、張居正的計謀,授予把漢那吉“指揮使”官爵,那吉奶媽的老公為正千戶,其餘人也有封賞。這下子,那吉穿上了正三品的大紅袍了,煞是榮耀。
六天以後,十九日,俺答就把趙全、李自馨等八名“板升”頭目一起綁了來。
二十一日,明朝隆重遣送把漢那吉返回家鄉。
把漢那吉又回來了!再不復昨日的狼狽像,一彪人馬在大明官兵的護送下,紅袍金帶,褐冠朱旗,吹吹打打出了關。
大明官員見到俺答,拔高了聲音,正色告誡他:“那吉是我天朝官人,不比尋常,著俺答好生看待,不許作踐他!”
俺答此時百感交集,連聲承諾。一見到寶貝孫子那吉,連忙滾下馬來,爺孫倆抱頭大哭。
緊接著,高拱、張居正就把“封貢”和“開市”問題提到了日程上。封貢,就是要封給老俺答一個名號,俺答從此算是歸附明朝,自認屬國,每年進貢馬匹。開市,就是在得勝堡開闢集貿市場,蒙古方賣馬,明方賣布匹、絲綢、鐵鍋、茶葉,互通有無。
嘉靖初年以來蒙漢對峙幾十年的陰霾,就此消散。
但是,朝中反對勢力很大,輿論一片譁然,其中以兵部反對最甚(估計是怕今後無油水可撈了)。
大明的官員,為什麽對俺答的態度如此強硬呢?這裏麵有一些歷史淵源。
宋時抗金名將嶽飛遭冤殺,本朝民族英雄於謙也同樣遭冤殺。這兩位“少保”的命運,引起了後人強烈的同情。到了明中期以後,在士大夫中形成了一個情結,那就是對外隻能開戰,不能妥協。誰也不願意被指為誤國。
但是,僅僅有義憤是不夠的,因為我們必須活在地球上。睜眼看看,明朝的軍隊,實在是沒法提了。明中期以後的軍務,廢弛得一塌糊塗。每鎮的邊兵裏,不僅缺額,且有一半不過是民兵(土兵、募兵),不是正規軍,戰鬥力很低,裝裝樣子還行。
張居正所關注的軍糧問題,也是個軟肋。常常發放不及時、不足額。當朝的大官又喜歡經手銀子,因為便於貪汙,所以後來經常按糧食數額折價發銀子,折算率又很低,以藉此剋扣。發一斤糧食的錢,士兵在市場上根本買不到一斤糧食。飯都吃不飽,又如何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