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階段,史載“言路論拱者無虛日”(《明史?高拱傳》),先後28道奏疏排山倒海壓過來。估計隆慶皇帝腦袋都大了。
群情激憤到這個程度,高拱根本就沒法兒再幹了,隻得稱病求退。隆慶十分眷戀他的這位老師,但見輿論如此沸騰,隻得準了。
隆慶元年五月,高拱灰溜溜下台。
他走了,還有一個郭樸。言官們窮追不放。九月,郭樸被逼不過,也自請退休了。
徐階大老爺牛刀小試,凱歌以還!
但是,時論對此也有非議。稍晚後有人評論說,高拱是個清廉耿直的人,家裏清貧得跟寒士一樣。言官們這麽攻擊,是太過了(支大綸語)。
徐階這一仗玩得漂亮——前鋒搦戰,誘敵深入,全麵包抄,隻犧牲了一個不成器的胡應嘉,就打得高拱全軍覆沒。然而,當徐大老爺撚須微笑時,他沒有想到,隆慶皇帝雖然寡人有疾、毛病不少,可並不是個白癡。
一個顧命大臣,在新君麵前顯示了如此之大的能量,朝局甚至連皇帝也無法左右,那麽皇帝該做何感想?
京中大老們隻顧彈冠相慶,大概無不以為10年以內,朝局已堅如磐石了。究竟是不是這樣,他們很快就會看到。
混戰之間,我們卻沒有看到張居正的影子。他沒有聲音。入閣之前,他僅為一個正五品的侍讀學士,閣老們打架,輪不著他參與。況且,他與兩邊,關係都非同尋常,因此所抱的態度是堅不介入。
入閣以後,情況有些微妙。一麵是恩師提拔,難以報答於萬一。另一麵,與高拱有六年之久的袍澤之誼,即我們今天單位裏所說的“手足情,同誌愛”。因而隻能中立,但又不能完全沒態度。本身已是閣員了,對雙方的執政理念,總要有個傾向,否則不是成了藏頭露尾的小人了?
兩方麵的作派確實大有不同。高拱是個認死理的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個“實事求是”的典範。而徐階用政,則多從策略考慮,講究以行政上沿襲的手法婉轉達到目的。有時顧慮過多,就不惜放棄原則。
這裏僅舉一例,一次,有言官提議說,某即將被罷官的高官素有聲望,不應該擬去職。而徐階內心是巴不得此人被幹掉的,就提出:那麽我們就請皇帝“上裁”吧。高拱斷然反對,說:“這個頭兒不能開!先帝是因為在位多年,通達國體,所以過去常請他‘上裁’。而當今皇上剛即位,哪裏知道一幫下屬哪個賢哪個不賢?讓他上裁,要麽難以決斷,要麽就是交給別人去辦了(指太監)。如此,天下大事去矣!”
此話真是忠直得可愛。張居正素來欣賞這種“實學”精神,對雙方的行政理路,他內心實際是有所褒貶的。
在風潮之中,張居正見言官挾輿論以自重,氣焰囂張,甚不以為然。對徐老師使用權術,以輿論醜化政敵而逐之的手法,也不能苟同。他與高拱,畢竟還有很深的情誼,於是“見其狀,不平,往請於徐階,不聽。”他在徐老師那裏,是為高拱求過情的。
老師不肯收手,作為學生,又不能起而反對老師,張居正隻能獨善其身。一日,徐階向他就政爭中的某事徵詢意見。張居正說:“我今日向你提供意見,明日就成了中傷他人的材料。”老師啊,打死我也不能說。(《國榷》)
這位時年43歲的內閣“末臣”,彼時政治品質還絲毫未被權力腐蝕,應該說,是相當光明磊落的。
對老師,隻能是這樣了。但對言官的囂張無度,他這回既然領教了,心裏就已經有數——來日方長吧。
塵埃落定。張居正才稍喘了一口氣,總算是兩邊都未得罪。既未負師恩,也未負“同誌之愛”。
可是,這口氣還沒有喘多久,朝局又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大佬徐階,搖搖欲墜了!
幾乎是高拱前腳走,後腳,徐階就麵臨著失寵的尷尬。隆慶皇帝與徐階的關係驟然緊張。
雖然徐大老爺在“嘉隆轉軌”中功勞甚大,朝官一片擁護,新皇帝也是認帳的。但徐階忽略了他與“中官”(太監)的關係,同時與隆慶之間的君臣位置也沒擺好。事情就麻煩了。
隆慶這個人,也是個甚為稀奇古怪的皇帝,需要在這裏說說。
他在做藩王的時候,位置不穩,所以人倒還老實。可能是由於壓抑太久,反彈得就很厲害。一登大位,毛病就出來了。用三句話可以概括:不理政、好色、貪財。樣樣都到了極端的程度。
理政方麵,後世史官給他的評語是“端拱寡營”(《明史?穆宗本紀》)。什麽叫“端拱”?形同木偶也。“寡營”,什麽也不做。朝會時見大臣,一言不發。一連三、四年都是如此,簡直匪夷所思,連朝臣都感到忍無可忍,上疏批評道:“豈無所以致之耶?”——您倒是說句話呀!
那時候,朝鮮國派來晉見的使臣趙憲在《朝天日記》中記載道:“隆慶視朝的時候,東張西望,沒個樣子。且發言甚少,都是太監在傳呼。”大使先生的這個描寫,頗為傳神。
祭祀祖宗的事,也懶得去參加,往往派人代行,即便參加,也是敷衍了事。朝鮮使臣說,隆慶即或是偶爾參加,也極不耐煩。儀式剛完,就令把宮門大開,他拉過一匹快馬,騎上就飛馳進宮。扈從的諸臣,屁滾尿流,攆也攆不上。
群情激憤到這個程度,高拱根本就沒法兒再幹了,隻得稱病求退。隆慶十分眷戀他的這位老師,但見輿論如此沸騰,隻得準了。
隆慶元年五月,高拱灰溜溜下台。
他走了,還有一個郭樸。言官們窮追不放。九月,郭樸被逼不過,也自請退休了。
徐階大老爺牛刀小試,凱歌以還!
但是,時論對此也有非議。稍晚後有人評論說,高拱是個清廉耿直的人,家裏清貧得跟寒士一樣。言官們這麽攻擊,是太過了(支大綸語)。
徐階這一仗玩得漂亮——前鋒搦戰,誘敵深入,全麵包抄,隻犧牲了一個不成器的胡應嘉,就打得高拱全軍覆沒。然而,當徐大老爺撚須微笑時,他沒有想到,隆慶皇帝雖然寡人有疾、毛病不少,可並不是個白癡。
一個顧命大臣,在新君麵前顯示了如此之大的能量,朝局甚至連皇帝也無法左右,那麽皇帝該做何感想?
京中大老們隻顧彈冠相慶,大概無不以為10年以內,朝局已堅如磐石了。究竟是不是這樣,他們很快就會看到。
混戰之間,我們卻沒有看到張居正的影子。他沒有聲音。入閣之前,他僅為一個正五品的侍讀學士,閣老們打架,輪不著他參與。況且,他與兩邊,關係都非同尋常,因此所抱的態度是堅不介入。
入閣以後,情況有些微妙。一麵是恩師提拔,難以報答於萬一。另一麵,與高拱有六年之久的袍澤之誼,即我們今天單位裏所說的“手足情,同誌愛”。因而隻能中立,但又不能完全沒態度。本身已是閣員了,對雙方的執政理念,總要有個傾向,否則不是成了藏頭露尾的小人了?
兩方麵的作派確實大有不同。高拱是個認死理的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個“實事求是”的典範。而徐階用政,則多從策略考慮,講究以行政上沿襲的手法婉轉達到目的。有時顧慮過多,就不惜放棄原則。
這裏僅舉一例,一次,有言官提議說,某即將被罷官的高官素有聲望,不應該擬去職。而徐階內心是巴不得此人被幹掉的,就提出:那麽我們就請皇帝“上裁”吧。高拱斷然反對,說:“這個頭兒不能開!先帝是因為在位多年,通達國體,所以過去常請他‘上裁’。而當今皇上剛即位,哪裏知道一幫下屬哪個賢哪個不賢?讓他上裁,要麽難以決斷,要麽就是交給別人去辦了(指太監)。如此,天下大事去矣!”
此話真是忠直得可愛。張居正素來欣賞這種“實學”精神,對雙方的行政理路,他內心實際是有所褒貶的。
在風潮之中,張居正見言官挾輿論以自重,氣焰囂張,甚不以為然。對徐老師使用權術,以輿論醜化政敵而逐之的手法,也不能苟同。他與高拱,畢竟還有很深的情誼,於是“見其狀,不平,往請於徐階,不聽。”他在徐老師那裏,是為高拱求過情的。
老師不肯收手,作為學生,又不能起而反對老師,張居正隻能獨善其身。一日,徐階向他就政爭中的某事徵詢意見。張居正說:“我今日向你提供意見,明日就成了中傷他人的材料。”老師啊,打死我也不能說。(《國榷》)
這位時年43歲的內閣“末臣”,彼時政治品質還絲毫未被權力腐蝕,應該說,是相當光明磊落的。
對老師,隻能是這樣了。但對言官的囂張無度,他這回既然領教了,心裏就已經有數——來日方長吧。
塵埃落定。張居正才稍喘了一口氣,總算是兩邊都未得罪。既未負師恩,也未負“同誌之愛”。
可是,這口氣還沒有喘多久,朝局又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大佬徐階,搖搖欲墜了!
幾乎是高拱前腳走,後腳,徐階就麵臨著失寵的尷尬。隆慶皇帝與徐階的關係驟然緊張。
雖然徐大老爺在“嘉隆轉軌”中功勞甚大,朝官一片擁護,新皇帝也是認帳的。但徐階忽略了他與“中官”(太監)的關係,同時與隆慶之間的君臣位置也沒擺好。事情就麻煩了。
隆慶這個人,也是個甚為稀奇古怪的皇帝,需要在這裏說說。
他在做藩王的時候,位置不穩,所以人倒還老實。可能是由於壓抑太久,反彈得就很厲害。一登大位,毛病就出來了。用三句話可以概括:不理政、好色、貪財。樣樣都到了極端的程度。
理政方麵,後世史官給他的評語是“端拱寡營”(《明史?穆宗本紀》)。什麽叫“端拱”?形同木偶也。“寡營”,什麽也不做。朝會時見大臣,一言不發。一連三、四年都是如此,簡直匪夷所思,連朝臣都感到忍無可忍,上疏批評道:“豈無所以致之耶?”——您倒是說句話呀!
那時候,朝鮮國派來晉見的使臣趙憲在《朝天日記》中記載道:“隆慶視朝的時候,東張西望,沒個樣子。且發言甚少,都是太監在傳呼。”大使先生的這個描寫,頗為傳神。
祭祀祖宗的事,也懶得去參加,往往派人代行,即便參加,也是敷衍了事。朝鮮使臣說,隆慶即或是偶爾參加,也極不耐煩。儀式剛完,就令把宮門大開,他拉過一匹快馬,騎上就飛馳進宮。扈從的諸臣,屁滾尿流,攆也攆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