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誌先生,我倒以為他對這一點恰恰非常明白,”中佐地聲音不大,“正因為如此,他才把我們叫來的。”
拜誌沒有回答,隻是看著窗外。這時汽車已經駛入東京郊外。他又把側窗玻璃升起,再次打燃火機,燃起一根香菸。杉森看著拜誌掏煙盒和插菸嘴的平靜動作,他明白,拜誌已經作出來決定。
“他的臉色挺不好啊!”拜誌說這話的時候,聲音裏已經聽不到煩躁和激怒的情緒了。
拜誌把身子轉向中佐,遇到了對方肅然凝視的目光。
……一個多星期過去了。黑田先生在這段時間裏閉門謝客,也盡量不在公共場合露麵。隻有女兒留下的兒子-他那六歲的小外孫成瀨,是唯一能給他消愁解悶的人。他不是在書房裏給外孫畫畫,就是在樹蔭下給孩子講書;到了傍晚,隻要不下雨,祖孫二人就到湖邊去散步。
這天傍晚也是同樣,他領著小外孫在沙灘上走著。老人一手拎著手杖,一手夾著公文包-最近這公文包他總是不離手。要是孩子蹲下來玩沙子,他就坐在旁邊,從公文包中拿出舊文件、信件、照片,一件一件地翻看。現在他們正在向前走著,沒有停步。
已經有些傍晚的涼意了。老人身著黑色夾大衣,戴著一頂漁民常戴的那種毛絨帽,慢慢地跨著大步。小外孫在旁邊急促地邁著小步,緊跟著。
“大海養育了我們的祖先,可有時又叫他們傾家蕩產,”黑田給小外孫講著,“颱風經常颳走小船,撕破漁網……”
小成瀨聽外公講著,生怕跟不上外公,小手緊拽著外公的大衣口袋。
“大海保護了我們,是那些外族人不能侵犯我們這個海島,所以很久很久也沒有人知道我們。”
“那多好哇!”孩子高興地說。
“好是好,”老人回答著,“可是,也正因為這樣,咱們很晚才學會做買賣,結果世界市場都叫人家占了。”
“那太糟糕了。”成瀨說。
“是太糟糕了。”黒田重複著外孫的話。
然後他又給外孫講了很久以前的事,將他們地祖先是怎樣同那些入侵者鬥爭的,孩子會神地聽著,一點也不打斷他,隻是偶爾問一問那些複雜的名稱。
他們這樣走著,談著。小成瀨完全不知道,這是他看到外公活著的最後時刻,而黒田老人那裏知道,他的頭此刻正在瞄準鏡的十字線上擺動。
人家跟蹤他已經四天了。為了使這次行動盡量簡單化,決定選擇老人領著外孫到比較遠的地方散步的時候進行暗殺。有人端著狙擊槍在湖岸邊的樹叢裏已經守候四天了。但是天不作美,幾天一直在下雨,黒田沒有到湖邊來。現在,正有人把步槍穩穩噹噹地架在三角支架上,耐著性子守候著。此刻那人已有十足的把握一擊即中,隻是訓練有素的習慣告訴他先不要急於動手。
黒田布滿皺紋的臉在瞄準鏡裏已經顯得越來越來大了,漸漸占滿了瞄準鏡。從嘴唇不停的動作可以看出他正在跟孩子談話。現在,持槍瞄準的人和兩個在沙灘上走著的人之間隻有不到三十米的距離了。
那人不慌不忙的推開保險,就在這時,他突然在瞄準鏡裏發現,老人正驚悚地直瞪著他……
除去幾個中國居民區外,哈爾濱確實很像俄國中部的某些城市。很早以前俄國人就在這裏的居民中占了多數,現在就更多了。對於十月革命和內戰之後逃過來的俄國人來說,哈爾濱是通往世界各地的必經之路。一部分逃亡者來到這裏馬上又兼程他往,另一些人則留下來,準備或長或短地住上一個時期。
在布滿塵埃、破敗不堪的哈爾濱車站月台上,過往行人真是形形色色!又丟了官的大臣,有賭場上的騙子手,有銀行大亨和工廠老闆。盡管他們的襯領已失去原先的光澤,可他們仍然帶著長毛狗和家庭女教師。至於歌劇演員和皇家劇院的優伶,倒是一個個衣著考究,派頭十足,隻是全都兩手空空,連個手提包也沒有--這兩種人都喜沖沖地環顧著四周,相繼走出站台。多數人自稱與可惡的蘇維埃有不共戴天之仇;也有些人隻是看到那些不可理解的新事物,心裏感到惆悵恐懼,就背井離鄉的跑了出來;還有一些人則幹脆是受騙而來的--不過,這群麋集在一起的人們都被一個共同的願望聯繫著:回國,想盡一切辦法回國。有人夢想復仇,另一些人則想要找回失去的財產和平靜的生活,而第三種人卻隻不過是想落葉歸根。
流亡軍人門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社會。等級分明的軍人傳統使得這個雜牌隊伍顯得有幾分組織性。他們中間有高爾察克的舊部,有土匪頭子謝苗若夫的殘兵敗將,也有跟著卡倍兒將軍叛亂之後倖免一死的士兵。他們又是聯合起來,湊成一些一拍即合的政黨,各黨有各黨的章程和宗旨,有時又分成零幫碎夥。可是不管怎麽變化,有一點始終不變,那就是對年輕的蘇維埃國家的刻骨仇恨。
在“政治活動”之餘,這幫白衛分子就酗酒撒瘋,沒錢付帳就耍賴,弄得不少飯店、酒館的老闆都擔驚受怕,因為每次狂飲總是以各類行兇肇事而告終,圓滿的收場是很少見的。中國警方往往接到報告也不急於趕到肇事地點,以為還是聽其自行平息後再趕到現場很穩妥些。
拜誌沒有回答,隻是看著窗外。這時汽車已經駛入東京郊外。他又把側窗玻璃升起,再次打燃火機,燃起一根香菸。杉森看著拜誌掏煙盒和插菸嘴的平靜動作,他明白,拜誌已經作出來決定。
“他的臉色挺不好啊!”拜誌說這話的時候,聲音裏已經聽不到煩躁和激怒的情緒了。
拜誌把身子轉向中佐,遇到了對方肅然凝視的目光。
……一個多星期過去了。黑田先生在這段時間裏閉門謝客,也盡量不在公共場合露麵。隻有女兒留下的兒子-他那六歲的小外孫成瀨,是唯一能給他消愁解悶的人。他不是在書房裏給外孫畫畫,就是在樹蔭下給孩子講書;到了傍晚,隻要不下雨,祖孫二人就到湖邊去散步。
這天傍晚也是同樣,他領著小外孫在沙灘上走著。老人一手拎著手杖,一手夾著公文包-最近這公文包他總是不離手。要是孩子蹲下來玩沙子,他就坐在旁邊,從公文包中拿出舊文件、信件、照片,一件一件地翻看。現在他們正在向前走著,沒有停步。
已經有些傍晚的涼意了。老人身著黑色夾大衣,戴著一頂漁民常戴的那種毛絨帽,慢慢地跨著大步。小外孫在旁邊急促地邁著小步,緊跟著。
“大海養育了我們的祖先,可有時又叫他們傾家蕩產,”黑田給小外孫講著,“颱風經常颳走小船,撕破漁網……”
小成瀨聽外公講著,生怕跟不上外公,小手緊拽著外公的大衣口袋。
“大海保護了我們,是那些外族人不能侵犯我們這個海島,所以很久很久也沒有人知道我們。”
“那多好哇!”孩子高興地說。
“好是好,”老人回答著,“可是,也正因為這樣,咱們很晚才學會做買賣,結果世界市場都叫人家占了。”
“那太糟糕了。”成瀨說。
“是太糟糕了。”黒田重複著外孫的話。
然後他又給外孫講了很久以前的事,將他們地祖先是怎樣同那些入侵者鬥爭的,孩子會神地聽著,一點也不打斷他,隻是偶爾問一問那些複雜的名稱。
他們這樣走著,談著。小成瀨完全不知道,這是他看到外公活著的最後時刻,而黒田老人那裏知道,他的頭此刻正在瞄準鏡的十字線上擺動。
人家跟蹤他已經四天了。為了使這次行動盡量簡單化,決定選擇老人領著外孫到比較遠的地方散步的時候進行暗殺。有人端著狙擊槍在湖岸邊的樹叢裏已經守候四天了。但是天不作美,幾天一直在下雨,黒田沒有到湖邊來。現在,正有人把步槍穩穩噹噹地架在三角支架上,耐著性子守候著。此刻那人已有十足的把握一擊即中,隻是訓練有素的習慣告訴他先不要急於動手。
黒田布滿皺紋的臉在瞄準鏡裏已經顯得越來越來大了,漸漸占滿了瞄準鏡。從嘴唇不停的動作可以看出他正在跟孩子談話。現在,持槍瞄準的人和兩個在沙灘上走著的人之間隻有不到三十米的距離了。
那人不慌不忙的推開保險,就在這時,他突然在瞄準鏡裏發現,老人正驚悚地直瞪著他……
除去幾個中國居民區外,哈爾濱確實很像俄國中部的某些城市。很早以前俄國人就在這裏的居民中占了多數,現在就更多了。對於十月革命和內戰之後逃過來的俄國人來說,哈爾濱是通往世界各地的必經之路。一部分逃亡者來到這裏馬上又兼程他往,另一些人則留下來,準備或長或短地住上一個時期。
在布滿塵埃、破敗不堪的哈爾濱車站月台上,過往行人真是形形色色!又丟了官的大臣,有賭場上的騙子手,有銀行大亨和工廠老闆。盡管他們的襯領已失去原先的光澤,可他們仍然帶著長毛狗和家庭女教師。至於歌劇演員和皇家劇院的優伶,倒是一個個衣著考究,派頭十足,隻是全都兩手空空,連個手提包也沒有--這兩種人都喜沖沖地環顧著四周,相繼走出站台。多數人自稱與可惡的蘇維埃有不共戴天之仇;也有些人隻是看到那些不可理解的新事物,心裏感到惆悵恐懼,就背井離鄉的跑了出來;還有一些人則幹脆是受騙而來的--不過,這群麋集在一起的人們都被一個共同的願望聯繫著:回國,想盡一切辦法回國。有人夢想復仇,另一些人則想要找回失去的財產和平靜的生活,而第三種人卻隻不過是想落葉歸根。
流亡軍人門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社會。等級分明的軍人傳統使得這個雜牌隊伍顯得有幾分組織性。他們中間有高爾察克的舊部,有土匪頭子謝苗若夫的殘兵敗將,也有跟著卡倍兒將軍叛亂之後倖免一死的士兵。他們又是聯合起來,湊成一些一拍即合的政黨,各黨有各黨的章程和宗旨,有時又分成零幫碎夥。可是不管怎麽變化,有一點始終不變,那就是對年輕的蘇維埃國家的刻骨仇恨。
在“政治活動”之餘,這幫白衛分子就酗酒撒瘋,沒錢付帳就耍賴,弄得不少飯店、酒館的老闆都擔驚受怕,因為每次狂飲總是以各類行兇肇事而告終,圓滿的收場是很少見的。中國警方往往接到報告也不急於趕到肇事地點,以為還是聽其自行平息後再趕到現場很穩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