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和名家一起經歷唐朝盛典 作者:邢群麟+楊艷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道教認為生是快樂的,活著是好事,死亡是痛苦的。樂生、重生、貴生,熱衷於“人如何不死”、“如何長生”的問題。世界上其他的宗教幾乎全都關心“人死之後如何”的問題,認為人今生充滿罪惡與痛苦,把希望寄托在來世,企望死後靈魂得到安寧,隻有道教與眾不同,講究養生,重視今生的幸福,希望長生長樂。由此,“煉丹服藥”便在唐朝興盛起來,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唐人越渴望延續生命,就越證明唐朝經濟的發達與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生活的安泰。而隋朝末年,連年征戰,百姓們為了不被抓去打仗,寧可自己將手腳截斷。可見,正是唐朝富足的生活讓唐人對美好的生活依依不捨。
三教合一與百家爭鳴
有所創穫者,必須一方麵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麵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此兩種相反而適相成之態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舊途徑,而兩千年吾民族與他民族思想接觸史之所昭示者也。
——陳寅恪
在《談詩》一文中,錢穆先生以王維、李白和杜甫代表三種性格和三派學問,他說:“王摩詰是釋,是禪宗。李白是道,是老莊。杜甫是儒,是孔孟。”
其實,儒家、佛家和道家同為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在許多精神層麵上是相通的。儒釋道三家都非常強調人格的培養。如儒家講“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跟道家的退隱、歸隱有共通之處,雖然它不像道家那樣追求成道,追求長生不老,但它同樣也在對生命、對時間的傷逝思考當中追求生命超越。佛家也是如此,佛家追求空寂、空靜,與道家講的虛靜、儒家講的靜觀也有共通之理,同樣具有超越意識。孔子的名言中“克己復禮”,認為立己是立國之本,佛教注意個人對自己的靈加以修煉,道教則追求自己對自己的身體修煉。三家都認為根本之道是自身的修養和修煉,但同中也有異。
儒、釋、道三家在唐朝達到融合,與當時唐朝的政策分不開。
自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學在漢代成為經學,定於一尊,並成為統治階級的思想工具,這種觀念根深蒂固,以至於在三家勢成鼎足的時候,儒家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說:“其中之一家遂得如武涉說韓信所謂:’‘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然儒往往兼攻二氏;而二氏未嚐合力攻儒者,則因儒為國家典學,自恃根深蒂固,名正言順,二氏亦知其不可動搖也。”
李淵以道教教主李耳為李氏皇帝的遠祖,於是立老君廟,並親往拜謁。隋朝滅亡的經驗,使唐朝統治者十分注意儒、釋、道三教的均衡。維持三教鼎立的局麵是唐朝歷代統治者奉行的政策。武德八年(六二五)李淵親自到國子監,正式宣布三教的地位:道教第一,儒學第二,佛教最後。
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兄皇太子李建成爭奪帝位繼承權,佛教徒以法琳為首擁護李建成,道教徒以王遠知為首擁戴唐太宗。唐太宗迅速獲勝。所以唐太宗雖然大崇儒學,但也並未改變道第一、儒第二的秩序。貞觀十一年(六三七),唐太宗下詔,確定道士地位在僧尼之上。佛道兩教相爭,向來佛教居首位。但在唐初道教得到了統治者的支持,奪得了優勢。不過唐太宗偏護道教,主要是確立李姓皇朝與道教教主李耳的親屬關係。其實他也篤信佛教。
唐高宗崇道,以道教徒為自己的擁護者,並親自到老君廟拜謁,上尊號為“太上玄元皇帝”。而武則天卻召集僧道百官議《老子化胡經》,並下令搜聚天下《化胡經》一概焚棄,不得立在道經之內。這一來,佛教徒明顯地占了優勢。六八三年,唐高宗死,佛教徒助武則天登基有功,於是武則天明令規定,佛教在道教之上,僧尼處男女道士之前。
佛、道兩教的地位,隨著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之爭而互有起伏。唐睿宗因此而無法判定兩教的先後,下詔在法事集會上,僧尼與男女道士並進並退,表示二教平等。
唐玄宗時,佛教的勢力已非常強盛,寺院經濟相當強大,“天下十分之財而佛有七八”、“出財佐勢者盡度法門”,大有佛教控製唐政權的危險。唐玄宗認為佛教無限擴張之後將帶來危險,即位之後,即大興道觀,將崇道活動推向唐以來的最高潮。開元天寶時期,道教強盛,佛教相對地衰退。這從佛教徒賀知章棄佛當道士便可見當時道教興盛氣象。但唐玄宗崇道隻是以此來抑製佛教的過分發展,而不是從根本上反對佛教。相反,他也接受了佛教徒的灌頂儀式。可見,他崇道的旨意隻在於維持三教之間的平衡,以利於鞏固其統治地位。
綜觀整個唐朝,除少數皇帝之外,大部分皇帝都知道要調和儒、釋、道三教以鞏固其統治地位。唐德宗開三教談論例,促進三教調和。
除了儒釋道的融合,唐朝還敞開胸懷接納了來自別國的宗教。在唐朝,景教、伊斯蘭教也得到發展。景教是基督教的一個支派。638年,唐太宗下詔準許波斯景教僧阿羅本在中國傳教。阿羅本在長安義寧坊“建寺一所,度僧二十一人”。高宗時,允許在各州建景教寺院。此外,唐代在長安、廣州、揚州等地曾有不少大食商人,他們信奉的伊斯蘭教也在這些地區流傳,據說當時長安就建有清真寺。
三教合一與百家爭鳴
有所創穫者,必須一方麵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麵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此兩種相反而適相成之態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舊途徑,而兩千年吾民族與他民族思想接觸史之所昭示者也。
——陳寅恪
在《談詩》一文中,錢穆先生以王維、李白和杜甫代表三種性格和三派學問,他說:“王摩詰是釋,是禪宗。李白是道,是老莊。杜甫是儒,是孔孟。”
其實,儒家、佛家和道家同為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在許多精神層麵上是相通的。儒釋道三家都非常強調人格的培養。如儒家講“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跟道家的退隱、歸隱有共通之處,雖然它不像道家那樣追求成道,追求長生不老,但它同樣也在對生命、對時間的傷逝思考當中追求生命超越。佛家也是如此,佛家追求空寂、空靜,與道家講的虛靜、儒家講的靜觀也有共通之理,同樣具有超越意識。孔子的名言中“克己復禮”,認為立己是立國之本,佛教注意個人對自己的靈加以修煉,道教則追求自己對自己的身體修煉。三家都認為根本之道是自身的修養和修煉,但同中也有異。
儒、釋、道三家在唐朝達到融合,與當時唐朝的政策分不開。
自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學在漢代成為經學,定於一尊,並成為統治階級的思想工具,這種觀念根深蒂固,以至於在三家勢成鼎足的時候,儒家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說:“其中之一家遂得如武涉說韓信所謂:’‘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然儒往往兼攻二氏;而二氏未嚐合力攻儒者,則因儒為國家典學,自恃根深蒂固,名正言順,二氏亦知其不可動搖也。”
李淵以道教教主李耳為李氏皇帝的遠祖,於是立老君廟,並親往拜謁。隋朝滅亡的經驗,使唐朝統治者十分注意儒、釋、道三教的均衡。維持三教鼎立的局麵是唐朝歷代統治者奉行的政策。武德八年(六二五)李淵親自到國子監,正式宣布三教的地位:道教第一,儒學第二,佛教最後。
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兄皇太子李建成爭奪帝位繼承權,佛教徒以法琳為首擁護李建成,道教徒以王遠知為首擁戴唐太宗。唐太宗迅速獲勝。所以唐太宗雖然大崇儒學,但也並未改變道第一、儒第二的秩序。貞觀十一年(六三七),唐太宗下詔,確定道士地位在僧尼之上。佛道兩教相爭,向來佛教居首位。但在唐初道教得到了統治者的支持,奪得了優勢。不過唐太宗偏護道教,主要是確立李姓皇朝與道教教主李耳的親屬關係。其實他也篤信佛教。
唐高宗崇道,以道教徒為自己的擁護者,並親自到老君廟拜謁,上尊號為“太上玄元皇帝”。而武則天卻召集僧道百官議《老子化胡經》,並下令搜聚天下《化胡經》一概焚棄,不得立在道經之內。這一來,佛教徒明顯地占了優勢。六八三年,唐高宗死,佛教徒助武則天登基有功,於是武則天明令規定,佛教在道教之上,僧尼處男女道士之前。
佛、道兩教的地位,隨著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之爭而互有起伏。唐睿宗因此而無法判定兩教的先後,下詔在法事集會上,僧尼與男女道士並進並退,表示二教平等。
唐玄宗時,佛教的勢力已非常強盛,寺院經濟相當強大,“天下十分之財而佛有七八”、“出財佐勢者盡度法門”,大有佛教控製唐政權的危險。唐玄宗認為佛教無限擴張之後將帶來危險,即位之後,即大興道觀,將崇道活動推向唐以來的最高潮。開元天寶時期,道教強盛,佛教相對地衰退。這從佛教徒賀知章棄佛當道士便可見當時道教興盛氣象。但唐玄宗崇道隻是以此來抑製佛教的過分發展,而不是從根本上反對佛教。相反,他也接受了佛教徒的灌頂儀式。可見,他崇道的旨意隻在於維持三教之間的平衡,以利於鞏固其統治地位。
綜觀整個唐朝,除少數皇帝之外,大部分皇帝都知道要調和儒、釋、道三教以鞏固其統治地位。唐德宗開三教談論例,促進三教調和。
除了儒釋道的融合,唐朝還敞開胸懷接納了來自別國的宗教。在唐朝,景教、伊斯蘭教也得到發展。景教是基督教的一個支派。638年,唐太宗下詔準許波斯景教僧阿羅本在中國傳教。阿羅本在長安義寧坊“建寺一所,度僧二十一人”。高宗時,允許在各州建景教寺院。此外,唐代在長安、廣州、揚州等地曾有不少大食商人,他們信奉的伊斯蘭教也在這些地區流傳,據說當時長安就建有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