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經學的一大貢獻是從內部統一了儒學,結束了紛爭的局麵。唐太宗時,陸元朗撰《經典釋文》,詳列各經本異同。每字各有音切、訓義,使漢魏六朝音訓得到保存。從南朝陳後主時陸元朗即開始撰述《經典釋文》,採集諸儒二百三十餘家的音切和訓詁,對漢魏六朝的經學做了一個總結的工作,這也為唐初儒學的內部統一創造了條件。


    唐初孔穎達撰《五經正義》,結束了東漢魏晉南北朝歷代相沿的經學,結束了諸如古今文之爭、鄭學王學之爭這類儒學內部的爭吵,所有東漢以來的諸儒異說,得以平息。這為儒學在儒、佛、道鬥爭中爭得了一個有利的條件。從內部統一儒學的另一重要著作是顏師古的《五經定本》。唐太宗令顏師古考訂《五經》文字,撰成《五經定本》,統一了諸經文字,因文字不同而解釋各異的弊病得到了克服。唐代將儒家經典劃為三等:《禮經》、《春秋左氏傳》為大經,《詩》、《儀禮》、《周禮》為中經,《易》、《尚書》、《春秋公羊傳》、《榖梁傳》為小經。大中小三經,唐儒都做了疏文,這對儒學內部的統一也起著很大作用。


    《五經正義》和《周禮》、《儀禮》、《榖梁傳》、《公羊傳》的註疏合成《九經正義》,被唐政府頒布全國,成為唐朝官定的統一課本,是唐王朝開科取士的標準。由於《正義》和《定本》的頒行,儒家學術被束縛,出現思想僵化的趨勢。當時的社會,以開化為風氣,思想、文化、民風都向著更為活潑的方向發展,有相當數量的儒家學者擺脫經學束縛,開空言說經、緣詞生訓的新風氣。“限於訓詁名物、不談哲學思想的儒學,也談起窮理盡性來了,漢學係統由此逐漸轉入宋學係統。所以唐朝儒學在發展的意義上說,是一個重要的轉化階段。”(範文瀾)到宋朝時,程朱理學繼承唐代的經學成果,最終達到一個高峰。


    可以說,儒家思想在唐代就是一個沉潛狀態,雖然沒有出現在理論上可照耀千古的大儒,但是儒家思想已經逐步滲透到人們的潛意識裏,漸漸成為中國人的主導思想。這樣的人有一國之君,亦有臣民。


    道家隱含的唐人生命意識


    屈原的《天問》激起了人們對生命的思考;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抒發了懷才不遇的苦悶心情;鶴梅老人“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一種超越世俗,物我兩忘,歸返自然的人生境界;還有範文正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種生為蒼生、福為社稷的胸懷、理想和氣魄;以及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渡陰山”的雄心壯誌。


    人們在經歷生命的同時,更在體味生命。人的生命意識中承擔了太多東西:國家意識、民族意識、思想意識、文化意識……這許許多多都穿插在生命意識中,最終會形成你的思想和信仰。


    道教文化的根深紮在中國的土地上。它不同於佛教和伊斯蘭教,它不是由外國傳來,而是從中國本土生長出來的。它源於先秦的道家,奉老子為教祖和最高天神,同時承襲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巫術和求仙方術,是土生土長的本民族宗教。它在東漢晚期逐漸形成,長久作用於民族文化心理和風俗習慣,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道教追求在現實世界上建立“人人無貴賤,皆天之所生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的平等社會。因此唐代似乎比別的朝代更好地體現了“平等”這一觀念,男女平等、胡漢平等。自武則天後,唐朝女官開始在政治風雲中一展風采;平常百姓中婦女不從夫姓稱呼,而是有自己的名字;還有當時唐朝流行婦女著男裝都體現了這一點。


    “道法自然”,自然界的美妙山水間存在著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因此清靜無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成了人們最高的精神追求。這些思想都對唐人產生了影響。


    看看唐人的詩歌:“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種讚美、詠嘆山水的詩詞不斷湧現。無論是讚美田園美景,還是歌詠邊塞風情處處體現了“道法自然”。唐人們希望過自由自在的生活,期望回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社會。他們借自然景色來表達生生不息的無窮生命力。像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從“一歲一枯榮”的草原當中,可以感悟到自然的生生不息,並象徵著人的頑強不屈。韓煉丹爐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草色遠遠地看有一片綠了,但是走近看卻又了無蹤影,在這麽小小的生命當中,蘊藏著一種無窮的生命力,同時也蘊含著一種哲理:有許多新生事物在開始的時候都是悄無聲息的,但你千萬不要低估它。又如他的“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就是這樣的草色,其實是春天裏最好的景色,它遠遠勝過後來楊柳飛絮的時候。他認為不要忽視了生命當中的任何景色,若有若無的草色,其實它是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不要等到桃花都開了、樹葉都綠了你才去觀賞,其實美景就在身邊的每時每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名家一起經歷唐朝盛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邢群麟+楊艷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邢群麟+楊艷麗並收藏和名家一起經歷唐朝盛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