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和名家一起經歷唐朝盛典 作者:邢群麟+楊艷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黃仁宇
原始儒家思想上承周代文化的社會哲學理想,為世人奉獻了“四書”、“五經”等諸多經典。戰國後期,儒學發展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漢代時,董仲舒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漢武帝所採納,從而使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思想文化的主流。發展到宋代儒學又出現了一個高峰,即程朱理學。而儒家思想在盛唐雖然沒有站在一個歷史的製高點,但它依然風姿綽約,沉潛著,直到宋代的美麗綻放。
一君一臣的儒家仁者胸懷
草昧英雄起,謳歌歷數歸。
孟子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翼亮貞文德,丕承戢武威。
聖圖天廣大,宗祀日光輝。
……
這是杜甫於至德二年結束了往鄜州省親之旅返回長安的途中,再一次經過太宗李世民的墓地昭陵時,寫下的五言長律《重經昭陵》。詩人在這裏講的是在隋末風起雲湧的英雄群體中,最值得歌頌的當屬太宗。他手提三尺劍,征戰沙場,為天下而身先士卒。而後,天下歸一後,又在賢臣輔佐下躬行仁政文治,還告誡後代不要濫施武功。他的胸懷如天地般寬廣,他的仁德如光輝般照耀著國家的未來……
的確,在黃仁宇先生看來,中國歷史上之所以會出現唐代盛世,就個人的作用而言,是因為這個時代擁有一個曠世英明的唐太宗。而唐太宗之所以會取得令人稱頌的成績,是因為他具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仁”的主要內涵及其實踐。因此黃仁宇先生在《中國大歷史》裏說唐太宗“最具有人身上的吸引力”,甚至還將唐太宗關於“仁”的思想及其實踐直呼為“人本主義”。這個評價是相當高,也是相當中肯的。
眾所周知,儒家學說的一個基本理念就是“仁”,孔子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或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的內容包括孝悌、忠恕、智勇以及恭、寬、信、惠等等。孟子又將孔子所建構的以“仁”為中心的道德規範推廣到政治領域,提出了“仁政”說。從而產生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念。而太宗李世民接受的正是這一觀念。“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諫臣魏徵勸諫李世民的話,而他也經常以此自勉。據《貞觀政要》記載,貞觀二年,唐太宗對大臣們說:“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其對為本。”這環環緊扣的“三為本”的思想,意味著以民本與農本合一為特色的“民為邦本”思想已經成為指導當時執政的主導思想,正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導致了在百廢待興、民生凋敝、國家幾近廢墟的基礎上創造了初唐貞觀之治的奇蹟,打開了政治、經濟文化全麵繁榮的通渠。
太宗充分運用儒家的“仁政”思想,和他身邊的一群賢臣們開創了一個盛世。《新唐書》的作者歐陽修、宋祁曾發出這樣的感慨:“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庶幾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漢以來未之有也。”確實,國有君如此,豈有國不盛之理?
然唐朝亦有一位心憂天下的大詩人,可作為臣子憂國憂民的“仁者愛人”思想的代表,他就是再過昭陵作詩的杜甫。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亂”之際,看透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民的苦難,因此用啼血的聲音發出了悲憫世人的最強音。杜甫從小就受儒家文化的薰陶,奉儒守素的家庭文化傳統對他忠君戀闕、仁民愛物的思想有巨大的影響。
馮至先生在《杜甫傳》中給予杜甫很高的評價:“若論作品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與廣度,若論作者對國家和人民感情之深摯、對友誼的執著與珍視、對弱小之同情以及寧苦己以利人的思想境界等諸多方麵,杜甫則是當之無愧的詩壇第一人。”
這一評論非常精到,雖然杜甫的詩不如李白的飛揚、浪漫,是“沉鬱頓挫”的典型,但是他的詩中蘊含的是對百姓苦難的深切同情。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高於傳統的儒家。儒家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杜甫卻不管窮達,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杜甫卻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謀其政,為時代而泣,為百姓而歌。盡管“身已要人扶”,他卻說“拔劍撥年衰”;盡管“處處是窮途”,他還是“不擬哭窮途”;盡管“萬國盡窮途”,他依然“艱危氣益增”。他用詩歌作為記錄,記述了他“窮年憂黎元”、“濟時肯殺身”的一生。經“安史之亂”,雖然唐朝已是盛世餘音,但是隻要還有杜甫,那麽盛世亦可繼續企盼!
唐朝儒家在沉潛中向宋學係統轉變
回到儒學本身,儒家在唐代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經學的發達。
何謂經學?這個詞雖然聽起來有些玄,但是說起來很簡單,就是研究和闡釋儒家經典的學問。
由於儒家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廣泛傳播,戰國後期就發展成一大家,開始出現經學這一門學問。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經學被列為官方哲學,從此成為古代中國思想文化的正統。魏晉南北朝時,受佛道二教衝擊,經學地位有所衰落。在唐代由於採取寬容的文化政策,且儒釋道三教在競爭中,都得以發展,因而解釋儒家經典的經學復興。
原始儒家思想上承周代文化的社會哲學理想,為世人奉獻了“四書”、“五經”等諸多經典。戰國後期,儒學發展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漢代時,董仲舒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漢武帝所採納,從而使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思想文化的主流。發展到宋代儒學又出現了一個高峰,即程朱理學。而儒家思想在盛唐雖然沒有站在一個歷史的製高點,但它依然風姿綽約,沉潛著,直到宋代的美麗綻放。
一君一臣的儒家仁者胸懷
草昧英雄起,謳歌歷數歸。
孟子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翼亮貞文德,丕承戢武威。
聖圖天廣大,宗祀日光輝。
……
這是杜甫於至德二年結束了往鄜州省親之旅返回長安的途中,再一次經過太宗李世民的墓地昭陵時,寫下的五言長律《重經昭陵》。詩人在這裏講的是在隋末風起雲湧的英雄群體中,最值得歌頌的當屬太宗。他手提三尺劍,征戰沙場,為天下而身先士卒。而後,天下歸一後,又在賢臣輔佐下躬行仁政文治,還告誡後代不要濫施武功。他的胸懷如天地般寬廣,他的仁德如光輝般照耀著國家的未來……
的確,在黃仁宇先生看來,中國歷史上之所以會出現唐代盛世,就個人的作用而言,是因為這個時代擁有一個曠世英明的唐太宗。而唐太宗之所以會取得令人稱頌的成績,是因為他具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仁”的主要內涵及其實踐。因此黃仁宇先生在《中國大歷史》裏說唐太宗“最具有人身上的吸引力”,甚至還將唐太宗關於“仁”的思想及其實踐直呼為“人本主義”。這個評價是相當高,也是相當中肯的。
眾所周知,儒家學說的一個基本理念就是“仁”,孔子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或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的內容包括孝悌、忠恕、智勇以及恭、寬、信、惠等等。孟子又將孔子所建構的以“仁”為中心的道德規範推廣到政治領域,提出了“仁政”說。從而產生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念。而太宗李世民接受的正是這一觀念。“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諫臣魏徵勸諫李世民的話,而他也經常以此自勉。據《貞觀政要》記載,貞觀二年,唐太宗對大臣們說:“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其對為本。”這環環緊扣的“三為本”的思想,意味著以民本與農本合一為特色的“民為邦本”思想已經成為指導當時執政的主導思想,正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導致了在百廢待興、民生凋敝、國家幾近廢墟的基礎上創造了初唐貞觀之治的奇蹟,打開了政治、經濟文化全麵繁榮的通渠。
太宗充分運用儒家的“仁政”思想,和他身邊的一群賢臣們開創了一個盛世。《新唐書》的作者歐陽修、宋祁曾發出這樣的感慨:“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庶幾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漢以來未之有也。”確實,國有君如此,豈有國不盛之理?
然唐朝亦有一位心憂天下的大詩人,可作為臣子憂國憂民的“仁者愛人”思想的代表,他就是再過昭陵作詩的杜甫。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亂”之際,看透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民的苦難,因此用啼血的聲音發出了悲憫世人的最強音。杜甫從小就受儒家文化的薰陶,奉儒守素的家庭文化傳統對他忠君戀闕、仁民愛物的思想有巨大的影響。
馮至先生在《杜甫傳》中給予杜甫很高的評價:“若論作品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與廣度,若論作者對國家和人民感情之深摯、對友誼的執著與珍視、對弱小之同情以及寧苦己以利人的思想境界等諸多方麵,杜甫則是當之無愧的詩壇第一人。”
這一評論非常精到,雖然杜甫的詩不如李白的飛揚、浪漫,是“沉鬱頓挫”的典型,但是他的詩中蘊含的是對百姓苦難的深切同情。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高於傳統的儒家。儒家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杜甫卻不管窮達,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杜甫卻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謀其政,為時代而泣,為百姓而歌。盡管“身已要人扶”,他卻說“拔劍撥年衰”;盡管“處處是窮途”,他還是“不擬哭窮途”;盡管“萬國盡窮途”,他依然“艱危氣益增”。他用詩歌作為記錄,記述了他“窮年憂黎元”、“濟時肯殺身”的一生。經“安史之亂”,雖然唐朝已是盛世餘音,但是隻要還有杜甫,那麽盛世亦可繼續企盼!
唐朝儒家在沉潛中向宋學係統轉變
回到儒學本身,儒家在唐代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經學的發達。
何謂經學?這個詞雖然聽起來有些玄,但是說起來很簡單,就是研究和闡釋儒家經典的學問。
由於儒家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廣泛傳播,戰國後期就發展成一大家,開始出現經學這一門學問。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經學被列為官方哲學,從此成為古代中國思想文化的正統。魏晉南北朝時,受佛道二教衝擊,經學地位有所衰落。在唐代由於採取寬容的文化政策,且儒釋道三教在競爭中,都得以發展,因而解釋儒家經典的經學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