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和名家一起經歷唐朝盛典 作者:邢群麟+楊艷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西藏過去沒有完整、可靠的曆法,以麥收的三月為一年的開始。文成公主入藏後採用了漢族的曆法,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文成公主帶去的樂隊,豐富了藏族的民間音樂。
還有那些工匠,這時也發揮了作用,他們幫助藏族人民發展手工業,掌握各種先進的生產技術。農業上也採用了新式的農具和漢族的種植方法。文成公主帶去的種子也在藏族的土地上生了根,傳了代。據說既耐寒又抗旱的藏族蕪菁(蔓菁),就是其中的一種。
從此以後,漢藏兩族經濟和文化的交往越來越頻繁。鬆贊幹布將貴族子弟送到長安去學習文化,還邀請了漢族文人到西域為他們繕寫漢文的公文。唐高宗初年,文成公主派人再次要求唐朝派工匠傳播先進技術,得到了準許。於是,漢族的冶金工藝、農具製造以及紡織、建築、製陶、碾米、釀酒、造紙、製墨等技術都先後傳入西藏。同時,西藏的特產犀角、麝香以及馬、金器等也流入唐朝。唐人陳陶《隴西行》中這樣描寫道“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就充分說明了文成公主對吐蕃吸收漢族文化的影響。
現在,在藏民中間流傳著一首歌,歌中這樣唱道:
今天文成公主來西藏
獅子進了大森林
孔雀落在大平原
不落的太陽高高升起
西藏從此幸福太平
……
擇機而教微言大義 《帝範》篇篇見真知
唐太宗在位22年期間,居安思危,任用賢能,虛心納諫,推行均田製與租庸調法,輕徭薄賦,崇尚節儉,興修水利,發展生產,協調民族關係,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從而使國家統一,政治清明,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然而就在此時,皇室內部卻是暗流湧動。皇子與諸王中有的作惡多端,有的爭奪皇位繼承權,有的企圖舉兵謀反。隋亡的教訓與皇室的矛盾都使他感到,為了李唐王朝長治久安和皇室內不骨肉相殘,選立與教育太子、諸王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唐太宗對皇屬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克己。不要因為生長於帝王之家而不注意克製約束自己。如果膽大妄為,言行放縱,會遭滅身之災。第二,惜民力。穿衣吃飯等日常享用,都是蠶婦農夫等辛勤勞動換來的,要倍加珍惜。意思是勿奪農時,勿濫用民力,使百姓安居樂業。第三,戒驕奢。唐太宗希望諸弟“學朕”,外絕遊覽觀賞的樂趣,內去歌舞女色的歡娛。處理軍國大事不怕辛苦焦勞,不驕奢淫逸,不倚仗自己的長處而鄙視別人的短處,以“得免於愆過爾”。第四,慎聽斷。審理案件不要感情用事,高興時從輕發落,憤怒時從嚴懲處;要虛懷納諫。唐太宗晚年多病,太子李治雖仁惠、“孝愛”,但秉性懦弱,又無治國經驗,因而放心不下。為使他成為守業之主,便在貞觀二十二年即他去世前一年,特作《帝範》賜給李治,對他進行完整、係統的教誡。
《帝範》因是太宗統治生涯的全麵總結,所以涉及麵是非常廣泛的。但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大致可以概括為“君道”二字。《帝範》開篇就集中地討論為君之道的理論,而且,其他各篇也都是圍繞著“君道”這一中心思想而展開的,即“君道”在各個方麵的具體體現。宋史學家範祖禹特別稱讚“太宗可謂知君道矣”,是有道理的。
在唐太宗看來,古代的明君聖帝之所以功垂萬世,就是因為他們善於學習。“黃帝學大顛,顓頊學録圖,堯學尹壽,舜學務成昭,禹學西王國,湯學威子伯,文王學子期,武王學虢叔。前代聖王,未遭此師,則功業不著乎天下,名譽不傳乎載籍。”今天也是如此,“夫不學,則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唐太宗頭腦比較清醒,認為自己的智慧比不上聖人,若不向師傅學習,沒有大臣輔助,就不可治理好天下。
唐太宗在訓誡太子、諸王過程中,使用了許多方法。情理結合,德法相濟。
為了使15歲的李治明白事理,他採用了以事明道、以物喻理的教育方法。見他將要吃飯,便問:“汝知飯乎?”李治回答:“不知。”便告訴他:“凡稼穡艱難,皆出人力,不奪其時,常有此飯。”以此使太子明白以農為本的道理。看到李治乘馬,又問:“汝知馬乎?”李治答:“不知”。便告訴他:“馬是’‘能代人勞苦者也,以時消息,不盡其力,則可以常有馬也’‘。”以此使他懂得愛惜民力的重要性。看到李治乘船,又問:“汝知舟乎?”李治答:“不知”。又開導他:“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爾方為人主,可不畏懼怕!”以此要他畏懼民眾的力量,力戒驕縱。看到李治在彎曲的樹木下休息,又問:“汝知此樹乎?”李治還是回答“不知。”唐太宗又耐心啟發他:“此木雖曲,得繩則正,為人君雖無道,受諫則聖。”以此使他虛懷納諫,防止獨斷專行。即使到了去世前一年,李治已長大成人,唐太宗還是採用這個方法進行教育。比如在《帝範.崇文》中說:“質蘊吳竿,非栝(按:箭未扣弦處)羽不美,性懷辨慧,非積學不成。”意思是雖然吳地生產的直竹可用來造箭,但如果箭末不配上羽,則射之不遠;同樣,人雖有聰慧之性,如不經常學習,也不能明辨是非。這種教育方法比較直觀,通俗易懂,有助於缺少生活經驗的青少年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較快地明白寓於其中的深刻道理。
還有那些工匠,這時也發揮了作用,他們幫助藏族人民發展手工業,掌握各種先進的生產技術。農業上也採用了新式的農具和漢族的種植方法。文成公主帶去的種子也在藏族的土地上生了根,傳了代。據說既耐寒又抗旱的藏族蕪菁(蔓菁),就是其中的一種。
從此以後,漢藏兩族經濟和文化的交往越來越頻繁。鬆贊幹布將貴族子弟送到長安去學習文化,還邀請了漢族文人到西域為他們繕寫漢文的公文。唐高宗初年,文成公主派人再次要求唐朝派工匠傳播先進技術,得到了準許。於是,漢族的冶金工藝、農具製造以及紡織、建築、製陶、碾米、釀酒、造紙、製墨等技術都先後傳入西藏。同時,西藏的特產犀角、麝香以及馬、金器等也流入唐朝。唐人陳陶《隴西行》中這樣描寫道“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就充分說明了文成公主對吐蕃吸收漢族文化的影響。
現在,在藏民中間流傳著一首歌,歌中這樣唱道:
今天文成公主來西藏
獅子進了大森林
孔雀落在大平原
不落的太陽高高升起
西藏從此幸福太平
……
擇機而教微言大義 《帝範》篇篇見真知
唐太宗在位22年期間,居安思危,任用賢能,虛心納諫,推行均田製與租庸調法,輕徭薄賦,崇尚節儉,興修水利,發展生產,協調民族關係,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從而使國家統一,政治清明,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然而就在此時,皇室內部卻是暗流湧動。皇子與諸王中有的作惡多端,有的爭奪皇位繼承權,有的企圖舉兵謀反。隋亡的教訓與皇室的矛盾都使他感到,為了李唐王朝長治久安和皇室內不骨肉相殘,選立與教育太子、諸王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唐太宗對皇屬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克己。不要因為生長於帝王之家而不注意克製約束自己。如果膽大妄為,言行放縱,會遭滅身之災。第二,惜民力。穿衣吃飯等日常享用,都是蠶婦農夫等辛勤勞動換來的,要倍加珍惜。意思是勿奪農時,勿濫用民力,使百姓安居樂業。第三,戒驕奢。唐太宗希望諸弟“學朕”,外絕遊覽觀賞的樂趣,內去歌舞女色的歡娛。處理軍國大事不怕辛苦焦勞,不驕奢淫逸,不倚仗自己的長處而鄙視別人的短處,以“得免於愆過爾”。第四,慎聽斷。審理案件不要感情用事,高興時從輕發落,憤怒時從嚴懲處;要虛懷納諫。唐太宗晚年多病,太子李治雖仁惠、“孝愛”,但秉性懦弱,又無治國經驗,因而放心不下。為使他成為守業之主,便在貞觀二十二年即他去世前一年,特作《帝範》賜給李治,對他進行完整、係統的教誡。
《帝範》因是太宗統治生涯的全麵總結,所以涉及麵是非常廣泛的。但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大致可以概括為“君道”二字。《帝範》開篇就集中地討論為君之道的理論,而且,其他各篇也都是圍繞著“君道”這一中心思想而展開的,即“君道”在各個方麵的具體體現。宋史學家範祖禹特別稱讚“太宗可謂知君道矣”,是有道理的。
在唐太宗看來,古代的明君聖帝之所以功垂萬世,就是因為他們善於學習。“黃帝學大顛,顓頊學録圖,堯學尹壽,舜學務成昭,禹學西王國,湯學威子伯,文王學子期,武王學虢叔。前代聖王,未遭此師,則功業不著乎天下,名譽不傳乎載籍。”今天也是如此,“夫不學,則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唐太宗頭腦比較清醒,認為自己的智慧比不上聖人,若不向師傅學習,沒有大臣輔助,就不可治理好天下。
唐太宗在訓誡太子、諸王過程中,使用了許多方法。情理結合,德法相濟。
為了使15歲的李治明白事理,他採用了以事明道、以物喻理的教育方法。見他將要吃飯,便問:“汝知飯乎?”李治回答:“不知。”便告訴他:“凡稼穡艱難,皆出人力,不奪其時,常有此飯。”以此使太子明白以農為本的道理。看到李治乘馬,又問:“汝知馬乎?”李治答:“不知”。便告訴他:“馬是’‘能代人勞苦者也,以時消息,不盡其力,則可以常有馬也’‘。”以此使他懂得愛惜民力的重要性。看到李治乘船,又問:“汝知舟乎?”李治答:“不知”。又開導他:“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爾方為人主,可不畏懼怕!”以此要他畏懼民眾的力量,力戒驕縱。看到李治在彎曲的樹木下休息,又問:“汝知此樹乎?”李治還是回答“不知。”唐太宗又耐心啟發他:“此木雖曲,得繩則正,為人君雖無道,受諫則聖。”以此使他虛懷納諫,防止獨斷專行。即使到了去世前一年,李治已長大成人,唐太宗還是採用這個方法進行教育。比如在《帝範.崇文》中說:“質蘊吳竿,非栝(按:箭未扣弦處)羽不美,性懷辨慧,非積學不成。”意思是雖然吳地生產的直竹可用來造箭,但如果箭末不配上羽,則射之不遠;同樣,人雖有聰慧之性,如不經常學習,也不能明辨是非。這種教育方法比較直觀,通俗易懂,有助於缺少生活經驗的青少年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較快地明白寓於其中的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