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和名家一起經歷唐朝盛典 作者:邢群麟+楊艷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朝廷開始用“弓廣騎”和“長征健兒”這樣的募兵製來取代府兵製。杜牧曾在所著《原十六衛》一書中痛斥唐玄宗、張說君臣廢府兵興騎的失策。他說:“至於開元末,愚儒奏章曰:’‘天下文勝矣,請罷府兵,’‘詔曰:’‘可。’‘武夫奏章曰:’‘天下力強矣,請搏四夷’‘,詔曰:’‘可。’‘於是府兵內鏟,邊兵外作。”他對於府兵製的廢止非常惋惜,認為這是開藩鎮割據之端。府兵製的難以維繫更多的是缺少其他兵製的補充,並不代表它完全失去了作用。本來兵力最為雄厚的關中地區便逐漸空虛起來,而邊疆地區的實力開始迅速增長,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麵形成,為安史之亂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而在初唐時期,“舉天下不敵關中,居重馭輕之意明矣”(陸敬輿語)。府兵製在貞觀年間所發揮的積極影響是不可替代的。形勢變化,其作用也不可同日而語。唐朝軍隊能夠在橫掃西域、擊敗突厥,以及後來的多次戰爭中取得勝利,府兵製有不小的功勞。
唐代的府兵是世兵,職業軍人,和漢朝缺乏訓練的農民軍不同。眾所周知,全民皆兵,生產工具就是戰鬥工具,生活就是戰鬥,這是遊牧民族戰鬥力強的重要因素。唐代利用世襲職業軍人的大量訓練,造就出戰力更強的農民兵,在相當程度上抵消了遊牧民族的優勢。簡單地可以這樣解釋,戰時為兵,平時為民,戰爭和生產同時抓,兩個都不誤。這和滿清的八旗製度相類似。範文瀾評價過府兵製:“府兵製的抽兵法,對生產的影響不大,又有全國保衛朝廷和防守邊鎮的意義,民眾服兵役的勞苦也比較均平,在貞觀時期,府兵製是一種好的兵製。”
唐太宗時府兵製以均田製為基礎,達到了比較完善的地步。政府將農民按貧富分為九等,六等以上的農民,每三丁選一丁為府兵。二十歲開始服役,到六十歲才免役。唐太宗時,全國分置634個折衝府,均由十二衛和東宮六率分領。府分三等:上府兵1200;中府兵1000;下府兵800。每府最高長官為折衝都尉。府兵除出征與輪流衛戍外,其餘時間均居家種田;農閑時接受軍事訓練,由折衝都尉統率教習攻戰之術。遇到有戰事發生,府兵由中央臨時任命將領統兵出征,戰事結束,兵士散於府,將領歸於朝,平時每年須輪流宿衛京師,還需定期鎮戍邊疆。
府兵的任務,最主要的一項是到京城宿衛,多由距京城較近的關內、河南、河東諸道府兵擔任,這幾道府兵兵額已占全國府兵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其職責除宿衛宮禁外,還充當諸王府、各官府及京城警衛巡察等治安之責。
因此,在府兵製下,軍民是一家,一個男子既是軍人也是農民。但是國家出於省錢的考慮,不給出錢買兵器,連糧食、日常用品都要自備。由於府兵平時務農,生活無異於農民,自給自足,國家又省了一筆軍費開銷。戰爭時期,由中央臨時配備將領,戰爭結束後,將帥則解除兵權。這種措施使軍隊不至於成為將帥私有,減少了軍人擁兵專擅或割據的可能性。
政策是跟著時代走的,府兵製的出台是形勢的需要。貞觀年間,國家剛剛從硝煙裏走出來,土地荒蕪,人口銳減,百姓朝不保夕,政府和農民一樣也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這時候要是把青壯男丁都抽調出來,不僅國家要養著他們,每個家庭也少了一個幹農活的主力。這樣,家庭和國家的負擔都重了。還沒來得及喘息,大唐又要背著沉重的負擔行進,顯然不現實。
鑑於隋文帝統治時期改革府兵製的成效,唐太宗決心加以繼承發揚。經過一番精心籌劃,製定出進一步發展府兵製的方針政策,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府兵製度。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即位後,立即著手改革兵製,分天下為關內、河南、河北、河東、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十道,共三百餘州。貞觀十年,下令仿照隋朝鷹揚府和唐初十二道府兵建製,於全國各地設置折衝府,“更號統軍為折衝都尉,別將為果毅都尉,諸府總曰折衝府。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一,皆隸諸衛”。
可是府兵製有很大的弱點,那就是它極其倚賴田地,發生重大戰事時候聚集慢。為了克服府兵製的弱點,唐後來設立了臨時徵兵辦法,這在唐中後期成為主要的兵役製度。自唐五代以後,募兵製取代徵兵製,為封建時代兵製的一大變革。宋朝不論禁兵、廂兵,還是南宋的屯駐大軍等,一般都採用招募的辦法。災年招募流民和饑民當兵是宋朝一項傳統國策。統治者認為,將壯健者招募當兵後,老弱者就不可能揭竿反抗,這是防止災年爆發農民起義的對策。
關於是走哪條路線,貞觀年間曾經有過一場高層間的辯論,對府兵和募兵的優缺點都有明確的認識。客觀地說,貞觀時期的決策是正確的,否則後來大唐王師的赫赫戰功也就隻有在夢裏追尋了。
第七章 治國安邦依法製 天光雲影共徘徊
一首詩盡顯帝王治國的決心。走入時光隧道,回到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去經歷盛世王朝那欣欣向榮的春天,波瀾壯闊的夏天,歌舞昇平的秋天,顛沛流離的冬天。
一個王朝的興衰如同四季的變化,四季變化有規律,王朝興衰同樣也有規律可循。李唐王朝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能牢牢把握這一規律。
而在初唐時期,“舉天下不敵關中,居重馭輕之意明矣”(陸敬輿語)。府兵製在貞觀年間所發揮的積極影響是不可替代的。形勢變化,其作用也不可同日而語。唐朝軍隊能夠在橫掃西域、擊敗突厥,以及後來的多次戰爭中取得勝利,府兵製有不小的功勞。
唐代的府兵是世兵,職業軍人,和漢朝缺乏訓練的農民軍不同。眾所周知,全民皆兵,生產工具就是戰鬥工具,生活就是戰鬥,這是遊牧民族戰鬥力強的重要因素。唐代利用世襲職業軍人的大量訓練,造就出戰力更強的農民兵,在相當程度上抵消了遊牧民族的優勢。簡單地可以這樣解釋,戰時為兵,平時為民,戰爭和生產同時抓,兩個都不誤。這和滿清的八旗製度相類似。範文瀾評價過府兵製:“府兵製的抽兵法,對生產的影響不大,又有全國保衛朝廷和防守邊鎮的意義,民眾服兵役的勞苦也比較均平,在貞觀時期,府兵製是一種好的兵製。”
唐太宗時府兵製以均田製為基礎,達到了比較完善的地步。政府將農民按貧富分為九等,六等以上的農民,每三丁選一丁為府兵。二十歲開始服役,到六十歲才免役。唐太宗時,全國分置634個折衝府,均由十二衛和東宮六率分領。府分三等:上府兵1200;中府兵1000;下府兵800。每府最高長官為折衝都尉。府兵除出征與輪流衛戍外,其餘時間均居家種田;農閑時接受軍事訓練,由折衝都尉統率教習攻戰之術。遇到有戰事發生,府兵由中央臨時任命將領統兵出征,戰事結束,兵士散於府,將領歸於朝,平時每年須輪流宿衛京師,還需定期鎮戍邊疆。
府兵的任務,最主要的一項是到京城宿衛,多由距京城較近的關內、河南、河東諸道府兵擔任,這幾道府兵兵額已占全國府兵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其職責除宿衛宮禁外,還充當諸王府、各官府及京城警衛巡察等治安之責。
因此,在府兵製下,軍民是一家,一個男子既是軍人也是農民。但是國家出於省錢的考慮,不給出錢買兵器,連糧食、日常用品都要自備。由於府兵平時務農,生活無異於農民,自給自足,國家又省了一筆軍費開銷。戰爭時期,由中央臨時配備將領,戰爭結束後,將帥則解除兵權。這種措施使軍隊不至於成為將帥私有,減少了軍人擁兵專擅或割據的可能性。
政策是跟著時代走的,府兵製的出台是形勢的需要。貞觀年間,國家剛剛從硝煙裏走出來,土地荒蕪,人口銳減,百姓朝不保夕,政府和農民一樣也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這時候要是把青壯男丁都抽調出來,不僅國家要養著他們,每個家庭也少了一個幹農活的主力。這樣,家庭和國家的負擔都重了。還沒來得及喘息,大唐又要背著沉重的負擔行進,顯然不現實。
鑑於隋文帝統治時期改革府兵製的成效,唐太宗決心加以繼承發揚。經過一番精心籌劃,製定出進一步發展府兵製的方針政策,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府兵製度。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即位後,立即著手改革兵製,分天下為關內、河南、河北、河東、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十道,共三百餘州。貞觀十年,下令仿照隋朝鷹揚府和唐初十二道府兵建製,於全國各地設置折衝府,“更號統軍為折衝都尉,別將為果毅都尉,諸府總曰折衝府。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一,皆隸諸衛”。
可是府兵製有很大的弱點,那就是它極其倚賴田地,發生重大戰事時候聚集慢。為了克服府兵製的弱點,唐後來設立了臨時徵兵辦法,這在唐中後期成為主要的兵役製度。自唐五代以後,募兵製取代徵兵製,為封建時代兵製的一大變革。宋朝不論禁兵、廂兵,還是南宋的屯駐大軍等,一般都採用招募的辦法。災年招募流民和饑民當兵是宋朝一項傳統國策。統治者認為,將壯健者招募當兵後,老弱者就不可能揭竿反抗,這是防止災年爆發農民起義的對策。
關於是走哪條路線,貞觀年間曾經有過一場高層間的辯論,對府兵和募兵的優缺點都有明確的認識。客觀地說,貞觀時期的決策是正確的,否則後來大唐王師的赫赫戰功也就隻有在夢裏追尋了。
第七章 治國安邦依法製 天光雲影共徘徊
一首詩盡顯帝王治國的決心。走入時光隧道,回到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去經歷盛世王朝那欣欣向榮的春天,波瀾壯闊的夏天,歌舞昇平的秋天,顛沛流離的冬天。
一個王朝的興衰如同四季的變化,四季變化有規律,王朝興衰同樣也有規律可循。李唐王朝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能牢牢把握這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