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比起前人來,張衡要厲害得多。他的數學功底也相當了不起,漢朝的數學當時在世界上已經遙遙領先了。帶有強烈天文學特質的著作《周髀算經》實際上也是數學著作。而《九章算術》中更有開平方和方程解法,甚至還提到了正負數,這是世界首創。


    上麵這些都可以從一個方麵,反映漢朝科技的發達。當然事實上漢朝當時的科技,與同時期的世界各國相比,都具有領先地位。那些傑出的科學技術成果,讓人驚嘆古人的高超智慧。我們現代的人做的瑜伽,或者手術麻醉,其實早在漢代就已經有了,華佗創立的“五禽戲”,實際就跟現在的瑜伽很類似,而且他的“麻沸散”被用來麻醉病人做手術,因此說他是全身麻醉術的鼻祖也不為過。後人認為華佗手術的時候,一定也參考過《黃帝內經》,因為這本書記述了人體解剖知識和血液循環情況,當然這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書。至於說“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和一本比較完整的藥物學著作《神農本草經》,一定也為華佗所用。當時醫學發達,良醫輩出,名聲流傳至今的還有淳於意等。


    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的小寫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發音源自景德鎮的歷史名稱“昌南”。實際上,瓷器歷史久遠。早在漢代中國人就已經會燒造瓷器了。


    總的來說,這個時期還發明了蒸餾法、水力磨坊、現代馬軛和肚帶的原型、漆器、用於冶金的往復式活塞風箱、出現於漢末的獨輪車、水車和吊橋。冶煉技術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鑄錢技術成熟,如三銖錢、五銖錢等。煮鹽技術也不斷提高,兩漢出現了蒸餾酒,釀酒水平臻於完美。農業技術大幅度提高,東漢早期出現了水排等新式灌溉工具。


    科技逐漸深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如井渠,這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創舉;改進了很多農具,大大提高耕作效率,有的技術比歐洲早1000多年;漢武帝時期發明了耬車,大大加快播種速度;在漢朝,人們已經利用溫室技術來栽培蔬菜,這項技術比歐洲早1000多年。


    除了這些,還出現了唯物主義思想家,如王充、王符、仲長統,分別著有《論衡》《潛夫論》和《昌言》。李澤厚曰:人是文化的積澱!確實科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由科技可窺一國之風貌。總而言之,漢朝在科學技術思想文化方麵,都是相當輝煌的。


    絲綢之路:從長安到羅馬的距離


    古老的絲綢之路連接著世界的東方與西方,孕育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這裏有令後世驚嘆的東西方藝術珍寶,凝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發明創造,異彩紛呈、撲朔迷離的古文字,給後世流下了一個個難解的謎團,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去發掘。


    絲綢之路猶如一條彩帶,將古代亞洲、歐洲、非洲的古文明聯繫在了一起,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在綿延的絲綢之路古道上,遺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蹟,舉世聞名的敦煌,神秘的樓蘭古國,靜靜地矗立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傳達給人們的卻是超越國界和民族差異的精神共鳴。


    中國是絲綢的故鄉,養蠶、繅絲、織綢是中國人民對世界的偉大貢獻。實際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絲綢在周邊民族的輾轉中就傳到了西方。但是真正成規模,由零散交換到小批量買賣,由禮品互送到商品流傳,則是開始於漢通西域。


    秦朝滅亡以後,漢朝建立了統一的中國,漢朝從建立之初就背負著與匈奴鬥爭的使命。開國皇帝和西漢初期的惠帝、文帝、景帝都是通過和親等屈辱手段來獲得暫時和平,休養生息。公元前159年,漢武帝即位,此時,漢朝經過幾代帝王的積累,國內安定,經濟繁榮,於是漢武帝便開始採取積極的對外政策。其一是計劃擊敗匈奴,保持北部邊疆的安定。其二是與西方通商。按照當時的局勢,必須與大月氏結成聯盟。正好當時大月氏的首領被匈奴所殺,因此,他們非常仇視匈奴。武帝於是就想藉此機會與大月氏結盟,夾擊匈奴。而張騫就是被選拔出來的使者。


    而眾所周知,東西交通的匯集點就是中亞,即現在的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這個地區現在稱為中亞地區。漢通西域以前,這個地區的交通是封閉的。因為這些地區多高山,沙漠、戈壁的範圍也非常大,小國林立,互相之間為了製約於是互相封閉。從西方所記的一些歷史記載來看,我們熟知的烏孫、大月氏也被匈奴封閉了,所以總的來說,西漢前,陸路根本沒有通。於是歷史交接在了張騫手中。


    公元前138年,張騫與匈奴出身的甘父帶領百十來人從長安出發,在出了漢朝疆域後不久便被匈奴捕獲。匈奴單於讓張騫娶了匈奴女子為妻,流放於漠北草原。張騫在此度過了十幾年,並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卻一直沒有忘記自己作為漢朝使者的使命,最後終於找到機會逃了出來,經過大宛、康居,終於到達了已在阿姆河流域定居建國的大月氏。可是,大月氏已經滿足於這塊水草豐美的地方,失掉了向匈奴復仇的意誌。張騫在大月氏呆了一年以後,見遊說不成便踏上了歸途,途中又被匈奴捉住,1年以後,匈奴發生內亂,張騫乘機逃脫,於公元前126年,也就是出發13年後,終於返回了長安。與大月氏結成聯盟的目的雖然沒有達到,但張騫卻帶回了有關西域的很多情報。漢武帝被張騫報告裏所述的有關西域的各種珍奇物產所吸引,特別是被譽為“天馬”的大宛產的汗血馬。對喜歡駿馬的漢武帝來說最具吸引力。此後,在擊敗匈奴後,張騫於公元前119年再次出使西域,抵達烏孫,為開闢通商作出了重大貢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邢群麟+付誌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邢群麟+付誌宏並收藏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