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號墓中出土的大量帛書《五十二病方》,經考證,比《黃帝內經》可能還要早,書中記載了52種疾病,還提到了100多種疾病的名稱,共載方280多個,所用藥物計240多個。這是我國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劑。帛書內容極為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許多原有的學術觀念和傳統認識。


    長沙馬王堆的發掘,對中國考古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專家認為,該墓最有價值的是完好無損的古屍,並且有成組成套的物品,還有帛書、竹木簡。這三者能有其一,已是考古的重要發現,如今三者兼有,在中國考古史上可說是獨一無二。


    公元前188年惠帝駕崩,而辛追死於公元前186年,據說大約活了五十來歲,可見她生活的時期是呂後專權之前,主要是在高帝和惠帝在位時。辛追墓裏有那麽多的奇珍異寶,除了表明她身世顯赫外,也足可以表明當時社會的繁華。漢高祖建立西漢後,廣用儒生,廢除秦朝不合理的製度,減除了嚴酷的刑罰,以無為的方針,使得漢朝人民休養生息,經濟逐漸繁榮。惠帝沒有什麽大本事,但是也遵照父皇的意思,以無為之治來治理國家,人民進一步便得富裕。呂後雖然殘忍,但是卻也深明大義,在政治上倒沒有太大的過失,因此經濟進一步發展。


    經濟的繁榮,使得各民族文化交流頻繁,中華文化呈絢爛之局麵,於是科技、醫學、製造、文學等,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科技漢朝 輝煌一時


    夜深人靜,天空中繁星閃耀。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站在南陽太守府最高的樓閣上,抬頭仰望,不時地用筆在旁邊厚厚的紙上寫寫畫畫,他正在看星相。他不是在占卜,而是在搞科學研究。這個人後來寫出了《靈憲》,他就是張衡。


    而在地球的另外一麵,也有人在抬頭看天,不過無論從科研條件還是科研成果來比較,他們都差很多。東漢的時候,西方還沒有紙張,而張衡那時候已經很常見了。不過張衡用的紙張,還比較粗糙。一般認為東漢蔡倫對造紙術進行改進之後,慢慢地更精良的紙張才流傳開來。


    造紙術就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作出的重大貢獻之一,與火藥、指南針、印刷術並稱為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它的出現改變了人類的書寫材料,使文字有了新的承載體,結束了先祖在石壁、獸甲骨、竹木簡和帛上書寫的歷史。


    不過東漢蔡倫造紙一說,至今尚有爭論。從目前的出土文物及資料來看,在西漢墓葬中已發掘遠古的紙張。當時的紙是動、植物纖維的混合體,這些纖維碎末經過再加工就被製成了紙張。自東漢起,造紙技術經過改良,人們僅利用植物纖維就可以製成薄紙。


    可以推斷的是,東漢時期的蔡倫在造紙術的改良方麵有所貢獻。他發明了用樹皮、麻、破布、魚網等材料造紙的技術,並將造成的紙獻給了皇帝。因此人們又將這種紙稱為“蔡侯紙”。同時造紙術的發明,帶動了筆、墨、硯的發展。造紙術傳至東南亞、歐洲及阿拉伯國家,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步。造紙技術的發明和改進又帶動了書法與繪畫的發展。


    對於紙的概念,目前學術界也有分歧。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地圖古紙,還有陝西西安、挾風及甘肅居延出土的西漢麻紙是否屬於紙,學者們為此爭論不已。該紙的厚度和纖維分布不均,故被稱為麻紙。麻紙在漢至唐近千年間,一直是我國書寫繪畫的主要用紙。


    張衡夜觀天象,並用紙將之計算記錄,他善於思考和發現規律,很快他在天文方麵的天賦就顯現出來了。不久他製造了舉世聞名的渾天儀。渾天儀又分渾儀和渾象,渾儀模仿肉眼所見的天球形狀,把儀器製成多個同心圓環,整體看猶如一個圓球,然後通過可繞中心旋轉的窺管觀測天體。而渾象則與水力機械聯繫在一起,得到天球周日運動同步的效果後,然後再觀察使用。這一發明在宋代蘇頌和韓公廉等人努力下,把渾象和自動計時裝置結合起來,發展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鍾。


    張衡還發明了地動儀,據《後漢書·張衡傳》記載,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圓徑八尺”,“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圓蓋,儀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龜、鳥、獸等圖形。儀器的內部中央立著一根銅質“都柱”,柱旁有八條通道,成為“八道”。道中安有“牙機”。儀體外部周圍鑄有八條龍,頭朝下,尾朝上,按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布列。龍頭和內部通道中的發動機關相連,每個龍頭嘴裏都銜有一個銅球。對著龍頭,八個蟾蜍蹲在地上,個個昂頭張嘴,準備承接銅球。當某個地方發生地震時,地動儀內部的“都柱”就發生傾斜,觸動牙機,使發生地震方向的龍頭張開嘴,吐出銅球,落到銅蟾蜍的嘴裏,發生很大的聲響。於是人們就可以知道地震發生的方向。剛發明出來的時候,很多人不相信,後來發生地震時,地動儀都驗證了其準確性,不得不令人叫絕。


    實際上張衡還不是第一個製造渾天儀的人,早在西漢,就有了雛形。一般認為西漢落下閎造過圓儀,後來經過幾代人努力,到了張衡時,加以改進才有的。當然這個落下閎也不簡單,張衡時用的曆法,就是他創立的《太初曆》。上麵記載有節氣、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確會合周期,其十二時辰計時法一直沿用到現在,體現了其科學的一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邢群麟+付誌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邢群麟+付誌宏並收藏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