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 作者:邢群麟+付誌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同佛事的繁雜規矩一樣,形式往往承載了很多看不見的東西。文化傳承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繁文縟節來延續的。很多威嚴光在嘴巴上說則不見得威嚴,但是定之以規,行之以矩則突顯其不可違反。叔孫通找儒生集夏、商、周、秦四代的禮樂而成漢禮。回來一彩排,了不得。劉邦感覺很好,於是採納了建議。而真正把漢禮“朝儀”施行一遍的是在長樂宮落成之後。
《史記》裏對那次盛典有記載,翻譯成白話文是這樣的:
天亮時,由謁者(官名)掌禮,所有來訪者排隊依次進入殿門。宮中設有車騎、步卒守衛,滿地尖兵利甲,到處旌旗招展。殿上傳言“趨”,殿下的郎中和俠陛(伺奉)等百人入殿。功臣、列侯、將軍及其他軍官在西列隊,向東而立;文官自丞相以下在東列隊,向西而立。然後依爵位高低宣示來賓上殿。於是皇帝乘輦車出房,百官手裏拿著旗幟而傳警,諸侯王以下至領六百石薪金的吏員依次奉賀。這時,自諸侯王以下,各人無不肅然起敬。禮成後開始酒會,宮內侍從坐在殿上,全部伏下,以來賓尊卑依次敬酒。九觴酒後,謁者宣布“罷酒”。禦史在場內執法,見到不依禮儀的人便立刻把他帶走。整個酒會過程中都沒有人敢喧譁失禮。
想像一下,那麽大的排場氣勢恢弘,金碧輝煌,那麽多的大官、衛士、宮女、看客,被叔孫通這麽一整,整整齊齊,不亂了。如果再加上幾聲吶喊,震得整個長樂宮回聲四起,有排山倒海之勢,那種威嚴自是不言而喻。
所以按照上麵這種描述,我們會想到當你從正麵往裏走的時候,就會發現偌大一個地方,一進去兩麵都是眼睛,高高在上的天子從對麵俯看過來,不由你不心驚。百官都趴在地上敬酒,難怪能突顯威嚴呢。用柏楊的話來說,劉邦當然大喜說:“天老爺,我到今天才知道當皇帝的威風。”於是立即擢升叔孫通當九卿之一的“奉常”,柏楊先生戲稱說是祭祀部長,並賞黃金五百斤,其門徒們也都一一升官。於是他的那些門徒都禁不住大聲歌頌他們的老師,說:“叔孫通真是聖人。”柏楊比較刻薄,將叔孫通罵了個不是。實際上在漢朝建立初期,能出現叔孫通這樣的人,把亂鬧鬧的場麵弄得有秩序,搞得有聲有色,其實還是有進步的。單純理解為向皇權跪拜,禁錮人性,有的甚至說自叔孫通始,中國遂沒有知識分子,實在是有點牽強苛責,而且帽子也扣得太大了些。學者黃堅認為儒學在叔孫通手裏,身份、作用是純粹工具性的,跟一台戲班子並沒有太大不同。其實也不完全是這樣。
再核心的內容也需要載體將之表達,叔孫通定製“朝禮”隻是儒家提倡禮儀的一個表現方麵,實際上正因為叔孫通受重用,百年之後,武帝結束了黃老之無為之政,儒家才走上了政治舞台。於是才得以將傳統文化的精華傳承下來。至於近現代人對儒學的批判,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了,暫不討論。
總而言之,叔孫通以其富有人情味的狡猾和敏感的投機本事,在亂世得以存活,並在後來輔佐劉邦,製定禮儀,一定程度上沖淡了漢朝開國初期沒規沒矩的混亂局麵,使得劉邦這位馬上得天下的君王能夠很快建立其皇家威嚴,也使得後代能在其基礎上建立更嚴格的禮儀製度,到了漢武帝的時候甚至連朝服都要統一。
高祖十二年在平淮返回途中,親赴曲阜召見儒生,用太牢之禮隆祭孔子,成為歷代帝王中第一個祭孔者。可以說這與叔孫通以儒者的身份製定“朝儀”介入國家事務,是有關係的。
獨尊儒術 權力集於帝王家
今天,在陝西省興平市南位鄉漢武帝茂陵以北約500米處,有一個村莊叫“策村”。二百多戶村民中除八戶外,全部姓董。策村東南約250米處,有一座南北長71米,東西寬30米,封土殘高143米的古塚,村民稱為“策塚”。其實這些村民就是在這裏世代相繼住了兩千多年的董仲舒的後裔。這個“策塚”就是董仲舒的墓塚。因祖上董仲舒進呈“天人三策”,有功於漢,所以後人為銘先人功績,將董塚稱為“策塚”。
董仲舒是漢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景帝時任博士。他自幼習儒家經典,精研《春秋公羊》,造詣很深,為時人所稱道。正因為此,於是門徒雲集,遂得“漢代孔子”之稱號,可見當時名氣之大。
但是儒學一開始的時候,發展並不是那麽順暢。信奉黃老無為之術,並由此嚐到甜頭的竇太後對儒學在漢朝的流行施加了很大的阻力。元年夏,漢武帝任命魏其侯竇嬰為丞相,武安侯田蚡為太尉。竇嬰和田蚡兩位都傾向儒學,於是推薦儒生趙綰為禦史大夫、王臧為郎中令。趙、王二人也是儒學的門生,他們是詩學大師申培的弟子,一上任,就建議立明堂以朝諸侯,這兩個人還嫌人手不夠,於是以厚禮請他的老師過來,希望可以一起製定明堂禮製。他們本以為武帝都說話了,看來應該大幹一番,有所作為,似乎儒學的昌運來了。
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他們忘記了改革最大的阻力——竇太後。按照趙綰的意思,希望漢武帝不用再跟太皇太後打招呼,以便推行儒術。結果,這事情不久就傳到了竇太後的耳朵裏。竇太後大怒,加上太後周圍也有一些不太同意行儒術,而好黃老無為的人的幫忙,於是很快趙綰、王臧被人以貪汙罪揭發,武帝大怒,但是並未起殺心。在竇太後給漢武帝施加壓力後,武帝將二人下獄,並迫令自殺謝罪。因為竇嬰、田蚡也傾向儒術,所以亦免職反省。趙王二人的老師申公因年事已高,得以活命,所以又重歸故裏了。整個過程以黃老無為勝了儒學的作為,最根本的是因為當時的竇太後的緣故。後來明堂之事不了了之。
《史記》裏對那次盛典有記載,翻譯成白話文是這樣的:
天亮時,由謁者(官名)掌禮,所有來訪者排隊依次進入殿門。宮中設有車騎、步卒守衛,滿地尖兵利甲,到處旌旗招展。殿上傳言“趨”,殿下的郎中和俠陛(伺奉)等百人入殿。功臣、列侯、將軍及其他軍官在西列隊,向東而立;文官自丞相以下在東列隊,向西而立。然後依爵位高低宣示來賓上殿。於是皇帝乘輦車出房,百官手裏拿著旗幟而傳警,諸侯王以下至領六百石薪金的吏員依次奉賀。這時,自諸侯王以下,各人無不肅然起敬。禮成後開始酒會,宮內侍從坐在殿上,全部伏下,以來賓尊卑依次敬酒。九觴酒後,謁者宣布“罷酒”。禦史在場內執法,見到不依禮儀的人便立刻把他帶走。整個酒會過程中都沒有人敢喧譁失禮。
想像一下,那麽大的排場氣勢恢弘,金碧輝煌,那麽多的大官、衛士、宮女、看客,被叔孫通這麽一整,整整齊齊,不亂了。如果再加上幾聲吶喊,震得整個長樂宮回聲四起,有排山倒海之勢,那種威嚴自是不言而喻。
所以按照上麵這種描述,我們會想到當你從正麵往裏走的時候,就會發現偌大一個地方,一進去兩麵都是眼睛,高高在上的天子從對麵俯看過來,不由你不心驚。百官都趴在地上敬酒,難怪能突顯威嚴呢。用柏楊的話來說,劉邦當然大喜說:“天老爺,我到今天才知道當皇帝的威風。”於是立即擢升叔孫通當九卿之一的“奉常”,柏楊先生戲稱說是祭祀部長,並賞黃金五百斤,其門徒們也都一一升官。於是他的那些門徒都禁不住大聲歌頌他們的老師,說:“叔孫通真是聖人。”柏楊比較刻薄,將叔孫通罵了個不是。實際上在漢朝建立初期,能出現叔孫通這樣的人,把亂鬧鬧的場麵弄得有秩序,搞得有聲有色,其實還是有進步的。單純理解為向皇權跪拜,禁錮人性,有的甚至說自叔孫通始,中國遂沒有知識分子,實在是有點牽強苛責,而且帽子也扣得太大了些。學者黃堅認為儒學在叔孫通手裏,身份、作用是純粹工具性的,跟一台戲班子並沒有太大不同。其實也不完全是這樣。
再核心的內容也需要載體將之表達,叔孫通定製“朝禮”隻是儒家提倡禮儀的一個表現方麵,實際上正因為叔孫通受重用,百年之後,武帝結束了黃老之無為之政,儒家才走上了政治舞台。於是才得以將傳統文化的精華傳承下來。至於近現代人對儒學的批判,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了,暫不討論。
總而言之,叔孫通以其富有人情味的狡猾和敏感的投機本事,在亂世得以存活,並在後來輔佐劉邦,製定禮儀,一定程度上沖淡了漢朝開國初期沒規沒矩的混亂局麵,使得劉邦這位馬上得天下的君王能夠很快建立其皇家威嚴,也使得後代能在其基礎上建立更嚴格的禮儀製度,到了漢武帝的時候甚至連朝服都要統一。
高祖十二年在平淮返回途中,親赴曲阜召見儒生,用太牢之禮隆祭孔子,成為歷代帝王中第一個祭孔者。可以說這與叔孫通以儒者的身份製定“朝儀”介入國家事務,是有關係的。
獨尊儒術 權力集於帝王家
今天,在陝西省興平市南位鄉漢武帝茂陵以北約500米處,有一個村莊叫“策村”。二百多戶村民中除八戶外,全部姓董。策村東南約250米處,有一座南北長71米,東西寬30米,封土殘高143米的古塚,村民稱為“策塚”。其實這些村民就是在這裏世代相繼住了兩千多年的董仲舒的後裔。這個“策塚”就是董仲舒的墓塚。因祖上董仲舒進呈“天人三策”,有功於漢,所以後人為銘先人功績,將董塚稱為“策塚”。
董仲舒是漢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景帝時任博士。他自幼習儒家經典,精研《春秋公羊》,造詣很深,為時人所稱道。正因為此,於是門徒雲集,遂得“漢代孔子”之稱號,可見當時名氣之大。
但是儒學一開始的時候,發展並不是那麽順暢。信奉黃老無為之術,並由此嚐到甜頭的竇太後對儒學在漢朝的流行施加了很大的阻力。元年夏,漢武帝任命魏其侯竇嬰為丞相,武安侯田蚡為太尉。竇嬰和田蚡兩位都傾向儒學,於是推薦儒生趙綰為禦史大夫、王臧為郎中令。趙、王二人也是儒學的門生,他們是詩學大師申培的弟子,一上任,就建議立明堂以朝諸侯,這兩個人還嫌人手不夠,於是以厚禮請他的老師過來,希望可以一起製定明堂禮製。他們本以為武帝都說話了,看來應該大幹一番,有所作為,似乎儒學的昌運來了。
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他們忘記了改革最大的阻力——竇太後。按照趙綰的意思,希望漢武帝不用再跟太皇太後打招呼,以便推行儒術。結果,這事情不久就傳到了竇太後的耳朵裏。竇太後大怒,加上太後周圍也有一些不太同意行儒術,而好黃老無為的人的幫忙,於是很快趙綰、王臧被人以貪汙罪揭發,武帝大怒,但是並未起殺心。在竇太後給漢武帝施加壓力後,武帝將二人下獄,並迫令自殺謝罪。因為竇嬰、田蚡也傾向儒術,所以亦免職反省。趙王二人的老師申公因年事已高,得以活命,所以又重歸故裏了。整個過程以黃老無為勝了儒學的作為,最根本的是因為當時的竇太後的緣故。後來明堂之事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