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20 年之後一定會證明它是正確的。黃遵憲的期望沒有落空。20 年後是
1919 年,這一年發生了五四運動,提出民主和科學兩個口號,已經大大超
越了戊戌時代那些維新誌士的要求了。
張聞天在廬山的《發言》,當時我是從心底裏贊同的,覺得他比彭德懷
的信講得更清楚,而且作了理論的闡述。在當時的氣氛下作這樣一篇發言,
不僅要有至大至剛的正氣,而且要有理論上的自信。他當然是深信自己意
見的正確性的。張聞天在一生的最後時刻,以衰病之身,管製之嚴,仍奮
筆痛斥林彪、“四人幫”的極左謬論,寫出那些研究政治和經濟,以及黨內
民主生活的戰鬥檄文,當然也必定是堅定的自信心驅使他寫的。現在,歷
史的曲折終結了。張聞天的這個《發言》和《選集》中其他文章特別是晚
年所寫文章的觀點,已經被普遍接受了。這也是在時間過去了20 多年之後,
才被承認其正確性的。現在,兩個三中全會的文件比張聞天當年所想的更
是大大前進了。我們的國家在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的指引下,可說正在
經歷第二次革命,正在欣欣向榮地向國家現代化的總目標勝利前進。張聞
天在天之靈當會感到欣慰。在我們社會主義的中國,正確意見要過20 年才
被接受的事,相信當不致再出現了吧。努力做到這一點,是我們後死者、
後來人的崇高職責。
1985 年6 月
附錄四:實事求是,何惜烏紗
——懷念周小舟
小舟於1966 年12 月26 日在廣州含冤辭世,至今整整15 年了。
為查勘五強溪工程,1979 年初秋到長沙,我去過小舟舊居。當時一陣
莫名的寂寞之感襲來:蓉國已是花千樹,不見周郎談笑聲。1949 年南下湖
南時,我與小舟在開封初會。大概由於是同鄉,年歲、經歷相差不遠(他
比我大五歲,“一二.九”以前人黨),共同熟人不少,好尚又多相似,因而
一見如故。湖南有句俗話:“長沙裏手湘潭票。”“票”字含義不易說清,硬
要翻譯,假、大、空近似,即善耍嘴皮的漂浮人物。小舟是湘潭人,跟“票”
恰相對立,是一個講究實際的人。之後約一年半時間,正副職的工作關係,
我們朝夕相處,意氣相投,凡事直來直去,建立了友誼和某種交心關係。
20 年後的寂寞之感,勾引起大躍進年代的往事:獨自徘徊誰共語?到鄉翻
似爛柯人。大躍進尤其廬山會議這一段史實,最能說明小舟的為人。
1959 年柘溪開工,5、6 月間,我從四川、貴州、廣西轉到湖南。小舟
約我到家中長談。他正下鄉一個月歸來,豐富了第一手資料,在省委常委
會上提出農民積極性、公社供給製、大隊核算、公共食堂、糧食與鋼鐵指
標以及勞動生產率等10 多個問題。關於大躍進一年來的看法,我們毫無忌
諱,交換見聞,觀點一致。雖是憂心忡忡,仍然談笑風生。小舟是一個平
易而謙虛的人,並不固執己見,尤不願談自己。從追悼會的悼文中,才知
道1956 年毛澤東到湖南,見到大好形勢,曾誇獎過他:“你已經不是‘小
舟’了,你成了承載幾千萬人的大船了。”這夜的長談,他卻禁不住談到他
的“先見之明”。他說,湖南去年老挨批評,被插過白旗;可是結果插紅旗
的省糧食少些,插白旗的省多些。1958 年11月鄭州會議之後,對糧食估產,
他跟左鄰右舍有過爭論:要麽你是官僚主義,要麽我是官僚主義。因為湖
南估得低,鄰省估得高。還有密植問題,有的省過密,湖南較稀。從農民
的一句老實話,“做了一天活,身上沒出汗”,提出農民積極性問題。他不
贊成辦常年食堂,辦食堂浪費物力人力。說公社供給製,窮的時候不能搞,
富的時候也不能搞。還談到1958 年韶山大吃偏飯,糧食也隻增產14%。他
的總的看法是,人心思定,需要冷靜下來,總結經驗教訓。
因此,7 月初開始的廬山會議前期,我與小舟來往較多。毛澤東在會前
視察過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對湖南的工作頗加稱讚。小舟帶上
山的三句話:“成績很大,問題不少,前途光明。”被接受為會議的方針。
當時劉少奇也反覆講:成績講夠,缺點講透。到7 月22 日為止,會議還稱
為“神仙會”:交流情況,各抒己見。周總理三次找國務院各部開會,談形
勢,算細帳,強調陳雲的三個平衡。大家座談之餘,遊山賦詩,心情愉快。
毛澤東的兩首詩——《到韶山》、《登廬山》,正由小舟傳播開來。這兩首詩
是毛寫給小舟、喬木二人,附信徵求意見的。小舟在抗戰前後,當過毛澤
東的秘書,也愛好詩詞。(“小舟”之名,即由毛澤東叫他“小周”而來)
我們同在中南組,開會後不幾天,他就興致勃勃地將兩首詩寫在我的筆記
1919 年,這一年發生了五四運動,提出民主和科學兩個口號,已經大大超
越了戊戌時代那些維新誌士的要求了。
張聞天在廬山的《發言》,當時我是從心底裏贊同的,覺得他比彭德懷
的信講得更清楚,而且作了理論的闡述。在當時的氣氛下作這樣一篇發言,
不僅要有至大至剛的正氣,而且要有理論上的自信。他當然是深信自己意
見的正確性的。張聞天在一生的最後時刻,以衰病之身,管製之嚴,仍奮
筆痛斥林彪、“四人幫”的極左謬論,寫出那些研究政治和經濟,以及黨內
民主生活的戰鬥檄文,當然也必定是堅定的自信心驅使他寫的。現在,歷
史的曲折終結了。張聞天的這個《發言》和《選集》中其他文章特別是晚
年所寫文章的觀點,已經被普遍接受了。這也是在時間過去了20 多年之後,
才被承認其正確性的。現在,兩個三中全會的文件比張聞天當年所想的更
是大大前進了。我們的國家在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的指引下,可說正在
經歷第二次革命,正在欣欣向榮地向國家現代化的總目標勝利前進。張聞
天在天之靈當會感到欣慰。在我們社會主義的中國,正確意見要過20 年才
被接受的事,相信當不致再出現了吧。努力做到這一點,是我們後死者、
後來人的崇高職責。
1985 年6 月
附錄四:實事求是,何惜烏紗
——懷念周小舟
小舟於1966 年12 月26 日在廣州含冤辭世,至今整整15 年了。
為查勘五強溪工程,1979 年初秋到長沙,我去過小舟舊居。當時一陣
莫名的寂寞之感襲來:蓉國已是花千樹,不見周郎談笑聲。1949 年南下湖
南時,我與小舟在開封初會。大概由於是同鄉,年歲、經歷相差不遠(他
比我大五歲,“一二.九”以前人黨),共同熟人不少,好尚又多相似,因而
一見如故。湖南有句俗話:“長沙裏手湘潭票。”“票”字含義不易說清,硬
要翻譯,假、大、空近似,即善耍嘴皮的漂浮人物。小舟是湘潭人,跟“票”
恰相對立,是一個講究實際的人。之後約一年半時間,正副職的工作關係,
我們朝夕相處,意氣相投,凡事直來直去,建立了友誼和某種交心關係。
20 年後的寂寞之感,勾引起大躍進年代的往事:獨自徘徊誰共語?到鄉翻
似爛柯人。大躍進尤其廬山會議這一段史實,最能說明小舟的為人。
1959 年柘溪開工,5、6 月間,我從四川、貴州、廣西轉到湖南。小舟
約我到家中長談。他正下鄉一個月歸來,豐富了第一手資料,在省委常委
會上提出農民積極性、公社供給製、大隊核算、公共食堂、糧食與鋼鐵指
標以及勞動生產率等10 多個問題。關於大躍進一年來的看法,我們毫無忌
諱,交換見聞,觀點一致。雖是憂心忡忡,仍然談笑風生。小舟是一個平
易而謙虛的人,並不固執己見,尤不願談自己。從追悼會的悼文中,才知
道1956 年毛澤東到湖南,見到大好形勢,曾誇獎過他:“你已經不是‘小
舟’了,你成了承載幾千萬人的大船了。”這夜的長談,他卻禁不住談到他
的“先見之明”。他說,湖南去年老挨批評,被插過白旗;可是結果插紅旗
的省糧食少些,插白旗的省多些。1958 年11月鄭州會議之後,對糧食估產,
他跟左鄰右舍有過爭論:要麽你是官僚主義,要麽我是官僚主義。因為湖
南估得低,鄰省估得高。還有密植問題,有的省過密,湖南較稀。從農民
的一句老實話,“做了一天活,身上沒出汗”,提出農民積極性問題。他不
贊成辦常年食堂,辦食堂浪費物力人力。說公社供給製,窮的時候不能搞,
富的時候也不能搞。還談到1958 年韶山大吃偏飯,糧食也隻增產14%。他
的總的看法是,人心思定,需要冷靜下來,總結經驗教訓。
因此,7 月初開始的廬山會議前期,我與小舟來往較多。毛澤東在會前
視察過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對湖南的工作頗加稱讚。小舟帶上
山的三句話:“成績很大,問題不少,前途光明。”被接受為會議的方針。
當時劉少奇也反覆講:成績講夠,缺點講透。到7 月22 日為止,會議還稱
為“神仙會”:交流情況,各抒己見。周總理三次找國務院各部開會,談形
勢,算細帳,強調陳雲的三個平衡。大家座談之餘,遊山賦詩,心情愉快。
毛澤東的兩首詩——《到韶山》、《登廬山》,正由小舟傳播開來。這兩首詩
是毛寫給小舟、喬木二人,附信徵求意見的。小舟在抗戰前後,當過毛澤
東的秘書,也愛好詩詞。(“小舟”之名,即由毛澤東叫他“小周”而來)
我們同在中南組,開會後不幾天,他就興致勃勃地將兩首詩寫在我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