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這個階級社會裏,比判刑更糟糕的是鄙視,拒服兵役倘若情節嚴重就會公判死刑。羅伯特·格拉弗斯跟西格弗裏德·沙遜談到這個問題,當時沙遜正住在一家精神病院檢查他的精神狀態。如果檢查後證明這個被授予戰爭英雄稱號的戰地詩人確實患有突發性思想混亂(據說是因一次神經性休克引起的),那麽他就可以免上法庭。如果他堅持出於良心而從現在起反對戰爭,那麽等待他的就是被起訴,因為他曾於1917年6月因初期所寫的反戰詩而被作為恐戰神經病人送進醫院。將軍們以及他的朋友們都不想讓他受到起訴,因為沙遜是一個有聲望的詩人,如果他在法庭上出現,那麽所有報紙的頭版都要讓給他了,引起輿論界的辯論隻會對他有利。
帕特·巴克雖然在他的小說《無人區》中把西格弗裏德·沙遜的故事作為幻想小說來描述,而且對話也是憑空臆想的,就像格拉弗斯處理波默羅伊和科堡這兩個人物一樣,但是不得不說一句:事情是真實的,這叫“現時代幻想”。沙遜是格拉弗斯的朋友,格拉弗斯確實到醫院去看望過他,在那兒還碰到了另一個年輕詩人威爾弗雷德·歐文。歐文是被診斷為炮彈休克而送進精神病院的,然而戰場上的炮轟使他得了另外一種休克,這種休克使他脫離了所有幻想。
沙遜在戰爭初期非常狂熱,他要為一個偉大的目標而獻身,為此他十分小心,發誓要放棄任何性行為,要以一個處男的純潔去迎接即將到來的死亡。可是後來他的思想完全變了,在詩作《女人的榮譽》中,他歌頌了那些內心愛著他及像他那樣男人的女人。如果他們回家探親或躺在還算過得去的野戰醫院裏,她們暗暗地愛著他們;如果他們作為英雄而陣亡,她們會滿腔哀傷地懷念他們。他描述那些女人如何激動地打著寒噤聽講骯髒戰爭中的故事,而且始終相信,男人天生的騎士精神會讓他們忘掉戰爭的恥辱。她們為了讓這些英雄高興,在彈藥廠製造炮彈,用這些炮彈在前線營造地獄,這些炮彈讓滿身是血的士兵們盲目地、朝著另一些可怕的軀體衝去。
最後痛苦的幾行以每個人都會碰到的死亡結束全詩:
噢,德國母親在壁爐旁出神,
你在織襪子,要給兒子寄去,
而他的臉已深深埋在泥漿裏。
那個坐在壁爐旁為早已在泥漿裏腐爛的兒子編織襪子的母親,在詩中是德國人,但她也可能是一個比利時母親、法國母親或英國母親,而那種痛苦在全世界母親身上是一樣的。沙遜不像那些和平主義者那樣抗議戰爭本身,他反對政治上的錯誤以及讓打仗的男兒們為之獻身的謊言。“以那些正在受難吃苦人的名義,我抗議,他們是多麽的失望呀。我要幫助摧毀那種自鳴得意,留在家裏的人就是用這種自鳴得意容忍對士兵的持續折磨,因為他們不必分擔、也無法想像這種折磨”。
詩人的這一見解不僅適用於這次戰爭,而且適用於今後所有的戰爭,這一見解被寫在佛蘭德戰地博物館的牆上。詩人和藝術家在博物館裏專門有一個展室。保羅·納什曾非常希望他的宣告能將那些把大批年輕小夥子往死裏送的老傢夥的靈魂全燒掉。他是大戰中正式的戰地畫家,他為能完成自己的任務、履行自己的天職、用藝術家的技巧將前線的英雄主義事跡留住而感到高興。
戰前,保羅·納什以畫精緻明快的英國水彩畫而出名,但今天的人們已經忘記了這一點,他們隻知道他是一位著名的描繪佛蘭德破碎風景的畫家,而且很有名氣,今天仍然如此。他那誕生於1919年的油畫《梅南路》表現了一個不祥的惡夢——像幹了的血一樣的雲、蒼白的陽光照在樹墩上、鏽蝕的鐵絲網、鏽蝕的鋼板、鏽蝕的鋼盔在灌了水的炮彈坑裏繼續腐蝕——西格弗裏德·沙遜在愛丁堡的克雷格洛克哈特醫院檢查精神狀態時,腦子裏也有過這樣一個惡夢。
羅伯特·格拉弗斯勸他不要失去未來,不要成為拒服兵役者。不要因為看見了幾具屍體、看到了一個不能忘卻的躺著屍體的地方而失去勇氣。西格弗裏德·沙遜打斷了他的話:“問題是,僅僅上個月就有10.2萬具屍體。你說得對,這是一個長遠的想法。可是我一秒鍾都忘不了,你也不應該忘記,羅伯特。如果你真的有勇氣的話,你就不會默默地跟著幹了。”
羅伯特回答說,沒有人能理解沙遜是自願報名來打仗的,而現在卻調轉身子說,對不起,小夥子們,我現在有了另外的想法。“對他們來說,這簡直就是個壞作風,他們會說,你不像一個君子——這也就是他們會說的最糟糕的話。”
默多克 ·麥肯奇·伍德在英國議院大廈所說的話還不包括沙遜這種作風,那位當年的少校說了一番了不起的話,那才值得逐字逐句地記下來呢。在這場大戰中麥肯奇·伍德是誌願報名者,所以他說的每個理由對拒服兵役者來說都是沒用的。當時有一個被卑視的逃避兵役者在說話,這些拒服兵役者連戰場都沒有見過。“如果,我尊敬的前麵那位演講者說,男人參軍是為了殺人,那我就覺得他沒有維護他的事業,而是在損害他的事業。我很早就到部隊了,但我非常清楚,我到部隊來根本不是為了來殺人。相反,人們確實可以說,我們這些人是抱著避免殺人的目的到部隊來的,越早作出這樣的決定越好。我不願去殺別人,我願保護可愛的人們。老實說,我在部隊期間以及在整個世界大戰期間,我從未做過傷害任何人的事情,包括沒有傷害過和我們對陣的人”。
帕特·巴克雖然在他的小說《無人區》中把西格弗裏德·沙遜的故事作為幻想小說來描述,而且對話也是憑空臆想的,就像格拉弗斯處理波默羅伊和科堡這兩個人物一樣,但是不得不說一句:事情是真實的,這叫“現時代幻想”。沙遜是格拉弗斯的朋友,格拉弗斯確實到醫院去看望過他,在那兒還碰到了另一個年輕詩人威爾弗雷德·歐文。歐文是被診斷為炮彈休克而送進精神病院的,然而戰場上的炮轟使他得了另外一種休克,這種休克使他脫離了所有幻想。
沙遜在戰爭初期非常狂熱,他要為一個偉大的目標而獻身,為此他十分小心,發誓要放棄任何性行為,要以一個處男的純潔去迎接即將到來的死亡。可是後來他的思想完全變了,在詩作《女人的榮譽》中,他歌頌了那些內心愛著他及像他那樣男人的女人。如果他們回家探親或躺在還算過得去的野戰醫院裏,她們暗暗地愛著他們;如果他們作為英雄而陣亡,她們會滿腔哀傷地懷念他們。他描述那些女人如何激動地打著寒噤聽講骯髒戰爭中的故事,而且始終相信,男人天生的騎士精神會讓他們忘掉戰爭的恥辱。她們為了讓這些英雄高興,在彈藥廠製造炮彈,用這些炮彈在前線營造地獄,這些炮彈讓滿身是血的士兵們盲目地、朝著另一些可怕的軀體衝去。
最後痛苦的幾行以每個人都會碰到的死亡結束全詩:
噢,德國母親在壁爐旁出神,
你在織襪子,要給兒子寄去,
而他的臉已深深埋在泥漿裏。
那個坐在壁爐旁為早已在泥漿裏腐爛的兒子編織襪子的母親,在詩中是德國人,但她也可能是一個比利時母親、法國母親或英國母親,而那種痛苦在全世界母親身上是一樣的。沙遜不像那些和平主義者那樣抗議戰爭本身,他反對政治上的錯誤以及讓打仗的男兒們為之獻身的謊言。“以那些正在受難吃苦人的名義,我抗議,他們是多麽的失望呀。我要幫助摧毀那種自鳴得意,留在家裏的人就是用這種自鳴得意容忍對士兵的持續折磨,因為他們不必分擔、也無法想像這種折磨”。
詩人的這一見解不僅適用於這次戰爭,而且適用於今後所有的戰爭,這一見解被寫在佛蘭德戰地博物館的牆上。詩人和藝術家在博物館裏專門有一個展室。保羅·納什曾非常希望他的宣告能將那些把大批年輕小夥子往死裏送的老傢夥的靈魂全燒掉。他是大戰中正式的戰地畫家,他為能完成自己的任務、履行自己的天職、用藝術家的技巧將前線的英雄主義事跡留住而感到高興。
戰前,保羅·納什以畫精緻明快的英國水彩畫而出名,但今天的人們已經忘記了這一點,他們隻知道他是一位著名的描繪佛蘭德破碎風景的畫家,而且很有名氣,今天仍然如此。他那誕生於1919年的油畫《梅南路》表現了一個不祥的惡夢——像幹了的血一樣的雲、蒼白的陽光照在樹墩上、鏽蝕的鐵絲網、鏽蝕的鋼板、鏽蝕的鋼盔在灌了水的炮彈坑裏繼續腐蝕——西格弗裏德·沙遜在愛丁堡的克雷格洛克哈特醫院檢查精神狀態時,腦子裏也有過這樣一個惡夢。
羅伯特·格拉弗斯勸他不要失去未來,不要成為拒服兵役者。不要因為看見了幾具屍體、看到了一個不能忘卻的躺著屍體的地方而失去勇氣。西格弗裏德·沙遜打斷了他的話:“問題是,僅僅上個月就有10.2萬具屍體。你說得對,這是一個長遠的想法。可是我一秒鍾都忘不了,你也不應該忘記,羅伯特。如果你真的有勇氣的話,你就不會默默地跟著幹了。”
羅伯特回答說,沒有人能理解沙遜是自願報名來打仗的,而現在卻調轉身子說,對不起,小夥子們,我現在有了另外的想法。“對他們來說,這簡直就是個壞作風,他們會說,你不像一個君子——這也就是他們會說的最糟糕的話。”
默多克 ·麥肯奇·伍德在英國議院大廈所說的話還不包括沙遜這種作風,那位當年的少校說了一番了不起的話,那才值得逐字逐句地記下來呢。在這場大戰中麥肯奇·伍德是誌願報名者,所以他說的每個理由對拒服兵役者來說都是沒用的。當時有一個被卑視的逃避兵役者在說話,這些拒服兵役者連戰場都沒有見過。“如果,我尊敬的前麵那位演講者說,男人參軍是為了殺人,那我就覺得他沒有維護他的事業,而是在損害他的事業。我很早就到部隊了,但我非常清楚,我到部隊來根本不是為了來殺人。相反,人們確實可以說,我們這些人是抱著避免殺人的目的到部隊來的,越早作出這樣的決定越好。我不願去殺別人,我願保護可愛的人們。老實說,我在部隊期間以及在整個世界大戰期間,我從未做過傷害任何人的事情,包括沒有傷害過和我們對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