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約簽訂後,上海、寧波很快便讓英國人入城居住。廈門城外,英國人集中居住在一座直徑一華裏的圓形要塞裏,並未主動提出進入廈門老城。福州於1845年允許英國外交官入城,1850始允英國商人入城。廣州則一直關門大吉,拒絕英國任何人進入城中。對照條約二文本,不論怎麽死解、活解,這都是對“愛國主義”或“反侵略”的誤導。


    鴉片戰爭後,耆英任兩江總督兼五口通商欽差大臣,英人入城事,應該由他說了算,但懼於廣州紳民排外情緒正熾,他對英人的入城之求故作推諉。道光二十六年(1846)4月。耆英與英國公使德庇時簽訂了《退還舟山條約》,該約規定英人有權入城,但對允入時間,耆英又含混應付。直到道光二十七年(1847)4月英艦闖入珠江,直逼廣州,耆英才“謾許兩年後踐約”。6他的許諾是1849年4月6日開放廣州城。


    因而,我們有據斷定:允許英國人進入廣州既是兩國使臣的正式約定,又是中國外交負責人的承諾。耆英入覲留京了,繼任者是徐廣縉,照理他該遵約踐諾,以維護政策的連續性和承諾的可信性;可他與葉名琛卻要表示與洋人勢不兩立,以顯現“強硬派”風采。於是,廣州城就有了官民呼應、“十萬”人(實際大大低於此數)抵製英國人入城的群眾運動。


    我們說“定性”的錯誤,就是指歷史評判的是非混淆,黑白顛倒,拿著不是當理說,肯定了錯誤的事,禮讚了惹禍的人。


    仍以“入城”為例,“五口”開放後,寧波、上海、廈門三“口”的外國領事館雖然不在城中,但領事們“常得與道府以下官相見”;福州呢,洋人在“城中烏石山頂建洋樓,大府弗能禁,且與行相見禮”。7 由此可證,“五口”中僅廣州“一口”實行“閉城製”。“四口”準入,“一口”禁入,這也叫“一國兩製”。廣州的“閉城製”一是證明廣州人仇洋排外,一是證明徐、葉二人做了落後紳民的“尾巴”,沒有擔當起封疆大吏對民眾應盡的引導之責。或者說,廣州人的仇洋排外就是徐、葉之輩鼓勵或導演的好戲。


    最權威的證據還是道光皇帝的密詔:“許暫入城一次,以踐前言,不得習以為常。”8連皇帝都讓“踐言”,可見確實有“約”在前,有“言”在先,允許英國人進入廣州是落實承諾的“國家政策”。接到該密詔,徐氏上疏抗辯:“入城萬萬不可行。”葉名琛,當時與徐廣縉同聲同氣,自然力主關閉城門,停止貿易,以製英人。事實是:他們過頭了!


    因為英人準備不足,暫時放棄了入城之請,徐廣縉、葉名琛大大地牛氣了一回。這一次,葉氏積累了一條錯誤的外交經驗。多年後,這經驗害了他本人,誤了大清國。而在當時,他還滿心竊喜,以為自己是個人物呢。


    名揚南疆,葉名琛走向輝煌的明天。


    道光三十年(1850),平英德土匪,葉氏被優敘。


    鹹豐元年(1851),殲羅鏡會匪吳三,葉氏加太子少保。


    鹹豐二年(1852)徐廣縉督師廣西,葉氏接辦羅鏡剿捕事宜,是年秋,斬魁首淩十八,葉氏加總督銜,署兩廣總督。


    鹹豐三年(1853)初春,徐廣縉革職,葉名琛實授兩廣總督,兼五口通商事務欽差大臣,正式地擔起了清王朝的外交大任。


    說“內治”,葉名琛不笨,還算“內行”,因為太平天國背景下的廣東匪患,都是由葉氏主持剿滅的。說“外交”,他是一竅不通。雖然因為治亂之績他在鹹豐五年(1855)於兩廣總督外又拜“協辦大學士”,在鹹豐六年(1856)再拜“體仁閣大學士”,但“木強”之性,有增無減,“自負”之態,淩壓百僚。這樣的人負責外交,必然因“愚”誤事,因“愎”侵人,因小失大,敗亂全局。


    鹹豐四年(1854)考驗來了。春天,包令(j·bowring)接替文翰(s·g·bonham)出任英國駐華公使,受本國政府訓令,於4月25日照會葉名琛,指出到當年8月29日,《南京條約》期滿十二年,英國有“修約”之權。所謂“修約”,即修訂1842年中英雙方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和1843年簽訂的《中英虎門條約》及其相關附件。英國人認為,他們提“修約”有其外交的、約法慣例的合理性。


    援例有二:


    一是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第三十四款,約定:“和約一經議定,兩國各宜遵守,不得輕有變更;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貿易及海麵各款恐不無稍有變通之處,應俟十二年後,兩國派員公平酌辦。”9


    二是1843年的《中英虎門條約》第八款,約定:“設將來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應設英人一體均沾,用示平允。”10


    陳述道理時,應從第二例說起。既然大皇帝恩施各國,一律平允,那麽美國人十二年後修約的權力,英國也該享有。《中英南京條約》簽於1842年,到1854年適值十二年,故聰明的英國佬倒比美國人捷足先登了。


    清王朝對此毫無準備。英國人1842年簽約退兵以後,清政府天真地認為一切麻煩都結束了,所以他們把《中英南京條約》叫做“萬年和約”。如今剛過十年,洋人又找上門,這讓年輕的鹹豐皇帝不勝其煩,至於原來的條約上有什麽變更性的義務,他想也不願想。皇帝如此,大臣更如此。葉名琛有閉門不納、坐享勝利的成功經驗,所以與包令玩起了泡蘑菇遊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無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田秉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田秉鍔並收藏大國無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