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這麽為道光皇帝的“無能”開脫:在那個時代,中國境內,上自帝王,下至臣民,億萬眾生中,還沒有一個人因為具備著地理大發現背景下的世界意識,而鍛鍊出在國與國的抗衡中製勝大英帝國的才幹!
二、“愛國主義”何以不能“救國”
回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秋七月的清空下,從耆英輩手中取過《江寧條約》瀏覽一下,十三條“和約”內容,八款“善後”事宜,無一條一款不鏤刻著中國國家的“失敗”。
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民族,經歷過“失敗”,而且能夠承受住“失敗”。失敗留下教訓,接受教訓而爭取勝利,有何不可?
但時至今日,中國的主流史書對於鴉片戰爭失敗的教訓,仍然缺乏最中肯的表述。語言要繞行在思想的立交橋上,右行而達左,上行而趨下,一段“失敗史”,常常會被人左講右講、變成了一出“英雄戲”。讓聽眾、觀眾悲涼的是:英雄的將領與英雄的人民總是不能製勝,因而英雄們的“愛國主義”總是不能有效地“救國”。
這是中國歷史學的悖論?還是中國歷史的悖論?
“愛莫能助”的無奈,讓人反思“愛國”這種“精神”對於“物質”即“國家”的反作用畢竟有限,因而無限度地頌揚“精神”如果不是阿q式的自欺,大抵是心不由己的誤導。誤導者希望繞過“人民存在”而嗬護“權力存在”——不能美滿的是,人民維護了權力,權力卻隻維護自己。
在鴉片戰爭的歷史斷麵上,中國並不缺乏愛國者:
大聲疾呼禁菸的鴻臚寺卿黃爵滋;
大刀闊斧禁菸的欽差大臣、湖廣總督林則徐;
竭誠輔助禁菸的兩廣總督鄧廷楨;
血戰定海、第一個為國捐軀的高級將領正二品銜總兵張朝發;
血戰沙角炮台而英勇獻身的從二品銜副將陳連升及其子陳長鵬(土家族);
血戰虎門炮台而壯烈犧牲的從一品銜提督關天培、正二品銜總兵福祥(滿族)及從三品銜遊擊麥廷章;
血戰定海而中創陣亡的正二品銜三總兵葛雲飛、鄭國鴻、王錫朋;
血戰鎮海而落水捐軀的正二品銜總兵謝朝恩;
血戰鎮海而投水殉節的欽差大臣、兩江總督裕謙(蒙古族);
血戰吳淞而孤守陣歿的從一品銜江南提督陳化成;
血戰鎮江而慷慨殉國的正二品銜副都統海齡(滿族);
等等。
不乏愛國英雄,不乏奮鬥犧牲,但拋頭顱灑熱血之後,愛國的英雄們卻沒有任何利國利民的建樹。百年之後,我們仍不免要為那個時代的愛國英雄們的無效犧牲而長歌當哭。
愛國主義遭逢無奈。
愛國英雄殺身成仁。
國家卻陷入災難。
對此,歷史無所解釋。後來,當“愛國主義”被宣說成公民道德的最高準則時,屢經磨難的百姓卻彷徨於報國無門,衛國無術。
是“愛國主義”或“愛國主義的人”出了毛病?還是“國”出了毛病呢?“國”板著麵孔,“國”不言,“民”何敢言?
就以關天培為例來說吧。六十二歲,那該是一個退休的年齡了,可他還拚搏在兩軍廝殺的火線上。身為“廣東水師提督”,職位不謂不高,俸祿不謂不厚,而在生死存亡關頭,當機立斷,捨棄一切,倘無愛國精誠,萬難做到。
考清朝綠營兵製,廣東自順治八年(1651)設“提督”,十八年(1661)移駐惠州。而設“水師提督”則始於康熙三年(1664),駐順德,存五年,於康熙七年(1668)裁撤。到了嘉慶十四年(1809),將原設“廣東提督”改為“廣東陸路提督”,復添設“廣東水師提督”一人,駐節廣州珠江口要塞虎門鎮。
“提督”,為清代綠營兵武官中的最高將領,全國僅十四名,故其品級也高。清初無定品,“提督”有正一品者,也有從一品者、正二品者。到幹隆十八年(1753),一律定為“從一品”。以今方古,關天培的軍階在“元帥”與“大將”之間。
考定關天培的官階品級,意在提醒世人,一個高級將領能在炮火紛飛中堅守第一線,已屬難得;而他,還要捨生取義,殺身衛國,百年翹楚,千秋一人,空言易許,孰能如此?
關天培犧牲時,家中尚有九十歲老母!
關天培,字滋圃,江南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初以武秀才補清綠營兵把總(正七品),積功二十餘年,升太湖營水師參將(正三品)。道光六年(1826)初行海運,關天培以吳淞營參將身份,督護糧船一千二百五十四艘由長江口循海道北上。風大浪高,方向難控,其中有三百多艘糧船隨潮漂至朝鮮海岸,不久又覓道而歸,安抵天津。當浩浩蕩蕩的千艘海船運載百萬擔漕糧,無缺一船,無傷一人順利抵岸時,道光皇帝聞訊大喜,即升關天培為副將(從二品)。道光七年(1827),關天培升任蘇鬆鎮總兵宮(正二品)。道光十三年(1833),署江南提督(從一品)。道光十四年(1834),授廣東水師提督。
二、“愛國主義”何以不能“救國”
回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秋七月的清空下,從耆英輩手中取過《江寧條約》瀏覽一下,十三條“和約”內容,八款“善後”事宜,無一條一款不鏤刻著中國國家的“失敗”。
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民族,經歷過“失敗”,而且能夠承受住“失敗”。失敗留下教訓,接受教訓而爭取勝利,有何不可?
但時至今日,中國的主流史書對於鴉片戰爭失敗的教訓,仍然缺乏最中肯的表述。語言要繞行在思想的立交橋上,右行而達左,上行而趨下,一段“失敗史”,常常會被人左講右講、變成了一出“英雄戲”。讓聽眾、觀眾悲涼的是:英雄的將領與英雄的人民總是不能製勝,因而英雄們的“愛國主義”總是不能有效地“救國”。
這是中國歷史學的悖論?還是中國歷史的悖論?
“愛莫能助”的無奈,讓人反思“愛國”這種“精神”對於“物質”即“國家”的反作用畢竟有限,因而無限度地頌揚“精神”如果不是阿q式的自欺,大抵是心不由己的誤導。誤導者希望繞過“人民存在”而嗬護“權力存在”——不能美滿的是,人民維護了權力,權力卻隻維護自己。
在鴉片戰爭的歷史斷麵上,中國並不缺乏愛國者:
大聲疾呼禁菸的鴻臚寺卿黃爵滋;
大刀闊斧禁菸的欽差大臣、湖廣總督林則徐;
竭誠輔助禁菸的兩廣總督鄧廷楨;
血戰定海、第一個為國捐軀的高級將領正二品銜總兵張朝發;
血戰沙角炮台而英勇獻身的從二品銜副將陳連升及其子陳長鵬(土家族);
血戰虎門炮台而壯烈犧牲的從一品銜提督關天培、正二品銜總兵福祥(滿族)及從三品銜遊擊麥廷章;
血戰定海而中創陣亡的正二品銜三總兵葛雲飛、鄭國鴻、王錫朋;
血戰鎮海而落水捐軀的正二品銜總兵謝朝恩;
血戰鎮海而投水殉節的欽差大臣、兩江總督裕謙(蒙古族);
血戰吳淞而孤守陣歿的從一品銜江南提督陳化成;
血戰鎮江而慷慨殉國的正二品銜副都統海齡(滿族);
等等。
不乏愛國英雄,不乏奮鬥犧牲,但拋頭顱灑熱血之後,愛國的英雄們卻沒有任何利國利民的建樹。百年之後,我們仍不免要為那個時代的愛國英雄們的無效犧牲而長歌當哭。
愛國主義遭逢無奈。
愛國英雄殺身成仁。
國家卻陷入災難。
對此,歷史無所解釋。後來,當“愛國主義”被宣說成公民道德的最高準則時,屢經磨難的百姓卻彷徨於報國無門,衛國無術。
是“愛國主義”或“愛國主義的人”出了毛病?還是“國”出了毛病呢?“國”板著麵孔,“國”不言,“民”何敢言?
就以關天培為例來說吧。六十二歲,那該是一個退休的年齡了,可他還拚搏在兩軍廝殺的火線上。身為“廣東水師提督”,職位不謂不高,俸祿不謂不厚,而在生死存亡關頭,當機立斷,捨棄一切,倘無愛國精誠,萬難做到。
考清朝綠營兵製,廣東自順治八年(1651)設“提督”,十八年(1661)移駐惠州。而設“水師提督”則始於康熙三年(1664),駐順德,存五年,於康熙七年(1668)裁撤。到了嘉慶十四年(1809),將原設“廣東提督”改為“廣東陸路提督”,復添設“廣東水師提督”一人,駐節廣州珠江口要塞虎門鎮。
“提督”,為清代綠營兵武官中的最高將領,全國僅十四名,故其品級也高。清初無定品,“提督”有正一品者,也有從一品者、正二品者。到幹隆十八年(1753),一律定為“從一品”。以今方古,關天培的軍階在“元帥”與“大將”之間。
考定關天培的官階品級,意在提醒世人,一個高級將領能在炮火紛飛中堅守第一線,已屬難得;而他,還要捨生取義,殺身衛國,百年翹楚,千秋一人,空言易許,孰能如此?
關天培犧牲時,家中尚有九十歲老母!
關天培,字滋圃,江南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初以武秀才補清綠營兵把總(正七品),積功二十餘年,升太湖營水師參將(正三品)。道光六年(1826)初行海運,關天培以吳淞營參將身份,督護糧船一千二百五十四艘由長江口循海道北上。風大浪高,方向難控,其中有三百多艘糧船隨潮漂至朝鮮海岸,不久又覓道而歸,安抵天津。當浩浩蕩蕩的千艘海船運載百萬擔漕糧,無缺一船,無傷一人順利抵岸時,道光皇帝聞訊大喜,即升關天培為副將(從二品)。道光七年(1827),關天培升任蘇鬆鎮總兵宮(正二品)。道光十三年(1833),署江南提督(從一品)。道光十四年(1834),授廣東水師提督。